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北史 >

第89部分

北史-第89部分

小说: 北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以前慰劳德兴功,封章武县伯,正除七兵。转殿中。普泰初,除侍中,进号

骠骑将军、左光禄大夫。同时久病,牵强启乞仪同。

初同之为黄门也,与节闵帝俱在门下,同异其为人,素相款托。帝以恩旧,

许之,除仪同三司。永熙初,薨,赠尚书右仆射。四子,长子斐嗣。

斐字子章,性残忍,以强断知名。齐文襄引为大将军府刑狱参军,谓云:

“狂简,斐然成章,非嘉名字也。”天保中,稍迁尚书左丞,别典京畿诏狱。酷

滥非人情所为,无问事之大小,拷掠过度,于大棒车辐下死者非一。或严冬至寒,

置囚于冰雪之上;或盛夏酷热,暴之日下,枉陷人致死者,前后百数人。伺察官

人罪失,动即奏闻。朝士见之,莫不重迹屏气,皆目之为校事。斐扬扬得志,言

必自矜。后以谤史事,与李庶俱病鞭杖,死狱中。斐弟筠,青州中从事。

同兄静,好学有风度,饮酒至数斗不乱。终于太常丞。大统初,赠太仆卿、

平州刺史。静子景裕。

景裕字仲孺,小字白头。少敏,专经为学。居拒马河,将一老婢作食,妻子

不自随从。又避地大宁山,不营世事。居无二业,唯在注解。其叔父同职居显要,

而景裕止于园舍,情均郊野。谦恭守道,贞素自得,由是世号居士。节闵初,除

国子博士,参议正声,其见亲遇,待以不臣之礼。永熙初,以例解。天平中,还

乡里。与邢子才、魏季景、魏收、邢昕等同征赴邺,景裕寓托僧寺,讲听不已。

未几,归本郡。

河间邢摩纳与景裕从兄仲礼据乡作逆,逼其同反,以应西魏。齐神武命都督

贺拔仁讨平之。闻景裕经明行著,驿马特征。既而舍之,使教诸子,在馆十日一

归家,随以鼎食。景裕风仪言行,雅见嗟赏。

先是,景裕注《周易》、《尚书》、《孝经》、《论语》、《礼记》、《老

子》,其《毛诗》、《春秋左氏》未讫。齐文襄入相,于第开讲;招延时俊,令

景裕解所注《易》。景裕理义精微,吐发闲雅。时有问难,或相诋诃,大声厉色,

言至不逊。而景裕神彩俨然,风诵如一,从容往复,无际可寻,由是士君子嗟美

之。初,元颢入洛,以为中书郎。普泰中,复除国子博士。进退其间,未曾有得

失之色。性清静,淡于荣利,弊衣粗食,恬然自安,终日端严,如对宾客。兴和

中,补齐王开府属,卒于晋阳。神武悼惜之。

景裕虽不聚徒教授,所注《易》大行于世。又好释氏,通其大义。天竺胡沙

门道悕,每译诸经论,辄托景裕为之序。景裕之败也,系晋阳狱,至心诵经,

枷锁自脱。是时,又有人负罪当死,梦沙门教讲经,觉时如所梦,谓诵千遍,临

刑刀折。主者以闻,赦之。此经遂行,号曰《高王观世音》。景裕弟辩。

辩字景宣,少好学,博通经籍。正光初,举秀才,为太学博士。以《大戴礼》

未有解诂,辩乃注之。其兄景裕为当时硕儒,谓辩曰:“昔侍中注《小戴》,今

汝注《大戴》,庶纂前修矣。”节闵帝立,除中书舍人。属齐神武起兵信都,既

破尔朱氏,遂鼓行指洛。节闵遣辩持节劳之于邺。神武令辩见其所奉中兴主,辩

抗节不从。神武怒曰:“我举大义,诛群丑,车驾在此,谁遣尔来?”辩抗言酬

答,守节不挠。神武异之,舍而不逼。

孝武即位,以辩为广平王赞师。永熙二年,平等浮屠成,孝武会万僧于寺。

石佛低举其头,终日乃止。帝礼拜之。辩曰:“石立社移,自古有此,陛下何怪。”

及帝入关,事起仓卒,辩不及至家,单马而从。或问辩曰:“得辞家不?”辩曰:

“门外之道,以义断恩,复何辞也。”

