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红楼春梦 >

第33部分

红楼春梦-第33部分

小说: 红楼春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青绿山水大理石的圆桌,照样配的凳子。墙上尚有些名人字画,那两幅赵伯驹的仙山楼阁,苏汉臣的工笔美人,更见精致。
宝玉、黛玉先双双拜了,大家也都拜过,请贾母上炕歪着歇息。鸳鸯取过唾壶、眼镜盒,放在炕几上,众人随意坐下,只凤姐、黛玉、尤二姐站着,凤姐向四下里看了一番,道:“这比家里老太太的屋子还讲究呢!”贾母笑道:“你看着好,今晚上就陪我住在这儿罢。”
凤姐笑道:“这房子得要有那福气,才压得祝我倒想住,也得配啊!”又向黛玉道:“林妹妹,你一向不大(扌刀)饬屋子的,真亏你布置得件件合式。这回妹妹大喜,我也没得赶到,听说姑爹姑妈也都见着了,我真替妹妹喜欢。还听见宝兄弟说,妹妹背地里还惦记着我,我这做姐姐的太丢人,拿什么脸见妹妹呢?”黛玉听了,还有些不好意思。半晌方答道:“凤姐姐还是这么会说话!”凤姐是有心病的,听见这话登时脸上飞红。
此时,香菱正和尤三姐唧唧喁喁的在一边说话。贾母见迎春闷坐无言,便问道:“迎丫头,你也住在这里么?”迎春道:“我在那边‘薄命司’里住着。”贾母皱眉道:“怎么单取这个名儿,怪难听的。我来了,你也在家里住几天罢。”迎春道:“我也不断的在这里祝这一向宝兄弟不在家,他把我接来给林妹妹作伴,好几天没回去了。”贾母又问道:“宝玉呢?”
黛玉笑道:“他是无事忙,一会儿也坐不住的。不知道往后头又鼓捣什么去了。”贾母道:“我也到你们新房里瞧瞧去。”
说着,便坐起来。黛玉忙唤鸳鸯、晴雯,都不在这里。珊瑚、翡翠听见了,走进来。贾母便扶着他二人来至后院,黛玉和众人都随后跟着。
一时进了堂屋,宝玉和鸳鸯、晴雯正在西屋里向麝月、紫鹃等说这两天在丰都的事。一听贾母说话,连忙都走出来。宝玉道:“老太太精神真好,一点不显着累。”贾母道:“我闷了这些日子,到这里一疏散,倒显出精神来了。”凤姐笑道:“人逢喜事精神长,这句话是不错的。那王母娘娘闷了,他孙子刚娶了媳妇,偷丈母娘家里一个桃子给奶奶吃,这一笑,就笑了三千多年哪!”贾母笑道:“你这猴儿,总忘不了吃蜜蜂屎。”说得众人都笑了。
贾母进了新房,说道:“这地方我好像来过的。”迎春笑道:“这子曲曲折折的,有点像怡红院罢。”贾母道:“说他像也不大像,乍一看,可像的很呢!”又见那屋里绣帘锦幔,彩毯华茵,十分绚丽,说道:“新房原该华丽的,像这样就好。
那宝丫头偏喜欢素净,到底不是好事。”
黛玉让贾母在躺椅上歪着,正对着元妃画的富贵神仙直幅,画的是牡丹水仙,正中钤了一块贤德皇贵妃朱玺。贾母瞧见,说道:“这是元妃娘娘画的么?”宝玉道:“寻常也有代笔,这可是亲自画的。他还会几笔山水呢。”贾母道:“娘娘从前在家里就喜欢画画,可没有学成。
大概在宫里那几年画好了的。”
大家正说着话,宝玉悄拉黛玉衣裳道:“凤姐姐的屋子给他收拾了没有?”黛玉瞅他一眼道:“这还用你说么?”贾母问起香菱、尤三姐怎么到这里来的,他二人各述了一遍。贾母道:“姨太太真也可怜,叫那搅家精闹得家翻宅乱的。好容易他闹够了走啦,添了个孙子,正好安安静静的过日子,可又把菱姑娘给妨了。”又向尤三姐道:“我听那东府里老公爷说起,珍阿哥还要出兵打仗去呢。你姐姐那么老实,珍阿哥一走,那府里可不散了么?”
