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军魂 >

第285部分

大唐军魂-第285部分

小说: 大唐军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庄户年内所要交的物都免了。
    这些庄户惊喜之下都是卖力地来帮忙,他们也闹不明白,自家的主人第一次来封地上,就这么大方。
    栽种完毕,李业诩也仔细地吩咐了一番庄户,培育中所要注意的东西,还叮嘱那些带回来的安西居民,让他们要结合长安的气候,改进培育方法,他可不希望这种在后世大半个中国都能种的作物,在他手里种植失败。
    李业诩思虑间,迎夏仪式已经接近尾声,仪式很是隆重,身着一身朱红色礼服的李业诩望着所有都穿朱色衣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朝臣队列,有些不解地问稍前方的李恪,为何要如此。
    李恪在很奇怪地瞪了李业诩,似看天外来客般,好一会才说:“业诩兄,你是不是又也坠马忘事了?古礼有云:立夏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于南郊,所有制物,一应红色…”“我还真不记得了,”李业诩只得小声地应道,自己在大唐已经呆了十几年,这事还真的一点不知道,郁闷。
    还好仪式已经基本结束,场面有一些混乱,没有什么人注意到他们在说什么。
    “一会还要回宫启冰,父皇将冬日存下的冰赐给文武大臣,母后和母妃她们都出席的…”李恪再小声地和李业诩说了后面的一些事,即在边上侍卫的护卫下,往李世民身边而去。
    一群大臣在皇帝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地从南郊进了城,往皇宫而去。
    只可惜,如此盛大的场景,并没有百姓来欢呼和看热闹,这是官僚阶层的游戏,是皇帝演给臣民们看的。
    此次的立夏迎夏之礼还真的不一般,皇帝在甘露殿外露台上摆了不少的案席,今日参加迎夏之礼的是三品以上的官员,还有亲王、郡王等,在宫内举行的宴席上,还有长孙皇后,其他嫔妃,众多的大小公主也一道出席。
    李业诩也看到了久未见着的杨妃和高阳公主,高阳公主在看到李业诩时,惊喜之下还想跑过来说话,却被杨妃止住了。
    年内李世民要为其举行大婚的高阳公主,终于要嫁给了在李业诩建议下被房玄龄扔进军事学院的房遗爱,以李业诩在这几年对从军的房遗爱的观察,这个在原来历史上非常出名的绿头党骨干,在经过军营几年的磨练,还经历了连续的征战后,虽然说没几次上阵杀过敌,但其身上纨绔的习气也基本被消去,人也有些机灵了,而且身板长得挺不错,脑子也有些灵光了,李业诩的感觉,已经基本没有可能去做替自己的老婆与那个会变鸡的和尚**时去守门那样傻事的来。
    如今那个会变鸡变鸭的辨机和尚已经从历史中消失了,房遗爱也变得可爱了,以他那身板,基本能搞定身子并不强健的高阳公主,高阳红杏出墙的可能也在大大地降低。
    没有这么多听起来很离奇的事,那位坐在离自己身边不远处,因为这两位可爱人儿策划谋反而被长孙无忌喀嚓的李恪同学,挨那样冤枉一刀的可能性就直线降低。
    李业诩正在丫丫间,感觉到一束异样的目光看过来,顺着这目光看过去,竟然是坐在长孙皇后身边的长乐公主,李业诩瞪了一眼,警告这位美人儿少往这边看,露出什么馅来可不是闹着玩的。
    长乐公主似明白李业诩眼神中的意思,即转过头不再往这边看来了,倒是个高阳公主,老是以眼神示意什么,好似有什么话要对李业诩说,李业诩装作没看见。
    李世民的几个女儿还真让人头疼,看起来是深得这流氓皇帝的真传。
    今日来的李世民嫔妃人数不少,除长孙皇后、杨妃外,其他的李业诩都不认识,也不知道那个武氏才人有没有在场,“各位爱卿,今日是立夏节,朕企求上天保佑我大唐,年年风调雨顺,使百姓安居乐业…”李世民洋洋洒洒说了一大通吉利的话,表示了他这个当皇帝的,是如何的关心百姓的疾苦,希望民间有个好收成,少遭灾,甚至说上天若能做到如此,他这个天之子可以代百姓受一些难,云云。
    一大通言不由衷的场面话下来后,接着是房玄龄代表百官表示了他们一样的心思,希望百姓安乐,皇帝和皇后身体安康之类的,一时间君臣皆大欢喜。
    再接着是启冰仪式,许多宫中的内侍和太监在掌管冰政的凌官指引下,搬出了冬天时候宫中收藏的冰块,切割分开,由皇帝象征性地分赏赐给在座的文武百官。
    李业诩还真感慨古代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气氛真的浓厚,李业诩也知道,自己府上,在立夏这天,要为每个人秤重量,称为“秤人,”也是立夏节的一个风俗。
