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明史 >

第47部分

明史-第47部分

小说: 明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川地震。十五年五月丙戌,两广地震。七月甲申,山西地震。十六年九月,凤

阳地屡震。十一月丙申,山东地震。明年正月庚寅朔,凤阳地震。乙卯,南京地

震。三月辛卯,广东地震。

▲山颓

洪武六年正月壬戌夜,伏羌高山崩。正统八年十一月,浙江绍兴山移于平田。

是岁,陕西二处山崩。十三年,陕西夏秋霪雨,通渭、平凉、华亭三县山倾,军

民压死者八十余口。天顺四年十月,星子山裂。成化八年七月,陇州北山吼三日,

裂成沟,长半里,寻复合。十六年四月壬子,巨津州金沙江北岸白石雪山断裂里

许,两岸山合,山上草木如故。下塞江流,禾黍尽没。久之其下渐开,水始泄。

六月,长乐平地出小阜,人畜践之辄陷。明年,复涌一高山。十七年十二月辛丑,

寿阳县城南山崩,声如牛吼。弘治三年六月乙巳,河州山崩地陷。九年六月庚寅,

山阴、萧山二县同日大雨山崩。十四年闰七月,乌撒军民府大雨山崩。十五年八

月戊申,宣府合河口石山崩。十八年六月丙子,河州沙子沟夜大雷雨,石岸山崩,

移七八里,崩处裂为沟,田庐民畜俱陷。正德元年十二月癸亥,即墨三表山石崩。

四年三月甲寅,辽东东山大家峪山崩二处,约丈余。五年六月癸巳,秦州山崩,

伤室庐、禾稼甚众。龙王沟口山亦崩。六年七月丙寅,夔州獐子溪骤雨,山崩。

十三年五月癸亥,云南黑盐井山崩,井塞。十五年八月丁丑,云南赵州大雨,山

崩。嘉靖四年七月乙酉,清源贾家山崩。五年四月壬申,贵州歹苏屯山崩。十九

年十二月己巳,峨眉宋皇观山鸣,震裂,涌泉水八日。二十一年六月乙酉,归州

沙子岭大雷雨,崖石崩裂,塞江流二里许。二十六年七月癸酉,澄城麻陂山界头

岭,昼夜吼数日。山忽中断,移走,东西三里,南北五里。隆庆二年五月庚戌,

永宁州山崩。是岁,乐亭地裂三处,俱涌黑沙水。四年八月,湖州山崩,成湖。

万历二十五年六月,泰山崩。二十七年八月甲午,狄道城东山崩,其下冲成一沟。

山南耕地涌出大小山五,高二十余丈。三十三年八月丙午,镇江西南华山裂二三

尺。三十七年六月辛酉,甘肃南山崩。天启三年闰十月乙卯,仁寿长山声震如雷,

裂七里,宽三尺,深不可测。崇祯九年十二月,镇江金鸡岭土山崩。后八年,秦

州有二山,相距甚远,民居其间者数百万家。一日地震,两山合,居民并入其中。

▲雨毛、地生毛

洪武十九年九月丙子,天雨絮。宣德元年七月甲午,地生毛,长尺余。正统

八年,浙江地生白毛。成化十三年四月,甘肃地裂,生白毛。十五年五月,常州

地生白毛。十七年四月,南京地生白毛。弘治元年五月丙寅,泸州长宁县雨毛。

正德十二年四月,金华地生黑白毛,长尺余。

▲年饥

洪武二年,湖广、陕西饥。四年,陕西洊饥。五年,济南、东昌、莱州大

饥,草实树皮,食为之尽。六年,苏州、扬州、真定、延安饥。七年,北平所属

州县三十三饥。十五年,河南饥。十九年春,河南饥。夏,青州饥。二十年,山

