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下 >

第569部分

天下-第569部分

小说: 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知节自在自若,在弩箭的包抄之下毫不畏惧,又朗声道:,“我们一共只有三人。我还是个念书人,就把吴王的十万大军吓得如临大敌吗?。。
    高仙琦盯了他片刻,一摆手道:“带他去见殿下!”,战船闪开了一条路,小船缓缓靠岸,张知节在百余人的押解下。在丹徒县的吴王行营而去。
    吴王李磷刚刚接到了襄阳的飞鸽传信,李亨的十万大军已经攻破了襄阳城,李瑁身亡,荆襄已经被南唐大军占领,这就意味着江南军的西撤通道终于打开了,这个消息令李磷激动万分。很快消息传开,大营内一片欢呼,很多人相拥而泣,所有的士兵和将官没有一个人愿意和李庆安作战,西撤通道的打开,就等于给了他们一今生的机会。
    但也有嗤之以鼻的,李磷的儿子襄城王李易就是典型的代表。他现在对自己布满了信心,昔日曹操八十三万大军”不也一样被几万江东水军杀得大败而归吗?更何况对方也才八万人。那几万新募之军他根本没才放在心上,对方的军力还不如自己,他又何惧之有?
    听见满营的欢呼声”李易撇了撇嘴,对副帅李成式道:,“我看父王也太怯懦了,畏李庆安如虎,上次安西军只来一千骑兵,便将十万大军吓得仓惶南逃,江国都也不要了,传为天下笑柄”可惜我那时不在江都。否则我绝不会蒙此奇耻大辱。,。
    李成式也叹口气道:,“不是大家惧怕安西军,而是安西军的强悍令人胆颤心惊,他们几乎从未吃过败仗,他们打败了大食人。”。
    ,“大食人算什么?一群胡蛮罢了。”,李易挥舞着手臂”极不服气道:,“听说他们连铠甲都没有,弓弩也不如我们,打败他们,就值得炫耀吗?”。
    ,“好吧!好吧!就算大食人是胡蛮,那吐蕃人呢?让我们头疼的近百年的吐蕃人,他们也被安西军所灭,这总能说明问题吧”。
    李易失望地摇了摇头。,“李副帅,我看你也是被李庆安吓尿了裤子,和你讨论战局是我的羞辱。。。
    说完,他转身便向帐外走去““小王爷!小王爷!”,李成式在后面连声叫喊,李易根本不睬睬”李成式无奈地摇了摇头,叹息道:“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李易心情郁闷地走出大帐。正好迎面看见士兵们押解着张知节向这边走来,他大声问道:,“出什么事了,带这个酸儒进军营做什么?”。
    高仙琦躬身道:,“回禀小王爷”这是李庆安派来的信使,给王爷送信。。。
    ,“哦?李庆安的信使。”。
    李易围着张知节走了两圈。上下打量他一下”忽然一伸手道:,“信呢?给我!”。
    张知节头微微一仰,冷冷道:,“我家大将军有令”信须当面呈交给吴王。”,话音刚落,李易反手即是一耳光,正抽在张知节脸上,张知节措不及防,被打得一个踉跄,险些摔倒。
    他捂住脸,目光冤仇地瞪着李易,一言不发,高仙琦吓了一大跳,连忙拦住李易”“小王爷,他是李庆安的使者,不成无礼。”。
    ,“滚开!”,李易一把推开高仙琦,恶狠狠道:“我最后再说一遍,把信给我!”
    张知节挺直了身子,傲然道:,“有本领你就杀了我吧”。
    ,“你他娘的!。。
    李易,嗖”地拔出了剑。将剑刃压在张知节脖子上,在他耳边冷笑道:,“你信不信,我杀你就像宰只鸡一样。”
    ,“是吗?那你脱手吧!”张知节瞥了他一眼,冷冷道。
    就在这时,只听远处传来吴王李磷的大喊:,“孽障,还不快住手!。。
    李易见父亲满脸焦急地跑来,他,哼”了一声,把剑收了,又眯着眼对张知节道:,“我不杀你。借你的脑袋去给李庆安说一声,他人视他如虎。可在我眼里,他就和土鸡瓦狗一样。”。
    ,“很好!我会原话奉告,也祝你的脑袋多长几天。,。
    这时李磷赶来了。他获得高仙琦的禀报。他儿子襄城王李易竟然威胁李庆安使者,这令他又气又恼,急忙赶来阻止。
    李易推开张知节便扬长而去了,李磷连忙上前抚慰道:,“请贵使息怒,我这儿子一向目中无人。让贵使受委屈了,我一定会好好教训他。。。
    张知节摸了摸脸,他脸上还火辣辣的痛,这个冤仇他记住了”他淡淡道:,“我是奉大将军之命出使南营,另外话我就不多说了。。。
    ,“那好,责使请”。
    张知节点颔首。跟着李鳞走进了金丝大帐,大帐内,李磷正好一班谋士商量荆襄之事,见张知节进来,大家都站了起来。
    李白却一眼认出了张知节,他去过张筠府第几次,那时才十几岁的张知节向他请教写诗,虽然过去了近十年,他还是认出来了。
    ,“你不是张相国的公子吗?。。
    张知节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李白,李白可是他最崇拜的偶像。他愣住了,“李…………太白,你怎么会在这里?。。
    李白心中有些忸捏,当初张筠对他有点冷遇时,他曾写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可今天他也成了吴王的幕僚,他只拱了拱手,没有多说什么。
    旁边的李磷更是惊讶,原来这个使者是张筠的儿子,张筠的儿子竟做了李庆安的使者。
    ,“原来是张相国公子,本王失礼了。。。
    张知节已经从突见李白的震惊中恢复过来,他又回到刚才的自在,他取出李庆安的亲笔信道:,“吴王殿下,现在我是李大将军的使者。我这是我家大将军给殿下的亲笔信。”。
    一名侍卫接过信,呈给了李磷,李磷坐下来拆开了信,眉头不由皱了起来,李庆安信中的语气很客气,大家都是唐军,他不想多犯杀戮,劝李磷自己撤离江南。以免江南军全军覆没。!~!
