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下 >

第568部分

天下-第568部分

小说: 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是汉江的一个重要渡口,叫疏口渡,汉江的一条支流疏河在此汇入汉江,哥舒翰其实不需要度过汉江”但他需要在这里度过疏河,固然,他也可以说道去三十里外的义清县渡河,但义清县是个小渡口,没有大型渡船,他的一千骑兵要渡河完毕,至少需要一天的时间,他等不了,哥舒翰立即决定,就在疏口渡河。
    疏口渡口十分宽阔,就在疏河入江的口上,向东可以度过汉江,向北则是度过疏河,三四条大船停在渡口码头上”一条大船已经载满了渡客,正晃晃悠悠地向汉江对岸驶去。
    “大帅!”
    他的亲兵校尉奔回来禀报导:“我已经和船家谈好了,有两条大船可用,每条船每次可连人带马渡六十人过河去,大概天黑前,便能全部过河。”
    哥舒翰看了看天色”大约还有一个半时辰才天黑,还好”他便点颔首令道:“那就用这两条船,命大伙依照顺序渡河!”
    哥舒翰的军队是渡河而不是渡江”只须一刻钟即可走一个来回,亲兵们纷繁下马,牵着马上了渡船,两条渡船都是三百石的大渡船,一前一后四个艄公撑船前行,如果是渡江则需要起帆,靠风力送船过对岸。
    很快”两条船便摇摇晃晃上水了,不多时”第一条船返回来了,第一批六十名骑兵已经平安过河了。
    这时,哥舒翰上船了,他身边跟着五十名亲兵,渡船吱吱嘎嘎离岸了,一切都很正常”哥舒翰站在船头眺望汉江”他心中沉甸甸的,布满了对他前途未来的焦虑,他已经五十余岁了,可他的前途依然是一片迷茫,李隆基早期重用他”可后来他昏庸不堪,哥舒翰觉得他就像一个疯子。
    李亨虽比李隆基清醒,但李亨心肠阴毒,他是绝对不会容忍自己,哥舒翰便毫不犹豫地离开了剑南军。
    哥舒翰原以为李瑁礼贤下士、心地宽厚,会是一个明主,他也真心诚意地愿奉李瑁为主,但没想到李瑁一样的昏庸,一样的不堪扶持,竟然听信奸佞,纵容军中卖官,这让哥舒翰忍无可忍,也让他无比失望。
    望着茫茫的江面,哥舒翰长长地叹了口气,他想起了李庆安,李庆安是他的后辈”现在却能执掌天下,说到底,还是因为他走的是拥兵自立之路,这才是他们这些大军阀唯一可行之路啊!
    为李家卖命,就算忠心耿耿”最后还是会被李家像狗一样的杀失落”安思顺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还有高仙芝,那么忠心的人”要不是李庆安出手相助,他早就身败名裂而死了。
    直到今天,直到为李家卖命了近二十年,哥舒翰才终于悟出了这个事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为皇家卖命最终是难逃一死,只有拥兵自立为王,才有可能获得善终。
    其实安禄山也是同榉看透了这一点,只是他占据了河北重地,对朝廷威胁太大,又野心勃勃,想取李家而代之,才会被朝廷不容。
    哥舒翰已经想清楚了,如果这一次,李瑁还是不听他的劝告,执迷不悟,那他就把军队拉到广州去,自立为岭南五府经略使,山高路远,朝廷未必想征伐他,只要他认可朝廷,不干涉处所政务”六分自治,四分顺从,相信朝廷也会睁只眼闭只眼”不管他了,就像李庆何在安西一样。
    想到这里”哥舒翰只觉胸中豁然开朗,眼前的迷雾散开了,一条清晰的康庄大道显现在他面前,他心中激动不已,思归如箭,他甚至已经不想去襄阳了”罢了,不管什么李瑁了,现在就回去。
    哥舒翰回头刚要下令,却听见他的手下一片喝骂:“船家,你要带我们去哪里?”
    哥舒翰吃了一惊,他这才发现,渡船其实不是去河对岸,而是驶进了汉江,他勃然大怒,拔剑指着一名艄公骂道:“立刻回去,否则我宰了你。”
    四名艄公叫天屈地,“军爷,你们不要过江吗?所以我们才往江对岸去。”
    “放屁!”
    哥舒翰已经发现不对了”几艘快船正向他这边极速驶来”船帆鼓满,如离弦之箭,他甚至已经隐隐看见船头有人手执弓弩。
    哥舒翰心中慌了,他是个旱鸭子”在陆地上他可以力敌万人,可在水中,他可能连一个女人都打不过,哥舒翰拔剑向艄公砍去。
    四名艄公一声大喊”同时翻身跳入了江中”渡船马上在江中团团打起转来,他的亲兵都是骑兵,不懂水性,在船上乱做一团。
    就在这时,渡船开始进水了”从四个口子同时向内汹涌灌水,片刻,渡船便沉没一大半”他的五十名亲卫已经大半落水”在江面上消失了。
    哥舒翰执剑站在船头束手无策,眼责渡船将沉,他不由仰天大喊:“苍天啊!要灭我哥舒翰吗?”
