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游戏竞技电子书 > 横行在超级三国志 >

第195部分

横行在超级三国志-第195部分

小说: 横行在超级三国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却说吴凡,耳边听诸葛亮策马跑开了,这才对曹操道:
    “大哥难道真的要放了此人?”
    曹操听吴凡话中有话,扭头看向吴凡疑惑道:
    “八弟的意思是……”
    吴凡道:
    “眼下江东虽然并无水军优势,所剩军队也根本不足与我军抗衡。然,诸葛亮此人极擅计谋与阵法,他日对我曹军祸害定然不浅;而计谋和阵法并不需要重兵配合,甚至只以百千兵士就可实施。计谋之厉弟不必多说,大哥想必十分清楚;单就阵法来讲,弟这次侥幸逃脱乃是万幸,换作是其它武将落入这个阵法之中,此时定难存活。”
    这番话让曹操顿时怔住,心中也有些怀疑放走诸葛亮的这个决定是否正确。
    吴凡毕竟是武将,亲临战阵的时候比曹操多得多。面对同样一个问题,同样一个人,二人分析的出发点却是皆然不同。曹操更多的时候偏向于身为君主的统治大局观,如何对人才擅加利用,赢得百姓民心等等。而吴凡则偏向于战场上你死我活的争斗,如何让己方士兵尽量减小伤亡,削弱敌人实力等等。
    吴凡这时再道:
    “大哥可能还不知道吧?弟这次虽然侥幸逃生,但爪黄飞电,却是……死在了这个阵法里。”
    曹操一听这个消息,顿时瞪大了眼睛,惊道:
    “爪黄飞电竟然……死了?”
    曹操一共有两匹爱马,一为绝影,一为爪黄飞电。虽说曹操把爪黄飞电送给了吴凡,但对爪黄飞电的喜爱却是丝毫不减,时常二人在一起并辔而行的时候,曹操都要笑吟吟地端详爪黄飞电一阵,抚一抚马颈,梳理一下鬃毛,喜爱之情不言而喻。
    而吴凡对爪黄飞电也是同样地十分喜爱,很多时候宁可自己受点伤,也要尽量避免让爪黄飞电受伤。
    得知爪黄飞电已死,而且是死在诸葛亮的阵法里,曹操心痛不已。吴凡再次说道:
    “如今我曹军平定天下在即,诸葛亮在这般情况下受大哥厚礼相待却仍然不肯归降,可见其心志之异。大哥看看这些将士们,他们已经在平定天下的过程中付出了太多,如今为了这一个异心之人,大哥难道忍心让这些将士们再多受些磨难吗?”
    曹操看了一遍眼前这些曹军将士,众人也在看着曹操,目光中透出的肯切之情已经说明了一切。虽说这个时代常讲‘君子一言,快马一鞭’,又‘大丈夫不可出尔反尔’等等。不过,在经过吴凡这番说导后,本来就不是特别在意名声的曹操已经顾不得这些了。
    在这里不妨再提一句:若是换作袁绍,就算手下将臣把道理已经对他讲得明明白白了,仍然不见得会改变主意。其中原因,无非是那样做在袁绍看来是极损自己名声的。
    这并不足以说袁绍就很庸碌。中肯地评价一下:每个时代,都会造就人们不同的价值追求。身在这个重视名节的时代,袁绍无疑是人们心目中的标杆、楷模。只可惜他的职业是君主,而这份追求对于他的这个职业明显不是那么地适合。
    再说曹操,既然已经改变心意,当即命令骑兵部队追上去,把诸葛亮就地处死。吴凡这时却再次出言道:
    “大哥不必如此劳师动众。实不相瞒,弟早在那个翻转阵法中,亲眼看到我军士兵惨死之状,就已痛下决心,定要除掉此人。尤其爪黄飞电之痛,更令弟痛彻心扉,不除此人,难慰平生。请大哥让弟亲手诛杀此人,以慰惨死士兵及爪黄飞电之灵”
    曹操听罢默然点了点头,命士兵牵过一匹好马,给八弟骑乘。
