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军魂 >

第218部分

大唐军魂-第218部分

小说: 大唐军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文明富裕的生活,人与人相处有礼节。这都是让人向往的。而陛下所领的大唐,无论是在物资上。还是文化、礼仪上,都能提供给这些归降的胡人更好的生活,那这些归降的胡将和他们的族人们,也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习我们的汉语和汉习,几代之后,将会被彻底的汉化,成为我大唐汉民族的一员”
    “若在我们所有征占之地上。推行此道”
    李业诩说着,不自觉地露出阴险的笑容。同时脑中出现一些画面:大唐各地,边陲重镇。各种容貌上看去非汉族的唐人,都身着唐装。摇头晃脑地拿着书念着之乎者也的古文,用毛笔字在练着方块字;一大堆高鼻子蓝眼睛的外族人。正在面红耳赤地争论一句诗的韵脚问题;各酒楼里,有成堆这样的人在谈论是否该动身去长安参加科考了,是该考进士科还是明经科。参加科举考试时用什么题材作文会被考官们赏识,旧口斌峪。酬泡书凹不样的体验!
    若普天之下,都是这样的场景,那该多好,李业诩想想都得意,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山。章节更多。支持作   
第二十七章 大汉民族主义者—李业诩
    骨真,你继续说啊。李世民用手中的筷子敲敲案几※
    他看到李业诩夹着一块花糕傻笑着都已经好一会了,忍不住提醒道。
    被人吊着胃口真不是一般的难受,李世民现在就是这样的感觉
    “是,陛下,臣在想着该如何继续说”李业诩这才回过神来,把那块花糕放到嘴里,大嚼几口,借以掩饰自己的失态,继续道:“外族中有许多人也都知道文化,包括文字和习俗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就如吐蕃,弃宗弄赞刚刚当上赞普,就忙着创造自己的吐蕃文字,制定自己的法律,他那样做,也是为了稳固他的统治,所以臣觉得一定要让弃宗弄赞来朝行好,不然吐蕃最终还是不会臣服”
    “这事一会联会与你说,你先说刚才的话题”李世民皱皱眉道。
    “是,陛下”被打断话头的李业诩也皱皱眉,继续道,“我们新占之地上,大多都是非汉民族所居,或者汉民族只占少数,所在臣以为,我们若要在吐蕃,还有早一些时候占的东突厥、吐谷浑之地上,保持长久的统治,必须要让这些地方抛弃他们原先所用的文字和语言,改用我们的汉语言和汉字,这样才能让那些地方的人对我大唐、对我大汉民族有认同感,才能保持最有效、最长久的治理,”
    李业诩自己拿起碗,盛了一碗粥,一大口喝完。讲了半天,都有些渴了,也还有些饿,只得用粥解渴和饿。
    看李世民有些想来夺碗的冲动,李业诩只得放下碗,继续件。
    “臣觉得,我们汉民族的文化是世界,是天下间最优秀的文化,汉语言是最优美的语言,那么多的诗词歌赋正是集中的体现,还有什么地方有这些?汉字是最能体现人聪明才智的字体,不但可以形象地体现出所要表达的物和事,而且用各种手法写出来的字体,更是千变万化,有许多书法大家留下那些漂亮的字体,都是稀世珍宝,也是其他文字没法比的,特别是陛下所写的那一手飞白”看着因刚才自己喝碗粥停了话语而有些不满的李世民,李业诩只得拍一记马屁来缓和一下,果然李世民听了神色变得好起来了,连往前倾的身子都坐正了。
    “我们汉民族是世界最优秀的民族,我们的大汉子民创造出辉煌的中华文明,是其他各族无法比拟和取代的,而在陛下治理下,大唐会更加的繁荣昌盛。也会使得汉文化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巅峰,那样汉文化的影响力会更加强大,会有更多更远的外族人来归附,或者慕名来长安,来我大唐,这些人,可以将我大唐的威名,还有汉文化的影响力传播到更远处,到时我大唐军队所至之处,支持和配合我们的人会更多。以后治理起来更容易起”
    想想当东的满清,正是从文化上摧残了国人,除了大兴文字狱,还在编撰古籍时大肆销毁乱改古籍历史,并剃发易服,这些都严重地割裂了汉民族的文化传统,汉人的血性彻底被毁,在以后那些年代里,也就有了那么多的文人为满清歌功颂德,还泡制出什么所谓的“康乾盛世”来,连那种施姓大汉奸都可以当作英雄堂而皇之地登上国家电视台的屏幕。
    都是什么跟什么了,社会黑白颠倒了”
    文化上被人征服,那可是很难挽救回来的,更别说随着文化的被征服,汉人的血性也都被消磨掉,像南宋末,降元的汉人并不太多,崖山一战后,十数万南宋军民投海殉国,而经蒙元一朝,到满清打进来时。出现了那么妾的汉奸,更不要说满清一朝后,日本人打进来”
    李业诩想着后世所处的时代,正是万恶的美帝国国力强盛,傲视世界的时候,正如眼下的大唐一样小美国的强大也使得其所用的语言英语,在先前英国一系列殖民统治后,英语的国际地位日益高涨,在中国,都凌驾到了汉语的头上,无论考什么,英语不过关都不行,连考个。古代汉语的文凭,都要英语通过,这就是被人家文化侵略的一种体现。
    更过分的是,连那些国语没学好的幼儿园小朋友们,都被要求自幼学英语,还美其名曰“双语教育”殊不知,英语的强势,正是所在国国家实力的体现,对我们民族、我们汉文化来说,这却是一种外来文化的佳略,而可怜的国人,还有那些奴性的官员,却用双手来欢迎这样的文化侵略。
    国人出国,要与人家讲外语,外国人到中国来,国人也要用外语和他们交流,汉语言的地位何在?
