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酒徒 >

第69部分

大唐酒徒-第69部分

小说: 大唐酒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响力很大,如果他能出面平叛,这场由李瑛发起薛锈带领禁军充当打手的宫廷政变,就可能化为无形。
    但是,萧睿不知道玉真何以这般信任毛寿。他却在担心,假如毛寿跟薛锈是同谋。早已投靠了太子李瑛,那么。*自己这番上门就纯属自寻死路。这种可能性不是不存在的,萧睿越想越是踌躇,所以就避在毛家门外的一个角落里犹豫起来。
    令狐冲羽的身影从小巷的墙壁上掠过,带过一阵风。还没等萧睿反应过来,令狐大侠客已经脚步轻盈地落在他面前,犹如一片无声坠落的秋叶。
    “公子,薛锈已经带着禁军将太庙团团包围起来,而皇城中,也被禁军完全封闭起来,所有的城门都由禁军守卫。城门紧闭。看样子。情况不妙。”令狐冲羽躬身道。
    萧睿哦了一声,依旧坐在地上沉吟着。
    他仍然还在犹豫。如果他抽身事外。不管李瑛最终逼宫能不能成功,他起码都可以保得身家性命;但是。反过来说,这于他而言,也是一个巨大地机会。如果……想来想去,萧睿霍然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泥尘,向毛家地府门前走去。最终,他还是选择相信历史…………李隆基不会这么早死,既然李隆基不会死,说明李瑛的逼宫就不会成功。而事实上,史书关于李瑛下场的记载,也是被李隆基所诛杀。*
    毛家的门嘎然而开,一个老苍头迷惑的看着萧睿,毛家已经有很多时候没有外人登门拜访了。但看了萧睿手中的两面金牌之后,老苍头便脚步踉跄地奔进府中,不多时,毛寿在一个家人的搀扶下,缓缓出了正屋,见到了站在院中的萧睿。
    “萧睿拜见指挥使毛大人。”萧睿躬身一礼。
    毛寿侧身闪过,“久闻萧公子大名了。不知萧公子手持御赐金牌和玉真殿下的烟罗金牌来本官府上何为?”毛寿的声音明显有些沙哑和疲倦。要不是看在两面金牌地面上,他恐怕不会出门亲自迎接。
    听完萧睿将情况细细说了一遍,又仔细看了看两面金牌地真假,毛寿面色煞白起来。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太子李瑛竟然胆大包天,调动禁军逼宫,这可是形同谋反,其罪当诛。他更没有想到,自己养病一年多,这禁军竟然已经全部为薛锈所掌握,难怪禁军的中小军官许久都不来府上请安问候了。
    毛寿面色瞬间又变得涨红,他愤怒地摆了摆手,竟然一把推开了家人,“薛锈竖子,竟然敢利用禁军谋反,当真是疯了!”
    萧睿心下暗暗松了一口气,急急道,“毛大人,时下当务之急的是,大人需要赶紧出城调动城外禁军进城,接管城防,迅速平息叛贼地动乱……事成之后,皇上当有重赏,封王封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毛寿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本来软弱无力的病体似乎也充满了力量。*毛寿也不是傻子,他也知道这同样是他的一个机会。他为官多年,不过才做到了一个北衙禁军指挥使,而且,这几年明显不受皇上待见,所以他才在家养病,基本上不怎么再管禁军的事情。可这番不同了,如果自己能一举平叛,就是救驾的大功臣,就如萧睿所言,封王封侯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富贵险中求。毛寿立即决定要赌上一赌。他赌的是,李瑛不会成功,而禁军也没有全部为薛锈所掌握。他就不相信,他在禁军经营多年,难道还比不上一个窝囊的驸马不成?
