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红楼春梦 >

第34部分

红楼春梦-第34部分

小说: 红楼春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搁就搁了好几天,那南阳的匪势,渐渐猖獗起来。
等到寿安郡王回京,一意要用龙武新军。先拟推刘永祥挂帅,这刘永祥有名的是皮壳将军,人缘还好,有人告诉他说:神策府中招安一辈,有意坑他,一应刀枪弓箭,都挑那锈坏不能使的给他带去。他听了,仔细一想:究竟好好的脑袋,还是不搬家的为妥,连忙知难而退。随后,那寿安郡王不知听了何人说话,又看中了猴头猴脑的侯虎。侯虎久抱雄心,有此机会,如何不去?当下便草草定议。
贾珍深知不妥,忙去单见领袖,剀切谏阻。那两位领袖浮躁的浮躁,糊涂的糊涂,那里听得进去。贾珍急了,又遍谒东平北静诸王。
那天见了北静王,先将此事前后经过情形说了。又道:“侯虎那人,决非池中之物,他这一去不是抱薪救火么?”北静王毕竟英敏,一听贾珍的话,便道:“你这话所见深远,若是依你,怎么办呢?”贾珍道:“目下,统制周琼镇守江防,此人忠勇可恃。若命他火速抽调队伍,兼程前往,预计三五日可到,尚不为迟。还有甄应贵一军,现驻近畿。此人便是甄应嘉之弟,命他带队南征,合力兜剿,必可制胜。”北静王道:“近畿重要,不怕空虚么?”贾珍道:“以荫生所知,近畿尚有黄国庆、张志元缓急可用。京师只责成龙武中军,那军都是勋贵子弟,堪任干城腹心之寄。”北静王凝神细听,深佩他筹虑周密,着实奖励了几句。
次日入朝,便详细奏明皇上。皇上大为动容。即时召见神策府领袖两王,痛加训斥。吓得他们魂飞魄散,连碰了无数响头。一面特下旨意:命周琼、甄应贵督师分进合剿,务期扑灭。
又授贾珍为钦差参赞军务大臣,同赴前敌。贾珍上去谢恩,即时请训,便预备起程。
在贾珍深喜得遂报国之志,却苦了尤氏和佩凤、偕鸾诸人,见他身临战地,如何能舍。佩凤等向贾珍擦眼抹泪的,只不敢瞒怨他。尤氏见贾珍回来,便说道:“在家里好好的,练什么武?咱们家又不短什么,不像那帮行伍哥们,必得一刀一枪去拼取功名富贵。如今人住马不住,可怎么好?”贾珍道:“我一个犯过罪的人,皇上如此恩待,还不该去拼命立功么?至于成败祸福,自有定数,你们不必过虑。”
此时,贾蓉也站在身边。他虽是个花花公子,天性却不坏。
只看清虚观打醮那天,贾珍叫小厮们当众啐他,他都顺受无怨。
如今见他老子冒险出征,也是放心不下。听贾珍说到这里,便接着道:“爷单身去,家里如何能放心?还是蓉儿跟了去罢。”
贾珍道:“你去了也是废物,管得了什么?这又不是什么找乐的事,好歹都说不定。你是个独子,还是在家里看家的好。”
言下也觉惨然。
贾蓉道:“蓉儿要去,也是为此。爷不叫我往前敌去,就跟着粮台上也好。”贾珍道:“你再走了,这府里可交给谁呢?”贾蓉道:“我看蔷兄弟是咱们府里长大的,他还有事要求爷,若交给他,决没有错。爷若不放心,请琏二叔两边住着,多来查看查看,琏二叔也没有不尽心的。”贾珍听了,忙打发人请了贾琏、贾蔷来,重托他们一番,赶即到家祠叩别。
看家祠的贾仁回道:“从前国公爷杀贼的刀,挂在祠堂里,连叫了三夜。奴才们乍听见了,以为有什么响动,连忙开了祠门,进去细细瞧过,原来那声音是从刀鞘里发出,那刀也挺出了三四寸哪。这是国公爷的示兆,爷此去一定马到成功的。”
贾珍大喜,便取下那刀,随身佩上。又到西府里辞别了贾赦、贾政,贾赦笑道:“你这荣耀倒不小,可是在家享福不好么,冒那个风险做什么?”贾政却说起时局艰难,勉励了许多话。
贾珍这才带着贾蓉和两个办笔墨的门客,一路长征去了!