孝武至长安,封范阳县公。历位给事黄门侍郎,领著作,加本州大中正。周

文帝以辩有儒术,甚礼之,朝廷大议,常召顾问。迁太子少保,领国子祭酒。赵

青雀之乱,魏太子出居渭北,辩时随从,亦不告家人。其执志敢决,皆此类也。

寻除太常卿、太子少傅,转少师,魏太子及诸王等皆行束脩之礼,受业于辩,进

爵范阳郡公。

自孝武西迁,朝仪湮坠,于时朝廷宪章、乘舆法服、金石律吕、晷刻浑仪,

皆令辩因时制宜。皆合轨度,多依古礼。性强记默识,能断大事,凡所创制,处

之不疑。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累迁尚书令。及建门官,为师氏中大夫。

明帝即位,迁小宗伯,进位大将军。

帝尝与诸公幸其第,儒者荣之。出为宜州刺史,以患不之部。卒,谥曰献,

配食文帝庙庭。子慎嗣。位复州刺史。慎弟诠,性趫捷,善骑射,位仪同三司。

隋开皇初,以辩前代名德,追封沈国公。

初,周文欲行《周官》,命苏绰专掌其事。未几而绰卒,乃令辩成之。于是

依《周礼》建六官,革汉、魏之法。以魏恭帝三年,始命行之。六卿之外,置太

师、太傅、太保各一人,是曰三孤。时未建东宫,其太子官员,改创未毕。寻又

改典命为大司礼,置中大夫。自兹厥后,世有损益。武成元年,增御正四人,位

上大夫。保定四年,改宗伯为纳言,礼部为司宗,大司礼为礼部,大司乐为乐部。

五年,左右武伯各置大夫一人。以建德元年,改置宿卫官员。二年,省六府诸司

中大夫以下官,府置四司,以下大夫为官之长,士贰之。是岁,又增改东宫官员。

三年,初置太子谏议大夫,员四人,文学十人。皇弟、皇子友,员各二人,学士

六人。四年,又改置宿卫官员。其司武、司卫之类,皆后所增改。太子正宫尹之

属,亦后所创置。而典章散灭,弗可复知。宣帝嗣位,事不师古,官员班品,随

情变革。至如初置四辅官,及六府诸司复置中大夫,并御正、内史增置上大夫等,

则今载于外史。余则朝出夕改,莫能详录。

于时,虽行《周礼》,内外众职,又兼用秦、汉等官,今略举其名号及命数,

附之于左。其纪传内更有余官而于此不载者,亦史之阙文也。

柱国、大将军,建德四年增置上柱国、上大将军也。正九命。

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建德四年改为开府仪同大将军,仍增上开府仪

同大将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建德四年改为仪同大将军,仍增上仪同大将

军;雍州牧。九命。

骠骑大将军、右光禄大夫,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户三万以上州刺史。正

八命。

征东、征南、征西、征北等将军、右金紫光禄大夫;中军、镇军、抚军等将

军,左金紫光禄大夫;大都督;户二万以上州刺史;京兆尹。八命。

平东、平西、平南、平北等将军,右银青光禄大夫;前、右、左、后等将军,

左银青光禄大夫;帅都督;柱国大将军府长史、司马、司录;户一万以上州刺史。

正七命。

冠军将军、太中大夫;辅国将军、中散大夫;都督;户五千以上州刺史;户

一万五千以上郡守。七命。

镇远将军、谏议大夫;建忠将军、诚议大夫;别将;开府长史、司马、司录;

户不满五千以下州刺史;户一万以上郡守。正六命。

中坚将军、右中郎将;宁朔将军、左中郎将;仪同府、正八命州长史,司马,

司录;户五千以上郡守;大呼药。六命。

宁远将军、右员外常侍;扬烈将军、左员外常侍;统军;骠骑车骑将军府、

八命州长史,司马,司录;柱国大将军府中郎、掾、属;户一千以上郡守;长安、

万年县令。正五命。

伏波将军、奉车都尉;轻车将军、奉骑都尉;四征中镇抚将军府、正七命州

长史,司马,司录;开府府中郎、掾、属;户不满一千以下郡守;户七千以上县

令;正八命州呼药。五命。

宣威将军、武贲给事;明威将军、冗从给事;仪同府中郎、掾、属;柱国大

将军府列曹参军;四平前左右后将军府、七命州长史,司马,司录;正八命州别

驾;户四千以上县令;八命州呼药。正四命。

襄威将军、给事中;厉威将军、奉朝请;军主;开府列曹参军;冠军辅国将

军府、正六命州长史,司马,司录;正七命州别驾;正八命州中从事;七命郡丞;

户二千以上县令;正七命州呼药。四命。

威烈将军、右员外侍郎;讨寇将军、左员外侍郎;幢主;仪同府、正八命州

列曹参军;柱国大将军府参军;镇远建忠中坚宁朔将军府长史,司马;正六命州

别驾;正七命州中从事;正六命郡丞;户五百以上县令;七命州呼药。正三命。

荡寇将军、武骑常侍;荡难将军、武骑侍郎;开府参军,骠骑车骑将军府、

八命州列曹参军,宁远扬烈伏波轻车将军府长史;正六命州中从事,六命郡丞;

