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 >

第6部分

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第6部分

小说: 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观察出了她的非同常态?分居、离婚这些事传得快。尤其像她和陈米松,算是在
一个相近的行业做事的,有点风吹草动,整个业界就都知道了。

回到家里,她站到体重秤上一称,天啊!她已经到了六十七点五公斤!这么个
才一百六十厘米高的矮个子女人,体重在三个月之内达到了空前不可饶恕的六十七
点五公斤!她已经好久都没有称体重了,不光没称体重,好久都没在镜子里好好看
一眼自己了。

隔两天她收到了会议上照的照片,一看,那个双下巴颏、体态臃肿、眼睛挤成
了两道缝儿、满脸蠢相的老娘们儿,果然就是自己吗?怎么会,怎么会?!

一夜之间丈夫出走的打击,三个月的考博冲刺复习,一次自杀未遂的生死考验,
无数瓶大把大把的营养药片的吞咽,终于把一个还算是青春女子的活泼形象,变成
了一个内分泌失调、胖得连裤子也快要提不上的老娘们儿!

太残酷了!太残酷了!

毛榛有点害怕起来。她有些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病?是不是落下了什么后
遗症?这一阵子的刺激太大了,她的营养药也吃得太多了,它们的副作用终于一股
脑儿爆发出来。

于是在那一年的4 月19日(毛榛现在翻查她的体检记录时见那上面写的是4 月
19日),她去医院查体,验尿、验血,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她把尿样送去,她把
血也挤出去,坐在那里等待结果,内心变得十分忐忑。一会儿,化验结果出来,一
切正常,各种指标都正常。毛榛大喜!这都是她年轻时注意锻炼、过着学生一样的
有规律生活而储备下来的好身体啊!如今在关键时刻,它的各个零件都挺过来了,
经受住了考验和压力。

紧接着就是一系列的锻炼、减肥计划。没出一个月,身体就又恢复如常。

身体肥胖问题得到了解决,可是内心的恐惧和抑郁仍旧不能平息。现在他们,
她和陈米松什么也不能说,什么也不能做,只好等待着,不知等什么,只能听天由
命。他们的感情已经彼此伤害到了这个程度,一时根本不可能修复。他们都在等待
着有个结果,但却又不敢想那结果究竟是什么。至少,在毛榛方面,不敢想,怕面
对。

在这漫长的分居的岁月里,毛榛开始疯狂地想他、思念他,甚至比初恋、热恋
时还要想,想得万分疼痛,想得不可遏止。




想的,都是他的种种的好。奇怪!人一走了,回不来了,从前他对她的种种好
处,却又一一浮上心来。

到洗碗槽去洗碗,会想到陈米松在家时调皮捣蛋耍无赖的模样,每次吃完饭命
令他去洗碗时,他就故意把水龙头的水放到最大,“哗———哗”地往碗和碟子上
冲,然后把自己溅成一身水。一会儿扎煞着手过来说:“报告,碗给你洗完了。”
毛榛一看他那浑身弄得湿漉漉的衣服,气都不打一处来,说:“还不赶快脱下来,
扔洗衣机里?”

———从此,他就有效地逃避了洗碗这项劳动。

到微波炉前去做饭时,也会想到陈米松从前猫腰站在这里,拿着菜谱做清蒸鱼
的情景。他对吃鱼情有独钟,毛榛说他是属猫的,搬到北三环这边住以后,离大钟
寺水产批发市场近了,几乎每个星期天他都要去那里买鱼买虾。毛榛的任务是买回
后负责洗,负责备好葱姜蒜等作料,最后的一道工序:往鱼身上抹明油、再放进炉
子里以及按下电钮的工作就全归陈米松,然后这整条鱼的功劳就全算成他的。他做
得津津有味,她吃得乐此不疲,总是表扬他,不断鼓励他发扬光大这种爱好。陈米
松走了以后,她的微波炉除了热热牛奶,就再也没有发挥过作用,每天吃饭,都是
一个人瞎胡混着对付着吃。

 
 
  
   
   
   
 

  
 
 
 

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

 
   
 作者:徐坤
  
  第十七篇

变成一个人以后,每当她觉得身体疲倦,像要发烧时,就赶紧准备好一杯热水,
再把各种药都拿出来,放在床头,然后立即上床拿大被捂上,手里还要拿上女友阿
贞的电话和红十字急救中心的电话,怕万一起不来时好找人求救。一个人生活的张
皇、不安全感让人对昨天的一切痛心疾首。回想从前这个位置,经常是陈米松一有
风吹草动头疼脑热就立即爬上来歇着、拿大被捂汗的。他这个动作一出来,毛榛就
要给端水送药、煮大米稀粥、做容易败火去燥的食物。后来毛榛也学会了,一旦当
她什么时候有点心烦、不爱做饭也不想做饭时,她就故意当着陈米松的面,一个箭
步跃上床去,然后拉开大被子钻进去,一手捂脑门,一手量体温计,嘴里还不住的
哼呀嘿呀:“哎哟我不行了,我头疼,我要发烧。”

