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荀子 >

第18部分

荀子-第18部分

小说: 荀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子行,晏子从於郊,曰:“婴闻之,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婴贫

无财,请假於君子,赠吾子以言:乘舆之轮,太山之木也,示诸隐栝,三月五月,

为帱菜敝而不反其常。君子之隐栝不可不谨也。慎之!兰茝、稾本,渐於蜜醴,

一佩易之。正君渐於香酒,可谗而得也。君子之所渐不可不慎也。”

人之於文学也,犹玉之於琢磨也。《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谓

学问也。和之璧,井里之厥也,玉人琢之,为天子宝。子赣、季路,故鄙人也,

被文学,服礼义,为天下列士。

学问不厌,好士不倦,是天府也。

君子疑则不言,未问则不立,道远日益矣。

多知而无亲,博学而无方,好多而无定者,君子不与。

少不讽,壮不论议,虽可,未成也。

君子壹教,弟子壹学,亟成。

君子进则能益上之誉而损下之忧。不能而居之,诬也;无益而厚受之,窃也。

学者必非为仕,而仕者必如学。

子贡问於孔子曰:“赐倦於学矣,愿息事君。”孔子曰:“《诗》云:‘温

恭朝夕,执事有恪。’事君难,事君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事亲。”孔子曰:

“《诗》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事亲难,事亲焉可息哉!”“然则赐愿

息於妻子。”孔子曰:“《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妻

子难,妻子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於朋友。”孔子曰:“《诗》云:‘朋友

攸摄,摄以威仪。’朋友难,朋友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耕。”孔子曰:

“《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耕难,耕焉

可息哉!”“然则赐无息者乎?”孔子曰:“望其圹,皋如也,嵮如也,鬲如

也,此则知所息矣。”子贡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

《国风》之好色也,传曰:“盈其欲而不愆其止。其诚可比於金石,其声可

内於宗庙。”《小雅》不以於污上,自引而居下,疾今之政,以思往者,其言有

文焉,其声有哀焉。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

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

古者匹夫五十而士。

天子、诸侯子十九而冠,冠而听治,其教至也。

君子也者而好之,其人,其人也而不教,不祥。非君子而好之,非其人也,

非其人而教之,赍盗粮,借贼兵也。

不自嗛其行者,言滥过。古之贤人,贱为布衣,贫为匹夫,食则饘粥不

足,衣则竖褐不完,然而非礼不进,非义不受,安取此?

子夏贫,衣若县鹑。人曰:“子何不仕?”曰:“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

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争利

如蚤甲而丧而掌。”

君人者不可以不慎取臣,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道不同,

何以相有也?均薪施火,火就燥;平地注水,水流湿。夫类之相从也,如此之著

也,以友观人,焉所疑?取友善人,不可不慎,是德之基也。《诗》曰:“无将

大车,维尘冥冥。”言无与小人处也。

蓝苴路作,似知而非。软弱易夺,似仁而非。悍戆好斗,似勇而非。

仁义礼善之於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於家也,多有之者富,少有之者贫,

至无有者穷。故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

凡物有乘而来,乘其出者,是其反者也。

流言灭之,货色远之。祸之所由生也,生自纤纤也,是故君子蚤绝之。

言之信者,在乎区盖之间。疑则不言,未问则不立。

知者明於事,达於数,不可以不诚事也。故曰:“君子难说,说之不以道,

不说也。”