    优秀的汉文化,都被国人无视了,曾经被世人追捧的汉语言,在自己的国内,也不得不屈居其他语言之后,汉民族那么多传统、优秀的节日都没人记起,什么西文的圣诞节、情人节之类的大肆流行,口一小郭以能到美驯坚为荣,那此有钱有势的人都以获得绿卜的目标,这和时下诸国都过大唐的节日,胡人能以到长安来,为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话,成为唐人为荣的情况何等的相似”
    历史上正是从贞观开始,随着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国家实力的逐步提高,无数的书法大家,还有那么多脍炙人口的唐诗和著名诗人,将汉文化的发展推到一个历史的高处,千百年后甚至都无法超越,而正是这个。时候,汉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也达到了顶峰。
    李业诩现在要做的,那就是让汉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进一步的加大。
    “贤侄,贤侄,你快说呀”。对面的李世民又在敲筷子了,脸上都出现恼怒的神色,有些想站起来踹李业诩的冲动,他想不明白,今天李业诩为何会老是发愣。
    李业诩再次回过神来,“陛下,宫中这些点心太美味了,臣都从来没吃到过,正回味着,”
    鄙视自己一下,在皇帝面前也敢撒谎,不过也明白过来,原来的历史已经彻底改变,大唐如今比历史上更加的强大,而且因为有他这个穿越人在,还将变得更加强大,那些让他愤怒的事情,将不会再出现,李业诩要用自己的努力,让大唐凌驾于各国之上,让汉民族成为全世界所有民族的王者,更是要让全世界都采用方方正正的汉字,汉语作为唯一通用的世界语言,甚至要让非大唐籍的外族人考汉语等级,不然拿不到大唐学院的毕业文凭,
    这是作为大汉民族主义者李业诩的心思。
    “这是按孙道长吩咐食用的牛奶,你也喝一杯”李世民亲自为李业诩倒了杯牛奶。
    李业诩有些吃惊,这孙老道还真有两下子,也知道牛奶是个不错的东西
    李业诩也不客气地从李世民手中接过牛奶,喝了一大口,将嘴巴里面的糕点咽了下去,继续吹起牛去“我们大唐如今所占之地上,有不少非汉族人,而那些羁糜之地,更都是外族人占多数,对这些地方的治理,臣以为,不能放任其自治,一定要加以管理,让他们对大唐有认同感,如何让他们对我大唐产生认同感呢,除了要上缴一定的赋税外,执行我大唐的法律外,那就是一定要让他们习汉俗,在官方文稿和来往文书上,一定要用汉字书写,并要求所有任职的官员都要会说汉话,官袍也一定要依照大唐其他的官员,还有,一定要行我大唐年号,然后再慢慢地进一步渗透、汉化,最终将这些羁廉之地也实治之”。
    李业诩对后世所行的那什么纪东也很有成见,一个几千年文明的古国,竟然要用一个基督教创始人诞生之时作零纪年的纪年方式,连有着辉煌历史的强汉,都被人家弄到公元前去了,更别是统一中国的秦,还有夏、商、周,都要公元前几百年几千年,真是悲哀。
    这也只能怪后来的中国国力太弱,汉文化的影响力低下,而西方特别是基督的力量庞大,他们的文化影响了世界,也就有人被全中国人习惯并接受下来的公元某某年。
    但李业诩想着,他一定要建议李世民,在所占地之上,强行推广现在所行的贞观年号,更是要编一套合理的纪年方式来,无论是用大唐纪年,或者黄帝纪年什鼻的都行,随着汉文化的传播而被其他地方接受下来,和汉文化一样,统治世界。
    “臣觉得,若我们如此做,百年后,这些归附我们的突厥各族,还有被我们新占的那些地方,都将是汉人的天下,都是说汉话,着汉服的汉人,他们都会以作为一个强盛的大唐子民而自傲,”李业诩咽了口唾沫,提高声音道,“这样所有的外族都将被我同化,大唐皇帝的诏命将行天下,我们繁荣灿烂的汉文化,也将传遍天下,”
    李业诩讲完,再一口把杯中的牛奶喝光,看了看还怔着的李世民。
    “贤侄,讲完了?”好一会,李世民才回过神来,问道。
    “陛下,臣讲得有些乱,但是讲完了”。看李世民这样问,李业诩有些尴尬,都是临时发挥的话,兴之所致,被好好组织过,不要被李世民批驳一通就行。
    李世民也不说话,沉思了好一会,再用复杂的眼神盯着李业诩,,“贤侄,你之才,实是出乎联之意外,联越发看不透你了”。
    “陛下,臣只是胡言乱语,还请陛下勿怪李业诩有些清醒过来,在李世民面前吹过头了,这皇帝若怀疑自己别有用心,那可怎么办?