户不满五百以下县令;戍主;正六命州呼药。三命。

殄寇将军、强弩司马;殄难将军、积弩司马;四征中镇抚将军府、正七命州

列曹参军;正五命郡丞。正二命。

扫寇将军、武骑司马;扫难将军、武威司马;四平前右左后将军府、七命州

列曹参军;五命郡丞;戍副。二命。

旷野将军、殿中司马;横野将军、员外司马;冠军辅国将军府、正六命州列

曹参军。正一命。

武威将军、淮海都尉;武邪将军、山林都尉;镇远建忠中坚宁朔宁远扬烈伏

波轻车将军府列曹参军。一命。

周制:封郡县五等爵者,皆加开国;授柱国大将军、开府、仪同者,并加使

持节、大都督;其开府又加骠骑大将军、侍中;其仪同又加车骑大将军、散骑常

侍;其授总管、刺史,则加使持节、诸军事。以此为常。大象元年,诏总管、刺

史及行兵者,加持节,余悉罢之。辩所制定之后,又有改革。今粗附之云。辩弟

光。

光子景仁。性温谨,博览群书,精于《三礼》,善阴阳,解钟律,又好玄言。

孝昌初,释褐司空府参军事。及魏孝武西迁,光于山东立义,遥授晋州刺史。大

统六年,携家西入,除丞相府记室参军,赐爵范阳县伯。俄拜行台郎中,专掌书

记,改封安息县伯。历位京兆郡守、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匠师中大夫,进爵燕

郡公、虞州刺史,行陕州总管府长史,卒官。周武帝少尝受业于光,故赠赙有加

恒典,赠少傅,谥曰简。

光性崇佛道,至诚信敬。常从周文狩于檀台山,时猎围既合,帝遥指山上谓

群公曰:“公等有所见不?”咸曰:无所见。”光独曰:“见一桑门。”帝曰:

“是也。”即解围而还。令光于桑门立处造浮图。掘基一丈,得瓦钵锡杖各一,

帝称叹,因立寺焉。及为京兆,而郡舍先是数有妖怪,前后郡将,无敢居者。光

曰:“吉凶由人,妖不妄作。”遂人居之。未几,光所乘马忽升厅事,登床,南

首而立。食器无故自破。光并不以介怀,其精诚守正如此。注《道德经章句》行

于世。子贲。

贲字子征。略涉书记,颇解钟律。在周,袭爵燕郡公,历位鲁阳太守、太子

少宫尹、仪同三司、司武上士。时隋文帝为大司马,贲知帝非常人,深自推结。

宣帝嗣位,加开府。及文帝被顾托,群情未一,引贲置左右。帝将之东第,百官

皆不知所去,帝潜令贲部伍仗卫,因召公卿而谓曰:“欲富贵者当相随来!”往

往偶语,欲有去就。贲严兵而至,众莫敢动。出崇阳门至东宫,门者拒不内,贲

谕之不去,瞋目叱之,门者遂却。既而帝得入,贲恒典宿卫,承间进说以应天顺

人之事,帝从之。及受禅,命贲清宫,因典宿卫。贲乃奏改周旗帜,更为嘉名,

其青龙、驺虞、朱雀、玄武、千秋、万岁之旗,皆贲所创也。寻拜散骑常侍,兼

太子左庶子、左领军将军。

及高颎、苏威共掌朝政,贲甚不平。时柱国刘昉被疏忌,贲讽昉及上柱国元

谐、李询、华州刺史张宾等谋黜颎、威,五人相与辅政。又以晋王上之爱子,谋

行废立。复私谓皇太子曰:“贲将数谒殿下,恐为上谴,愿察区区之心。”谋泄,

昉等委罪于宾、贲。公卿奏二人坐当死,帝以龙潜之旧,不忍加诛,并除名。宾

未几卒。岁余,贲复爵位,检校太常卿。以古乐宫县七八,损益不同,历代通儒,

议无定准,乃上表曰:“殷人以上,通用五音。周武克殷,得鹑火天驷之应,其

音用七。汉兴,加应钟,故十六枚而在一虡。郑玄注《周礼》,“二八十六为虡”,

此则七八之义,其来远矣。然世有沿革,用舍不同。至周武帝复改县七,以林钟

为宫。夫乐者,政之本也,故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是以吴札观而辩兴亡。然则

乐也者,所以动天地,感鬼神,情发于声,安危斯应。周武以林钟为宫,盖将亡

之征也。且林钟之管,即黄种下生之义。黄钟,君也,而生于臣,明于皇朝九五

之应。又阴者臣也,而居君位,更显国家登极之祥。斯实冥数相符,非关人事。

臣闻五帝不相沿乐,三王不相袭礼,此盖随时改制而不失雅正者也。”帝竟从之,

改七县八,黄钟为宫。诏贲与仪同杨庆和刊定周、齐音律。

未几,历郢、虢、怀三州刺史。在怀州决沁水东注,名曰利人渠,又派入温

县,名曰温润渠,以溉舄咸,人赖其利。后为齐州刺史,粜官米而自粜,坐除名。

后从幸洛阳,帝从容谓曰:“我始为大司马,及总百揆,频繁左右,与卿足

为恩旧。卿若无过,位与高颎齐。坐与凶人交构,由是废黜。言念畴昔之恩,复

处牧伯之位,何乃不思报效,以至于此!吾不忍杀卿,是屈法申私耳。”贲俯伏

陈谢。诏复本官。后数日,对诏失旨,又自叙功绩,有怨言。帝大怒,谓群臣曰:

“吾将与贲一州,观此,不可复用。”

后皇太子为其言曰:“此辈并有佐命功,虽性行轻险,诚不可弃。”帝曰:

“我抑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