语曰:“流丸止於瓯、臾,流言止於知者。”此家言邪说之所以恶儒者也。

是非疑则度之以远事,验之以近物,参之以平心,流言止焉,恶言死焉。

曾子食鱼有馀,曰:“泔之。”门人曰:“泔之伤人,不若奥之。”曾子泣

涕曰:“有异心乎哉!”伤其闻之晚也。

无用吾之所短遇人之所长,故塞而避所短,移而从所仕。疏知而不法,察辨

而操僻,勇果而亡礼,君子之所憎恶也。

多言而类,圣人也。少言而法,君子也。多言无法而流喆然,虽辩,小人也。

国法禁拾遗,恶民之串以无分得也。有夫分义则容天下而治;无分义则一妻

一妾而乱。

天下之人,唯各特意哉,然而有所共予也。言味者予易牙,言音者予师旷,

言治者予三王。三王既已定法度,制礼乐而传之,有不用而改自作,何以异於变

易牙之和,更师旷之律?无三王之法,天下不待亡,国不待死。饮而不食者,蝉

也;不饮不食者,浮蝣也。

虞舜、孝己孝而亲不爱,比干、子胥忠而君不用,仲尼、颜渊知而穷於世。

劫迫於暴国而无所辟之,则崇其善,扬其美,言其所长而不称其所短也。惟惟而

亡者,诽也;博而穷者,訾也;清之而俞浊者,口也。

君子能为可贵,不能使人必贵己;能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

诰誓不及五帝,盟诅不及三王,交质子不及五伯。

宥坐第二十八

孔子观於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於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

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

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

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问持满有道

乎?”孔子曰:“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

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

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门人进问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

夫子为政而始诛之,得无失乎?”孔子曰:“居!吾语女其故。人有恶者五,而

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

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於人,则不得免於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有之。故居处

足以聚徒成群,言谈足以饰邪营众,强足以反是独立,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不

诛也。是以汤诛尹谐,文王诛潘止,周公诛管叔,太公诛华仕,管仲诛付里乙,

子产诛邓析、史付,此七子者,皆异世同心,不可不诛也。《诗》曰:‘忧心悄

悄,愠于群小。’小人成群,斯足忧也。”

孔子为鲁司寇,有父子讼者,孔子拘之,三月不别。其父请止,孔子舍之。

季孙闻之不说,曰:“是老也欺予,语予曰:‘为国家必以孝。’今杀一人以戮

不孝,又舍之。”冉子以告。孔子慨然叹曰:“呜呼!上失之,下杀之,其可乎?

不教其民而听其狱,杀不辜也。三军大败,不可斩也;狱犴不治,不可刑也,罪

不在民故也。嫚令谨诛,贼也;今生也有时,敛也无时,暴也;不教而责成功,

虐也。已此三者,然后刑可即也。《书》曰:‘义刑义杀,勿庸以即,予维曰未

有顺事。’言先教也。”故先王既陈之以道,上先服之;若不可,尚贤以綦之;

若不可,废不能以单之;綦三年而百姓往矣。邪民不从,然后俟之以刑,则民知

罪矣。《诗》曰:“尹氏大师,维周之氐,秉国之均,四方是维,天子是庳,卑

民不迷。”是以威厉而不试,刑错而不用,此之谓也。今之世则不然:乱其教,

繁其刑,其民迷惑而堕焉,则从而制之,是以刑弥繁而邪不胜。三尺之岸而虚车

不能登也,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也。数仞之墙而民不逾也,百仞

之山而竖子冯而游焉,陵迟故也。今夫世陵迟亦久矣,而能使民勿逾乎!《诗》

曰:“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眷焉顾之,潸焉出涕!”岂

不哀哉!

《诗》曰:“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子曰:“伊稽

首,不其有来乎?”

孔子观於东流之水,子贡问於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

孔子曰:“夫水,大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

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

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

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孔子曰:“吾有耻也,吾有鄙也,吾有殆也:幼不能强学,老无以教之,吾

耻之。去其故乡,事君而达,卒遇故人,曾无旧言,吾鄙之。与小人处者,吾殆

之也。”

孔子曰:“如垤而进,吾与之;如丘而止,吾已矣。”今学曾未如疣赘,则

具然欲为人师。

孔子南适楚,戹於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弟子皆有饥色。子

路进而问之曰:“由闻之: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今夫子累

德、积义、怀美,行之日久矣,奚居之隐也?”孔子曰:“由不识,吾语女。女

以知者为必用邪?王子比干不见剖心乎!女以忠者为必用邪?关龙逢不见刑乎!

女以谏者为必用邪?吴子胥不磔姑苏东门外乎!夫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

材也。君子博学深谋不遇时者多矣。由是观之,不遇世者众矣,何独丘也哉!”

