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军魂 >

第284部分

大唐军魂-第284部分

小说: 大唐军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好!演得好!”却听李世民率先叫好。
    随着李世民的叫好声,李业诩也紧跟着大声鼓掌叫好,接着其他的大臣们也跟着起哄,随即那些观看的军士们震天的叫好声也在训练场上传开来。
    在欢呼声平歇后,台上那些动作定格着的舞者,这才放松身子,排成队,对着台下观看的皇帝、百官及众将士们致谢意,然后退入台后散去。
    “好一曲大唐军魂……传朕旨意,重奖这些演舞的人,”回过神来的李世民一脸喜悦之色,大声地说道,“待过些时日,朕让他们进宫演出,让那些外蕃的使者们也来看看这场舞…”所有的朝臣们也都附和着皇帝所说的。
    “陛下,今日的开学典礼即如此了,”李业诩和李世绩一道上前,李业诩开口向李世民请求道,“接起来请陛下和同僚们参观一下军事学院的场地馆舍,休息一会,再去观看火炮试射…”“好,两位李爱卿,一切都听你们的安排!”李世民没做考虑即答应道。
    “是,陛下!”李业诩行了个礼,跑步过去,令诸将将各自士兵带回营房,学员们回到自己的房舍…   
第一百三十三章 火炮的威力
    在诸将将受阅的军士们带出军事学院后,已经是接近中午时分。
    李世民和诸位朝中高官们在李业诩及岑文本等学院官员的陪同下,参观了学院的基础设施。
    学院的房舍都是砖、石加木建造成的,所有房子及其他场馆的建设都是出自阎立本这位大师之手,李业诩也只是在后期进行了一些指导性的工作,对他那现代军人的观点对阎大师的作品进行了一些指正,使之能挥最大的功效。
    特别是方便之用的厕所,李业诩更是在阎立本设计之外,重新进行了新的设计。
    这方便之地设计的可以用流水冲洗,设计了三极结构的化粪池,再经过泥土的渗滤,最后流出来的水已经基本没什么味儿。
    就如当前修筑的秘密训练营一样,李业诩可不希望整个学院内都充满了那样难闻的味儿。
    在费了一大通口舌解释后,李业诩才终于将孤傲倔强的阎立本说通,按着他所想的那样进行了改进。
    “陛下,这些都是学员们的教室,以作平时上课之用,”李业诩指着一排排整齐的房舍对李世民说道。
    “这么多房子,可以招收多少学员?”李世民问道。
    “陛下,若是都招满了,可以容纳万余名人员,”李业诩答道。
    建造这学院当然要有前瞻性,省得以后要不断地扩建。
    “能有这么多学员学习吗?”李世民在吸了一口冷气后问道。
    万余名军官出去,若每人只领几十名士兵,那也要数十万军队才能安置下这些军官了。
    “陛下,如今只是刚开始,学员不会很多,待以后,一切走上正轨后,可以慢慢多起来,而且专业可以分细,不只骑兵,步兵这么战术专业,炮兵,其他火器专业,还有水师,空…等等兵种,都可以在这里学习,以备军队换防之用,”李业诩嚼着舌头,差点把空军都说出来了,还好反应的快,收住了口,当下继续说道,“臣觉得,若以后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在其他地方设置各兵种的军校,招收民间的百姓子弟…”“陛下,臣也如此认为,军事学院的建立是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刚开始不可能立即招收这么多的学员,我们应该在建立的过程的,总结经验,逐步提高,平再多招收学员,并且各专业兵种科目也慢慢设立,特别是水师的建设,一定要提高重视程度!”兵部尚书李世绩听了李业诩所说的,也出来表意见,“军队中每年都会有一定名额的军官,因服役期到了或者因年龄、身体问题而退役,这些从军事学院出去的,正可以补充这些退役的,臣觉得,即使这里每年都有数千人学习,也不一定能满足军队所需…因为并不是每个进来的人都可以从这里毕业的!”“朕同意你们所说的!”李世民点头表示同意道,“朕只是担心有这么多的学员,授课的师者数量不足…”“陛下,授课的师者也是可以逐步增加的,可以由军中高级武将兼领,也可从军中选拔或者推荐…”李世绩继续接口道。
    “此事以后再议吧!”李世民看来现在并不想讨论这个问题。
    “是,陛下!”一行人继续前行,往武器库房,训练馆,还有各种训练器械地方,都参观了一番。
    “陛下,到这里歇息一下吧,”李业诩将皇帝和朝臣们一行带至准备用于高级教职员工休息的地方。
    这个地方修建的挺不错,是整个学院最豪华的地方,比李业诩的祭酒办公室还要好上很多。
    “朕都觉得累了,各位爱卿想必也累了,大伙都休息一下吧,一会我们去看大唐军队最厉害的武器,火炮的试射!”李世民对诸臣道。
    李世民自己倒不觉得累,但看到一些年事较高,如李靖、高仕廉等都露出了一脸的疲惫之态,也就顺着李世民的意思,进屋休息。
