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安禄山新史 >

第50部分

安禄山新史-第50部分

小说: 安禄山新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只眼睛像铜铃,贼亮贼亮的,偶尔一声大喝,更是会露出白森森的牙齿。加上那奇特的黑肤,手中宽大的陌刀,让那些愚民都以为这是地狱走失的恶鬼。
    “哇呀呀……”
    安禄山和唐姆一路所向披靡,根本没人敢阻拦这凶神恶煞般的两主仆,即使有拦的,也很快就被这两人砍成两半。
    整个骑兵队伍,在他们主仆两人这个尖头带领下,很快的整个冲进了乱党的队伍中央。
    “拦住他!拦住他!……”一个森冷的声音大声下令道。
    “快!大家快随我冲,抓了刘定高,本将军重重有赏!”安禄山很快锁定了那个红袍黑巾在下命令的高壮男子。
    “哦……”众士兵发出一声其吼,奋力向刘定高的方向杀去。
    “哇呀呀……”唐姆发出一阵怒吼。
    挥动手中那把缩短加宽的陌刀,轻松的砍飞少数几个胆敢阻拦他的乱党。
    毕竟这儿是乱党的中心地带了,防御比外围加强了不少,也不再畏惧唐姆的一副怪像,不过大部分人,还是把阻拦的主要力气,花在了安禄山这个杀伤力最大的主将身上,结果本来跟在安禄山身后的唐姆,反倒变成了领先安禄山一个马身。
    “唐姆!冲过去抓住刘定高!”安禄山高声喝道。
    看到中心的那些护卫全都过来阻拦自己,红袍黑巾的刘定高身边反到只剩下两三人,安禄山立刻下令对手比较少的唐姆突围过去。
    “嚎!”唐姆一声怪叫,抓住两杆同时刺来的长枪,一阵乱舞,将阻拦在他面前的乱党拍倒在两边,奋力一冲,终于冲了出去。
    这时候,刘定高下了一个非常错误的决定“快上去拦阻他!”
    剩下的三个护卫也派了上去。
    唐姆没有丝毫停留作战的意思,他只知道主人的命令是让自己突围过去抓住那个红袍黑巾人,所以只是猛力的往前冲。
    “仆仆仆”三刀砍在唐姆身上的后牛皮甲上。
    但是因为那三个护卫都没想到唐姆竟然会不防守,而是直接冲过来,仓促中出刀,力气只能使出三分。
    这三刀只在唐姆皮甲上留下了三个深深的刀痕,却没对他产生任何实质伤害。
    “轰”正对着唐姆的那个护卫被野蛮的撞飞了出去,而唐姆本人,也轻松的摆脱了剩下那两个护卫的联合绞杀。
    “好强的蛮牛!”身高体壮的刘定高吓了一跳。
    看了一眼倒在自己面前的,和自己一个高壮的护卫,理智的明白自己不是对手。
    “投降!”正当刘定高转身准备逃跑,那两个护卫回身准备拦截时,唐姆的陌刀已经架到了他的颈侧。
    “投降!投降!我投降!”红袍黑巾的刘定高并没有他外表显现的实力,立刻低首缩耳表示投降。
    “投降!”唐姆却还是固执的重复刚才的话句。
    “我投降!我投降!”刘定高搞不明白了,不会是这个恶鬼听不懂人话吧。
    “投降!”唐姆把刘定高身子往前一拨,自己站到了他身后。
    这个意思很明确,刘定高靠一张嘴糊骗百姓起家,脑子自然灵活,立刻反应过来的打叫道:
    “儿郎们!大家放下武器!投降了……”
    ***************************************************
    洛阳上阳宫中,十几个文臣武将一个个低着头。
    只有靠后位置,一个身穿锦袍的青年将领昂首挺胸,面无表情的伫立在那儿。
    “传旨!立即将妖贼刘定高处死!凌迟处死!”李隆基黑着脸大声斥道。
    “遵旨!”殿中几个武士领命出去。
    脚步声渐渐远去,小殿中又恢复了冷清。
    今天不是常朝日,所以现在太阳虽然已经升起,但李隆基也不用准备早朝。不过现在的情况,却是让下面的臣子巴不得能够有个朝会,好方便互相推却。
    静寂了半响,就在下面的几个大臣几乎都额头见汗时,李隆基终于发话了。
    “几位宰相,李府尹!怎么会出这样的事情!能否给朕一个解释?”