    “哥舒老贼,苍天不灭你,我来杀你!”
    只见一艘快船从他身边擦身而过,船头之人,正是他的死仇家,大将张维瑾。
    张维瑾手执弓箭,早已瞄准了哥舒翰,不等他反应,一箭射出,箭势强劲,可怜哥舒翰前后左右都是水,无处躲闪,这一箭正中右胸,射穿了哥舒翰的铠甲,他大叫一声,和甲坠入了汉江,只见江面上血光翻红,一名艄公已将哥舒翰的人头高高举起。
    “张将军”我已杀了哥舒翰!”
    张维瑾一阵仰天大笑,“哥舒翰老贼,你也有今天吗?”!~!
    '  '
第六百二十三章 信德奇兵
    哥舒翰既死,四周伏兵漫杀而来,未过河的亲兵悲忿万分,拼死厮杀,但寡不敌众,渐渐越杀越少,剩下数百人见势不妙,一声呐喊。冲出重围奔荆州而去。
    哥舒翰身死的消息在数日后传到了荆州,哥舒翰之子哥舒耀大恸晕死。被众将急救方醒,哥舒曜随即下令全军缟素举哀,又割破手指写下,复仇,二个血字,整顿军马,得三万精兵,浩浩荡荡向襄阳杀去。
    但就在这时,李亨十万大军已杀到了襄州,李瑁急令大将赵奉章率军五万前去迎敌,四望山一战,剑南节度副使史绷击溃了赵奉章之军,十万大军剑指襄阳城,两天后,大军越过了疏河,兵临襄阳城下,而哥舒耀的三万军也杀到了长林县,驻兵不前。
    此时李瑁在城中还有七万大军,就在李瑁准备与李亨决一死战时,西城传来消息,他最信任的大将张维瑾开城投降,七万大军跟随张维瑾投降了剑南军,十万剑南军杀进了襄阳城,直到这时,李瑁才知道他杀哥舒翰是自毁长城,在无尽的绝望和悔恨中。李瑁火烧荆王府,而亡。
    哥舒曜听闻李瑁自杀,他自知不敌剑南军,便率军返回荆州,尽起荆州八百艘战船,离开荆州向江南而去。
    江南的战事目前陷入了胶着状态,北唐军虽然士气高涨,进攻凌厉,但苦于没有大型战船,漕船虽多,却难以和南唐水军匹敌,八万大军只得望江兴叹,这时,李庆安下令在白沙港大量造船,征集了上万船工限两个月内造出三百艘大船。
    消息很快便传到了长江对岸的南唐军大营,李磷听说北军刚开始造船,不由放声大笑。这时他也获得情报皇兄李亨亲率十万大军东征荆襄,种种利好消息传来,终于令李磷放下心,他一方面命巡哨在江岸巡逻,严防北军用漕船渡江,另一方面,他翘首企盼期待荆襄的好消息传来。
    盐港夜晚,寒风四起,北风呼啸。强劲的风力将港口上的大旗吹得,啪啪”作响,港口四周已经被上万士兵戒备森严二十里内。任何一个外人也难以混入港口,经过一次又一次不眸的增兵,盐港的驻兵已经跨越了三万人。十分隐蔽。从这里到百里外都是白茫茫的盐田。没有人家也没有树木,在军队的封锁下,南岸的探子基本上无法过来,更不成能发现这里已经驻扎了三万大军。
    这时,一阵激烈的马蹄声震碎了寂静的夜晚,只见上千骑兵从西北标的目的疾驰而来风驰电掣,为首之将正是北军主帅李庆安。
    盐港是李庆安占领的第一个战略要地,他其实不是为了篡夺江淮的盐利,而是看中了盐港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位于长江的出海口直接面对大海,又有胡逗岛阻隔,南唐军难以探查到这里的情况。
    可以说盐港是关系到李庆安江南战役全胜的关键之处,打赢江南战役没有什么悬念,关键是拦截住几多江南之军。李庆安也知道,在水面作战,他们的北唐军没有优势,甚至还有落败的可能,所以他必须要最大水平地在陆地上歼灭江南军。
    一千骑兵奔至港口,大将李抱真率军上前施礼道:,“末将拜见大将军。。。
    ,“它们来了吗?。。
    ,“快了,东面标兵已经看见了它们,最多再过半个时辰就到了。”,,“好!我们去码头期待。。。
    李庆安催马向码头而去”码头上二十几艘船移去了胡逗岛,码头上空空荡荡,几艘引导小船已经就位了,黑色的浪huā拍打着码头上的青石长条。发出哗哗的回荡声,夜色格外深沉。江面上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灰色雾雳,但其实不影响航行。
    李庆安凝视着茫茫的江面。乌云黑沉沉的压着江面,连星光也没才,这是个很是隐蔽的夜晚,也是北军期待了多时的军队。
    ,“大将军,我很期待啊!。。
    李抱真慢慢走上来,他望着江面兴奋地长叹一声,叹息中不是难过,而是一种期待和激动,赵崇节也走了上来,这一次他是副将。
    李庆安淡淡一笑,对他们道:,“这次你们二人的任务将直接关系到我的江南战略的成败,我对你们只有五个字的要求:谋定而后动。,。