东三府饥。二十三年,湖广三府、二州饥。二十四年,山东及太原饥,徐、沛民

食草实。二十五年,山东洊饥。

永乐元年,北畿、山东、河南及凤阳、淮安、徐州、上海饥。二年,苏、松、

嘉、湖四府饥。四年,南畿、浙江、陕西、湖广府州县卫十四饥。五年,顺天、

保定、河间饥。十年,山东饥。十二年,直省州县二十四饥。十三年,顺天、青

州、开封三府饥。十四年,平阳、大同二府饥。十八年,青、莱二府大饥。时皇

太子赴北京,过邹县,命亟发官粟以赈。

洪熙元年,北畿饥。山东、河南、湖广及南畿州县三十四饥。

宣德元年,直省州县二十九饥。二年,直省县十四饥。三年,直省州县十五

饥。六年直省县十饥。八年,以水旱告饥者,府州县七十有六。九年,南畿、山

东、浙江、陕西、山西、江西、四川多告饥,湖广尤甚。十年,扬、徐、滁、南

昌大饥。

正统三年春,平凉、凤翔、西安、巩昌、汉中、庆阳、兖州七府及南畿三州、

二县,江西、浙江六县饥。四年,直省州县卫十八及山西隰州、大同、宣府、偏

头诸关饥。五年,直省十府、一州、二县饥。陕西大饥。六年,直省州县二十六

饥。八年夏,湖南饥。秋,应天、镇江、常州三府饥。九年春,苏州府饥。是岁,

云南、陕西乏食。十年,陕西、山西饥。十二年夏,淮安、岳州、襄阳、荆州、

郴州俱洊饥。十三年,宁、绍二府及州县七饥。

景泰元年,大名、顺德、广平、保定、处州、太原、大同七府饥。二年,大

名、广平又饥。顺天、保定、西安、临洮、太原、大同、解州饥。三年,淮、徐

大饥,死者相枕藉。四年,徐州洊饥。河南、山东及凤阳饥。五年,两畿十府

饥。六年春,两畿、山东、山西、浙江、江西、湖广、云南、贵州饥,苏、松尤

甚。七年,北畿、山东、江西、云南又饥。河南亦饥。

天顺元年,北畿、山东并饥,发茔墓,斫道树殆尽。父子或相食。二年,长

沙、辰州、永州、常德、岳州五府及铜鼓、五开诸卫饥。四年,湖广及镇远府,

都匀、平越诸卫饥。六年,陕西饥。

成化元年,两畿、浙江、河南饥。二年,南畿饥。四年,两畿、湖广、山东、

河南无麦。凤阳及陕西、宁夏、甘、凉饥。五年,陕西洊饥。六年,顺天、河

间、真定、保定四府饥,食草木殆尽。山西、两广、云南并饥。八年,山东饥。

九年,山东又大饥,骼无余胔。十三年,南畿、山东饥。十四年,北畿、湖广、

河南、山东、陕西、山西饥。十五年,江西饥。十六年,北畿、山东、云南饥。

十八年,南畿、辽东饥。十九年,凤阳、淮安、扬州三府饥。二十年,陕西饥,

道殣相望。畿南及山西平阳饥。二十一年,北畿、山东、河南饥。二十三年,

陕西大饥。武功民有杀食宿客者。淮北、山东亦饥。

弘治元年,应天及浙江饥。六年,山东饥。七年,保定、真定、河间三府饥。

八年,苏、松、嘉、湖四府饥。十四年,顺天、永平、河间、河南四府饥。辽东

大饥。十五年,辽东洊饥。兖州饥。十六年,浙江、山东及南畿四府、三州饥。

十七年,淮、扬、庐、凤洊饥,人相食,且发瘗胔以继之。十八年,延安诸府

饥。

正德三年,庐、凤、淮、扬四府饥。四年,苏、松、常、镇四府饥。五年,

山东饥。七年,嘉兴、金华、温、台、宁、绍六府乏食。八年,河间、保定饥。

