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侯 >

第178部分

汉侯-第178部分

小说: 汉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彻早先才同陈珏约定好,山雪初化。长安郊外已经可以跑马了,在宫中憋了一整个冬天,除了巡幸过一次甘泉,他早都腻歪了。
    陈珏这会也想起了先前说好的事,碰巧刘彻朝这边看了看,点了他的将。陈珏沉吟了片刻。道:“臣以为恩恤必不可少,将士不惜死以报家国,陛下不可无动于衷,只是朝中究竟以何行事抚恤,国库又将支出多少钱,这些都需仔细考虑。”
    陈珏这是跟韩安国共事久了,什么事都先紧着钱财,刘彻寻思着点了点头,笑道:“丞相的意见也有些道理。但是将士一心报君,朕身为天子,又岂能吝惜恩赏?这件事就这么定了。韩安国。”
    韩安国理了理绶带,欠身道:“臣在。”
    刘彻朗声道:“今日起你回去就准备着。北地几个边郡有多少军士。近年有多少牺牲之人。还有所须地钱数。查明了再报给朕。”
    韩安国躬身应是。刘彻又加了一句道:“主父偃从旁协助。”
    刘彻并没有提到陈珏。盖因陈珏一个冬天没怎么闲着。刘彻这边还时不时跟他凑在一处出宫闲逛。眼看着春忙又要来了。这二月地公务刘彻也不好意思事事让他干。
    朝议散后。窦婴指点了几句长使地公务。旋即跟匆匆赶上来地窦彭祖上了一辆马车。今日这事本来一时间就看不出利弊。窦彭祖一贯最信窦婴地才能。才一上了马车就唠叨起来。
    “我就弄不明白了。就算再大度。你怎么就那么让着陈午?”
    窦婴摇了摇头。他近些日子也想了很多。世间从无恒贵之家。他地好友周亚夫有周勃余荫。自身有大功国。尚且免不得被景帝迫死。况且窦家这般显赫。
    窦太后日益老去,眼看天子一个一个地起用新人,窦婴也想过急流勇退之事,再过几年他把窦家的各项事务安排妥当,说不得就得开始安排退路。
    窦彭祖犹自说道:“天子也是偏着他们。眼看着朝会将散。天子还点了陈珏地名,非要让他做个结。这又是何道理?”
    “平心而论,陈珏虽然因外戚身份,常有人横竖挑理,但他多年来从未做过损人之事,你有家有业,四子三女在侧,好歹也应当看开些。”窦婴劝慰着说道。窦彭祖闻言住了嘴,转而跟窦婴商量起开春祭祖的事,窦婴看出他的不以为然,忍不住摇了摇头,却再不好说什么。他压制了窦彭祖寻陈珏晦气的意愿好几年,窦彭祖也当真听他的话,窦婴不是不记得。不上,介于晚冬和早春之间的时节,城外的山间野中,百姓来往的络绎不绝,穷人家吃了一冬的粮食,眼看着终于又到了容易寻外食地时候,便纷纷在野外寻觅着能打牙祭的活物。
    陈珏和刘彻打马而行,微寒的风吹过,但似乎打不消刘彻说话地热情,他对今日午前的事颇为满意,窦婴那人只认死理,从不肯委曲求全,他若能放弃己见,多半是因为旁人说得有理。
    虽说窦字在刘彻心中就是根刺,但归根到底真正的压制和矛盾他也没尝过,除了介怀他们权力太大,刘彻对窦婴也颇为敬服。
    “陛下这次加饷,是提升兵士的月抚还是发一笔赏金?”陈珏问道。
    刘彻不经意地道:“加每月的份额罢,你原先不是说过,强军必有强兵,但大汉的兵卒所得近乎于无,实在有些苛刻,想让他们决心死战也不容易吗?”