    吴凡却无声地摆了摆手,面向诸葛亮逃去的方向站定,伸手自背后缓缓抽出金光闪闪的左节钺。
    这把左节钺是献帝作为皇权下放,令吴凡以拔乱统正为名征讨马腾联盟军时赏赐给吴凡的。打败马腾联盟军后,左节钺就再没用过,只因它的意义非凡,代表了皇帝亲征,因此一般情况下不好随便亮出来。
    此时吴凡的目标只不过是一个诸葛亮,为什么却要拿出意义非凡的左节钺呢?吴凡自有他的想法——
    ‘你诸葛亮不是口口声声匡正汉室,扫清我们这些“叛臣贼军”吗?老子这回就用象征你心目中正统皇帝的左节钺**你,只有这样老子才能获得更大的快感’
    曹操看到吴凡站在这里抽出左节钺,不由得愣住,心中奇怪吴凡这是要干什么?他倒不是觉得吴凡在这个时候亮出左节钺不合适,而是搞不懂诸葛亮已经跑得连影都看不到了,吴凡不赶紧骑马去追,却站在这里抽出左节钺……
    这是什么道理?
    不只曹操搞不懂,周围将士们也都搞不懂,互相面面相覻一眼后,扭回头来继续愣愣地看着吴凡。
    但见吴凡将左节钺抽出后,金光大盛将周围照得一片通亮。却是遥望着诸葛亮逃走的方向,口中道:
    “黄老将军,请远射一枝火箭。”。
第281节 气死诸葛亮
    黄忠以及身边的众人听到这句话,顿时一阵惊疑——
    难道吴都督要把左节钺飞出去,击杀已经跑出老远的诸葛亮?
    这怎么可能?诸葛亮至少已经跑出千米之遥了。这么远的距离,又是黑夜,就算有火箭照明一人一马的目标也是极难捕捉。而且又是徒手飞掷,左节钺能否飞那么远都是一个问题。在这两者基础上还要击杀诸葛亮,这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啊。
    至少在众将看来,以自己的能力根本就不可能办得到。
    黄忠在听吴凡说出这句话后也是迟疑了一下。不过,这毕竟是吴凡的口令,他作为吴凡的手下没什么好说的,因此还是很快弯弓搭箭,瞄向诸葛亮逃走的方向。使出全身力量将玄铁弓拉成满月,随后一声沉喝,将火箭射了出去。
    黄忠乃是三国两大神射手之一,诸葛亮虽然已经逃出很远,以至若是让黄忠直接将其射杀肯定办不到。但要是说射一枝火箭,照出诸葛亮在哪里,这还是可以做到的。
    随着弓弦响起,但见一枝火箭循着诸葛亮逃去的方向迅疾冲向天空。箭簇上的火焰由于风力作用虽然不是很亮,但也在漆黑的视界里照出一片光亮来。
    当这枝火箭余力将尽,从空中落下去的时候,正好将正在策马急驰的诸葛亮笼罩在光照之中。
    射箭和投掷是两码事。先说箭矢,其外形比较符合流线形设计,可以较好地破开空气阻力,在弓弦的回弹力下可以射得很远。
    而投掷就不同了。
    单以射程论,相比弓箭而言,投掷有太多的弊端。现实生活里,弓箭射出几百米的距离不算什么值得夸耀的事;但谁要是能把任意物体投掷出一百米距离,那就相当厉害了。
    再说此时的众人,在看到千余米外微弱的火箭光照下,诸葛亮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身影时,都不禁皱起了眉头。在随后看向吴凡的过程中虽然没有说什么,心中却都是在暗暗摇头:完了,这次吴都督恐怕是要丢丑了。
    吴凡现在在曹军中的人际关系那是相当地良好,众人为他担忧自然是情理之中,毕竟在众多士兵眼前折了面子不是一件光鲜的事情。不过,其中有一个人却是例外,此人就是司马懿。
    目前曹军已经将孙坚军旱寨彻底攻陷,孙坚军上至将军下至兵卒,全军溃败而逃。和其他众位将军一样,得知祭台这边的事后,司马懿便策马来到这里,无声地站在士兵群中,就想暗中观察一下吴凡的实力。
