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荀子 >

第9部分

荀子-第9部分

小说: 荀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必相亲也,故人主必将有足使喻志决疑於远方者然后可。其辩说足以解烦、其

知虑足以决疑、其齐断足以距难,不还秩、不反君,然而应薄捍患足以持社稷,

然后可,夫是之谓国具。故人主无便嬖左右足信者谓之暗,无卿相辅佐足任使者

谓之独,所使於四邻诸侯者非其人谓之孤,孤独而暗谓之危。国虽若存,古之人

曰亡矣。《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此之谓也。

材人:愿悫拘录,计数纤啬而无敢遗丧,是官人使吏之材也。修饬端正,尊

法敬分而无倾侧之心,守职循业,不敢损益,可传世也,而不可使侵夺,是士大

夫官师之材也。知隆礼义之为尊君也,知好士之为美名也,知爱民之为安国也,

知有常法之为一俗也,知尚贤使能之为长功也,知务本禁末之为多材也,知无与

下争小利之为便於事也,知明制度、权物称用之为不泥也,是卿相辅佐之材也,

未及君道也。能论官此三材者而无失其次,是谓人主之道也。若是,则身佚而国

治,功大而名美,上可以王,下可以霸,是人主之要守也。人主不能论此三材者,

不知道此道,安值将卑埶出劳,并耳目之乐,而亲自贯日而治详,一日而曲辨之,

虑与臣下争小察而綦偏能,自古及今,未有如此而不乱者也。是所谓“视乎不可

见,听乎不可闻,为乎不可成”,此之谓也。

臣道第十三

人臣之论:有态臣者,有篡臣者,有功臣者,有圣臣者。内不足使一民,外

不足使距难,百姓不亲,诸侯不信,然而巧敏佞说,善取宠乎上,是态臣者也。

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是篡

臣者也。内足使以一民,外足使以距难,民亲之,士信之,上忠乎君,下爱百姓

而不倦,是功臣者也。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政令教化,刑下如影,应卒遇

变,齐给如响,推类接誉,以待无方,曲成制象,是圣臣者也。故用圣臣者王,

用功臣者强,用篡臣者危,用态臣者亡。态臣用则必死,篡臣用则必危,功臣用

则必荣,圣臣用则必尊。故齐之苏秦,楚之州侯,秦之张仪,可谓态臣者也。韩

之张去疾,赵之奉阳,齐之孟尝,可谓篡臣也。齐之管仲,晋之咎犯,楚之孙叔

敖,可谓功臣矣。殷之伊尹,周之太公,可谓圣臣矣。是人臣之论也,吉凶贤不

肖之极也。必谨志之而慎自为择取焉,足以稽矣。

从命而利君谓之顺,从命而不利君谓之谄;逆命而利君谓之忠,逆命而不利

君谓之篡;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苟容,以持禄养交而已耳,谓之

国贼。君有过谋过事,将危国家、殒社稷之惧也,大臣父兄有能进言於君,用则

可,不用则去,谓之谏;有能进言於君,用则可,不用则死,谓之争;有能比知

同力,率群臣百吏而相与强君挢君,君虽不安,不能不听,遂以解国之大患,除

国之大害,成於尊君安国,谓之辅;有能抗君之命,窃君之重,反君之事,以安

国之危,除君之辱,功伐足以成国之大利,谓之拂。故谏、争、辅、拂之人,社

稷之臣也,国君之宝也,明君所尊厚也,而暗主惑君以为己贼也。故明君之所赏,

暗君之所罚也;暗君之所赏,明君之所杀也。伊尹、箕子,可谓谏矣;比干、子

胥,可谓争矣;平原君之於赵,可谓辅矣;信陵君之於魏,可谓拂矣。《传》曰:

“从道不从君。”此之谓也。故正义之臣设,则朝廷不颇;谏、争、辅、拂之人

信,则君过不远;爪牙之士施,则仇雠不作;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故明主

好同而暗主好独,明主尚贤使能而飨其盛,暗主妒贤畏能而灭其功。罚其忠,赏

其贼,夫是之谓至暗,桀、纣所以灭也。

事圣君者,有听从,无谏争;事中君者,有谏争,无谄谀;事暴君者,有补

削,无挢拂。迫胁於乱时,穷居於暴国,而无所避之,则崇其美,扬其善,违其

恶,隐其败,言其所长,不称其所短,以为成俗。《诗》曰:“国有大命,不可

以告人,妨其躬身。”此之谓也。

恭敬而逊,听从而敏,不敢有以私决择也,不敢有以私取与也,以顺上为志,

是事圣君之义也。忠信而不谀,谏争而不谄,挢然刚折,端志而无倾侧之心,是

案曰是,非案曰非,是事中君之义也。调而不流,柔而不屈,宽容而不乱,晓然

以至道而无不调和也,而能化易,时关内之,是事暴君之义也。若驭朴马,若养

赤子,若食馁人。故因其惧也,而改其过;因其忧也,而辨其故;因其喜也,而

入其道;因其怒也,而除其怨;曲得所谓焉。《书》曰:“从命而不拂,微谏而

不倦,为上则明,为下则逊。”此之谓也。

事人而不顺者,不疾者也;疾而不顺者,不敬者也;敬而不顺者,不忠者也;