正说着,鸳鸯回道:“老太太饭摆齐了。”贾母和众人又同到中院来。黛玉让迎春、香菱、尤三姐陪贾母同吃。贾母道:“凤丫头他们呢?”黛玉道:“我给二位二嫂子另外摆着呢。”
贾母道:“你们都在这里吃了罢,大家热闹点。林丫头,你也只管坐下,别装那新媳妇的样儿。”于是,又添上碗筷,一同坐下。
凤姐还是时常走上去,替贾母布菜添饭。黛玉、尤二姐向来没做惯的,也跟在凤姐后头走。贾母道:“你们别招呼我啦,叫丫头们服侍罢。”又笑道:“我从前看你们还规矩,也看惯了。这一向自己又当了小媳妇,才知道你们的苦处。咱们家规矩也太重,这里除了我,就是你们姐妹,不要那么拘着了。就是林丫头,也不是外头娶来的,只管随随便便的和从前一样,我瞧着倒喜欢。要尽孝也不在这上头。”一时吃罢。黛玉问道:“老太太没事,还斗个小牌罢。”贾母道:“今儿也乏了,咱们说说话儿倒好。”那天贾母初到,谈得非常高兴,连香菱也留着住下。
尤二姐这几天本住在赤霞宫,替黛玉解闷,因凤姐来了,倒要搬了回去,黛玉、迎春都留他不祝还是凤姐心中内愧,花说柳说的,留尤二姐在一屋里同祝那晚上说了无数愧悔的话,差不多要挖出心来给二姐儿看。尤二姐本是爽直一路,听他说得情情理理,便也十分原谅他,倒成了要好的姐妹。尤三姐背地里几次劝他姐姐,不要再上凤姐的当,二姐儿也不在心上。从此便和凤姐同祝鸳鸯也长住在赤霞宫,一心服侍贾母。遇着有事,方到“痴情司”去。按下不表。
如今且说荣国府中,自从李纨同着贾兰夫妇往九江赴任,家里便冷静了许多,只宝钗却比先更忙了。从前李纨、平儿同管家务,平儿因自己不是正主儿,只是问到说到,从不多说。
李纨也不过持个大体,所有大主意都是宝钗拿的,有时和探春商量。可是家人媳妇们回事,遇着宝钗不在议事厅上,向李纨回过也就算了。如今李纨走了,平儿更不敢做主,事事都要取决宝钗。因此,早半天必得在厅上坐镇,就是回到怡红院,遇有急事,他们也要赶来面回,一刻也不得安逸。
此时,探春却搬回贾府住下。原来周琼移镇长江,政府因江防吃重,命他添募二三十营新兵。周琼想到此事利弊关系甚大,若办的不得法,那官兵便是盗匪。特地赶信叫他儿子克速南来,帮同筹画。周姑爷得了信,不两天便起身趱程去了!一时归期难定。探春将住宅托与周府亲眷照管,自己乐得在秋爽斋住祝见宝钗操劳太过,有时也在议事厅帮着料理。
那天,王夫人偶然高兴,至秋爽斋来看探春,坐至傍晚。
正值雨后新寒,不免受了感冒,夜里便泻了四五遍。第二天早起,宝钗探春来请早安,王夫人正在炕上歪着。宝钗道:“太太还是请王太医来看看罢。”王夫人道:“我也没什么大病,刚才已吃些菩提丸。只是珍大嫂子前儿来这里,说起上月就要请赏桂花,被那几场雨耽误了。眼下菊花开得正好,叫我挑个日子,到东府里散散。我和他说好了,明天准去的,这一来又去不成了。”探春道:“我们通知珍大嫂子,等太太好了再请,也是一样。”王夫人道:“只怕他们都预备了,你们明天去替我说声罢。”二人答应下来。
那尤氏上次来邀王夫人,本说是请去听听小戏。只因王夫人再三嘱咐不要费事,仅止传了一班说书的。又因外客来了,要占王夫人的坐位,只约了薛宝琴、邢岫烟,此外便是探春、宝钗、平儿,并无别客。本要约史湘云的,因他这几天正住在他叔叔家里,也不曾邀得。却想不到王夫人这两天刚刚病了。
到了那天,探春、宝钗和平儿约齐了,坐车同往宁府,直至内仪门下车。尤氏、胡氏接出,先至上房坐定。探春说起王夫人本要来的,偏偏前天到园子走一趟,便感寒患泻,实在撑不起来,向尤氏致意道歉。尤氏道:“这怪我们请得不诚,耽搁了这些天,若早请,也许太太来得了。我知道太太也喜欢热闹,只要身子好,没有不来的。”宝钗道:“邢妹妹也怕来不了。蟠大哥那个小子,一直是跟他的,昨儿也有点寒热,又是哭,又是吵。不知道今儿好了没有?”平儿道:“这天气一凉一热的,也真难对付,怎么叫人不受病?”
