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酒徒 >

第68部分

大唐酒徒-第68部分

小说: 大唐酒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睿笑了笑。“能登科就可以了。至于状元不状元的。那是无所谓的。”
    顿了顿。萧睿又道。“秀儿。你明日替我去烟罗谷传个信。就说我最近攻读功课。就不去谷里探望了……”
    秀儿乖巧的嗯了一声。然后犹豫了一会才羞不可抑的道。“少爷。如果你没有其他吩咐。秀儿就下去了……”
    “呃?”萧睿一怔。点了点头。“你下去吧。早些歇着。你也累了一天了。”
    秀儿默然点头。转过头去离开的瞬间。娇美的俏脸上闪出一丝淡淡的失望。自打那日跟少爷有了一番“亲热”之后。情窦初开的少女以为少爷很快便会……可谁知。萧睿却没有了“下文”。无论她怎么暗示。他都无动于衷。
    也正是在这个风狂雨骤的夜晚中。大概谁也不会想到。大唐皇帝李隆基竟然微服出了宫。宿在了烟罗谷里。玉真那华丽且充满旖旎气息的硕大卧房里。李隆基面色湛然。清朗的眼神盯在玉真风韵犹存的身上。良久才叹息道。“玉真。在朕面前。你不需掩饰。朕看的出来。你对那萧睿已经动了真情……”
    玉真脸上浮起两朵红晕。“陛下不可乱说。那是我的孩
    “呵呵。玉真。何必自欺欺人呢?你这些年来。对任何男子都不假辞色。唯独对这萧睿关爱有加。这恐怕满长安的人都能看的出来……”李隆基深深一叹。“朕知道。朕对不住你。朕早就说过。朕会尽一切努力让你称心如意…………如果你当真喜欢萧睿。制举过后。朕便为你们赐婚!”
    玉真摇了摇头。“陛下。不要说了。我都是垂垂老矣的老妇人。萧睿永远是我的好孩子。这一点。永远不可能改变!”
    李隆基手心颤抖了一下。缓缓坐了下去。“玉真。你还不老!只要你愿意。朕什么都可以替你做到……”
    “不。陛下。你不要再说了。”玉真眼中闪出一丝不可捉摸的复杂神色。但却被她飞速的借着袍袖的挥舞巧妙的掩饰了起来。
    “也罢。既然你对萧睿并无私情。那朕也就不勉强了。不过。你可是要想清楚。惠妃已经跟朕提过。制举过后。朕便要将咸宜赐婚给萧睿了。”李隆基端起面前的酒盏。一饮而尽。
    “这也正是玉真想要说的。咸宜这孩子对萧睿情深一片………不过。玉真可是要提醒皇上。赐婚还是暂缓吧。因为。我那孩子已经有了生死不离的未婚妻。他的脾气我很清楚。他是宁死也不肯退婚的。除非…………除非陛下能允许咸宜……”玉真呵呵一笑。
    “那怎么可能!我大唐的公主岂能跟一个民女共侍一夫!”李隆基勃然色变。“岂有此理!”
    “公主跟民女共事一夫又如何?倘若陛下愿意看着咸宜痛苦一生。就如我这般…………”玉真冷笑了起来。“大唐的公主。大唐宫闱中。还有什么不可能发生吗?”
    李隆基面色尴尬起来。“那就让他退婚!难道。他还敢抗旨不成?”