    已经是午饭时间了,事先得到李世民的同意,自有宫中膳房来的厨者准备了午膳,供皇帝和朝臣们食用。
    趁休息时候,李业诩让岑文本和薛万备向李世民汇报了学院建设的具体进展情况。
    李世民听了,也对这两位李业诩的副手表示了赞赏。
    休息了小半个时辰,再用罢午饭,已经是未时时分。
    “陛下,所有试射的火炮都已经准备好,可以动身前往了!”满头大汗的军器监大阎立德上前对李世民请求道。
    “诸位爱卿,”李世民站起身,对那些已经就食完毕的诸臣道,“我们去往军器监的试验场,看看我们军中最新研制出来的武器效果如何…”说着率先走了出去。
    群臣皆应诺着出了休息的地方,上了马,跟在皇帝后面,随着阎立德和其他带领的军器监官员往军器监大营而去。
    憋了一个上午的李恪,终于有机会凑到不需跟随在皇帝身边的李业诩近,小声地问道:“业诩兄,这火炮会不会再炸膛啊?”李恪说着一脸的紧张,看来他还是对李业诩当日坐骑因火炮炸膛而受到惊吓,意外坠马受伤的事件心有余悸。
    今日这么多人,皇帝加上朝中诸多的大臣们,若是出现意外,那可如何是好?“不会的,今日我们观赏的地方离火炮试射的地方约有千多步远,即使火炮炸膛也不会影响到,到时我们都不骑马即可!”李业诩对李恪小声地说道,“这些火炮都是经过我次试验,没什么问题的…”“那就好,”李恪稍舒了口气,“恪还担心你心里有阴影呢…”“不会的!”李业诩笑笑,继续驱马前进。
    “陛下,我们在这个地方观看,”阎立德带着一大群人来到一个高地上,再指着远处隐约可见的一个地方道;“那里就是放置火炮的地方,离此地有一千五百步,即使出现什么意外也不会影响到这里…”“朕今日一切都听你们的安排,”李世民面带微笑地说着,从阎立德手中接过一架望远镜,举在眼前,查看起刚刚阎立德所指那放置火炮的地方。
    其余官员们也都有一架望远镜提供给他们,以观看火炮的试射。
    尉迟恭带着羽林军的士兵们,守着皇帝和一众高官前面,以防备出现的万一情况。
    望远镜里,众我们都看到一群军士们,站在几根似粗大树木一样的东西面前在忙碌着,还有几名士兵手中拿着旗帜一样的东西在对这边示意,而阎立德身边也有几人以旗帜作回应。
    “这是什么意思?”李世民从望远镜里看到这个情况,问在一边的李业诩道。
    “这是旗语,是用来与远处的友军交换情况的!”李业诩手举着望远镜看着,对李世民说道,“刚刚那边的意思是说,一切都准备好了,等等命令…”“哦!朕明白了,就开始吧!”听到皇帝下了命令,另一边的阎立德立即令旗手将住处传达出去。
    望远镜里,负责试验场上任务的陈天宁,在收到这边的信息后,立即命令军士们准备射。
    一名军士点燃火折子,往一门已经装好弹药的火炮引信走过去,点燃了那长长的引信,所在试验地方的军士们都跑到后面的掩体里去。
    这个掩体是在上次李业诩出事后临时修建的,以供那些射的军士之用。
    引信冒着火花,“嘶嘶”地燃烧起来,李业诩在望远镜都清晰地看到燃烧所出的火光。
    “轰!”一声巨响,所有人都觉得大地一震,一团火光从火炮筒口冒出来,还有大量的浓烟。
    阎立德已经将火炮的大概落点告诉了在场的皇帝和其他朝臣们,大部分的人都将望远镜对准那个指明的落点方向,但有一些人还是看着射地点。
    稍一会,比刚才射时更大的响声传来,当作炮靶的一堵约两丈高的城墙被炸塌一大截,断面有几丈宽,无数的砖石碎片飞了起来,如雨点一样密集,飞到数十丈高,再先后落下来。
    “啊!”许多人情不自禁地出惊叹声,这宽度不小的城墙竟然在一炮轰击之下就倒下这么多,这出乎大多人的意外,连李世民也惊呆在那里。
    这第一炮的精度也出乎李业诩和阎立德的意外,应该说这是他们试射以来精确度最好的一炮,刚才落在预计的目标地方,而且效果如此的好,让两人都很高兴,特别是阎立德,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射地方的黑烟已经被风吹散,望远镜里,又看到那些军士们在忙碌,装填弹药。
    这次是两根火炮一同射,几乎是在同时,引信被点燃,炮弹也差不多同时出膛,那响声和震动,比刚刚第一次射要厉害的多,黑烟也要大得多。
    “轰!”炮弹落下,出让人震耳欲聋的响声,飞上半空的碎石更多,有些遮天蔽日的感觉,只可惜,这次落点差了一些,炮弹落的目标城墙的稍前面,炸出两个巨大的坑。
    “父皇,这火炮的威力太可怕了!”一旁的太子李承乾心有余悸地对李业诩说道,“战马在边上肯定是要受到惊吓的…”“哈!哈!哈!所以今日李爱卿都不让我们骑马,”李世民得意地大笑起来,又转头看了看李承乾,还有李业诩,“我大唐军中有如此厉害的武器,攻城掠地,还有什么不能取胜的…”知道今日火炮试射已经结束的众臣们,也都围到皇帝边上来,一通赞美和自傲的话,让李世民更是得意。
    “传朕旨意,嘉奖军器监研制火炮的全部有功人员…”   
第一百三十四章 历史上的女皇帝要出场了?