正说着,人回梅大奶奶来了。只见宝琴打扮得花枝招展,扶着丫环,从游廊上款步进来。他和尤氏婆媳都不甚熟,另有一番世故周旋。
尤氏见人到齐了,便请众人同至园内看花。进了园门,走过几处坐落,方到晚香堂。堂外太湖石最多,玲珑曲折,面面宜画,也是山子野替布置的。假山上两棵大金桂,开到二发的花,浓香四溢。那高高低低的山石,都摆着各种盆菊,红白黄紫,无色不备。另有绿牡丹、墨麒麟几种,外间不易见的。大家随意玩赏一回。
宝钗走乏了,坐在石墩上歇息。宝琴靠着石栏干,俯身采花。平儿见一朵金凤翎低垂盆面,拾着一枝细竹子将花支起。
探春绕遍山石,看各花棵上签的花名。一时,宝琴说道:“这园子比大观园小点,我倒爱他处处精致。”尤氏道:“这还是老辈手里盖的,那时候清客里头还有几个名手,后来詹子亮、程伯起那一班,那里比得上呢?”文花擎个水晶盘过来,盘里养着各色花朵。尤氏命挨次送上,随意拣戴。探春、宝琴、平儿见那花儿鲜玲可爱,各拣了一朵上戴,只宝钗不要。众人又说了一会闲话。
丫环们来请入席,便同向晚香堂走进。看那墙上挂的都是名家菊花画幅。几案上摆列许多花瓶,有旧瓷的,有古铜的,还有澄泥陶瓦的,也都插着各色菊花。尤氏让宝琴上坐,宝琴再三推让,然后坐下。大家次第坐定。
女先儿上来请点书,宝钗向来不喜听书的,只说道:“拣好的随便说罢”探春点了《梦虎姻缘》是宋朝梁红玉的故事。
宝琴点了一段《镜花缘》,平儿点了一部《还珠记》。就听得噔噔弦响,搀着嘣嘣鼓声,引吭按调的说来。这边席上,众人仍旧说笑,一面听着说书。
少时,说到梁红玉桴鼓助战,那女先儿口齿伶俐,把那鼓声、战声,以及黄天荡的水声,都形容出来。尤氏道:“那梁红玉是勾栏出身,倒能够佐夫立功。我们枉生在世族高门,白得了朝廷的封诰,未免惭愧。”宝琴道:“别人这么说还罢了,在大嫂子可说不上。只看大哥哥身居策府,将来手建功业,安邦定国。大嫂子便是萧酂侯的夫人,那梁红玉算得什么呢?”
尤氏道:“别说安邦定国了,就是眼前这点小事,你大哥就够发愁的。这两天南阳闹土匪,商议发兵,他和那班同事,也不知抬了多少的杠,一回来就是咳声叹气的。你想他从前是什么样的人:出去,外头有一帮朋友,只管吃喝玩乐;回家来,听姨娘们吹吹箫,唱唱曲子,多么自在。凭空的戴了这顶愁帽子,倒弄得他荆天棘地,神仙不做做罪人。你说傻不傻呢?”
