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葬明 >

第586部分

葬明-第586部分

小说: 葬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肖天健祭拜过了天地之后,率众登上了皇宫外面的洪武门,这个时候,这个洪武门已经被重新修葺一新,并被肖天健改称为了耀武门,在耀武门外,便是一条宽阔的大街,耀武门下面,便陈列了一排十二门被擦拭的锃亮的三磅轻炮,一看到肖天健一身黄袍登上了耀武门之后,城门下的一个军官立即便大声叫道:“点炮……”
    (特别鸣谢不喝西北风兄弟的打赏!)G!。
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阅兵
    就在肖天健率领文武百官登上了耀武门城楼之后,随着司仪一声令下,在耀武门城楼之下的那些早已做好点火准备的那些炮手们,立即便动作划一整齐的朝前迈步,同时放下手臂,用烧红的铁钎插入到了火门之中,点燃了火炮,瞬间耀武门之下便响起了整齐的炮声。
    每一炮鸣放之后,都会间隔一段时间,炮手们则迅速的开始重新装填,当然了,这种鸣炮仪式,只需要装填药包即可,绝对是不会装填弹丸的,这样一来十二门火炮,整整齐放了数声之后,众人侧眼才看到一队队刑天军的兵将们开始高呼着吾皇万岁,从耀武门左侧大道上行进了过来。
    之所以鸣炮八响,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从肖天健在崇祯七年在凤翔府起兵造反之后,到这个年头,刚好是八年的时间,所以肖天健便令炮手鸣炮八响,来纪念他们起兵之后的这八年征战历程,同时也宣告了大中国的立国以及阅兵式的开始。
    而此时南京城之中的居民们以及各地专程前来观礼的人早已是挤满了大道两旁,说南京城万人空巷丝毫不为过之,就连一些大姑娘小媳妇,在这个时代不易抛头露面的女子,也有不少偷偷的溜出了家门,混入到了人群之中,挤在大道两侧。
    肖天健登基的仪式普通人是根本没有机会去观礼的,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次大中国立国,要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阅兵式,可以准许所有人前来观礼,这样的大事岂能就这么白白放过?于是早在头天晚上,阅兵式经过的道路两侧的位置,几乎都被人提前给预定一空,更有人干脆一夜不睡,就在街边占位子死等到底。
    而沿街的茶楼酒肆的位置更是早就预订一空,到这个时候早就是一座难求了,如果有人想要再这些地方找个位置观看阅兵式的话,那么不花上一笔钱,恐怕根本就无法得到,一些临街的人家也从中发现了商机,于是便将他们的院墙临时租赁出去,花上一笔钱之后,便可以在正月二十这天坐在他们家的墙头上观看阅兵式。
    可是这些墙头依旧满足不了需求,于是一些人干脆连房顶也租了出去,虽说免不了会被踩烂一些屋瓦,可是比起他们的收入来说,这些钱足够他们再重新翻修几次屋顶了,到了正月二十这一天一大早,大批民众便从四面八方城内城外涌入到了城中,挤在了阅兵式行进的大街两侧。
    也幸好铁头有所预料,提前加派了不少刑天军兵卒在大街上维持秩序,要不然的话,保不准这一天会发生大规模的踩踏事件,酿成惨祸也说不定呢!
    为此刑天军提前在大街两旁划出了界线,并且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派出了兵将设防,凡是观礼之人,都必须要站在线外,这才没有让看热闹的民众拥堵住了大街。
    刑天军的兵将民众们是知道厉害的,虽说他们并不扰民,但是做事却雷厉风行,从不拖沓,刚开始的时候有一些痞子抑或是小偷趁乱在人群里面挤来挤去,要么是顺手牵羊偷点东西,要么就在人群之中对一些女子卡油,搞得人群之中大呼小叫很是混乱。
    对于这些痞子之类的人,刑天军的兵将可不客气,只要发现一个,上去便将他们拖出人群,当即便用绳子绑了起来,直接拉到了城外,让他们各个都好生挨了一通鞭子不说,还要每个人去城外船厂服两个月的苦力,所以在这样的重压之下,局面才得以控制住,没有给阅兵式造成什么不良的影响。
    眼看着时间越来越临近中午了,毕竟这是正月间,即便是南京也十分寒冷,许多人冻得已经有点不耐烦了,不少人在屋顶上被寒风吹着,更是哆嗦的厉害,于是便有一些人开始显得不耐烦了起来,嘟嘟囔囔的埋怨着为啥阅兵式还不开始,让他们在这里受冻。
    也就在许多人已经开始不耐烦的时候,忽然之间皇宫方向传来了一阵隆隆的炮响,所有人的精神顿时都为之一振,立即都朝着皇宫方向翘首望去。