那贾琏、贾蔷二人,送贾珍父子到了八里桥,贾珍便拦住他们,又交代了好些琐事。他二人先回到东府,俞禄、来升带着家人们迎着请安。贾琏吩咐道:“如今大爷出兵去了,可不比大爷在家的时候,你们更得担点沉重。别管怎么样,总要对付这几天,别闹乱子。头一件要小心门户火烛;第二件不要酗酒聚赌,吵闹滋事。大爷既托付了我,我可说不得要得罪你们了,若犯出来,不管有脸的没脸的一样惩办。大爷为国家出力,你们都是多年陈人,也要替他多出点力。大爷立功回来,少不得重赏你们,还许提拔你们一官半职呢。”俞禄、来升等连声答应。贾琏又道:“有什么事,随时来回我。”
说罢,方同贾蔷走进上房来看尤氏。尤氏正和文花说着垂泪,见他二人进来,忙即让坐道:“大爷走了,倒叫二爷和蔷哥儿多受累了。”贾琏道:“自己弟兄,大哥又那么见爱,这不是应份的么?大嫂子也要宽心,大哥他是参赞,决不要亲自去打仗的。事情顺手,一两个月就许回来了,有什么担忧的呢?”尤氏道:“说是如此,出兵的事那里有准呢?”贾蔷又说起祖上战刀出鞘夜鸣,此去一定顺利。尤氏也觉希奇,心中稍为宽解。
贾琏道:“大嫂子这里没人照应,把老娘接来罢。”尤氏道:“他老人家自从二姨儿、三姨儿过去了,想起来就伤心落泪。耳朵也聋了,人也糊里糊涂的。他来了能照应谁?倒要我照应他,可不是没事找事么?”贾琏道:“明儿叫平奶奶来,给大嫂子解解闷。”尤氏道:“他那府里若放得开,来这里说说话儿也好,可别耽误了那边的事。”
贾琏坐了一会,便同贾蔷一路出来,笑对贾蔷道:“你多分点心,珍大爷若成了功,你的事也成了。”贾蔷笑道:“二叔给多多成全罢。”不知说的何事?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页 
上一页 
第二十二回 赏初雪姑嫂话戎机 靖飞尘士民攀宦辙
话说贾珍奉旨参赞军务,带着贾蓉同赴前敌,将宁府的事托与贾琏、贾蔷。他二人受了贾珍重托,都十分尽心。在贾琏本和贾珍甚好,不比寻常弟兄,到此时自义不容辞。那贾蔷却另有一种想头,说他自小蒙贾珍夫妇抚养成人,贾蓉又待他和亲弟兄一样,情分上应当出力,这还是面子话。内里就为的是自己和龄官一段姻缘。
他从前管着梨香院一班女戏子,单是龄官有意于他,生出许多情致。那回贾蔷为龄官拆笼子放鸟,龄官又在雨地里画蔷字,都是宝玉瞧见的。后来那班女戏子拆散了,龄官跟了一个老尼姑去,贾蔷还到那庵里看过他几次。不料老尼姑一病呜呼,龄官没有照管,被人哄骗,卖到戏班子里。他师父也深喜龄官色艺出群,因知是贾府出来的,不敢叫他在京里唱戏,便带了一班徒弟都到南边去了。
上年,贾珍收回府第,不免有些添置,命贾蔷回南采办。
到了苏州,有两个朋友邀去看戏,看了一出《思凡》。见那小尼姑非常面熟,小尼姑一面唱着,也两眼滴溜溜的看着贾蔷。
又听到他的唱声,才想起定是龄官。好容易寻到他的下处,去过好几趟。龄官一心只想嫁给蔷二爷,和他师父哭吵多次。他师父没法子也答应了,只是勒索身价。贾蔷在客边如何张罗得出,只好先回京来,再三央求贾蓉向贾珍说了。贾珍对于这些事,也是肯成全的,无奈龄官师父看他是个摇钱树,要的身价太大。贾珍这两年刚赏还庄产,一切那里有此余力,所以耽搁下了。这回贾珍命他看家,贾蔷暗想:只要大爷立功回来,必要酬谢他的,此事便大有可望。自从贾珍走后,终日只在东府照料,要叫尤氏、贾琏看出他的辛苦,将来好帮着说话。这也是人之常情。
