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葬明 >

第585部分

葬明-第585部分

小说: 葬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真可谓是无本生意,东西都是抄没来的,本来就抄出了不少的财物,现在转手再拍卖出去,来来回回又是一大笔钱入账,肖天健坐在拍卖会现场的后院之中,乐的是嘴歪眼斜,瞳孔都快变成方的了,整张脸也几乎笑的快要抽风了,嘟囔着难怪有人要造反,这造反成功之后,红利却是是太高了!结果是让铁头等人都大大的鄙视了他们的这个突然变成财迷的主子一下。
    整个拍卖会进行了五天时间,才将第一批拍卖的房产给全部拍了出去,最终统计了下来,肖天健得知,整个拍卖会下来,他便又捞到了几百万两银子,起码又够他养活一大批兵将,装备一大批更好的枪炮了,连他正在筹备重建起来的南京造船场的钱,这一次也彻底的给解决了,所以当初对肖天健提出拍卖抱有怀疑态度的人,这会儿也都彻底无话可说,如果这些地产让他们去处理的话,以他们最初的估价,能卖出去个几十万两银子就算是不错了,可是肖天健愣是用这个办法,使之受益超出了他们估价十倍以上,自此之后,也就形成了惯例,凡是处理一些刑天军没收的公产的时候,今后全部采用类似的办法,即保证了公平,又避免了有人在后面暗箱操作。
    到了十二月间的时候,各镇奉命抽调前来南京城参加阅兵的兵将们也已从四面八方纷纷赶到了南京城之中,这些兵将们可以说全部都是刑天军精锐中的精锐,每个人都在战场上立过大功,而他们能被选出来赶赴南京参加这次建国大典,对这些人来说,无疑也是一种奖赏,使之一个个都感到非常的荣耀。
    就连眼下正在朝着四川进兵的罗汝才和李栓柱所部,也抽出了一批兵将来参加这场大典。
    为了这一次大阅兵,肖天健着令拨出一批布料和银钱,在南京城之中招募起来了不少的女子,提前为这一次赴南京参加阅兵的兵将们每个人定制两套合体的军服。
    刑天军虽然以前也曾经统一制作军服,但是前些年制作军服,很多时候要受到各种限制,只能尽可能利用手中有的布料来为兵将们制作服装,而且随着刑天军地盘的扩大以及兵力的不断扩充,刑天军的军服方面显得比较混乱,最初是以蓝色布料为主,后来因为布料颜色无法统一,出现了黑色的喝灰色甚至于黄色的军服,集结兵力之后,虽说倒是一眼看得出他们之前隶属于谁的麾下,但是却使得刑天军的军容显得有点混杂。
    而军装对于一支军队来说,其重要性肖天健比谁都有更深刻的理解,军装不单单只是在战场上区分敌我的一种标志,军装还有更深层次上的意义,它还具有强制、制约、统一的作用,使得穿着者可以极快的融入到这个团体之中,使兵将们自发产生出一种归属感和凝聚力,使之愿意为这个团体效力,同时也会因为这套衣服而进行自我约束。
    总之一支有自己统一服装的军队,往往可以比一般服装混杂的军队更有战斗力一些,也更有纪律性一些,军装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以被忽视的。
    所以肖天健很早的时候便开始为刑天军的兵将统一着装,单是服装的开销一项,就非常巨大,这时代还没有工业化制衣厂,制作刑天军的军装,要全靠招募女人手工缝制,眼下十几万人的兵将,单单是穿衣这一项支出,就非常巨大,单是在肖天健看来,花出去的这些钱却是值得的。
    凡是刑天军新兵入营第一天,在发给他们刑天军军服的时候,都会有人告诉他们,只要穿上这套衣服,他们便不再是一个个体,而是代表了刑天军这个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凡是穿上这身衣服的人,就决不许给刑天军脸上抹黑,否则的话就要受到最严苛的军法处置。
    所以刑天军兵将的纪律性也普遍要远超过其它那些义军,这军服所起到的作用也是功不可没的,现如今各方面的兵将们纷纷赶至南京城,要参加未来举行的阅兵大典,所以肖天健趁着手头有钱的机会,拨出了不少钱和布匹,为这些前来南京城参加阅兵以及观礼的兵将们统一都制作了两套全新的军服以及靴子。
    对于刑天军的军服的式样方面,肖天健虽然也考虑过干脆就采用后世的军服,但是后来转念一想,毕竟那样做有违现在这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所以在军服式样上,他最终还是以这个时代的服装式样为主,少量的融入了一些后世军服的观念,尽可能的在让兵将们穿着舒适保暖的情况下,又不至于太过惊世骇俗,同时也尽可能的穿着方便一些,使兵将们穿上之后,显得很是精神。
    说起来靴子,这东西在这个时代可是一种奢侈品,许多人是穿不起鞋的,而刑天军作为一支新生力量,虽然军服上做到了基本统一,但是在脚上的鞋子方面,却并不容易解决,所以配发统一的靴子一直以来都没有能实现,大多数兵将都是靠着自己打草鞋来满足脚的需求。
    现如今这些兵将们来到南京城,肖天健也不吝啬,派人为他们每个人又都配发了一双崭新的半高牛皮的快靴,让这帮家伙们好生又是高兴了一下,于是这帮人换了全新的服装之后,顿时风貌便更是显得精神威武了许多,而这些兵将们到达南京城之后,便在南京城外的大营之中,开始了突击训练,随后刘耀本和罗立所部的兵将也返回到了南京城之中,加入到了强化队列训练之中。
    (言出必行,第二章到了!就是稍晚了一些!抱歉呀!)