    陈珏一笑,他倒没想到刘彻把他的话记得挺牢,他悠悠说道:“依臣之见,抚恤未必一定用钱,军营里无处花钱,士兵们攥着的钱财也是千方百计托人捎回乡。近年各地粮仓丰足,倒可以着地方官资助出丁之家,再说,今年冬多发放些保暖衣物也不错。”
    这会两人已经接近了茂陵邑地面,刘彻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正要再说什么,忽地手臂一抬,指着不远处的几骑,道:“还真是冤家路窄。”
    陈珏朝那边看了看,一个紫衣地胖子正骑在一匹棕马上头,那马与陈珏所骑的御用良驹不同,就是一匹不高不壮的常马,胖子骑在上头有点儿头重脚轻。
    那胖子也瞧见了刘彻,他看清刘彻身边只有陈珏眼前一亮,招呼着几个同伴就朝这边围过来,冷哼了一声道:“上回你溜得倒快,这次怎么不跑了。”
    陈珏一点也不着急,笑着看刘彻难得的放开胸怀,跟那胖子毫不留情的唇枪舌剑,还挥手示意保驾的人不必离太近。他在一边也听明白了,上次刘彻英雄救美的时候就是遇见了这位。
    就在刘彻和胖子话不投机,正要动起手来的时候,背后忽地传来一声重重的哼声,一个男子地声音道:“何人在此喧哗挡路?”
    陈珏下意识地回头一看,那人长须飘飘,颇有风仪,正面色不善地看着这边,他目光落在陈珏脸上,神色却是一怔。
    “原来是司马太史。”
    这人正是太史丞司马谈,近日受命督建茂陵邑。陈珏声音略大,目的正是说给身后的刘彻听,他上前揖了揖,笑道:“我们这就让路。”
    司马谈博学多才,陈珏在天禄阁常跟他碰面,有时还谈论些星象学问,两下关系还好。
    说话的工夫,陈珏才注意到司马谈身后的马车,一个秀丽的妇人和五六岁的小孩坐在车中,正好奇地看着这边。
    民不与官斗,那胖子不知何时灰溜溜地走了,刘彻走过来,已恢复了天子风度,他轻咳了一声道:“今日倒是巧遇。”
    司马谈眼睛一下子睁大了,欠身就要行礼,他方才还猜着陈珏陪谁出来,样子还颇为亲近,不想正是当朝天子。
    刘彻虚扶了一下,笑道:“偌大的长安城,大家碰见才是赶巧了,不用多礼。”
    几人草草叙了几句话,刘彻就拉着陈珏离开了,毕竟天子跟人在路边吵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刘彻走得快,没看见司马谈地欲言又止。
    司马谈看着两人走远,叹息了一声也回到马车中,他举家暂迁至茂陵邑是为了公务,不想碰见天子,刘彻因为在宫外行为乖张,早被御史进谏不知多少次了。
    马车正要起行,后面却走来了一个面目俊秀地青年,看着陈珏二人纵马而去的方向微微怔着,眼神惆怅,司马谈地车夫叫了好几声,那青年才如梦初醒地哦了一声,侧身让路。
    车轮转动,司马谈想起昨夜的星象,又是皱了皱眉,近日天象将有变故,只是他究竟才浅,说不清会是什么变化,这事究竟要不要报给天子?