    玉真嘴角浮起一丝冷笑。“任何人也不能伤害我的孩子。就是陛下也不行。除非玉真死了。”
    第三卷长安风 第133章宫中情欲之杀机
     更新时间:2009…8…14 9:45:58 本章字数:3592
    因为了娶了公主,驸马们的生活多是非常郁闷的。在皇权和公主威势的高压下,公主们为所欲为,驸马们只能忍气吞声。别的还好说,就是这不许驸马沾染其他的女人…………放在这纵情纵欲的盛世大唐,于当时的驸马而言,该是一件多么痛苦和压抑的事情,我们可想而知。
    但在众多的驸马中也有另类,这唐昌公主的驸马薛锈就是一个另类。薛锈文武双全,颇有计谋,且与唐昌公主感情甚笃,故而颇得李隆基看重,虽然唐昌公主只是他众多女儿中很平常的一个,但这个驸马却得到了他的重用,充任北衙禁军也就是羽林军的副指挥使,掌握着保卫皇宫和皇帝的重权。品级虽然不太高,但一来有驸马的身份,二来得到皇帝的看重,这薛锈在长安城里也是一号人物。
    薛锈是太子李瑛的大舅哥,这种关系注定了他必将是太子党一脉的嫡系。但是他隐藏的很好,不但从来不与李瑛过多走近来往,还因为李瑛冷落太子妃薛兰而与李瑛公开冲突过几次,闹得满城风雨,朝野皆知。
    朝中人皆知,这薛锈与太子虽是亲戚,但却不合,而将他排除出了太子党的一系。*而李隆基也是因为如此,才委以了重任。要是他知道薛锈不仅与李瑛毫无嫌隙。李瑛的多数举动还是薛锈在幕后出谋划策。想必会气得吐血。
    一年一度祭祀太庙地日子到来。每年地立春以后,李隆基都要去太庙祭祀祖先,顺便对自己的政绩歌功颂德一番。所以,每到这个日子。皇帝便带着满朝文武大臣和皇族中人一起去太庙,展开声势浩大的祭祖活动。祭祀要持续整整一天,为了保证皇帝的安全,全城都要戒严,城门封锁,除了少数大人物能通行无阻之外,任何城外地百姓和商贾都不许入内。
    也就是说,在祭祀这天。长安城里负责安全事务的就是北衙禁军,而北衙禁军的指挥使毛寿年前刚刚卧病不起留在府中养病。所以这北衙禁军事实上的指挥权就全部落在了薛锈手里。
    红日高悬,和风徐徐。满城尽是带甲的兵士,浩浩荡荡的皇家仪仗队出了宫城,一路逶迤向太庙行去。商铺关门,行人止步,繁华的长安城里仿佛变成了一座死气沉沉的空城,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异样地威严和杀气腾腾。*
    一溜数十米长的檀木高大案几排成了一条长龙,案几上摆满了各种各样地贡品,不一而足。萧睿也被玉真带了来,这事儿得到了李隆基的允准。他吩咐萧睿要将今日祭祀的盛况记录下来写出一篇优美的赋来。萧睿闻言很是头疼。好在他有杜甫和郑鞅这两个大才子作为帮手,想来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跟在玉真的后面。萧睿看到这气势磅礴的一幕,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前世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华丽场景。这盛世大唐的壮美风韵,远远比老谋子用电影手段刻画出来的电影画面更瑰丽、更气象万千。而盛世大唐地气度,大唐地强大和综合国力,以及唐人崇尚奢华的品质,也多在这种政治生活地大事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一场祭祀要消耗多少国孥?萧睿叹息一声,铺张浪费好大喜功的臭毛病,大概算是中国人传承数千年不绝地最典型的民族劣质之一吧。
    现场被戒备森严的禁军士卒团团包围起来,就连皇宫里的大内侍卫和一些皇族的贴身侍卫,都被薛锈以各种理由隔离了出去。*/玉真站在一个角落里,看着李隆基正在吩咐太监们架设香案,不由心里有些奇怪,回头跟萧睿说道,“孩子,今儿个这情况好像有些不太正常!”