那天,贾琏和贾蔷分路回到荣府,平儿因头疼,寻出依弗那洋药,剪了两小圆块,贴在鬓角。怕出去受风,未到议事厅去。见贾琏进来,便问道:“珍大爷走了么?”贾琏道:“我们送到八里桥才回来的。又到东府里去了一趟,看珍大奶奶哭哭啼啼的,倒叫人难受。你空的时候,瞧瞧他去罢。”平儿道:“这是好事,有什么可哭的?三姑爷也是跟着他老子上前敌,三姑娘接了信,倒说应该去的,一点也不发愁,到底是念书识字的好处。我昨儿去看他,想安慰他几句话,倒没得可说的了。”
贾琏见平儿贴着小膏药,笑道:“你贴这个倒显着俏皮了,别引出我的火来。”平儿笑道:“你别胡说了,往后只怕要在那府里住住呢。”贾琏道:“白天里去去也够了,横竖有蔷儿在那里钉着。”平儿笑道:“那更好了。在家里只说东府有事,在外头再弄一两个合适的,租个小房子住祝还有蔷小子当个抽头的,够多们乐哟!”贾琏道:“我如今是收心了,若不然,这也不是没干过的,还等你教给我么?就是蔷小子也老成多了,只一心一意的要想娶那龄官。”平儿道:“就是从前梨香院的龄官么?他眼下在那里呢?”贾琏道:“他在南边唱戏哪,上回蔷儿。。”刚说到蔷儿,只见莺儿走进来道:“二奶奶,我们姑娘在议事厅上等着,有事商量,请就去罢。”平儿答应了,忙将鬓角小膏药揭下,擦把脸,重匀了脂粉,便同莺儿往议事厅。走到廊子上,正遇着几个家人媳妇回了事下来的,笑道:“奶奶今儿来晚了。”
进了厅屋,只宝钗一个人在那里检账,平儿道:“三姑娘没来么?”宝钗道:“他三天来两天不来的,那里有准呢?这两天,三姑爷到了前敌,他外面做得大方,心里头也一样牵挂,怎好再去搅他。”平儿道:“这里的事不是都办完了么?还有什么商量的。”
宝钗道:“找你不为别的,李家纹妹妹眼前就要出阁,照老账上,这些外亲喜事都只送四色添箱礼,也有折干的。我想纹妹妹从前常住在这里,似乎该比别人加厚,所以寻你商量。”
平儿道:“这是很该的。你只管加上,谁能说什么?”宝钗道:“破例的事,我不敢自拿主意,还是大家商量的好。还有一件,那王家舅老爷做生日,有帖子来了。我仿佛听说:“王仁舅爷从前借二舅太爷的生日,在外头撒网,这回怕又是他捣鬼。他们家里的细底,你知道的比我多点,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平儿道:“这回可真是舅老爷的生日。那王仁舅爷早已和他叔叔掰了,还容他在家里住么?”宝钗道:“既是真正的生日,咱们还照常送礼。那天派谁送去,请太太的示罢。”
平儿见厅上挂的周□工笔美人直幅,那美人颇像自己,只是胖些,便走过去细看。宝钗向他打量一回,笑道:“平嫂子,你这件衣服怎么腰身做得这们紧,要放出些才合适呢。”平儿道:“这还是穿旧了的,也不值得再改了。”宝钗道:“别处都还好,单是腰身粗了,许有了喜信儿罢?”平儿听了,顿时脸上发红,说道:“没有的事。”宝钗笑道:“大喜大喜,这可该保重点。从前凤姐姐、尤二姐姐有了,都没落住,太太正替你们盼望着呢。”平儿笑道:“我是丫头的命,那里像奶奶们那么娇嫩。宝二奶奶,你有了哥儿,倒该拿我们来打趣了。”