忠而不顺者,无功者也;有功而不顺者,无德者也。故无德之为道也,伤疾、堕

功、灭苦,故君子不为也。

有大忠者,有次忠者,有下忠者,有国贼者:以德复君而化之,大忠也;以

德调君而辅之,次忠也;以是谏非而怒之,下忠也;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

否,偷合苟容,以之持禄养交而已耳,国贼也。若周公之於成王也,可谓大忠矣;

若管仲之於桓公,可谓次忠矣;若子胥之於夫差,可谓下忠矣;若曹触龙之於纣

者,可谓国贼矣。

仁者必敬人。凡人非贤则案不肖也。人贤而不敬,则是禽兽也;人不肖而不

敬,则是狎虎也。禽兽则乱,狎虎则危,灾及其身矣。《诗》曰:“不敢暴虎,

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它。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此之谓也。

故仁者必敬人。敬人有道:贤者则贵而敬之,不肖者则畏而敬之;贤者则亲而敬

之,不肖者则疏而敬之。其敬一也,其情二也。若夫忠信端悫而不害伤,则无接

而不然,是仁人之质也。忠信以为质,端悫以为统,礼义以为文,伦类以为理,

喘而言,臑而动,而一可以为法则。《诗》曰:“不僣不贼,鲜不为则。”此之

谓也。

恭敬,礼也;调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故君子安礼乐利,谨

慎而无斗怒,是以百举不过也。小人反是。

通忠之顺,权险之平,祸乱之从声,三者,非明主莫之能知也。争然后善,

戾然后功,出死无私,致忠而公,夫是之谓通忠之顺,信陵君似之矣。夺然后义,

杀然后仁,上下易位然后贞,功参天地,泽被生民,夫是之谓权险之平,汤、武

是也。过而通情,和而无经,不恤是非,不论曲宜,偷合苟容,迷乱狂生,夫是

之谓祸乱之从声,飞廉、恶来是也。传曰:“斩而齐,枉而顺,不同而壹。”

《诗》曰:“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此之谓也。

致士第十四

衡听、显幽、重明、退奸、进良之术:朋党比周之誉,君子不听;残贼加累

之谮,君子不用;隐忌雍蔽之人,君子不近;货财禽犊之请,君子不许。凡流言、

流说、流事、流谋、流誉、流诉,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闻听而明誉之,定其

当而当,然后士其刑赏而还与之,如是则奸言、奸说、奸事、奸谋、奸誉、奸诉

莫之试也,忠言、忠说、忠事、忠谋、忠誉、忠诉莫不明通,方起以尚尽矣。夫

是之谓衡听、显幽、重明、退奸、进良之术。

川渊深而鱼鳖归之,山林茂而禽兽归之,刑政平而百姓归之,礼义备而君子

归之。故礼及身而行修,义及国而政明,能以礼挟而贵名白,天下愿,令行禁止,

王者之事毕矣。《诗》曰:“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此之谓也。川渊者,鱼龙

之居也;山林者,鸟兽之居也;国家者,士民之居也。川渊枯则鱼龙去之,山林

险则鸟兽去之,国家失政则士民去之。无土则人不安居,无人则土不守,无道法

则人不至,无君子则道不举。故土之与人也,道之与法也者,国家之本作也。君

子也者,道法之摠要也,不可少顷旷也。得之则治,失之则乱;得之则安,失

之则危;得之则存,失之则亡。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

今,未尝闻也。《传》曰:“治生乎君子,乱生乎小人。”此之谓也。

得众动天。美意延年。诚信如神,夸诞逐魂。

人主之患,不在乎不言用贤,而在乎不诚必用贤。夫言用贤者口也,却贤者

行也,日行相反而欲贤者之至,不肖者之退也,不亦难乎!夫耀蝉者务在明其火,

振其树而已,火不明,虽振其树,无益也。今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则天下归之,

若蝉之归明火也。

临事接民而以义,变应宽裕而多容,恭敬以先之,政之始也;然后中和察断

以辅之,政之隆也;然后进退诛赏之,政之终也。故一年与之始,三年与之终。

用其终为始,则政令不行而上下怨疾,乱所以自作也。《书》曰:“义刑义杀,

勿庸以即,女惟曰‘未有顺事’。”言先教也。

程者,物之准也;礼者,节之准也。程以立数,礼以定伦,德以叙位,能以

授官。凡节奏欲陵,而生民欲宽,节奏陵而文,生民宽而安。上文下安,功名之

极也,不可以加矣。

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自古及今,未有二

隆争重而能长久者。

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

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故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