    这些挺有味的节日和风俗,为何在后世都没有了呢?所有的礼节都完了后,群臣估计仪式也差不多了,一些人明显松了口气,出席这样长时间的仪式可是件体力活,可不是每个人都吃得消的。
    只是没想到李世民却站起了身,对着众臣笑呵呵地道:“诸位爱卿,前些日子从安西新贡一批千里驹,大部皆已驯服,唯一匹狮子骢未被驯服,今日在座的各位爱卿若能将其驯服者,朕有重赏…”听李世民如此说,李业诩脑袋轰的一下,突然间想到一件事。
    不知是正史还是野史记载,李业诩记得,李世民有一次宴请朝臣时,说新得一马,没有人能将其驯服,后来当时还是个才人的武则天,用极其残忍的手段将其驯服,难道就是今日这出戏了?李业诩顿时来了兴致,他想看看,是不是历史上的这位女皇帝要出场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 武才人的驯马之道
    李世民说着,转头对身边的内侍喊了声:“来人,将那匹狮子骢牵出来…”李世民的侍卫头子紧走几步,上前答道:“陛下,此马野性不改,在前些日子已经踢伤了几人,是多人合力才将其驱入马厩中,今日陛下在此,恐惊圣驾…”李世民一听,更是兴奋不已,大声说:“但牵来无妨,朕倒要瞧瞧,这是一匹如何神骏的千里驹…”这名李业诩很是熟悉的侍卫头子,施明,听到皇帝如此说,也只得尊令,带着一些侍卫及太监,飞快地跑了出去。
    这时,坐在前列的李恪回过头人,对李业诩示意了一个眼神,李业诩明白其中的意思,李恪是想让他将这匹马制服。
    李恪清楚李业诩的骑术,那是一般人所不能比的,更知道在当年出征吐谷浑时,当时的慕容顺想显摆一番,对李靖和李业诩说有一匹没有驯服的大青马,结果这匹烈马被李业诩驯服了,后来成了李业诩忠实的坐驾青骓,陪伴着李业诩经历了这些年多场的战事,也在战斗中为李业诩所立下的战功,尽了它的一份力。
    青骓也为李业诩府上配种产下了多匹品质优良的战马。
    好一会儿,尚乘局的几名驯马师,驱着一匹高头大马,跟在一大群侍卫后面,到广阔的甘露殿广场而来。
    那几名驯马师和几十名侍卫将这匹马挡起来,露台正面的台阶上,也有多名侍卫守着,生怕这匹马乱冲,惊了驾。
    今日皇帝和皇后都在场,还有那么多的嫔妃,朝中的重臣,出点差错,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是要掉脑袋的。
    李业诩远远地望过去,只见这匹马通体白色,身架也很高,四肢强健有力,虽然面对着数百号人,边上还有二十余名侍卫人员围着,却一点也没表现出应该有的不安来,自顾自地在啃食着地上刚刚冒上来的小草。
    一名尚乘局的驯马师试图想靠近它,这匹马却高昂起头,冷不防出一脚,踢向这名试图靠近的驯马师,口中出一声长鸣,那名驯马师只得退后。
    见到这匹马如此,李业诩心里也在赞叹,这确是一匹难得的良马,若能将他制服,肯定会是战场上的好帮手,只是不知道爱马如命的李世民会不会将这匹赏赐给驯服者。
    看到这匹马被赶出来,与长孙皇后坐在一起的李世民站起了身,赞道:“此马真龙驹也,若能驯服,必是一匹千里马…”李世民多年征战,极爱良马,也收了多匹不错的马,李业诩知道的历史上,李世民死后,昭陵边上,还有六匹马的雕像当陪葬,被称为“昭陵六骏”,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李世民爱马的程度。
    只不过今日看到这匹马,李世民表现出这样一副兴奋神态来,倒有些出乎李业诩的意外。
    李世民说着又向朝臣及内侍太监们说:“谁能将其驯服,赏金百两,绢帛百匹!”“陛下,我来试试!”刚刚回朝不久的李大亮率先站起来,脸上满是兴奋的神色,对李世民请奏道。
    李大亮在青海呆了多年,自信也见识过不少的良马,也亲手驯服了多匹桀骜不驯的好马,对驯马颇有一套,今日也想在皇帝和众臣前面露一手。
    “好,朕允!”本想亲自上去试试的李世民,也怕在众臣面前出丑,在犹豫了一会儿,决定还是放弃,如今看到李大亮出来,也想看看这位刚刚从青海归来的武将,是如何应付这匹上前还没有人驯服的好马来。
    李大亮脱去外面那身朱红色的礼服,露出里面一身合身的胡服来,大步走到广场上,挼起袖子,示意那些围在白马边上的侍卫们退开到一边。
    李大亮轻步从侧面靠近这匹大白马,这马似乎也感觉到了危险临近,停止了吃草,稍稍地抬起了头,但却没进一步的表现。