    “丽质,冲儿已经去益州来,你一个人在府上,娘有些不太放心,以后你多进宫来陪娘吧!”立政殿内,长孙皇后对进宫来的长乐公主李丽质道。
    “母后,以后女儿会常进宫来陪您的!”长乐公主强作悲苦状说道。
    “所幸这次你求情,你父皇也开恩,不然,冲儿他,怕是不只受到这些处罚!”长孙皇后叹了口长气道,“娘怎么也想不到,你舅舅和你的夫君会做出这样的事来…”“母后,别说这个了,事情都已经如此了,再说也没有什么用!”长乐公主脸色有些不自然地站起身,替长孙皇后捶起背来,“这些年表哥他可是一直嫉恨李大将军的,女儿劝了多次,也没有用…只是想不到舅舅他也会如此!”“丽质,母后也是很为难,一边是你的夫君,你的舅舅,还是母后的亲哥哥,另一边是治愈了母后和你那顽疾的业诩贤侄,而且业诩贤侄还…”长孙皇后停了下,再叹了口气说道,“如此结果,已经是母后所能尽力做的了,想必再过一两年,逢朝廷大赦,你舅舅,还有你夫君,就可以回京了,只是这一两年,可是要苦了你…”“母后,丽质不苦,”长乐公主飞快地应道,说着脸上还现出丝丝红晕,“表哥他也很少有日子陪着女儿,大多时候都不知道上哪里鬼混,在不在京还不是一样…见不着了,还少些心烦!”“那还不是你的原因,嫁过去一年都不跟冲儿同房,后来又时常把冲儿赶出去,母后都不知道如何说你才好!”长孙皇后瞪了长孙公主一眼,“冲儿对你这般已经算好了…”“母后…”长乐公主鼓起勇气似乎想说什么,却又把话咽了回去。
    “你都成婚这么多年了,都没有为长孙家生了一男半女来,母后可是有些对不住你舅舅啊!”长孙皇后对自己这个倔强的女儿有些无可奈何。
    “母后,可能是女儿身子弱,不易怀上吧!”长乐公主心里也微微的有些失落。
    “好了,这也不能急,现在也没法子,待冲儿回到长安再说吧!”长孙皇后拍拍长乐公主的手道,“要不,你今日歇在宫里,再向你父皇请求一下?”“母后,女儿上次求父皇,父皇已经不高兴了,若再去相求,说不定会骂女儿一顿,”长乐公主低着头道,“女儿还是回府去…”“那就你早些回去吧,天色已经不早了,再过两日,就是立夏了,父皇要行迎夏之礼,你到时早些进宫来陪母后吧!”长孙皇后很慈爱地看着自己的宝贝女儿。
    “是,母后,那女儿先回府了…”贞观十六年四月十二日,立夏,皇帝李世民率领在京的三品以上文武官员到长安南郊迎夏,以表示对这一年农作物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
    已经是夏播时分,每年这个时候,皇帝都会亲自主持仪式,不过李业诩还是第一次参加,以往是不够格,或者是没有空闲时间,所以对其中的礼节并不知晓。
    李业诩也以一种别样的心态企求他自己所种的东西能有个好收成。
    在此之前,李业诩亲自带人栽种那些从安西带回来的棉花种子。
    这些种子是由侯君集带回京的,因有保管,虽然过去了一年,并没受到什么损害。
    李业诩回长安后,派人去取过来,将那些从安西带回来有栽种棉花经验的人也一并接手过来,先到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试种,想着试种成功后,再采集种子,并令在安西的阿史那社尔也搜集一些种子,再建议李世民扩大种植规模。
    封地上的庄户对他们的主人在今年不种植粮食而种植这些不知名的东西有些不可理解,他们担心没有粮食产出,完不成今年的献贡之物,李业诩很是大方地将这些庄户年内所要交的物都免了。
    这些庄户惊喜之下都是卖力地来帮忙,他们也闹不明白,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