    毛寿摆了摆手,“萧公子一介布衣尚且有忠君之心,毛寿身为陛下的臣子,岂能无救主之意?来人,取本官的披挂来。//*/”
    后来的事实证明,毛寿赌对了。薛锈并没有完全掌握北衙禁军,毕竟禁军是皇帝的亲兵,一向忠于皇帝,不是那么好操控的。只有包围太庙和皇城的不到2000人是薛锈的嫡系,其他禁军完全不知怎么回事,只是按照军令在城中戒严封锁城门而已。
    毛寿坐在马车的车辕处,穿上了他许久不曾穿过的禁军指挥使铠甲,手里还握着一柄宝剑。骑在马上跟在马车身边的萧睿和令狐冲羽,明显看到毛寿握着宝剑的手微微有些颤抖,而额头上更是出了一身细密的汗珠。
    看来,这毛寿养病倒不是虚言。
    一路向正阳门行去,而北衙禁军的城外大营就在正阳门外,城外的大营中尚有4000人。把守城门的禁军见是自己的指挥使大人要出城,还持着皇上的御赐金牌,哪里敢阻拦,这一路上倒也畅通无阻。
    薛锈大概早把这闭门不出的禁军指挥使毛寿给淡忘了,他没有想到,毛寿会出山,他更没有想到,这萧睿手里竟然握有御赐金牌。毛寿在城外的禁军大营没费多大力气,便整顿起4000人马,声势浩荡的杀向正阳门。
    把守正阳门的士卒一见指挥使大人不但去而复返,还带着数千人打着平叛的旗号,也是茫然一片,好在都是自家人,他们也没敢阻拦,打开城门让这4000人一路冲进了长安城。
    太子勾结薛锈谋反的消息迅速在城中戒严的禁军士卒中传开,当毛寿和萧睿带着一众人马冲向太庙的时候,其实已经有不少“醒悟”过来的士卒倒戈加入了反叛的行列。当然,也有不少顽固的士卒被平叛禁军生生斩杀。
    自家的指挥使大人手持御赐金牌,打着平叛的旗号,要去拯救陛下诛杀薛锈,这些士卒再傻也会分清轻重,如果不跟着指挥使大人去平叛,岂不就跟那薛锈一样成了叛贼?
    而在那太庙前的广场上,那一场逼宫的大戏早已经拉开了序幕。李隆基和他的妃子、皇子、皇女乃至满朝的文武群臣们,面色阴沉地坐在当场,而周遭,光王李琚和鄂王李瑶与薛锈不断地焦急地向宫里的方向张望着。
    都这个时辰了,怎么宫里还没有传来李瑛的动静?李瑛怎么还没有来?
    薛锈心里沉甸甸地,额头上已经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他可是已经将身家性命全部押在了李瑛身上,假如李瑛要是出点什么岔子,他们的下场可想而知。
    突然,远远地传来密集的马蹄声和军队列队奔跑的巨大声响,薛锈大喜,向李瑶和李琚摆了摆手,“两位殿下,太子想必已经成功,来了!”
    李瑶和李琚当然是喜上眉梢,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但他们刚要摸去额头上的冷汗,却听耳边传来震耳欲聋的呼喊声:“太子谋反,捉拿叛逆,保卫皇上!”
    “太子谋反,捉拿叛逆,保卫皇上!”
    轰隆隆的马蹄声和脚步声片刻间震动着太庙,数千禁军士卒在毛寿的带领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所有包围李隆基的禁军士卒形成了反包围。毛寿脸色有些苍白,他颤巍巍的站在车辕上,一手挥舞着宝剑,一手紧紧的抓住马车顶端的横梁,声嘶力竭地喊道:“禁军的兄弟们,本官在此!今太子谋逆,本官奉旨讨逆,尔等还不赶紧放下武器,向皇上请罪!!”
    李隆基大喜,在李林甫的搀扶下站上了一张高高的檀木案几,高声呼道,“尔等禁军士卒只要放下武器,随朕一起讨伐叛逆,朕恕尔等无罪!”