    李业诩有些想哭,自己如今是朝中三品大员了,不该有这么激动表现的”   
第二十八章 军事屯田
    …迂众番话说宗后,李业诩却货得有很爽快的感货门※
    类似的想法在后世时候已经憋了好多年。李业诩从上高中起就有这种愤慨心理了,只是后来一直以来呆在军中,还是极少有与人交流机会的特战队中,严格的纪律,还有肩膀上那神圣的使命,使的这种想法埋在了心中不知哪个。角落,平常间不会轻易去触及。
    不过李业诩也明白,在后世,这种想法即使说出来,有人听了。也是没有作用的,自己位轻言微,根本没人会当回事。如今却不一样了。自己在朝中身居高位,一些建议提出来还是颇为份量,甚至能左右世界上国家力量最为强大的大唐帝国政策的走向。
    看面前这位执掌着天下间最强大国家政权的皇帝,已经有些被说动了。有这样的效果李业诩已经满足了。
    “吃饱了吗?。又沉思了一会的李世民问李业诩道。
    “吃饱了”。李业诩老老实实地回答道,李世民这样平淡的问话都挺让人安心的。
    听李业诩如此说,李世民即吩咐宫人将案几收拾了。
    随后上来两杯不知用什么东西泡的茶。泛着淡绿色,还有诱人的香味。“贤侄,你刚才所说的这些,联会牢牢地记在心上”李世民喝了一口凉茶,脸上已经满是赞赏的神情,“你的见地,放眼我大唐整个。朝中,确实没人能及得上,连联也是自愧不如,哈哈,联能得你,实是联之大幸”
    “陛下过奖了,臣只是喜欢异想天开,想一些常人不会去想的东西。若有说错的地方,还请陛下勿怪!”李业诩有些反应不过来,李世民语气变换的还真的,一下子又变得如此,称赞起他来。
    这皇帝在称赞的同时,也不忘往他自个脸上贴金,仿佛李业诩是千里马。他皇帝成了伯乐。
    “贤侄,你的脑袋确实好使,对事物的看法与常人大异,难怪连房相也时常在联面前称赞你”小李世民呵呵笑着说道,又似有些犹豫,”今日联再问你一事,你要给联一个意见
    “陛下。是何事?。李业诩坐直身子道,想着李世民应该问有关西北的事了。
    “你是如何看联想推行的世袭利史之策?”
    “这,陛下”。李业诩一听傻眼,李世民怎么问起他这个问题来了,“臣没好好地想过这问题”。
    这个问题太重大了,李业诩知道说出自己的看法要惹恼李世民的。
    “你别”蒙联,这样的事你会没好好想过”李世民有些想暴粗口。却生生地给忍了回去,“你把你想的说给联听就是”
    有些命令的味道。
    “是,陛下,那臣就谬议几句”看李世民的神态,李业诩看得出皇帝的矛盾心态,“陛下,臣以为,世袭刺史之策,实属下策
    “你说说缘由对李业诩这样的说法,李世民似并不意外。
    “陛下当政后,求贤如渴,这些年来要求朝中官员荐举人才,以使的大唐有学识有能力之士,都能为朝廷所用,为百姓做事,正是此议,为朝廷发掘了许多的能干之士;如今也准备在筹建军事学院,将一些优秀的士兵和中下级军官选拔出来,到学院里进行深造,这样也会培养大批的军中能征善战者。陛下所行的这些策略,都是希望选出那些有能者来为官,为政者都是天下饱学之士”
    “陛下所行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使我大唐更好的发展,所以受到百官和百姓的拥护;而今陛下所要推行的世袭刺史之策,却是反其道行之李业诩看了看李世民。李世民却还是没什么反应,只得继续说道,“各功臣后代,良莠不齐,有品行优者。也有庸碌者,即使品行皆优者,也不一定能居刺史之职。刺史所常乃一州之地,其职过于重要,陛下一定要选择那些能干之士任此职才可,不然是要毁我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