    想起景帝朝因错言而获罪,司马谈看了看六岁的爱儿,还是决定好好地替天子测算陵寝风水就好,不去掺和旁人的事。
    一路行过四陵,刘彻的心情明显有些低落,旁人可以艳羡陵原土地肥沃、人人安居,但之于刘彻,他的血亲就葬在此处,他自己的茂陵邑也渐渐地繁华起来。
    打马朝上林苑转去,刘彻的神色才飞扬了些,陈珏纵马越过一个雪化的水坑,就听得他道:“看看方才那人,他在长安城根下还敢这般跋扈,朕把各地豪强迁到这里来真就对了。”
    陈珏笑笑,道:“那人不过是外强中干,司马太史站在那,他都不敢说第二句话。”
    刘彻嘿嘿一笑,各地富户迁来的时候,陈珏替他授意京兆尹和几个小官,很是将那些人整治了一番,任他们在故地如何横行,长安这里他们却嚣张不起来。
    第三卷 峥嵘初显时 281 进与退
     更新时间:2009…9…16 13:36:07 本章字数:3558
    陈珏二人骑马到羽林营的时候,营中正忙得热火朝天,李当户张大手臂四处指点,冷不丁地瞧见陈珏,他笑嘻嘻地过来道:“财神又来了。”
    羽林营日益扩张,已有了正规军的样子,韩安国深明君心,乖觉地把掏钱养军的责任揽到大农令身上,李当户作为羽林骑的实际掌权人,没少同陈珏打交道。
    入营一里左右就是校场,到了众人眼皮子底下,陈珏也就跟刘彻拉开了距离,刘彻在众星捧月中被簇拥着往前,陈珏则迎上了三两故友。
    陈珏哭笑不得地看着李当户一个劲哭穷,一身轻甲的李敢在两人身后跟着,忍住笑意之后就低着头不知在想什么。
    “子瑜,韩大农可远远比不上堂邑侯原先大方,这偌大的羽林营要养活,我又不是个擅于精打细算的人,实在是难以维持啊。”李当户大吐苦水道。
    陈珏笑了笑,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精打细算又不是你的责任,你若是觉得力不从心,改日我调一个属下的书吏替你分忧。”
    李当户猛地摇头,道:“不必了,不必了。”
    大农令手底下的寻常书吏,那也是见惯账簿的人物,那些人的吹毛求疵李当户也见识过,鸡蛋里也要挑一根骨头试试看,李当户不过嘴上说说,心里却也没想过给自己脑袋上带一把枷锁。
    李敢在后头扑哧扑哧地乐,李当户作势要急,陈珏指了指不远处的刘彻,笑着替李敢解了围,道:“你是主将,这时候怎么跟我一起说闲话?还不快去那边觐见天子?”
    李当户如梦初醒地啊了一声,匆匆地跟陈珏打了个招呼就大步向前行去,亦步亦趋地跟着刘彻四处转走,不多时,刘彻的兴致就被一把崭新的三石弓吸引了过去。在众人的注视下尝试着臂力。
    陈珏对于射艺并不是很热衷,看见刘彻在那玩得好也没有掺和进去,他寻了个暖和的地方坐下,接过李敢递过来的清水,浅浅地了一口。
    李敢和李椒这几年身高抽长了,毛毛绒绒的胡子长在兄弟俩的嘴边,多了几分成年人的稳重,然而此刻却难掩兴奋,李椒率先对陈珏道:“韩王孙这两年当真是大放异彩。声名响彻北边疆土,原先我们兄弟还羡慕着,近一年倒觉得跟他差得越来越多了。”
    李敢接着啧啧了两声,粗里粗气地道:“我都不知道,那位韩王孙还是不是当年跟我们一起打猎地那位,好像完美的不像人了。眼下长安城里的未嫁闺秀,有几个不思慕着韩王后裔,现在的小韩将军?”