    第三卷长安风 第135章金牌状元公之力挽狂澜
     更新时间:2009…8…15 0:47:18 本章字数:3445
    薛锈手下大多数的禁军士卒都跪倒在地,老老实实地缴械投降。‘‘。    ‘‘只有孤注一掷的薛锈和李瑶、李琚三人,带着百余人禁军心腹死党仍然在负隅顽抗。不过,这一场敌我悬殊的拼争没有任何悬念,就在李隆基在一群妃子的安慰下平定下心神之后,旁边的那一场厮杀已经基本宣告结束。
    李瑶和李琚被擒,而薛锈寡不敌众之下,被立功心切的禁军士卒当场斩杀。追随他们的一众侍卫和禁军心腹全部尸横当场。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血腥气,李隆基如释重负的眼神投射在摇摇欲坠的毛寿身上,眼中投射出一丝感动,摆了摆手,“毛爱卿带病前来为朕清除叛逆,立下大功,朕自当重赏!”
    “尔等一众禁军士卒,今日救驾有功,传朕的旨意,赐今日救驾之士卒钱一贯,御酒一坛!”李隆基摆了摆手,昂昂然站在那里,接受着数千禁军士卒震天的跪拜谢恩。
    毛寿颤巍巍的跪倒在地,“皇上,臣救驾来迟,让皇上受惊了!”
    “爱卿平身,赐坐。”李隆基见毛寿脸色煞白,说话的声音都有些抖颤,不由心里大是感叹,所谓患难见真情,这往日自己看不上的毛寿今日却成了平叛的大功臣。想起往日自己对他的冷落,又见他带病前来,一向冷酷的大唐皇帝叹息一声,“毛爱卿今日于朝廷、于社稷皆立下大功,朕心中感念……”
    玉真匆匆跑了过来,喝问道,“毛寿,我那萧睿孩儿何在?”
    毛寿一怔,回身望去,见满场毫无萧睿的踪迹,不由叹息道,“殿下。萧公子以文弱士子之身与臣一起奔波救驾,在那半道上扭伤了脚,臣已经留下几个士卒照顾于他……这会儿。想必已经快赶过来了!”
    说话间,就见一个黑衣青年搀扶着萧睿一瘸一拐地走来,身后紧紧跟随着几个禁军士卒。萧睿脸上尘灰满面。崭新的衣衫上有些地方还沾染了点滴的血迹和泥尘。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沾染上的。
    玉真面色一变,急急迎了上去,李隆基面上浮起一丝赞赏的笑容,正要褒奖萧睿几句,却见皇宫方向浓烟滚滚,一骑飞奔而至,一个大内侍卫翻身下马,跪倒在李隆基跟前。颤声道,“皇上,太子殿下畏罪在东宫……”
    仰首张望着皇宫方向的滚滚黑烟,李隆基默然半响,缓缓道,“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又是沉默半响,李隆基深深地望着萧睿,连连点头,“萧睿。朕果然没有看错你。朕之安危。今日系于你一个士子之身,危难关头。尔小小年纪却有胆有识,不畏刀兵。孤身奔走于骚乱之中,力挽狂澜于将倾,这才谓之大唐名士之真本色也!”
    顿了顿,李隆基蓦然喝道,“诸位爱卿,萧睿赴汤蹈火救驾,当居首功。尔等可替朕拜萧睿一拜!”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惊,堂堂的大唐重臣去跪拜一个白身的少年,这岂不是有些太荒唐了。但众人看着李隆基那森然地神色,不由心里都是一颤,犹豫了一会,众人皱眉蜂拥过来聚在一起向萧睿拜去,萧睿岂敢受拜,只得连连摆手,在令狐冲羽地搀扶下急急避到了一侧,“诸位大人,莫要折杀萧睿!”