宝钗道:“这不是玩话,我要早知道,今儿也不请你来了。”
二人又说了一回话各散。
此时,已近晚秋天气,一天冷似一天,渐渐的入了冬令。
一日,宝钗从议事厅下来,想起秋爽斋地炕坏了,前天吩咐管事们修理,不知修理好了没有,便亲自至秋爽斋看视一番。探春出迎,同至屋内闲话。见几上哥窑花觚还插着几枝白菊,笑道:“你这里菊花真开得长久。”探春道:“这是后开的。屋里不很暖,倒和花儿合式。”宝钗道:“这屋里地炕多年没生火了,乍一生,总不大暖。”探春道:“我许久没在园子里过冬,今年难得在这里,要好好赏两回雪了。只可惜诗社凑不起来。”
宝钗问得到家信没有?探春道:“他那有工夫写信呢?倒是衙门里来的信,说是大兵到了那里,连打了两个胜仗,把荆门镇克复了。他们和珍大哥也都在一起哪!”宝钗道:“亲家老爷带的都是久练的精兵,这些毛贼那禁得一打呢?”
莺儿跟宝钗来的,正和翠墨靠着玻璃窗向外闲看。忽向宝钗道:“姑娘,外头下雪珠儿了。”宝钗、探春俯窗一看,果然阴云密布,微霰纷飞。宝钗道:“都是三妹妹要赏雪,那滕六君赶来凑趣的。”探春道:“这还是头场雪,只怕下不多大。”
一会儿,雪点渐密,那梧桐树下山石,隐隐的有些积雪,却斑驳不匀。宝钗见探春意兴比往日都好,便道:“这雪可要下大了,咱们两个人也太少,还是寻云儿去罢。带着瞧瞧那梅花开了没有。”探春道:“到那里也好,我好两天没见他们了。”
莺儿听了,连忙回怡红院去取雪衣。
一时雪花更大,一片片似搓绵舞絮,只是下在地上半已融化。莺儿取了一件紫陀罗呢的外套来,服侍宝钗披上。探春也披了一件大红猩猩毡的斗篷,又都带了观音兜,莺儿、翠墨各打一柄青油伞,一路向栊翠庵而来。只见重林叠嶂,缭白萦青。
那池中枯蓼、寒芦堆些雪团,更压得欹斜有致。
过了蜂腰桥,见一人披氅拥盖,迎面行来。探春道:“什么人居然和咱们同趣呢?”渐行渐近,那人见了宝钗,忙道:“姐姐,你往那里去?”原来是邢岫烟。宝钗道:“邢妹妹,你怎么有此闲情,赶来赏雪?”岫烟道:“我那配赏雪呢?妈妈有两句话,叫我来和姐姐说的。刚好在这里遇着了。”说着,又和探春见礼。探春邀他同往栊翠庵去,宝钗道:“咱们有话,到庵里也好说的。”三人就此同行。
走到庵门,湘云正在门外看雪,笑道:“我正想着:这么好雪,怎没人踏雪寻梅?可巧你们就来了。”探春道:“这里红梅开了么?”湘云道:“你看那树上刚有骨朵呢,再有十天半个月,也要开了。”宝钗道:“梅花没开,咱们围炉清话也好。四妹妹呢?”湘云道:“在屋里哪。我拉他出来瞧瞧,他走到廊子上打一寒噤,就缩回去了。”探春道:“这雪地里也是冷,咱们屋里暖和暖和去罢。”大家进了庵堂,惜春闻声出迎,同至湘云房里。
探春正和惜春、湘云说话,宝钗悄拉岫烟一把,二人同往佛堂。岫烟悄悄的说道:“这两天,畿东有点小事,大哥要和柳芳同去,妈妈不肯放。他娘儿俩正在争执,妈妈叫我来告诉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