    '  '
第六百二十四章 岭南之军
    第六百二十四章  岭南之军
    两国相争,不斩来使,张知节平安无事地走了,李璘却多了几分心事,他明白李庆安信中的意思,就是给他下最后通牒,命他撤出江南,按理,这就是他一直所想的事情,只是畴前被荆襄所隔,他无法顺利西撤,一直令他无比沮丧。
    可不知为什么,现在荆襄已经被剑南军拿下了,他随时可以西撤,但李璘信中却有了一丝微妙的转变,他不那么甘心撤离江南了,或许是因为没有了后顾之忧,他对江南便又多了一分留恋,归正可以随时西撤,为什么他不试一试留下来呢?
    正是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态,让李璘心中布满了矛盾和苦恼,他背着手在大帐内来回踱步,帐中人有的劝他撤离,有的劝他留下。
    副帅李成式和幕僚李白劝他撤离,‘如今之计,应保存实力为上,以安西军的实力,又有李庆安亲征江南,绝非我们所能敌,不如将大军西撤到荆襄,取代畴前李瑁的势力,对我们不但没有损失,并且能保存实力。’
    而另外三个谋士却异口同声劝李璘留下,‘北军不悉水战,又现造战船,没有两三个月的时间是无法渡江,就算造出战船,又岂能和江南水军相比,哥舒翰就是最好的证明,那么勇猛的大将在水中却被艄公所杀,再说西撤后未必能呆在荆襄,说不定是去守南诏,况且河北安禄山未平,一旦安禄山反扑,李庆安只能撤兵北上,最后必定划江而治,现在就抛却江南,未为过早,并且,如果李庆安能南渡进攻,他又何必遣使来威胁,这就说明他也束手无策了。’
    两派人争论不休,使李璘心中厌烦之极,“够了!都给我出去。”
    他将所有都赶出了大帐,一屁股坐在软榻上,目光怔怔地望着眼前的江南地图,他怎么舍得抛却物宝天华的江南呢?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帐帘一掀,他的儿子李易快步走了进来,江南大军中恐怕只有他这个儿子不消禀报即可直接进帐了,李璘对儿子十分宠任,对他千依百顺,并且把部分军权也交给了他,不过今天他却有点恼火儿子对江北来使无礼。
    “那么急仓促的,什么事?”
    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李易却摸透了父亲的心,他跪下道:“孩儿刚才太感动,请父王责罚。”
    他不说自己无礼,而说自己感动,感动是因为年轻,有生气,这些都可以原谅,尤其是父亲对儿子,哪有父亲骂儿子感动的。
    李易这一跪,李璘心中的一丝不满便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他点颔首道:“你感动我不怪你,不过下次你要记住了,不要再鲁莽,今天要不是为父喊住你,你就让为父和张相国结下血海深仇了,你知道吗?那使者是张相国之子。”
    “孩儿已经知道了,所以孩儿很后悔,向父王请罪。”
    “算了,吸取教训就是了。”
    李璘见门口还有一个人,似乎要进来,便问道:“还有什么事吗?”
    依照李易的性格,他是绝对不会为这种事垂头,莫说是张筠的儿子,就算是太子,他也一样不放在眼里,但如果他垂头了,那只能说明他有求于父亲。
    “父王,孩儿刚刚获得一个消息,岭南五府经略使何广平率三万军北上了。”
    “什么!”
    李璘吃了一惊,何广平一直是效忠于北唐,他这时候北上,固然不是来帮自己,而是协助李庆安围剿自己,他急忙问道:“岭南军到哪里了?”
