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北史 >

第213部分

北史-第213部分

小说: 北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遣张行本奏威罪恶,帝付蕴推鞫之,乃处其死。帝曰:“未忍便杀。”遂父子及

孙三世并除名。

蕴又欲重己权势,令虞世基奏罢司隶刺史以下官属,增置御史百余人。於是

引致奸黠,共为朋党,郡县有不附者,阴中之。于时军国多务,凡是兴师动众,

京都留守,及与诸蕃互市,皆令御史监之。宾客附隶,遍于郡国,侵扰百姓,帝

弗之知也。以度辽之役,进位银青光禄大夫。及司马德戡将为乱也,江阳长张惠

绍夜弛告之。蕴共惠绍谋,欲矫诏发郭下兵民,尽取荣公护儿节度,收在外逆党

宇文化及等,仍发羽林殿脚,遣范富娄等入自西苑,取梁公萧钜及燕王处分,扣

门援帝。谋议已定,遣报虞世基。世基疑反者不实,抑其计。须臾,难作。蕴叹

曰:“谋及播郎,竟误人事!”遂见害。子愔,为尚辇直长,亦同日死。

袁充,字德符,本陈郡阳夏人也。其后寓居丹阳。祖昂,父君正,俱为梁侍

中。充少警悟,年十余岁,其父党至门,时冬初,充尚衣葛衫。客戏充曰:“袁

郎子,絺兮绤兮,凄其以风。”充应声答曰:“唯絺与绤,服之无斁。”以是大

见嗟赏。仕陈,年十七,为秘书郎。历太子舍人、晋安王文学、吏部侍郎、散骑

常侍。及陈灭归国,历蒙、鄜二州司马。充性好道术,颇解占候,由是领太史令。

时上将废皇太子,正穷东宫官属,充见上雅信符应,因希旨进曰:“比观玄象,

皇太子当废。”上然之。充复表奏隋兴以后,日景渐长,曰:“开皇元年,冬至

日影一丈二尺七寸二分,自尔渐短。至十七年,冬至影一丈二尺六寸三分。四年

冬至,在洛阳测影,一丈二尺八寸八分。二年,夏至影一尺四寸八分,自尔渐短。

至十六年,夏至影一尺四寸五分。《周官》以土圭之法正日影,日至之影尺有五

寸。郑玄云:‘冬至之影一丈三尺。’今十六年夏至之影,短于旧影五分,十七

年冬至之影,短于旧影三寸七分。日去极近,则影短而日长;去极远,则影长而

日短。行内道,则去极近;外道,则去极远。《尧典》曰:‘日短星昴,以正仲

冬。’据昴星昏中,则知尧时仲冬,日在须女十度。以历数推之,开皇已来冬至,

日在斗十一度,与唐尧之代,去极并近。谨案《春秋元命包》云:‘日月出内道,

璇玑得常,天帝崇灵,圣王相功。’京房《别对》曰:‘太平日行上道,升平行

次道,霸世行下道。’伏惟大隋启运,上感乾元,影短日长,振古未之有也。”