平儿道:“天下做事的人,总带几分傻气。只看我们奶奶,多么有心眼儿,我看他就傻。当那份穷家,坑坑支支的省几个钱,挨尽了骂名儿,也没落着好。那些送邢姑娘的猩猩毡氅衣,送袭人的天马皮褂子,那一件不是自己白帖出来的?他说:宁可自己帖几个钱,别叫家里人像烧糊了卷子似的,叫人家笑话。
可不是傻心思么!”探春道:“要傻就得傻到傻大姐那个份儿,晴雯、入画被撵也由他,林妹妹的死的也由他。他总叫别人吃亏,自己一点亏不吃,那才傻得过呢。”说得众人都笑了。
宝钗笑道:“新近还出了一个小傻子,也是咱们家里的。”
大家问是谁?宝钗道:“就是走马上任的小兰大爷啊!这回送大嫂子的人回来说:兰儿到了那里,因为老爷从前上过李十儿的当,把什么门稿、家人、刑名老夫人都裁了,单找些幕僚办事。那些佐杂小官和生监们,见知府都没坐位的,他偏要他们坐炕说话。有一个官儿,拿着中堂的信,当面求差使。他可翻了,立时挂牌出去,训饬了一大套,就得罪中堂也不管。这还不算呢,九江那缺,管着海关,本来不坏。他把自己应得的钱,大把的拿出去,办了许多工艺局、农学书院。如今做官的,那个不为的发财?像他这傻子,恐怕没有第二份罢!”
尤氏笑道:“我只佩服宝二爷的话,说是:乐一天是一天,谁知道将来怎么样呢?这话最通。人若拿定这个主意,什么正经事都不用做了!”探春道:“他说得如此,为什么出家去寻苦吃呢?可见还是想不开。”宝钗道:“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想头,别人那里会知道呢?”众人只顾说话,那两套书早说完了,却不曾细听。女先儿又上来请点,大家都说不早了,你们也歇歇罢。尤氏却吩咐他们又吹打了一套《将军令》方罢。
此时已过定更,探春问道:“大哥哥还没有回来么?”尤氏道:“他见天总要三更半夜才家来哪,不知忙的是什么,我问他也不肯说。”宝钗因挂念哥儿,急欲回去,大家便告辞同散。
那时候南阳闹得是什么土匪呢?原来儋崖一带沿海(延/且)户,都生得冥顽刁悍,又传来红莲邪法,惯能兴云起雾,唤雨呼风。还有一种密咒,不论何人,一听了他的咒语,立时把祖宗父母都不要了,跟了他去。所以暗中啸聚了无数暴乱之徒。上回在海疆上起事,被安国公甄应嘉等督兵剿散。他们性成好乱,如何便肯甘心,仍在沿江沿海各处时时蠢动。
那回在南阳捣乱,只是几个幺么头目,可巧节度使王国臣畏葸无能,一闻匪乱,连忙坐着巡船,往外河去“游戈游戈。”
你道什么叫做“游戈”?说来可笑,此人识字有限,连“戈“两字都分不清!他只顾远远的去任意“游戈”,便把南阳一座坚城,轻轻的送与邪匪。
这消息传到京师,举朝失色。那些大臣们也开了一次会议,有的笨蠢如牛,有的畏事如虎,有的如营窟之兔,有的如藏穴之蛇,都相顾莫敢发语。只有一位孙尚书,还算是有见识的,说道:“这不过癣疥之患,只是事不宜迟,赶紧就邻近拨一支宿将去,三日赶到,包管平定。”座中定良郡王喝道:“神策府领袖不在这里,谁敢混出主意?”大家先听了不懂,细想了一想,方悟到:此时寿安郡王正出外差,这定良向来奉承他的,却忘了自己也是神策府的领袖。这话一出,一班朝贵哑口无言。
一搁就搁了好几天,那南阳的匪势,渐渐猖獗起来。
等到寿安郡王回京,一意要用龙武新军。先拟推刘永祥挂帅,这刘永祥有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