    李易回头一招手,门口的报信兵便走了进来,跪下道:“回禀王爷,岭南军已经到了洪州豫章,正向东开来。”
    岭南军没有走海路,这倒有点奇怪,不过李璘已经顾不上这个奇怪之处了,他心急火燎地走到地图前,将地图摊开,豫章也就是今天的南昌,岭南军北上,向东再行军半个月,即可抵达杭州、湖州,那可是江南的富庶之地,并且军力极为空虚,如果真让他们占领杭州,那江南军可就腹背受敌了。
    这个突来的情报让李璘有些茫然失措了,但李易的眼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个何广平来得太及时了,正好可以用来给他提升军队的斗志和士气,并且李易很是动心,岭南军固然不克不及和安西军相提并论,他还历来没有机会指挥过一场大战,送上门来的美味佳肴,他怎么能放过。
    “父王不消担忧,李庆安没有战船,一时渡不了大江,让孩儿率军去迎战岭南军,他们只有三万人,不足为虑,孩儿有掌控一战击溃他们,这样,我们的军队将士气大振,父王,这是我们凝聚军心的良机啊!”
    李璘也有点被儿子说动了,如果是安西军,他是万万不敢去迎战,可现在是岭南军,那又另当别论了,他也想儿子去领兵作战,熬炼一下帅才,唯一担忧的就是儿子太年轻。
    李璘想了想便道:“你去也可以,我让李成式做你副将,并且尽量多带军队,究竟结果对方有三万人,你要两倍于他们,为父才能安心。”
    李易大喜,尽管他是想自力出战,不要李成式这个副将,但他知道,父亲准备带兵出战已经是对他的最大让步了,并且父亲给他六万大军,这是他完全掌握军权的决定性一步。
    “谢父王,孩儿准备明天就出兵,将岭南军拦截在杭州、湖州以外。”
    .........
    李庆何在江北近一个月的平静,极大的减轻了江南军的压力,也使李璘分兵作战成了可能,为了拦截北上的岭南军,十二月下旬,襄城王李易为主将,李成式为副帅,率六万大军离开了润州,向南方的杭州开去.
    扬州江都大营,就在李易领兵南下的第二天,一份详细的述说便摆在了李庆安的桌案上,参军队的总数量到各个军种的人数,战马的数量、粮草的运输,行军路线等等,各种数据都很是详细,这是一般标兵所办不到的,无可置疑,李庆何在江南军大营中已经安插了很多密探,甚至收买一些重要官员。
    所有的一切都在依照他所设计的轨道演变着,唯一有些收支的是,李庆安以为李璘会派七万大军南下,但他预料多了,李璘最终只派了六万军南下,多几几何有些遗憾。
    事实上,李庆安从半年前便开始策划篡夺江南了,他精心设计了一个又一个的圈套,包含篡夺盐港;包含他宣布两个月内造三百艘大船;包含他派张知节出使江南,这一切都是他放的烟雾弹,他无所作为就是为了迷惑江南军,让他们产生一种错觉,安西军不悉水战,没有战船,无法渡江南下。
    他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来迷惑对方,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已经使李璘放松了警惕,派军队南下去迎战岭南军了。
    固然,岭南军北上也是他计划中的一环,并且是重要的一环,他目的就是为了让李璘把军队调离长江,离开得越远越好,他之前所释放的一切烟雾弹,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
    南下篡夺江南,对李庆安而言是易如反掌,就算没有战船,他也一样可以轻而易举办到,李璘的防御只是从江宁到江阴一线,那他完全可以在江宁以西确当涂用漕船渡江,或者江阴以东的胡逗岛渡江,就可以避开李璘的防御线,从而使安西骑兵直接杀向润州。
    但如果是那样的话,李璘的十万大军就会登上千艘战船入江,从长江西进,安西军在大江中远不是江南水军的敌手,不但会损失惨痛,并且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李璘大军远走。
    这不是他的战略目的,他的战略目的不但要篡夺江南,并且要全歼李璘十万大军,这样一来,让李璘的军队离开长江就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了。
    李庆安轻轻把述说扔在桌上,他嘴角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起身慢慢走到了帐门口,负手向南方望去,五天,最多五天时间,他就能获得李抱真的飞鸽传信。
    “大将军,那个李易虽勇烈,但他的自负会要了他性命!”一旁,张知节低声道。
    李庆安瞥了他一眼,他知道张知节在江南大营所遭受的侮辱,那一记耳光足以让张知节对李易记仇一辈子了。
    李庆安淡淡一笑道:“李易其人我在半年前便开始研究他了,他是李璘唯一的儿子,从小在深宫中长大,惟所欲为,八岁那年因一件琐事亲手杀死了从小跟随他的小宦官,那是他第一次杀人,十一岁时身材已如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