    此时,和众位将军不同,司马懿在看到诸葛亮若隐若现的身影后,嘴角却是泛起一丝冷笑。笑吴凡自不量力,厉害吹大了,以至让自己可以看到一场好戏。
    而此时的吴凡,在遥望了一眼千余米外的诸葛亮后,丝毫没有迟疑,侧身将左节钺挥至身后,同时却是抬头看向漫天星斗,口中道了一声“真是个美丽的夜晚”。
    那股子悠闲劲,就好像他正在池塘边甩杆钓鱼一样。
    随着这句话音出口,吴凡执着左节钺的右臂突然自身后挥至身前,同时一道金光自手中飞出,如一道流星一般,直奔诸葛亮而去
    正在策马急驰的诸葛亮,猛然见头顶有火光落下,抬头一看却是一枝火箭。稍一犹疑的功夫,身后突然金光大盛,刺得诸葛亮已经适应了黑暗的一双眼睛一阵刺痛,没等他的瞳孔缩小来适应这强光的时候,耳边就听噗地一声闷响……
    同一时间的曹军将士们,只见左节钺一路闪着金光,以迅雷般的速度瞬间飞过千余米的距离,随着金光一闪,左节钺正中诸葛亮后背。强大的力势直接将诸葛亮从马上带得飞了起来,摔落在马前滚了数圈,最后身体舒展开来趴在了那里。
    而闪着金光的左节钺仍然死死地钉在他的背上。
    有那么十几秒钟的时间,曹军将士呆呆地望着趴在地上的诸葛亮,一脸的不敢相信。随后,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好,立即令众人如梦惊醒,紧接着就是一阵山呼海啸般的叫好声。
    将军们叫好,是敬服吴凡武力果然天下无双,无人出其右者,令自己自叹不如的同时,心悦诚服。而士兵们叫好,却是除了这个层面的意思之外,还有一个原因。
    此前诸葛亮和吴凡辨论,口口声声称曹军为贼军,将曹军平定天下战乱说得一文不值,甚至是别有用心。这让曹军士兵们心寒而愤慨。而吴凡在反驳的过程中,虽然有力地回击了诸葛亮的所谓正统论,但同时又却将汉室皇权从平民心目中高高的神瓮上拽了下来,甚至颇有些“反动”意味。
    诚然吴凡说得很对,曹军士兵也都站在吴凡这一边。但是,他们毕竟是平民百姓出身,对于封建统治集团固有的敬畏令他们不敢把心中支持吴凡的想法表现出来,只能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一语不发。
    这也是为什么在吴凡和诸葛亮对辨的过程中,周围曹军士兵一直异常安静的原因。
    现在,诸葛亮被吴凡亲手击杀,这让曹军士兵欢呼振奋不已。而这其中所要表达的意思,不只是对吴凡武力的敬服,更有对吴凡前面那番说法的拥护——
    我们不是贼军,我们是万民的希望我们要创建一个全新的朝代,一个没有战争的令四方蛮夷敬畏臣服的太平盛世
    这种藏在心底的强烈呼声,只能借眼下诸葛亮被击杀的欢呼而“婉转”的表达。
    这是人民的悲哀。但处身在这个时代,却又避免不了这样的悲哀。
    在曹军将士山呼海啸股的呼声中,等着看好戏的司马懿却是惊愕不已。虽然他对吴凡的武力早有听闻,但却万万没有想到能达到如此强大的地步。盯着吴凡的身影,司马懿眉心紧皱了片刻,目光中闪过一道冷厉之色。随后就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呼声中,无声地离开了。
    下一刻,吴凡抬手示意众人息声,随后却是吩咐身边的几名骑兵去把诸葛亮带回来,我有最后一句话要说给他听。
    曹操听了这话惊讶不已,问吴凡道:
    “八弟,这诸葛亮被左节钺砍下马,难道还没死?”