    八声炮响之后,从皇宫左侧一带立即便响起了一片雄壮的口令声,紧接着便响起了一片金鼓之声,这个时候从远处传来了一片滚雷一般嘹亮的歌声,顿时在大街上维持秩序的那些刑天军的部众,这个时候已经不能称他们为刑天军了,因为从即日起,原来刑天军所有的部队全部改称为大中国国防军,并且重新授予了他们编号,时下在南京城负责拱卫南京的正是国防军近卫军第二师的兵将。
    而这个时候传来的歌声,也正是当年肖天健建立刑天军之后,为了临战提振士气,于是便剽窃了后世林子祥唱的那首《男儿当自强》,并将其传给了军中传唱,每逢大战抑或是临阵之际,刑天军的军将们往往都会带头唱这首歌,以至于后来逐渐每个新兵入军之后,都要学着唱这首男儿当自强,虽然肖天健现在还没有将这首歌正式定为刑天军军歌,但是这首歌最起码也已经成为了刑天军的战歌。
    当受阅兵将们唱起这首歌的时候,那些负责维持秩序的兵将们也都不由得觉得心中猛然一震,许多人立即不自觉的立定挺直了腰杆,不由自主的也开始开口跟着传来的歌声也合唱了起来。
    本来大街上还人声嘈杂,可是当无数刑天军兵将合唱起这首男儿当自强的时候,所有人都不由得被这种浑厚激昂的歌声给震撼了,那些本来还在满嘴发着牢骚的人们,顿时也都闭上了自己的嘴巴,就连那些冻得直打哆嗦的人们,猛然之间听到这种歌声,也不由得产生出了一种共鸣感,甚至于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顿时让他们的寒意减轻了不少,连打哆嗦都减轻了很多,一个个全都瞪大了眼睛伸直了脖子,使劲的朝着皇宫方向望去。
    渐渐的一面面大旗开始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帘之中,最先进入到阅兵现场的是几员身披被打磨的锃明发亮的甲胄的大将。
    为首的一人正是有着刑天军第一悍将之称的罗立,只见罗立此时换上了一套全新的精钢山文铠,这幅铠甲很明显应该是缴获自官军大将之手,又经过刑天军的工匠们重新进行打磨修复,使之焕然一新,胸前的那块明光护心镜更是打磨的光可照人,而且他的头上也戴着一顶打磨的锃亮的精钢八瓣铁盔,在铁盔顶部插着一根长长的红白相间的翎羽,这种头盔抑或是帽子上插各色翎羽,其实就是刑天军用以区分军阶的一种办法,战场上情况很是复杂,有些时候会出现混乱,乱军之中如果兵将们无法区分谁的军阶高的话,就更不容易控制,所以肖天健很早的时候,便考虑到了这一点,以头顶上的翎羽为标记,可以通过翎羽颜色的不同,很方便的让兵将们区分出他们之间谁的军阶要高一些,一旦遇上混乱的情况,所有兵将便听从距离他们最近而且高于他们军阶的军将们的指挥,这一点在战争之中尤为重要,而且也发挥过重大的作用。
    而罗立现在也是镇一级的大将,所以头顶上带着的红白相间的翎羽也代表了他的军阶,而且在他的背后,还披着一幅簇新猩红的披风,坐下更是骑着一匹健壮异常的枣红色高头大马,在他的左手之中,还擎着一杆飘扬着的猩红色的大旗,这杆大旗不是一般的大旗,正是刑天军成名的那副刑天大旗,虽然这面旗帜即将要归于历史,但是其代表的意义却是非凡,不知多少人曾经在这杆大旗的感召之下,舍生忘死的在沙场上与敌人拼杀,鲜血洒在了这面大旗之下。
    所以今天刑天军的名号虽然将要以大中国国防军的名字替换,可是所有刑天军的兵将们,对这杆大旗却还是怀着一种无以名状的心情,故此经过商议之后,肖天健准予罗立充当刑天军最后一个护旗手,出现在受阅兵马的最前面,将这幅刑天大旗再最后一次展示在世人面前,从此之后这面大旗,便将永久的被大中国新成立的史馆珍藏起来,并且永久的保存下去。
    所以罗立今天出了激动之外,心情还非常复杂,策马走在队伍最前面,表情显得十分凝重,而在他的背后,左边稍后则是同样一身打扮的刘耀本,在他的右侧靠后,则是和他们一样装扮的石冉,此二人今日则充当的是罗立的护旗手。
    而罗立能作为刑天军最后一个护旗手走在队伍前面受阅,也说明了他在军中的地位,作为肖天健手下最早并且是最猛的大将,他来做这件事,还真就没有人能说什么。
    虽说这一次肖天健立国登基是一件大事,但是毕竟眼下国家尚未一统,许多地盘还掌握在大明朝廷的手中,而且许多地方时下还在进行着战斗,故此军中不少大将虽然很希望能参加这次的大典,可是最终却因为分身乏术,却未能成行,其中包括国防军第一镇总都统阎重喜、副总都统王承平、第二镇副总都统刁正、第三镇总都统李栓柱都未能赶到南京来参与这次大典,可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所以罗立、刘耀本、石冉等人便成了这一次阅兵之中的高级将领,并且获得了这一次为刑天大旗护旗的殊荣。