    萧睿心里一动,笑了笑,“萧睿也不懂这些……”
    “孩子,你看看,这场中除了皇帝、诸皇族和文武大臣,就是太监宫女,竟然连一个侍卫都没有在其中…………往年,这些大内侍卫都是要跟随进来护卫的。但今年,禁军为什么会将他们隔离出去?而且,往年禁军也就是出动千人左右罢了,可今日,我这一路看来,城中北衙禁军6000人几乎全体出动,各个城门、皇城到太庙的沿线以及这太庙周遭,全都是密集的禁军,这般兴师动众也不知道是皇上的安排还是薛锈的自作主张?”玉真缓缓道。
    “还有,太子李瑛竟然没来。这等大事,是需要太子执香的,但李瑛竟然没来。”玉真脸上浮起一丝担忧,“我心里有一种强烈的不安……”
    萧睿心里陡然一惊,压低声音道,“娘亲,你的意思是说……”
    “嘘!”玉真葱茏的玉手抚在萧睿的嘴上,“静观其变。*”
    场中,李隆基怒道,“太子为什么没来?”
    太子妃薛兰怯怯地从一群嫔妃和公主的人群中走出来,跪倒在地,“父皇,太子今早突然染病卧床不起,所以……”
    李隆基冷哼了一声,也没想太多。这皇帝太狂妄、太自信了,他压根就没有料到,自己的儿子尤其是这个一向唯唯诺诺的太子,会起了逼宫的狠心。
    “庆王,你来!”李隆基摆了摆手,庆王李琮喜滋滋地站了出来,从太监手里接过长长的香烛,开始代替皇帝拜天拜地拜祖先,完成了一系列的繁琐的上香仪式。
    “五纪更运,三正递升。勋华既没,禹汤勃兴。神武命代,
    灵眷是膺。望云彰德,察纬告征。上纽天维,下安地轴。
    征师涿野,万国咸服。偃伯灵台,九官允穆。/*/殊域委赆,
    怀生介福。大礼既饰,大乐已和。黑章扰囿,赤字浮河。
    功宣载籍,德被咏歌。克昌厥后,百禄是荷……”
    张九龄代表文武百官出列,朗声吟诵着歌功颂德的华丽祭词,以李隆基为首,在场权贵们全部跪伏在地,静静地聆听着记录赞美大唐历代皇帝尤其是现任皇帝文治武功的华章,心头寂然。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酒气和檀香,玉真突然心头一凛,回头瞥去,见薛锈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脱离了众臣跪伏的范畴,而手执宝剑与一群士卒站在了一起,而不远处,隐隐有雷鸣一般的脚步声传过,想必是有数量众多的禁军士卒正在向太庙的方向急行军。
    玉真额头上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这个深知大唐宫闱权力争斗的中年美妇,隐隐觉察出了一丝阴谋和血煞的味道。
    她蓦然扯了扯身边萧睿的衣襟,等张九龄念完了嗦的祭词,李隆基准备在太庙之外大宴群臣的时候,玉真向萧睿使了一个眼色。两人走到一个角落里,听玉真讲完了内心的隐忧,萧睿也是陡然色变…………倘若真的如此,今日怕是……
    “孩子,你可敢出头去替为娘去做一件事情……做好了这件事情,不仅可立一大功,就算是你跟咸宜的事儿也会好办许多……”玉真清丽的眼神投射在萧睿脸上,忍不住伸出手轻轻抚摸了萧睿的脸颊一下,“可是孩子,这事儿也容易引来杀身之祸,娘亲……”
    “娘亲,我去。”萧睿淡淡一笑,点了点头。上要在此大宴群臣,玉真看就让萧睿带人回去准备一下,为皇上和诸位大人酿制一些梦幻大唐可好?”玉真笑了笑,“君臣同乐,共享美酒,岂不快哉?”
    李隆基一怔,但他抬头望向玉真的瞬间,突然见她眼神中有一抹明显的惶然,不由神色一变。略一沉吟,挥了挥手,“也好,快去快回,萧睿,朕等着你!”