    曹操说出了众人的疑问,纷纷讶异地看向吴凡。
    吴凡笑道:
    “弟还有最后一句话要说给他听,当然要留他一口气。”
    本来吴凡在这黑夜中的微弱光照下,于千余米外掷杀诸葛亮就已经让将士们惊愕不已了。没想到,吴凡竟然还故意留着诸葛亮一口气,并没有把诸葛亮杀死。
    这个难度,相比只是单纯地千米掷杀要难上数倍不止
    曹军将士惊诧莫名,心里难免有些不相信,认为吴凡这次可真是有点太过于自信了。那么远的距离,光线又那么差,能把左节钺丢出去并砍在诸葛亮身上,这样的难度就已经足够高了。又怎么可能还控制着力道,留下诸葛亮一口气?
    不过,片刻之后,当数名骑兵将诸葛亮带到眼前,丢在地上的时候,诸葛亮因背上剧痛而发出的呻吟却是让众人在瞪圆了眼睛的同时,再一次领教了吴凡号称天下第一的实力——
    果然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当年在全国比武大会上,观战群众事后将吴都督称为天下第一的时候,还有很多将士认为这只是一种美誉,并不能算作是真正的实力。如今看来,这个美誉却是名符其实,当之无愧
    不知如果司马懿没有走开,在看到这一幕后又会是怎样的一番表情。
    与前面看到诸葛亮被砍落马,众人高声欢呼不同。这一次,众人却都是异常地安静。原因是吴凡此前就有交待,他有最后一句话要说给诸葛亮听。众人都在屏息凝气,想听听这最后一句话到底是什么。
    只见吴凡信步来到诸葛亮身边,低头看了一眼脚下的诸葛亮,口中淡淡地道:
    “你以为你的技俩真的成功了吗?其实我早就知道你会有这一步,只是想看看你在此之前是如何表演罢了。”
    这句话听得曹军将士莫名其妙。只有吴凡和诸葛亮二人彼此心如明镜。
    一直以来,被诸多名士高调评价,并且自诩腹有良谋,胸藏百万雄兵的诸葛亮,在吴凡面前栽尽了跟头。就算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没能逃出吴凡的手掌心,并且,还像个跳梁小丑一般在吴凡面前“表演”了一番自己的技俩,让吴凡悠闲地观赏了一番。
    吴凡的这句话对于诸葛亮来说,远比爆粗口,大骂八辈祖宗更锋利。像一把刀子割断了他最后的心理防御。
    因剧痛而一直紧闭双眼的诸葛亮,在听吴凡说完这句话后胸口剧烈起伏了一阵,却强自压抑着,令因失血过多而惨白的脸竟是渐渐变成紫红色。不过,最终诸葛亮还是没能压住胸口的那股力道,一口血猛地喷了出来。
    随着这口血喷出,诸葛亮仅剩一丝的气血值彻底亏空,呼吸随即停止。
    古有王朗被诸葛亮骂得吐血而死。而今,诸葛亮却是被吴凡气得吐血而死。
    说是冥冥中的注定也好,说是阴魂不散也罢。历史轨迹再一次发挥了它的作用。
    ……
    当吴凡回到青州斗将临时搭建在江南岸的军营时,时间已经是凌晨四点左右。
    这一次合淝之战,曹军无疑大获全胜,不但将孙坚水军几乎全部消灭,而且又除掉了对曹军威胁极大的诸葛亮,可谓战果颇丰。
    吴凡回到自己休息的寝帐后,靠坐在床头。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