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阅兵2
    当罗立三人在阅兵队伍最前面出现在耀武门下面大街上的时候,此时正站在耀武门检阅台最前面的肖天健,不由自主的便绷直了身体,然后举起了右手,平齐胸口放在了胸前,做出了一个标准的刑天军军礼。
    今天虽然是肖天健黄袍加身的日子,可是肖天健当来到耀武门上面之前,却还是坚持换上了一套精钢山文铠,不过为了区别他的身份,礼部的官员们自作主张的在山文铠外面贴了一层金箔,使之显得是金灿灿的,加上肖天健本身卖相也相当好,身材高大魁梧,顶盔挂甲穿戴上这套金甲之后,身后又披上一件金黄色的披风,果真有一种天神下凡一般的气质,让人不得不产生出一种想要跪拜的念头。
    当看到刑天军大旗出现的时候,肖天健举手行礼,随行的那些军将们以及羽林卫们无不也都同时举手敬礼,耀武门上面响起了一片整齐的哗啦声,就连文官们也都立即微微低头俯首,对这面刑天军大旗致敬。
    罗立当走到耀武门前的时候,侧脸抬头望向了城门楼上面,当看到肖天健率领一众文武官员正在朝着他手中的这面刑天军大旗敬礼,于是也立即高呼了一声:“吾皇万岁!万万岁!”顿时跟着他的刘耀本、石冉以及后面的那些受阅兵将们也都立即同时发出了吼声。
    这通吼声如同滚雷一般冲天而起,身子板弱一点的一些文官,忍不住有一种想要被这阵声浪冲翻过去一般的感觉,特别是那些近期才投降肖天健的一些大明旧吏,更是被刑天军的这种气势所震撼,他们中多数人很多时候都喜欢自称知兵,大明的官军他们也见过不少,可是当今天真正看到刑天军阅兵的威风之后,他们才知道自己原来只是一只井底之蛙罢了!
    他们以前见过的那些官军和眼下刑天军的兵将一比,简直就可以称之为一群烂菜,说他们是乌合之众丝毫不为过,他们也终于明白了这么大的大明,为什么却屡屡拿刑天军没有一点办法,眼睁睁的看着偌大的江山被刑天军这么拿了过去,同样都是军队,可是他们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这不单单只是装备上的差异和训练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双方气势上就相差了太远。
    当罗立和刘耀本、石冉三人行过耀武门之后,紧随其后的是五百步军,这些刑天军的步兵们,全部都是一色齐的黑衣黑甲,身上都穿戴着刑天军所特有的那种板甲,每个人手中都擎着一杆低垂下去的旗幡,这些旗幡颜色各异,有许多已经破烂不堪,但是明眼人却可以看出来,这些大旗之中多是大明官军的三军司命旗和大将的认旗,更显眼的是居中之处还有两面镶红和镶白的旗帜,懂行的人更是一眼看出,这几面旗不是大明官军的旗幡,而更像是鞑子所用的旗幡,于是立即便明白了过来这五百步军拿出这些旗幡的意义了。
    这五百面旗幡,可以说是代表了刑天军这么多年来的战史,其中每一面旗便代表了刑天军曾经经历过的一次大战,几年下来,刑天军在肖天健的率领下,已经不知道打了多少场大战,挫败了多少官军还有鞑子的军队,这才建立起了时下的大中国,这一队步军,其实就是在向天下人炫耀刑天军的武力和他们的光荣战史,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中献捷仪式,让所有人都知道,刑天军是不可阻挡和战胜的,看罢之人顿时打心底里面由衷的升腾起来了一种自豪感,为他们能成为其中一员而庆幸不已,每个人脸上都流露出了一种扬眉吐气的表情。
    随着献捷队通过耀武门下面之后,便是两支各五百人的骑兵队伍,这支队伍之中,第一支乃是由李凌风率领,代表着国防军第一镇,在刑天军的各镇兵马之中,第一镇的骑兵无疑使最为精悍和强大的,第一镇时下共辖有骑兵起码两万人左右,一部分直属总都统阎重喜,其余的则归属于王承平和李凌风这两员骁将麾下,这一次第一镇奉命抽调兵将来南京城参加阅兵,因为他们规模大,最终肖天健准予他们抽调骑兵和步军各五百人,一起到南京城参加阅兵。
    而这支骑兵便正是他们麾下派来的五百骑兵,这会儿也全部都换上了全新的骑兵胸甲和标准国防军的军服,每个骑兵背后还都披有一件黑色的披风,只有他们头顶上的各色翎羽表明了他们的军阶不同,其中走在队伍前面的李凌风同样也是红白相间的翎羽,代表着他乃是第一镇副总都统,其余的那些兵将之中,既有代表着营将身份的红色翎羽,也有代表着连长(以前称之为哨将)的黄色翎羽,更有不少是代表着队将的蓝色翎羽和代表着什长伍长的白色翎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