上大悦,告天下。将作役功,因加程课,丁匠苦之。

仁寿初,充言上本命与阴阳律吕合者六十余条而奏之,因上表曰:“皇帝载

诞之初,非止神光瑞气,嘉祥应感。至于本命行年,生月生日,并与天地日月、

阴阳律吕,运转相符,表里合会。此诞圣之异,宝历之元。今与物更新,改年仁

寿,岁月日子,还共诞圣之时并同,明合天地之心,得仁寿之理。故知洪基长算,

永永无穷。”上大悦,赏赐优崇,侪辈莫之比。

仁寿四年甲子岁,炀帝初即位,充及太史丞高智宝奏言:“去岁冬至,日景

逾长。今岁皇帝即位,与尧受命年合。昔唐尧受命四十九年,到上元第一纪甲子,

天正十一月庚戍冬至;陛下即位,其年即当上元第一纪甲子,天正十一月庚戍冬

至,正与唐尧同。自放勋以来,凡经八上元,其间绵代,未有仁寿甲子之合。谨

案:第一纪甲子,太一在一宫,天目居武德,阴阳历数,并得符同唐尧。唐尧丙

辰生,丙子年受命,止合三五。未若己丑甲子,支干并当六合。允一元三统之期,

合五纪九章之会,共帝尧同其数,与皇唐比其踪。信所谓皇哉唐哉,唐哉皇哉者

矣。”仍讽齐王暕率百官拜表奉贺。后荧惑守太微者数旬,时缮修宫室,征役

繁重,充乃上表称“陛下修德,荧惑退舍”。百僚毕贺。帝大喜,前后赏赐将万

计。时军国多务,充候帝意欲有所为,便奏称天文见象,须有改作,以是取媚于

上。大业六年,迁内史舍人。从征辽东,拜朝请大夫、秘书少监。

后天下大乱,帝初罹雁门之厄,又盗贼益起,心不自安。充复托天文,上表

陈嘉瑞以媚上曰:

伏惟陛下握录图而驭黔首,提万善而化八纮,以百姓为心,匪一人受庆,先

天罔违所欲,后天必奉其时。是以初膺宝历,正当上元之纪;乾之初九,又与本

命符会。斯则圣人冥契,故能动合天经。谨案去年已来,玄象星瑞,毫厘无爽。

谨录尤异,上天降祥、破突厥等状七事。

其一,去八月二十八日夜,大流星如斗,出王良北,正落突厥营,声如崩墙。

其二,八月二十九日夜,复有大流星如斗,出羽林,向北流,正当北方。依占,

频二夜流星坠贼所,贼必败散。其三,九月四日夜,频有两星大如斗,出北斗魁,

向东北流。依占,北斗主杀伐,贼必破败。其四,岁星主福德,频行京都二处分

野。依占,国家之福。其五,去七月内,荧惑守羽林,九月七日已退舍。依占,

不出三日,贼必败散。其六,去年十一月二十日夜,有流星赤如火,从东北向西

南,落贼帅卢明月营,破其橦车。其七,十二月十五日夜,通汉镇北有赤气互北

方,突厥将亡之应也。依勘《城录》,河南、洛阳并当甲子,与乾元初九爻及上

元甲子符合。此是福地,永无所虑。旋观往政,侧闻前古,彼则异时间出,今则

一朝总萃。岂非天赞有道,助歼凶孽?方清九夷于东濊,沉五狄于北溟,告成岱

岳,无为汾水。

书奏,帝大悦,超拜秘书令。亲待逾昵,每欲征讨,充皆预知之,乃假托星

象,奖成帝意,在位者皆切患之。宇文化及弑逆之际,并诛充。

李雄,勃海蓚人也。父棠,名列《诚义传》。雄少慷慨,有壮志。弱冠,从

周武帝平齐,以功授帅都督。隋文帝作相,从韦孝宽破尉迟迥,拜上开府,赐爵

建昌县公。伐陈之后,以功进位大将军。历郴江二州刺史,并有能名。后坐事免。

汉王谅之反,炀帝将发幽州兵讨之。时窦抗为幽州总管,帝恐其贰,问可任者於

杨素。素遂进雄,授上大将军,拜廉州刺史。驰至幽州,止传舍,召募得千余人。

抗恃素贵,不时相见。雄遣人谕之,后二日,抗从铁骑二千来诣雄所。雄伏甲禽

抗,悉发幽州兵步骑三万,自井陉讨谅。迁幽州总管。寻征拜户部尚书。雄明辩

有器干,帝甚任之。新罗尝遣使朝贡,雄至朝堂与语,因问其冠制所由。其使者

曰:“古弁遗象,安有大国君子不识?”雄因曰:“中国无礼,求诸四夷。”使

者曰:“自至已来,此言外未见无礼。”宪司以雄失辞,奏劾其事,竟坐免。俄

而复职。从幸江都,帝以仗卫不整,顾雄部伍之。雄立指麾,六军肃然。帝大悦

曰:“公真武侯才也。”寻转右候卫大将军。复坐事除名。辽东之役,帝令从军

自效,因从来护儿自东莱将指沧海。会杨玄感反于黎阳,帝疑之,诏锁雄送行在

所。雄杀使亡归玄感,玄感每与计焉。及玄感败,伏诛,籍没其家。

论曰:隋文肇基王业,刘昉实启其谋,于时当轴执钧,物无异论。不能忘身

急病,以义断恩,方乃虑难求全,偷安怀禄。其在周也,靡忠贞之节;其奉隋也,

愧竭命之诚。非义掩其前功,蓄怨兴其后衅,而望不陷刑辟,保贵全生,难矣。

柳裘、皇甫绩,因人成事,好乱乐祸,大运光启,并参枢要。斯固在人欲其悦己,

在我欲其骂人,理自然也。晏婴有言曰:“一心可以事百君,百心不可以事一君。”

于昉等见之矣。郭衍,文皇缔构之始,当爪牙之寄;炀帝经纶之际,参心膂之谋。

而如脂如韦,以水济水,君所谓可,亦曰可焉,君所谓不,亦曰不焉,功虽居多,

名不见重。然则立身行道,可不慎欤!语曰:“无为权首,将受其咎。”又曰:

“无始祸,无兆乱。”夫忠为令德,施非其人尚或不可,况托足邪径,又不得其

人者欤!张衡夺宗之计,实兆其谋,夫动不以顺,能无及于此也?杨汪以学业自

许,其终不令,惜乎!裴蕴素怀奸险,巧于附会,作威作福,唯利是视,灭亡之

祸,其可免乎!袁充少在江东,初以警悟见许,委质隋氏,更以玄象自矜,要求

时幸,干进附入,变动星占,谬增晷景,厚诬天道,乱常侮众。刑兹勿舍,其在

斯乎!李雄斯言为玷,取讥夷翟,以乱从乱,何救诛夷。

 卷七十五 列传第六十三

○赵煚赵芬王韶元岩宇文弼伊娄谦李圆通(陈茂)郭荣庞

晃李安杨尚希张煚苏孝慈元寿

赵煚,字通贤,天水西人也。祖超宗,魏河东太守。父仲懿,尚书左丞。

煚少孤,养母至孝。年十四,有人盗伐其父墓中树者,煚对之号恸,因执送

官。见魏右仆射周惠达,长揖不拜,自述孤苦,涕泪交集,惠达为之陨涕叹息者

久之。及长,沈深有器局,略涉书记。周文帝引为相府参军事。从破洛阳。及班

师,煚请留抚纳亡叛,从之。煚于是帅所领与齐人前后五战,斩获甚众,以功封

平定县男。累转中书侍郎。

周闵帝受禅,迁硖州刺史。蛮酋向天王以兵攻信陵、秭归,煚袭击破之,二

郡获全。时周人于江南岸置安蜀城以御陈,属霖雨数旬,城颓者百余步。蛮酋郑

南乡叛,引陈将吴明彻欲掩安蜀。议者皆劝煚益修守御,煚不从,乃遣使说诱江

外生蛮向武阳,令乘虚掩袭南乡所居,获其父母妻子。南乡闻之,其党各散,陈

兵亦遁。明年,吴明彻屡为寇患,煚与前后十六战,每挫其锋。以功授开府仪同

三司,再迁户部中大夫。周武帝欲收齐河南地,煚谏曰:“河南洛阳,四面受敌,

纵得不可以守。请从河北直指太原,倾其巢穴,可一举以定。”帝不纳,师竟无

功。寻从上柱国于翼自三鸦道伐陈,克十九城而还。以谗毁,功不见录。累迁御

正上大夫。

煚与宗伯斛斯徵素不协,徵后出为齐州刺史,坐事下狱,自知罪重,遂逾狱

走。帝大怒,购之甚急。煚密奏曰:“徵自以罪重,惧死遁逃,若不北走匈奴,

则南奔吴越。徵虽愚陋,久历清显,奔彼敌国,无益圣朝。今炎旱为灾,可因兹

大赦。”帝从之。徵赖而免,煚卒不言。

隋文帝为丞相,加上开府,再迁大宗伯。及践阼,煚授玺绂。进位大将军,

赐爵金城郡公,拜相州刺史。朝廷以煚习故事,徵拜尚书右仆射。未几,以忤旨

出为陕州刺史,转冀州刺史,甚有威惠。煚尝有疾,百姓奔驰,争为祈祷,其得

人情如此。冀州市多奸诈,煚为铜斗铁尺。置于肆,百姓便之。帝闻而嘉焉,颁

之天下,以为常法。尝有人盗煚田中蒿,为吏所执。煚曰:“此乃刺史不能宣风

化,彼何罪也?”慰谕遣之,令人载蒿一车赐盗者,盗愧过于重刑。帝幸洛阳,

煚来朝,帝劳之。卒于官。

子义臣嗣,位至太子洗马。后同杨谅反,诛。

赵芬,字士茂,天水西人也。父谅,周秦州刺史。芬少有辩智,颇涉经史。

周引为相府铠曹参军。历记室,累迁开府仪同三司。性强济,所居之职,皆有声

绩。周武帝亲总万机,拜内史下大夫,转小御正。明习故事,每朝廷有所疑议,

众不能决者,芬辄为评断,莫不称善。后为司会。及申国公李穆讨齐,引为行军

长史,封淮安县男。再迁东京小宗伯,镇洛阳。隋文帝为丞相,尉迟迥与司马消

难阴谋往来,芬察知之,密白帝。由是深见亲委,迁东京左仆射,进爵郡公。开

皇初,罢东京官,拜尚书右仆射,与郢公王谊修律令。俄兼内史令,甚见信任。

未几,以老病出为蒲州刺史,加金紫光禄大夫,仍领关东运漕,赐钱百万、粟五

千石而遣之。后数年,上表乞骸骨,征还京师。赐以三骥轺车,几杖被褥,归于

家。皇太子又致巾帔。后数年,卒,帝遣使致祭,鸿胪监护丧事。

子元恪嗣,位扬州总管司马,左迁候卫长史。

少子元楷,与元恪皆明干世事。元楷,大业中为历阳郡丞,与庐江郡丞徐仲

宗俱竭百姓之产,以贡于帝。仲宗迁南郡丞;元楷超拜江都丞,兼领江都宫监。

王韶,字子相,自云太原晋阳人也,世居京兆。祖谐,原州刺史。父谅,早

卒。韶幼而方雅,颇好奇节,有识者异之。在周,累以军功,官至车骑大将军、

仪同三司。复转军正。周武帝既拔晋州,意欲旋师,韶谏曰:“取乱侮亡,正在

今日。方欲释之而去,臣愚深所未解。”帝大悦。及齐平,进位开府,封晋阳县

公,赐口马杂畜万计。迁内史中大夫。宣帝即位,拜丰州刺史,改封昌乐县公。

隋文帝受禅,进爵项城郡公,转灵州刺史,加位大将军。晋王广之镇并州,

除行台右仆射,赐彩五百匹。韶性刚直,王甚惮之,每事谘询,不敢违法度。韶

尝奉使检行长城,后王穿池,起三山,韶既还,自锁而谏,王谢而罢之。帝闻而

嘉叹,赐金百两,并后宫四人。平陈之役,以本官为元帅府司马。及克金陵,韶

即镇焉。晋王广班师,留韶于石头防遏,委以后事。岁余,征还。帝谓公卿曰:

“晋王以幼出藩,遂能克平吴、越,王子相之力也。”于是进位柱国,赐奴婢三

百口,锦绢五千段。及上幸并州,以其称职,特加劳勉。后上谓曰:“自朕至此,

公须鬓渐白,无乃忧劳所致?柱石之望,唯在于公,努力勉之!”韶辞谢,上劳

而遣之。

秦王俊为并州总管,仍为长史。岁余,驰驿入京,劳弊而卒。帝甚伤惜之,

谓秦王使者曰:“语尔王,我前令子相缓来,如何乃遣驰驿?杀我子相,岂不由

汝!”言甚冫妻怆。使有司为立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