第二百三十三 登基。双喜临门
    崇祯十四年元月二十这一天,对于天下人来说,无疑是具有着极为重要意义的一天,就在这一天,万众瞩目之中的大中国在南京城中宣告成立,而肖天健这个传奇般的人物,也在这一天登临了皇位,成为了大中国第一任开国皇帝。
    南京城经过数月时间的恢复之后,已经再一次恢复了繁华,而且在肖天健的统治之下,南京城之中的百姓也绝大部分都早已归心于他的治下。
    就在元月二十这一天的上午,肖天健在诸臣的簇拥之下,登上了南京城皇宫中的奉天殿的龙座上面,接受了文武百官的朝贺,而肖天健则当众正式宣布大中国即日起正式成立,国号大中,同时宣布年号为天元。
    在择定年号一事上,诸臣争论也很多,提出的年号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不下数十个之多,但是肖天健最终却还是选定了天元作为他的年号,这个天元二字,其本身寓意不错,乃古代历法之中的四柱天干,暗中还有奉天之名,开创一个全新纪元的含义,本来肖天健很想用开元作为他的年号的,可是开元这个年号却早已被唐玄宗李隆基用过了,大臣们都反对继续使用开元作为年号,说不太吉利,毕竟李隆基在位后期,发生了安史之乱,使得盛唐从此开始走上了下坡路,所以最终肖天健便听从了诸臣的意见,将年号定为了天元。
    当然他肖天健登基,自然也少不了对诸官进行分封,以前刑天军许多部门设置都并不完善,现如今既然立国,那么这些事情便要纳入正轨之中,于是在诸臣朝贺之后,肖天健也当众宣布了大中国第一批文武官员的安排。
    时下肖天健暂未设立内阁,维持大中国政务运作的主要是六部尚书,而付德明这个最早跟着肖天健的谋臣,这一次被肖天健任命为了大中国第一任户部尚书之职,而这一点上,没有人表示有意见,毕竟肖天健能走到今天这一步,付德明在山西南部主持民务,给肖天健以及他麾下的大军,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以及人员物资方面的保障,让他做这个户部尚书,可以说是众望所归。
    而牛金星则被肖天健任命为工部尚书,这也算是对牛金星这几年来兢兢业业为他做事的一种回报,牛金星精于主持民务之事,这几年间坐镇河南主要是恢复河南一带的经济,很是做了一些事情,虽然心xiōng稍微狭隘了一些,但是也不能抹掉他的功劳,当初被肖天健训斥了一番之后,牛金星便彻底不再干预军务之事,转而将精力都扑在了民务方面,倒是也非常敬业。
    对于六部之中眼下最重要的兵部,肖天健考虑再三之后,将兵部尚书之职暂时授予了李信,毕竟李信此人在军事上可以说是颇有建树,而且也是他在军事方面最重要的谋臣,特别是这两年来李信跟在他身边当他的总参谋,更是在军中树立起了相当的声望,这个位置想来想去,眼下也只有李信比较合适。
    而吏部尚书则授给了李进德,李进德虽然年纪比较轻,但是做事雷厉风行,xìng格也比较耿直,这些年来一直都是肖天健手下最重要的民务官员,更何况第一次刑天军开科取士的事情也是他在背后主持的,所以肖天健让他主管吏部,可以说也是比较合适的人选。
    至于剩下的礼部,肖天健考虑再三之后,暂时授予了大明旧吏以前的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礼部现在可以说是大中国六部之中最不受重视的一个部门,但是毕竟也是一个重要的职位,让吕维祺这样一个旧吏来充当,无疑也通过这样的做法,告知那些效忠于大明的官吏们,他们无需跟着大明一条路跑到黑,只要他们肯投降,今后在大中国照样也能有他们一席之地,以此来起到对那些尚效命于大明王朝的官员们的分化作用。
    但是对于刑部方面,肖天健没有立即任命尚书人选,而是将这个位置暂时空了起来,只是令人暂时搭起了一个框架,尚书之职虚位以待,今后再另行安排。
    而那些跟着肖天健起事的文武官员们,这一次都各有封赏,几镇人马也确定下来,阎重喜、罗立、刘宝、李栓柱、罗汝才、石冉、刁正、刘耀本、王承平、李凌风等人都被正式任命为了正副总都统之职,说白了就是大军区正副司令的职务,铁头则被任命为羽林卫总都统之职,负责管控羽林卫和宪兵部队,另外也负责卫戍事务。