    少年有胆有识,能处乱军之中毫无惧色,如今又居功不自傲,萧睿的表现就在这一刻深深地赢得了满朝文武的好感,无论是所谓地忠臣一脉还是所谓的奸臣一系。这些大唐权贵们深知,今日如果不是因为有萧睿这个出人意外的“通信员”,恐怕此刻早已经是君不君臣不臣了。
    萧睿皱眉前行了两步,这脚崴得厉害,每走一步都疼得厉害。他强行忍住痛,从怀里掏出那面御赐金牌来,递给了玉真,苦笑道,“娘亲,这金牌萧睿原璧归赵,只是萧睿这脚痛得厉害,我想回府去歇歇了。”
    玉真没有接金牌,却伸手扶住了萧睿,又回头瞥了李隆基一眼。
    李隆基朗声一笑,“萧睿,这是朕赐给玉真地金牌,没想到,却是这金牌却成为你带兵平叛地信物,好…………也罢,萧睿,今日之大功暂且记着,容朕慢慢封赏,这金牌嘛,朕就赐给你了!”
    萧睿一惊,玉真在他耳边小声嗔道,“傻孩子,如此,还不赶紧跪谢皇上隆恩……”
    萧睿握了握沉甸甸的御赐金牌,跪倒在地,朗声呼道,“学生拜谢皇上隆恩!”
    而这个时候,众臣以及在场的皇子、皇女以及深宫嫔妃们这才醒悟过来,是啊,这少年还是前不久皇上亲封的天子门生!才名远播,天子门生,风流酒徒,救驾有功,这些个“关键词”联系在一起,无疑在众人心里勾勒出萧睿那无限光明的前途。
    李瑛逼宫谋反事败,这让刚刚从惶然中回过神来的李琮和李瑁喜不自胜。自今往后,大唐已无储君,想必父皇不新立储君也不行了吧?
    今日李隆基的祭祀队伍刚刚出了皇宫,李瑛便带着几个侍卫闯进了武惠妃的寝宫。武惠妃本来想要诱惑李瑛上钩,然后派人速速通知李隆基来,抓李瑛一个现行,从而治他一个试图亵渎侮辱母妃地罪名。
    可李瑛这番举动,却让心机深沉的武惠妃顿时改变了主意。她是何等之人,一看李瑛这等带着侍卫在宫里横冲直撞的架势,又见自己的寝宫周遭竟然有禁军进来包围其中,前后一联想,聪慧过人的武惠妃马上便震惊失色:李瑛这番是要造反逼宫,而不仅仅是图谋自己的美色!
    一念及此,武惠妃当即手持着一把匕首横在了自己雪白的脖颈上,惨淡无比地坐在了寝宫之中,任凭李瑛怎么“舌灿莲花”,她都只是横下一条心,如果李瑛用强,她便自刎而亡。
    李瑛垂涎她的身子多年,岂能让煮熟的鸭子就这么香消玉殒。看她这番宁死不屈的神态,李瑛心里冷笑,“等本宫控制住了局势,登上了皇位,看你这还不抢着往本宫怀里钻!”
    李瑛派人将武惠妃地寝宫牢牢看守起来,而武惠妃寝宫中地所有太监、侍卫都被他斩杀一空,尸体就在寝宫外的院子里横了一地。
    李瑛带人直入御书房,取了李隆基地龙袍径自换上,然后又去金銮殿上来回走了两圈心满意足地体验了一番,这才准备带着数百禁军士卒出宫城赶往太庙,亲自去逼李隆基退位。然后,他的人马刚刚出了宫城,就被禁军城外大营统领马瑞带着地千把人团团包围。
    一看情势不对,李瑛的侍卫和一些随他反叛的禁军士卒拼死杀出一条血路,护卫李瑛回到宫里,一路在平叛禁军的追杀下退守到东宫。看看大势已去,绝望之下的李瑛一刀将太子妃薛兰砍死,然后自己满身血迹地怀抱着武惠妃那面肖像图坐在寝宫里,点燃了华丽而绚烂的帐幕。
    冲天的火光而起,这位铤而走险的太子殿下最终还是没有逃脱历史的宿命,虽然这宿命已经因为穿越者萧睿的到来而与原本的历史有所差异。但死亡还是死亡,毁灭还是毁灭,只是希望这一场熊熊的烈火,能将大唐宫中所有的以及肮脏全部燃烧殆尽。然而,这大抵是不可能的。
    回到宫里的李隆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