    他并没有特意加重语气,但是这样的言辞下来,就是安禄山这个有功之臣,也感觉心里晃悠悠的。
    “吾皇圣明!此事微臣确已收到线报,只是不想真有其事,如今发生这样的事情,微臣疏于职守,难辞其咎!伏请,陛下圣裁!”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干臣缓缓的说出了最后几个字,主动出来跪下服罪,并且一句话,把所有的罪过都揽到了自己身上。
    他就是河南尹李尚隐了,安禄山认出了那人。
    “吾皇圣明!李府尹身为河南尹,纠察境内治政,多有建树。叛乱党徒,本非其所辖,如今发生此事,应属意外,还请吾皇念其劳苦功高,功勋卓著,饶恕李府尹这一回!”最先出来求情的,不出意外是张说。
    “哼!保境安民,乃是为官者本职!有何可称道!李府尹其情可恕,其罪难免,宰相不可纵容徇私!”说话这么没情面的,当然是御史中丞宇文融了。
    作为御史中丞的宇文融之所以敢和身为宰相的张说对撼,更多的是在于宇文融是李隆基最近的红人,有皇帝撑腰,他自然不怕张说。宇文融能够走红,和他杰出的理财才能是分不开的。他推行重理户口、重新丈量田亩的政策,一下子就使得当年的岁入增加了百万缗。有钱了皇帝自然高兴,升了宇文融的官,让他成为御史中丞,算是和宰相同级。而张说偏偏厌恶宇文融的为人,又怕他生事,所以总是阻止宇文融办事。宇文融本来就不满足现在的地位,一直梦想着真正当宰相,他自称还“如果我可以做宰相,只要几个月,天下就会太平!”,双方的矛盾已经是公开的了。
    “河南府尹乃是朝廷从三品大员,岂能如小吏般处置!吾皇圣明,李府尹才能卓著,还请陛下念在李府尹昔日的作为上,原谅他偶尔的疏忽!”张说实在是有点气不过宇文融说话的口气。可是对方说的也是真的在理,他只得由开脱变成求情。
    “哼!”李隆基冷哼了一声。
    他当然知道张说说的很有道理,这个李尚隐的才能,自己十分清楚,其实在他刚才主动下跪认罪时,心中就已经原谅了他这次无意的疏忽,反正事情也没造成什么损失,毕竟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让李尚隐这个府尹来承担的。
    但是宇文融的一番话,又让他大为动摇,违法必究,这是必须的,就算自己是皇帝,也不能太讲情面。特别是当已经有大臣表态的时候,再赦免李尚隐的话,就变成明显的包庇了。为了自己的脸面,也不可能完全饶恕李尚隐。
    “源相!你以为此事该如何处理?”李隆基把目光看向了老成持重的源乾曜。
    源乾曜和张嘉贞同时拜相,他以侍中为首相,张嘉贞以中书令为次相。张嘉贞是一个政治强人,能力强,党羽多,而源乾曜是一个老实人,所以情况完全反了过来:张嘉贞成了实际上的首相,而源乾曜这位名义上的首相,实际上只是一个陪衬。随后张说为中书令,情况依旧,源乾曜依旧坐在首相的位置上而少有管事,张说成了无冕首相。到以后二张俱罢,李元竑、杜暹成为次相的时候,源乾曜还是首相,等后来边将萧嵩入相他才被罢。前后连续为相十年,是开元年间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
    这个浑浑噩噩的首相,一直以揣摩上意和善于处理同僚关系而出名,李隆基此时出声问他,最大的目的,其实还是希望他能来和一下稀泥,给自己一个饶恕李尚隐的台阶。
    “陛下!臣虽然是宰相!但职责不是负责纠察百官,这样的事情,陛下还是问问御史比较好!”源乾曜缓缓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御史的头头就是宇文融,问御史的意见,不就是说以宇文融的意见为准绳吗。他这个回答虽然算是推太极,但实际上却是在帮宇文融。
    李隆基知道源乾曜善于和稀泥,但是他忘了宇文融和源乾曜的关系很不错,虽然不可能明显偏向宇文融,但在宇文融占理的事情上,还是会全力支持一下的。
    “嗯!”李隆基点了点头。
    都忘了这个老家伙是和宇文融穿一条裤子的了。
    看了看剩下的几个大臣,安禄山是武将,不必考虑,还有那个精神抖擞的老臣,是刚来到洛阳的铁面宋璟,这个人份量到是足够,但是脾气,唉!算了!这次还是让李尚隐来负责吧!
    “宇文爱卿!你身为御史中丞,觉得李尚隐疏于职守,该如何治罪!”李隆基冷声问道。
    虽然李隆基一直板着脸,但非常懂揣摩之道的宇文融,还是从李隆基的话中听出了他隐含的意思。不是说“玩忽职守”,而是说“疏于职守”,两者的差别可就大了。
    “回吾皇!李尚隐坐不能觉察所部,可左迁外州为都督!”宇文融温声道。
    自己毕竟是皇帝的臣子,现在皇帝这样慎重的问自己,那是看得起自己,要是真以为这样的就可以为所欲为,那就错了。当今皇帝实际上非常乾纲独断,如果自己不考虑皇帝的感情,意见不能令皇帝满意,不但会让皇帝不采纳,甚至还会对自己产生反感。
    “微臣死罪!”李尚隐明显听出了李隆基的饶恕之意,感动的磕头道歉。
    “唉!朕知卿公忠,然国法须尔。”李隆基叹了一口气。
    “你先去当个桂州都督,好好反省一下吧!”