    萧睿心里翻腾如海,但面上还是一片平静。薛锈冷冷地扫了萧睿一眼,任由他自行匆匆离去。在薛锈眼里,萧睿只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小卒子,这样一个人走与不走根本无关他们的大局。一切都已准备停当,所有的城内禁军全部控制了皇城和太庙,而大唐全部的大臣贵族目前都在这太庙广场上,全入了他的掌控之中,只要等李瑛的消息一来,他们便开始动手。
    计划的施行虽然只是临时起意,但计划的安排确是很久了。李瑛早就有心借太庙祭祀效仿李家先祖逼宫夺位的事情,而薛锈被李隆基重要掌管北衙禁军则更是让他喜出望外。
    萧睿刚刚离开太庙不久,从长安城的四条长街上突然向太庙涌来大量的军士。长枪耀眼,在春日绚烂的阳光下放射着凛然的寒光。众臣一惊,这才发现,不知道在什么时候,禁军已经将场中团团包围了好几层,杀气腾腾的长枪林立如海,气势直冲霄汉。
    “薛锈,你要干什么?”李隆基阴沉着脸,喝道。
    薛锈远远地站在那里,嘴角浮起一丝嘲讽的笑容,缓缓躬身一礼,“回陛下的话,臣为了保护皇上和诸位大人的安危,不得不如此,还请皇上见谅!”
    顿了顿,薛锈竟然大刺刺地挥了挥手,“刀枪无眼,还请诸位大人稍安勿躁,免得伤了和气!”
    众臣哗然,面色剧变。而一些嫔妃和公主,则直接发出了尖利的惊呼声。李隆基手心一颤,面色涨红得接近青紫,愤怒地怒吼了一声,“乱什么?朕还在这里,你们乱什么!都给朕闭嘴!”
    第三卷长安风 第134章带军平叛
     更新时间:2009…8…14 21:25:03 本章字数:3619
    庆王李琮抽出腰间的佩剑,大步前进了几步,喝道,“薛锈,你要造反不成?尔等竟敢聚众胁迫皇上,真是罪该万死!”
    薛锈冷笑不语。
    不远处,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缓缓从一群侍卫的身后绕过,先是向面色铁青的李隆基躬身一礼,尔后又站直身子,嘲讽地着他们的大哥庆王李琮,淡淡道,“庆王兄,我等是为了保护父皇,而你却在父皇面前挥舞凶器,你又是何居心?”
    李琮怒斥一声,“李瑶,李琚,原来是你们两个蠢货捣鬼,哼,你们是要找死!”
    今日兵戈相见,李瑶和李琚已经存了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思,脸皮都已扯破,他们再也不像往常那样惧怕李琮,见他这一声“蠢货”说出口,心里怒气勃发到了顶点,可谓是“新仇旧恨”都一起涌上心头,李瑶唰地一声抽出腰间的佩剑,“来人,将意图谋反的庆王李琮拿下!”
    十多个额王府的侍卫一哄而上,将庆王李琮团团包围起来。
    北衙禁军指挥使毛寿的府邸门口一片冷清幽静,大门紧闭着。*自打毛寿离职休养,不再管理北衙禁军,毛家的门庭就冷清了许多。毛家的宅院并不大,坐落在一条幽静的小巷中,小巷的一个角落里,萧睿靠着墙就地坐在地上。手中持着一根草根随意在地上划着圈圈。
    面上一片淡然,但其实心里乱成了一锅粥。接受了玉真地“指派”,他匆匆离开了太庙,凭着玉真的烟罗金牌和玉真交给他的李隆基的御赐金牌(这本是李隆基赐予玉真的,玉真凭借它才进出宫闱毫无阻拦)。他绕了一个弯,跟令狐冲羽钻了好几条小巷才找到毛寿地家。
    玉真让他来找毛寿,让毛寿出山出城去调动城外的4千北衙禁军进城,平息这场已经迫在眉睫的宫廷政变。而且。毛寿在北衙禁军做指挥使多年,而且如今还是名正言顺的指挥使,在禁军士卒中地影响力很大,如果他能出面平叛,这场由李瑛发起薛锈带领禁军充当打手的宫廷政变,就可能化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