    两人一起井身道:,“是!卑职遵命。”,这时,李庆安忽然回头向江面上望去,他似乎感到了什么,过了片刻,他笑了起来““你们可以准备了,它们已经来了。。。
    李庆安话音刚落,只听眺望塔上发出难听的钟声”当!当!当…………,这是有船进港的信号。
    赵崇节调转马头,便向军营奔去,李庆安又向前走了几步,这时,他隐隐看见了,江面的半空中呈现了一串亮点,渐渐的亮点靠近,只见黑影瞳瞳。在雾雳中显得异常诡异,待黑影靠近,这才露出了它的真面目,这竟然是一艘巨大的五千石海船,高七丈、体长二十余丈,可以驶进深海披荆斩棘。
    但绝不但仅是这一艘,后面还有亮点,在黑黑暗无穷无尽,不知有几多艘大海船正向这里驶来。
    李庆安固然知道,一共有三百艘大海船。满载着两百万石粮食。海船是从遥远的信德驶来,原本是在广州港卸货,但由于江南战事产生,李庆安又命令三百海船继续北上,最终目的地即是眼前的这座盐港。
    两百万石粮食和大量的天竺物品就将卸货在盐港,但李庆安要的不是这些货物,而是这三百艘可以远航深海的大船。
    身躯庞大的海船在引导船的慢慢引领下。停在了码头上,码头长约两里,可同时停泊八艘大船,火把点燃了”火光昏暗,码头上依然显得十分昏黑。数百名水兵动作熟练地忙碌着,他们将手臂般粗的缆绳绕紧在铁桩上。将大船固定下来。甲板开启,长长的弦板搭上船舷,十几条卸载粮食的专用滑板也扣上了船舷。
    这时”一队押船的安西军士兵从甲板上快步下来了,为首军官忽然看见了李庆安。士兵们马上异常激动,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会在这里见到他们的主帅,纷繁上前单膝跪下行军礼,为首军官道:,“卑职信德军第五卫郎将田建明率部众拜见大将军。。。
    李庆安也心中高兴,能在江南海边遇到信德的驻军”他简直有一种跨越时空好感觉,连忙上前将他扶起,笑道:,“田将军请起,各位弟兄一路万里跋涉,辛苦了”大家起来吧!”。
    士兵们站起身,田建明禀报导:,“回禀大将军,卑职率一千儿郎护卫船队前来,一路顺利,原本船上还有数百名波斯和粟特商人,他们在广州下了船,现在船上除船员外”就只有我们一千安西军,一共有两百万石粮食和一些天竺的药材,全部保存完好无损。
    李庆安点颔首道:,“这是我们第一次从信德向大唐运送粮食,这条航线一旦固定,将来还会有更大规模的粮食运输,五百艘、甚至上千艘大船”希望田将军能给我带出更多能远航的水军,不要让我失望。”,田建明大喜,大将军的意思就是将重用于他,他连忙躬身道:“卑职愿竭尽全力。。。
    李庆安笑了笑。又大声对士兵们道:,“各位兄弟不远万里”艰苦跋涉。这一次,每个弟兄都将记功一级”很快有更重要的使命等着大家,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再立新功!。。
    士兵们躬身齐声道:,“愿为大将军效力”。
    船队靠岸,立刻开始忙碌起来,三万多士兵奔上一艘艘大船,将一袋袋粮食滑卸下了大船,数万士兵一直忙碌到四更时分,两百万石粮食终于卸载完毕,这时,三万士兵和战马开始列队上船了,李抱真给李庆安抱拳施礼道:,“大将军,末将出征了。”,,“李将军,祝你旗开告捷。早传捷报!。,黑黑暗,李庆安挺立在码头上,在夜风中对出征的将士抱拳施礼,一艘艘大船陆续调头,在黎明前的黑黑暗驶入了大海,向遥远的南方进发。
    时间又渐渐过去了几天,两岸军队依然连结着胶着状态,或许是意识北唐军无船渡江。且在水军方面不如自己的缘故,一直士气低迷的南唐军竟渐渐地士气高昂起来。每天都在水面上进行实战演练,一队队大船耀武扬威,在大江中来回游弋,鼓声如雷,呐喊声震天,就像对北岸进行示威一般,而反观北岸,却静悄悄的,只有一些漕船沿着岸边低调行驶,运送着粮食和物资。
    这天下午,一只小船从北岸驶来,船上是一名年轻文士和两名跟随他的士兵,船还没有到岸,几艘南岸战船便立刻迎了上去。
    战船将小船四面围住,上千把弩箭瞄准了船上的年轻文士,存唐大将高仙琦站在船头厉声喝道:“来者何人?。。
    船上年轻文士抱拳施礼道:,“在下是安西节度使季大将军帐下文书官张知节,奉大将军之命特来给吴王殿下送信。。。
    张知节自在自若,在弩箭的包抄之下毫不畏惧,又朗声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