    这里的韩王后裔,指得是正经的齐楚燕韩中那个韩国的王族血脉,陈珏好笑地听着。李敢的话听起来有点酸,但他脸上洋溢的是真诚地笑容和难掩的羡慕。李家三兄弟的老父镇守雁门,偏偏他们为人子的要留守长安,明明家学渊源、多年苦练却无处施展,不羡慕韩嫣建功立业的自由自在才是怪事。
    李椒听到这里。深以为然地道:“周无忌和韩王孙,俨然就是政军上难得的好搭档,配合默契,治得一方水土乡民平静,堪称我辈楷模。”
    陈珏和他们两人都极为熟悉,他仅仅从月余一次的通信之中就能猜到那边大略的情形,周谦无疑吸取了周亚夫的教训。
    作为执掌一郡大权的太守,周谦放手任韩嫣堵截匈奴人地行踪,显然就是一种放权,这权力虽不大。但放在刘彻过去的亲信侍读韩嫣手里,就是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
    明白归明白,李家兄弟留守长安的郁闷之情未散,陈珏笑道:“当年大家都在羽林营操练,彼此的能耐谁还不知道,王孙只是比你们先行了一步。”
    李椒叹道:“子瑜不必费心安慰我们,我们也不是什么道理都想不到。有汉几十载对匈奴无大胜,朝中更有太多权贵畏战、厌战。王孙虽然没有什么太耀眼地战绩,但陛下已经把他当成了一杆大旗,待他一朝大胜,转眼就是名扬天下啊。”陈珏点了点头,时势造英雄,这话一点都不假。昔日雁门太守冯敬浴血城头,若不是陈珏插手恐怕他就会近无声息的悄然离去,没有什么人注意冯敬的英烈。今时今日刘彻需要一个能轻松战胜匈奴人的英雄,端看韩嫣能不能把握住这个机会。
    况且陈珏知道,韩嫣有这个能力。熟读兵书战法的书籍容易。布阵排兵的取胜就难,韩嫣在北地不断的号角声中打滚了两年。实战的方面已经渐渐胜过同窗的陈珏和刘彻。只是一得必有一失,若论洞察人心、思量权谋,韩嫣却将远逊于陈珏。
    从沉思中醒过来,李敢和李椒话题一转,已经转到了卫青身上。虽然卫青年纪还不大,但天生的才干已经渐渐地体现出来,他从低层做起,在不长地时间内就有了斩首之功,韩嫣等人的来信中都对他赞赏有加。
    陈珏这时候听人说起卫青,已经没有了什么错位感,三人又天南海北地聊了好一阵子,李敢才一脸神秘地道:“炊烟起了,快走罢,今日营中有加餐。”
    陈珏一讶,轻笑道:“什么加餐?”
    李敢嘿嘿一笑,道:“山里的雪开始化了,骑士们在营中闷了一整个冬天,这会合该是打猎的时候。”
    陈珏心下了然,直起身同二李一起朝刘彻那边走去,刘彻好像又看到了几个青年才俊,一一问清了名字,那几个少年难掩激动之色,看在陈珏眼中,他们就是一群孩子。
    李敢没有注意到陈珏在看什么,他走走停停,口中接着道:“子瑜应知,这时候山林间出来了不少养各种各样的大兽,过了一冬,它们个个都长成了大家伙,一旦能煎烤来吃,那肥美之位就不用说了……”
    平静的日子过了才几日,长安城的上空就又一次笼罩起了不寻常而略带凝重的氛围。
    陈珏正同其他几个重臣一起,聚在宣室殿与刘彻商议恩恤边关兵事地事,韩安国和主父偃动作极快,不几日就完成了初步的打算。
    主父偃操着一口家乡口音奏事,他目不斜视,说着不准确的长安话,正在这个时候,陈珏看到听见角落处有人低声而笑,陈珏含怒瞪了那些人一眼,那一小伙人就立时禁了声。
    刘彻听过了主父偃的禀告,目光环视了一周,笑道:“朕看这个决议不错,你们怎么想?”
    众人七嘴八舌地说开来,有的是全心赞美,有的则给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见,只是支持与中立的人不少,真正赞同那计划的人却也不多。
    陈珏在一边听得昏昏欲睡,他近水楼台先得月,早已经将那份报告看过了一遍,大体上没有什么问题,只要刘彻坚持实行,这件事就毫无悬念。
    刘彻瞧见了陈珏的样子,不由地心中好笑,他眼神一闪,笑呵呵地准备着点出陈珏地名字,只是事与愿违,一阵不大不小地喧闹声由远及近,轻松地将殿中所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