水深而回,树落则粪本,弟子通利则思师。《诗》曰:“无言不雠,无德不报。”

此之谓也。

赏不欲僣,刑不欲滥,赏僣则利及小人,刑滥则害及君子。若不幸而过,宁

僣勿滥;与其害善,不若利淫。

议兵第十五

临武君与孙卿子议兵於赵孝成王前。王曰:“请问兵要。”临武君对曰:

“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孙

卿子曰:“不然。臣所闻古之道,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弓矢不调,则羿不

能以中微;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以致远;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

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故兵要在乎附民而已。”临武君曰:“不然。兵

之所贵者埶利也,所行者变诈也。善用兵者,感忽悠闇,莫知其所从出,孙、吴

用之,无敌於天下,岂必待附民哉!”孙卿子曰:“不然。臣之所道,仁者之兵,

王者之志也。君之所贵,权谋埶利也;所行,攻夺变诈也,诸侯之事也。仁人之

兵,不可诈也。彼可诈者,怠慢者也,路亶者也,君臣上下之间滑然有离德者也。

故以桀诈桀,犹巧拙有幸焉。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若赴水火,

入焉焦没耳。故仁人上下,百将一心,三军同力,臣之於君也,下之於上也,若

子之事父,弟之事兄,若手臂之捍头目而覆胸腹也,诈而袭之,与先惊而后击之,

一也。且仁人之用十里之国,则将有百里之听;用百里之国,则将有千里之听;

用千里之国,则将有四海之听。必将聪明警戒,和传而一。故仁人之兵聚则成卒,

散则成列,延则若莫邪之长刃,婴之者断;兑则若莫邪之利锋,当之者溃;圜居

而方止,则若盘石然,触之者角摧,案角鹿埵、陇种、东笼而退耳。且夫暴国

之君,将谁与至哉?彼其所与至者,必其民也。而其民之亲我欢若父母,其好我

芬若椒兰;彼反顾其上则若灼黥,若仇雠。人之情,虽桀、跖,岂又肯为其所恶

贼其所好者哉!是犹使人之子孙自贼其父母也,彼必将来告之,夫又何可诈也?

故仁人用,国日明,诸侯先顺者安,后顺者危,虑敌之者削,反之者亡。《诗》

曰:‘武王载发,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遏。’此之谓也。”孝成王、

临武君曰:“善!请问王者之兵设何道何行而可?”孙卿子曰:“凡在大王,将

率末事也。臣请遂道王者诸侯强弱存亡之效,安危之埶;君贤者其国治,君不能

者其国乱;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治者强,乱者弱,是强弱之

本也。上足卬,则下可用也,上不卬,则下不可用也。下可用则强,下不可用则

弱,是强弱之常也。隆礼效功,上也;重禄贵节,次也;上功贱节,下也:是强

弱之凡也。好士者强,不好士者弱;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政令信者强,政令

不信者弱;民齐者强,民不齐者弱;赏重者强,赏轻者弱;刑威者强,刑侮者弱;

械用兵革攻完便利者强,械用兵革窳楛不便利者弱;重用兵者强,轻用兵者弱;

权出一者强,权出二者弱:是强弱之常也。齐人隆技击,其技也,得一首者则赐

赎锱金,无本赏矣。是事小敌毳则偷可用也,事大敌坚则焉涣离耳。若飞鸟然,

倾侧反覆无日,是亡国之兵也,兵莫弱是矣。是其去赁市、佣而战之几矣。

魏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服矢五十个,置戈

其上,冠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是

数年而衰而未可夺也,改造则不易周也。是故地虽大,其税必寡,是危国之兵也。

秦人,其生民也陿阨,其使民也酷烈,劫之以埶,隐之以阨,忸之以庆

赏,䲡之以刑罚,使天下之民所以要利於上者,非斗无由也。阨而用之,得

而后功之,功赏相长也,五甲首而隶五家,是最为众强长久,多地以正。故四世

有胜,非幸也,数也。故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

之锐士,秦之锐士不可以当桓、文之节制,桓、文之节制不可以敌汤、武之仁义,

有遇之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