    手微微一示意,高力士立刻上前去将还拜服在地的李尚隐扶起。
    听到李隆基这样处理,张说也心平了。虽然李尚隐外放到了遥远的桂州当都督,但至少品级没降,还是从三品。听李隆基的口气,李尚隐还是很有复起可能的。
    “谢吾皇!”李尚隐感激万分的谢恩。
    随后又对张说和宇文融微微一礼,今天可都是亏了这两人。
    安禄山一直侧着眼睛看他的表现,冷不防李尚隐突然转过头来,对安禄山也是一个感激的眼神。
    “安中郎!”
    “微臣在!”安禄山出列抱拳。
    “今日你大破一万乱党,生擒贼首,要朕怎么奖赏你呀?”李隆基笑道。
    统计已经出来了,安禄山这一次出战,总共击毙击伤乱党八百多人,生擒一千人,余下八千人在刘定高被擒后,主动投降,官军自身死伤仅几十人。
    但据安禄山统计,真正的乱党总共三千多人,其他六千多人都是被刘定高裹挟的百姓。听李隆基的口气,似乎已经是准备把这些人都当成乱党了。不过那些无辜百姓,大部分都有亲人参与叛乱,按照大唐律,谋反者还是要诛九族的,所以对他们的定罪,安禄山到并不意外。
    “微臣不敢欺瞒吾皇,生擒刘妖贼的并非微臣,而是微臣的马童,昆仑奴唐姆!”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第六节 加授学士衔
    “昆仑奴?”
    “马童?”
    李隆基和张说等人来了兴趣。
    “红毛多海客,深人穷荒,擒获蛮人贩卖为奴,是为昆仑奴!彼等肤骨皆黑,解跳如猿,长安公子多买来玩耍取乐!想不到安中郎的昆仑奴竟然还能上阵杀敌呀!”张说温和的笑道。(实际上骨头还是白的)
    “哈哈哈!安中郎知人善任吧!这是朝廷的福气呀!陛下!”宇文融笑着赞道。
    二十五岁不到就能官拜五品,这样的人将来绝对是一个人物,现在又新立了军功,很有可能会再次提拔,到时更是前途无量了。宇文融作为一个野心勃勃的政客,当然要拉拢安禄山这样的政界新星了。
    “不错!”李隆基也笑着点了点头。“有功就该赏!既然已经立了军功,那个昆仑奴就不可再为奴仆!安中郎!由朝廷出钱赎那个昆仑奴唐……唐姆(旁边高力士提醒)为庶人,你可愿意!”
    “吾皇圣明!安禄山代唐姆谢吾皇!当初唐姆就仅仅是一介逃奴,安禄山是花了一些钱币把唐姆赎回庶人,并没有把他当奴仆看待!只是因为他不善言辞,才一直跟在微臣身边听用!”
    当初可是花了几十贯钱给唐姆赎自由身呢,好在那个长安卜老爹畏惧官家的势力,并没有怎么追究,仅仅是要了自己一些成本钱就了事。
    “哦!”李隆基点点头,这样被赎身的奴仆,大多数人还是会听原来的主人。“既然已经是庶人,那朕也不能吝了封赏!”
    转头对侍中源乾曜说道:
    “让门下省拟旨,唐姆生擒贼,封为正八品下左领军卫副队正,赏钱十万(枚),绢十匹,因为不善言辞,可继续留在安中郎帐下听用!”
    一般平民士卒立了生擒敌首的功劳,最多也就从小兵成为有品的小官,但是皇帝亲口封赏,当然不能太低,加上这次的敌首,还是针对皇帝本人的乱党,所以让唐姆占了便宜,连升了好几级,成为了一个品级非常不错但没实际手下的虚衔官。
    “微臣代唐姆谢吾皇隆恩!”
    “安卿别忙着谢,你自己的封赏还没定呢!虽然你不曾擒住乱党贼首,但这次能够这么轻易的平定乱党,全是你的功劳!说说看,你想要什么封赏?”
    “微臣的一切,全是陛下所赐,为陛下效命,更是微臣本分!微臣不敢再要什么封赏!”安禄山恭敬的低着头。
    “呵呵!”旁边的源乾曜笑了,“居功不傲是对的,但也不能有功不赏!陛下,安中郎该赏!”
    源乾曜话中的意思很微妙,没有说封赏,而仅仅是说赏。
    “那宰相以为安中郎该赏什么?”
    “当初安中郎既然提议建立藏书之馆,定然也是爱书之人,陛下何不加安中郎为集贤殿书院学士,准其自由览书!”源乾曜这个建议确实很好。
    学士本来就是一个荣誉头衔,虽然因为张说推托称大学士的举动,而让大家不再是很看重这个虚衔,但毕竟称号的权益尤在,还是一个很有份量的封号,用来作为封赏安禄山的功劳,也已经足够了。而且大家心知肚明,等封禅泰山后,安禄山的品级,将会达到中级官员的最高品,四品。现在只算是暂时的抚慰罢了。
    “说之是知院士,你觉得此议如何?”
    “安中郎名满两京,入选集贤殿书院,也算正得其位!”张说同意了。
    他是集贤殿书院的负责人,辖下的学士虽然不归他管,但皇帝也不好问也不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