且夫芷兰生於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之学,非为通也;为穷而不困,忧而

意不衰也,知祸福终始而心不惑也。夫贤不肖者,材也;为不为者,人也;遇不

遇者,时也;死生者,命也。今有其人不遇其时,虽贤,其能行乎?苟遇其时,

何难之有!故君子博学、深谋、修身、端行以俟其时。”孔子曰:“由!居!吾

语女。昔晋公子重耳霸心生於曹,越王句践霸心生於会稽,齐桓公小白霸心生於

莒。故居不隐者思不远,身不佚者志不广。女庸安知吾不得之桑落之下!”

子贡观於鲁庙之北堂,出而问於孔子曰:“乡者赐观於太庙之北堂,吾亦未

辍,还复瞻被九盖皆继,被有说邪?匠过绝邪?”孔子曰:“太庙之堂,亦尝有

说。官致良工,因丽节文,非无良材也,盖曰贵文也。”

子道第二十九

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

人之大行也。若夫志以礼安,言以类使,则儒道毕矣,虽尧、舜不能加毫末於是

矣。孝子所以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子不从命乃衷;从命

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乃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

从命乃敬。故可以从而不从,是不子也;未可以从而从,是不衷也。明於从不从

之义,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悫以慎行之,则可谓大孝矣。《传》曰:“从道不

从君,从义不从父。”此之谓也。故劳苦雕萃而能无失其敬,灾祸患难而能无失

其义,则不幸不顺见恶而能无失其爱,非仁人莫能行。《诗》曰:“孝子不匮。”

此之谓也。

鲁哀公问於孔子曰:“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贞乎?”三问,孔子不

对。孔子趋出,以语子贡曰:“乡者君问丘也,曰:‘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

命,贞乎?’三问而丘不对,赐以为何如?”子贡曰:“子从父命,孝矣;臣从

君命,贞矣。夫子有奚对焉?”孔子曰:“小人哉!赐不识也。昔万乘之国有争

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争臣二人,

则宗庙不毁。父有争子,不行无礼;士有争友,不为不义。故子从父,奚子孝?

臣从君,奚臣贞?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谓贞也。”

子路问於孔子曰:“有人於此,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

然而无孝之名,何也?”孔子曰:“意者身不敬与?辞不逊与?色不顺与?古之

人有言曰:‘衣与,缪与,不女聊。’今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

其亲,无此三者,则何以为而无孝之名也?”孔子曰:“由志之吾语女。虽有国

士之力,不能自举其身,非无力也,势不可也。故入而行不修,身之罪也;出而

名不章,友之过也。故君子入则笃行,出则友贤,何为而无孝之名也!”

子路问於孔子曰:“鲁大夫练而床,礼邪?”孔子曰:“吾不知也。”子路

出,谓子贡曰:“吾以夫子为无所不知,夫子徒有所不知。”子贡曰:“女何问

哉?”子路曰:“由问鲁大夫练而床,礼邪?夫子曰:‘吾不知也。’”子贡曰:

“吾将为女问之。”子贡问曰:“练而床,礼邪?”孔子曰:“非礼也。”子贡

出,谓子路曰:“女谓夫子为有所不知乎?夫子徒无所不知,女问非也。礼,居

是邑,不非其大夫。”

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曰:“由,是裾裾何也?昔者江出於岷山,其始出也,

其源可以滥觞,及其至江之津也,不放舟,不避风则不可涉也,非维下流水多邪?

今女衣服既盛,颜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谏女矣?由!”子路趋而出,改服而入,

盖犹若也。孔子曰:“志之,吾语女。奋於言者华,奋於行者伐,色知而有能者,

小人也。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

行之至也。言要则知,行至则仁。既仁且知,夫恶有不足矣哉!”

子路入,子曰:“由,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对曰:“知者使人知己,

仁者使人爱己。”子曰:“可谓士矣。”子贡入,子曰:“赐,知者若何?仁者

若何?”子贡对曰:“知者知人,仁者爱人。”子曰:“可谓士君子矣。”颜渊

入,子曰:“回,知者若何?仁者若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