九年春,永平诸府饥,民食草树殆尽,有阖室死者。秋,关、陕亦饥。十一年,

顺天、河间饥。河南大饥。十二年春,顺天、保定、永平饥。十三年,苏、松、

庐、凤、淮、扬六府饥。十四年冬,辽东饥,南畿、淮、扬诸府尤甚。十六年,

辽东饥。

嘉靖二年,应天及滁州大饥。三年,湖广、河南、大名、临清饥。南畿诸郡

大饥,父子相食,道殣相望,臭弥千里。四年,河间、沈阳、大同三卫饥。五

年,顺天、保定、河间三府大饥。六年,辽东大饥。八年,真定、庐、凤、淮、

扬五府,徐、滁、和三州及山东、河南、湖广、山西、陕西、四川饥,襄阳尤甚。

九年,畿内、河南、湖广、山东、山西大饥。十二年,北畿、山东饥。十五年,

湖广大饥。十七年,北畿饥。河南、郧阳、襄阳三府饥。二十年,保定、辽东饥。

二十一年,顺天、永平饥。二十四年,又饥。南畿亦饥。二十五年,顺天饥,江

西亦饥。二十七年,巩昌、汉中大饥。三十一年,宣、大二镇大饥,人相食。三

十二年,南畿、庐、凤、淮、扬、山东、河南、陕西并饥。三十三年,顺天及榆

林饥。三十六年,辽东大饥,人相食。三十九年,顺天、永平饥。四十年,两畿、

山西饥。四十三年,北畿、山东大饥。四十四年,顺天饥。四十五年,淮、徐饥。

隆庆元年,苏、松二府大饥。二年,湖广饥。

万历元年,淮、凤二府饥,民多为盗。十年,延安、庆阳、平凉、临洮、巩

昌大饥。十三年,湖广饥。十五年七月,黄河以北,民食草木。富平、蒲城、同

官诸县,有以石为粮者。十六年,河南饥,民相食。苏、松、湖三府饥。二十二

年,河南大饥,给事中杨明绘《饥民图》以进,巡按陈登云进饥民所食雁粪,帝

览之动容。二十八年,山东及河间饥。二十九年,两畿饥。阜平县饥,有食其稚

子者。苏州饥,民殴杀税使七人。三十七年,山西饥。四十年,南畿洊饥,凤

阳尤甚。四十三年,浙江饥。四十四年,山东饥甚,人相食。河南及淮、徐亦饥。

四十五年,北畿民食草木,逃就食者,相望于道。山东属邑多饥。四十六年,陕

西饥。四十八年,湖广大饥。

崇祯元年,陕西饥,延、巩民相聚为盗。二年,山西、陕西饥。五年,淮、

扬诸府饥,流殍载道。六年,陕西、山西大饥。淮、扬洊饥,有夫妻雉经于树

及投河者。盐城教官王明佐至自缢于官署。七年,京师饥,御史龚廷献绘《饥民

图》以进。太原大饥,人相食。九年,南阳大饥,有母烹其女者。江西亦饥。十

年,浙江大饥,父子、兄弟、夫妻相食。十二年,两畿、山东、山西、陕西、江

西饥。河南大饥,人相食,卢氏、嵩、伊阳三县尤甚。十三年,北畿、山东、河

南、陕西、山西、浙江、三吴皆饥。自淮而北至畿南,树皮食尽,发瘗胔以食。

十四年,南畿饥。金坛民于延庆寺近山见人云,此地深入尺余,其土可食。如言

取之,淘磨为粉粥而食,取者日众。又长山十里亦出土,堪食,其色青白类茯苓。

又石子涧土黄赤,状如猪肝,俗呼“观音粉”,食之多腹痛陨坠,卒枕藉以死。

是岁,畿南、山东洊饥。德州斗米千钱,父子相食,行人断绝。大盗滋矣。

▲黄眚黄祥

正统十一年二月辛酉,有异气现华盖殿金顶及奉天殿鸱吻之上。成化九年四

月乙亥,两京雨土。十三年四月戊戌,陕西、甘肃冰厚五尺,间以杂沙,有青红