    李大亮以与年龄不太相称的敏捷,快地往这匹大白马身上扑去,这样的举动有些出乎白马的意外,李大亮一下子坐到了白马的身上,白马受惊,长嘶一声后,扬起前蹄,拉着又蹦起后蹄,试图将马背上的李大亮掀落马下,没有马僵,骑在马上基本无抓手之处,只有马的鬃毛可以揪,李大亮也只得揪在鬃毛上,这马见两下颠不下李大亮,素性放开四蹄在广场上跑了开来,那些侍卫及驯马师们也跟在后面跑。
    白马一个急停,马背上的李大亮差点飞落马上,只得往后靠,以保持身子平衡,哪知道白马又一个后仰,前蹄奋扬,马身都几乎直立起来,来不及做出应对的李大亮被掀落马背,在众人的惊呼声中,往后摔去,幸好李大亮挺有经验,一个侧身,在落地之前两脚先着地,打了个趔趄后,站稳在地上,一脸不服气的神色。
    只是李大亮也不敢再上前试骑,喘着粗气走了回来,毕竟已经是快六十的年龄了,身子骨不太利索了。
    在李大亮还未走回到李世民面前时,尉迟恭已经向皇帝请求,也想去试一下,看着年龄与李大亮差不多的尉迟恭一副急切的样子,李世民也不好拂其意,同意尉迟恭上去试试。
    这匹白马已经恢复了正常状态,仍然在啃着草,这让李业诩想起当日自己驯服大青马时,大青马也是相似的表现,看来这马也如人一样,如绝顶高手般,对敌人都是不屑一顾的,自管做自己的事?尉迟恭走近白马边上,已经有过教训的白马不待尉迟恭靠近,即扬蹄做出攻击的样子,在尉迟恭退后时,又是自顾吃草,这样僵持了一会,尉迟恭忍不住了,快往马身上扑过去,结果白马觉察,以不可思议的度跑开,尉迟恭扑了个空。
    如此几次,在那些李世民的嫔妃及宫女们尖叫声中,尉迟恭扑了多次,连马身上都没扑上去,还摔了几跤,只得认输,很没面子地回来。
    接着年轻些的将领如苏定芳、郑仁泰,还有执失思力等都上去试了,也一样无功而返。
    刚刚还一直事带着笑看着驯马的李世民,脸上有些挂不住了,目光在朝臣中唆巡,想看看还有什么人敢上去驯马。
    李业诩早已经想个方法将自己身子隐起来,让李世民的目光看不到,他要看看接下来是如何一出戏。
    “还有谁再上去试试?”李世民有些恼怒地说道,朝臣中没有反应,侍者们无人敢应。
    这时却听嫔妃群中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皇上,臣妾斗胆应旨试试!”听到这个女声,李业诩终于松了口气,没错,历史虽然改变了,但一些细节上还是没有变,这名出声的女子肯定是武氏才人了。
    随着声音,在宫女群中站起来一个人,李业诩离得不算太远,略能看清这名女子的面容,不过也只是大概的感觉,这是一个面容姣好的女子,身子挺拔,身材也不错。
    见一名女子站起来,所有的眼睛都往这名女子身上看了过去,每个人的目光都是满含惊奇。
    李业诩这里却感觉到长乐公主往他这边看过来,长乐公主见李业诩也看着她,暗暗地做了一个手势,用嘴努了一下,李业诩明白,这就是他要长乐公主打听的武氏才人。
    见得到证实,李业诩脑袋也在飞快地转过,寻找策对方法,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若借此机会让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对武才人生厌,那这位原来历史上的女皇帝,将很可能被扫除出现在的历史中去。
    李业诩也坐直了身,准备看武氏才人是如何表演的。
    见一个女子站出来,李世民也是颇为惊异,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武氏才人,朗声问道:“武才人?你一个弱女子,能驯得了这匹马吗?”从李世民的口中说出,一切都没有疑问了,确确实实的武氏才人。
    “陛下,臣妾能!”被这么多人注视着,武才人有些紧张,说话也有些不自然,但还是挺直身子,涨红着脸,看着李世民说道。
    “你如何驯之,说来让朕听听,朕即敕尚乘局官员如法驯之,也记你之功!”李世民来了兴致,只是无论如何也不相信这样一名弱女子能驯服得了这匹烈马,也怕这名似被自己宠幸过的女子只是想引起他的注意,而去冒险。
    武氏才人重施了个礼,依然用她那听着让人挺舒服的嗓音道:“请皇上赐臣妾三物:铁鞭、铁锤、匕…”听到武氏才人说这话,李业诩长舒了口气,这还真不是野史的记载,事儿真真实实地生了。
    李世民不解,疑惑地问道:“要此三物何用?”武才人指着那匹马大声回答:“臣妾先用鞭子抽它,它若不服,再用铁锤砸它的头;如再不服,我就用匕割它的喉咙!”听闻武氏才人如此说,在场的文武大臣皆露出一副异样的神色来,这话从一个宫中的女子口中说出来,味儿太非一般了,这个小女子外表如此婉丽,手段却如此狠毒…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