    总之这一次凡是跟着肖天健起兵的文武官员们,各自都得到了他们想要得到的身份和地位,可以说是皆大欢喜,一时间在大殿之下呼呼啦啦的都跪下谢恩。
    肖天健高坐于龙椅之上,俯瞰着大殿之中这些文武百官们,这会儿也说不出是什么心情,总之是五味杂陈,既高兴又有些觉得沉重,现如今他登临天下,可以说是踏着无数枯骨走到了这一步,他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为此感到悲哀,但是有一点他知道,这次他登基称皇,并不代表着这便是他的终点,相反这次立国登基对他来说,却只是一个全新的起点,今后的路还有非常长,也可能非常艰险。
    当肖天健在吕维祺的引领下,率领文武百官先到了皇宫外面的祭坛上祭拜过了天地之后,这才算是完成了他的登基大典,正式成为了大中国的皇帝。
    本来这一次肖天健是要在登基之后,还要册封皇后、贵妃的,可是一是因为肖天健不怎么好sè,妻妾只有三人,而且范雨桐、蝶儿眼下都还在洛阳,只有范灵儿这个时候先带着小公主来到了南京城之中,所以这种册封之事也就暂时无法进行了。
    范灵儿之所以先带着小公主肖雪茹先于范雨桐和蝶儿赶到南京城,主要是因为肖天健既然已经登临天下,总不能身边一个女人都没有吧!另外一个是让范灵儿带给肖天健一个好消息,那就是范雨桐在洛阳城中年前的时候,成功的为肖天健生下了一个六斤多重的胖小子,终于使得肖天健有了儿子了,为了生这个小家伙,范雨桐还险一些因为难产丢了xìng命,幸好最后时刻还是生下了他,在名医的救治之下,范雨桐才保住了xìng命,所以范雨桐即便是生产之后,也因为身体虚弱,需要静养一段时间之后,才能长途跋涉赶到南京城,所以才让范灵儿代表她先行赶到南京城将这个好消息告知了肖天健。
    另外一个好消息是在范雨桐生产的几天时间之后,蝶儿也顺利的为肖天健生下了一个女儿,让肖天健一下又多了一个宝贝公主,而且母子都很健康,这一下可把肖天健给乐坏了,虽然尚没有见到自己的这一对宝贝儿女,可是肖天健还是高兴的发了好一阵的傻,回过神之后,当即便为这对儿女取名,男孩儿就叫肖浩宇,暗喻此子今后xiōng怀如同浩瀚宇宙一般宽广,能成就一番天大的事业,而小女儿则取名为嘉喜,暗喻她的到来是喜上加喜。
    对于这个消息,其实刑天军上下文武大臣们也都同样高兴,这些年来肖天健一直无后这件事对于所有人来说,都始终如同一根刺一般,让他们隐隐中总是有一种不安的感觉,别的皇帝如果没有子嗣的话,大可从皇族之中过继一个,可是肖天健却自称此世上早已没有任何亲人,如果他有一个三长两短的话,今后他们好不容易打下的这么大的盘子,肯定就会分崩离析。
    去年当得知范灵儿为肖天健生了一个女儿的时候,众人便很是高兴,既然范灵儿能生女儿,那么说明肖天健便没有内疾,起码生养是没有问题的,现如今当得知肖天健喜添一子的时候,这些文武大臣们便彻底把心给放了下来,再也不用有以前的那种担心了。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观念就是这样,世袭制度在所有人的心目之中都根深蒂固,本来生不生儿子是肖天健的sī事,但是当他执掌天下的时候,这便不再是一件sī事了,而是上升到了国家今后是否可以稳定的大事的层面上了。
    他们现在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最上层必须要有一个可以维系这个利益集团的因素,肖天健在的话,没有一点问题,但是如果肖天健出什么岔子的话,那么就必须要有一个人来替代他,今后成为这些人所效忠的对象,来维系这个利益集团的稳定,所以范雨桐这一次为肖天健诞下一个龙子,无疑让所有人的心都放在了肚子里面,这一点肖天健自己也很清楚,虽然无奈,但是也只能承认他生不生儿子这件事,对于他麾下的这个集团至关重要,现如今他也终于可以将这块石头放在了地上了。
    随着肖天健祭拜过了天地之后,率众登上了皇宫外面的洪武门,这个时候,这个洪武门已经被重新修葺一新,并被肖天健改称为了耀武门,在耀武门外,便是一条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