黄黑四色。弘治十年三月己酉,雨土。十一年四月辛巳,雨土。十七年二月甲辰,

郧阳、均州雨沙。嘉靖元年正月丁卯,雨黄沙。十三年二月己未,雨微土。二十

一年,象山雨黄雾,行人口耳皆塞。隆庆元年三月甲寅,南郑雨土。万历二十五

年二月癸亥,湖州雨黄沙。四十六年三月庚午,暮刻,雨土,濛濛如雾如霰,入

夜不止。四十七年二月甲戌,从未至酉,尘沙涨天,其色赤黄。四十八年,山东

省城及泰安、肥城皆雨土。崇祯十二年二月壬申,浚县有黑黄云起,旋分为二。

顷之四塞。狂风大作,黄埃涨天,间以青白气。五步之外,不辨人踪,至昏始定。

十四年正月壬寅,黄埃涨天。

 卷三十一 志第七

◎历一

后世法胜於古,而屡改益密者,惟历为最著。《唐志》谓天为动物,久则差

忒,不得不屡变其法以求之。此说似矣,而不然也。《易》曰:“天地之道,贞

观者也。”盖天行至健,确然有常,本无古今之异。其岁差盈缩迟疾诸行,古无

今有者,因其数甚微,积久始著。古人不觉,而后人知之,而非天行之忒也。使

天果久动而差忒,则必差参凌替而无典耍,安从修改而使之益密哉?观传志所书,

岁失其次、日度失行之事,不见於近代,亦可见矣。夫天之行度多端,而人之智

力有限,持寻尺之仪表,仰测穹苍,安能洞悉无遗。惟合古今人心思,踵事增修,

庶几符合。故不能为一成不易之法也。

黄帝迄秦,历凡六改。汉凡四改。魏迄隋,十五改。唐迄五代,十五改。宋

十七改。金迄元,五改。惟明之《大统历》,实即元之《授时》,承用二百七十

馀年,未尝改宪。成化以后,交食往往不验,议改历者纷纷。如俞正己、冷守中

不知妄作者无论已,而华湘、周濂、李之藻、刑云路之伦颇有所见。郑世子载

堉撰《律历融通》,进《圣寿万年历》,其说本之南部御史何瑭,深得《授时》

之意,而能补其不逮。台官泥於旧闻,当事惮於改作,并格而不行。崇祯中,议

用西洋新法,命阁臣徐光启、光禄卿李天经先后董其事,成《历书》一百三十馀

卷,多发古人所未发。时布衣魏文魁上疏排之,诏立两局推验。累年校测,新法

独密,然亦未及颁行。由是观之,历固未有行之久而差者,乌可不随时修改,以

求合天哉。

今采各家论说,有裨於历法者,著於篇端。而《大统历》则述立法之原,以

补《元志》之未备。《回回历》始终隶於钦天监,与《大统》参用,亦附录焉。

▲历法沿革

吴元年十一月乙未冬至,太史院使刘基率其属高翼上戊申《大统历》。太祖

谕曰:“古者季冬颁历,太迟。今於冬至,亦未善。宜以十月朔,著为令。”洪

武元年改院为司天监,又置回回司天监。诏徵元太史院使张佑、回回司天太监黑

的儿等共十四人,寻召回回司天台官郑阿里等十一有至京,议历法。三年改监为

钦天,设四科:曰天文,曰漏刻,曰《大统历》,曰《回回历》。以监令、少监

统之。岁造《大统民历》、《御览月令历》、《七政躔度历》、《六壬遁甲历》、

《四季天象占验历》、《御览天象录》,各以时上。其日月交食分秒时刻、起复

方位,先期以闻。十年三月,帝与群臣论天与七政之行,皆以蔡氏旋之说对。帝

曰:“朕自起以来,仰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