……

这也是陈米松,那也是陈米松,这屋子里的一碗一碟、一衣一柜,哪儿哪儿都
是陈米松,都是跟陈米松的爱情、嬉戏、共同生活留下的痕迹。走到外面,碰到一
点小事,也会联想起陈米松。看到吕梁人民送给他们这些去讲课人的大枣,她怕拿
不动,又不爱吃,就说他们谁要就拿去吧。同去的葛米立刻接口就说:“不要就给
我吧,我们家里红云特别喜欢吃枣。”红云是他媳妇,葛米平时在单位是爱家、爱
妻儿出了名的。一句话又勾起了毛榛的伤心事。以前,陈米松在家的时候,也是这
么时时刻刻惦记着她,知道她爱吃荔枝,他出差去广东,给她带了一箱回来,怕托
运摔坏了,就把箱子抱着,在机场上那么抱着进进出出;还有一次,陈米松为给她
买草莓,竟把照相机都落到卖草莓摊上,回到家想起来,惊出一头汗,忙又跑回去
取……

那次,都在他们分居半年以后了,她去贵州,当地同行请吃饭,一见面还问:
“陈处长好吗?等你回去给他捎两瓶茅台过去,我们这里正宗的茅台。”———当
初他们通过毛榛求陈米松帮着办过刊号和评职称的事,彼此结下了善缘。毛榛嘴里
答着“好,好,好”,心里却是充满苦涩。

那一年她在爱尔兰皇家剧院里看王尔德的话剧《莎乐美》,莎乐美和古代希律
王爱恨情仇的故事震撼人心。台上莎乐美那反复吟颂的台词不断勾起她的心事:

这月亮今天晚上好奇怪

它可真像是一个疯女人

一个发疯的女人在寻找她的爱人

她要取他项上头颅才会解恨

……

一出古老的话剧,经过改良,以俳优的形式,唱颂着反复表达,台词说得极慢,
加上夸张舒缓的太空漫步式的身段舞步,把爱情杀人的意思表达得淋漓尽致。就连
毛榛他们团里一点不懂英语的人也把这剧看懂了。

分居从来都不是和好的前奏曲,而不过是敲响了离异的自鸣钟。

陈米松突然之间提出离婚出走的奇异举动,把毛榛一夜之间推进了伤心抑郁症
的泥坑;而毛榛死而复生后的绝情决定,又进一步推走了陈米松。陈米松按毛榛的
要求,留下了原来的房子,将新分到手的大房子退掉,等待二次分房,按职位给他
补差面积。他们谁也不知道,正是这一决定,将他们自己彻底交了出去,也将他们
的婚姻最后断送掉了。原本是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感情问题,现在变成了国家机关有
关行政部门的分房问题。

从此他们谁也摆布不了自己的命运。他们的命运,连同婚姻,全都落在了分房
委员会的手里。

最后的结果,分房委员会说:你说你们夫妻要分开单过,有什么证据?拿离婚
证来。要不,凭什么分给你们大房子你不要,非得要变成两处房啊?只要你拿出离
婚证来,拿出来,我们就给你解决。那下面的潜动员词不便于出口,也就是:你们
这是搞苦肉计、假离婚、想多占一处房是吧?

毛榛听了陈米松电话里的复述,不由得怒从心起,同时也悲从中来:这场离婚,
闹得我都成什么样了,死去活来,差一点就丢了命。到了归齐,还要被人说成假离
婚、苦肉计、多占房!我遭谁惹谁了?!




这个婚,要是不离,让人背后指脊梁骨说三道四,我还怎么做人哪?离!坚决
离!我给你们离!

第六章

终于,终于,终于,他们走进了月坛公园,走进了那个离婚登记处。他们像两
个被自己推上绝路的羔羊,无可奈何而又毅然决然地奔赴断头台。

进去,再从那里面出来,他们知道,那就已经不是他们了。

转眼又是冬天了。多快啊!转眼!离陈米松出走之夜,离毛榛自杀之夜,又过
去了一番寒暑,春夏秋冬,四季循环。世界上什么都没有变,只是他们的心变了,
憔悴了,老化了,枯干了。

毛榛这时已经是一年级的博士研究生,陈米松的《海峡对岸出版史》也已经正
式出版。

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区民政部门的离婚登记处会设在月坛公园。这是他们俩今生
最后一段共同走过的道路,是他们俩的双脚最后一次共同完成对北京大地的抚摸。

此时,距离他们俩1986年春天第一次来北京,已经过去十四个年头了。距离他
们俩1982年在大学校园里的初次相识,也已经有十八个年头了。十八年,是人生不
短的岁月。


 
 
  
   
   
   
 

  
 
 
 

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

 
   
 作者:徐坤
  
 第十八篇

离婚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这天,毛榛早早就起来。昨晚,她睡得很早,把那些离婚文书最后检查了一遍,
发现没有什么遗漏的,这才放心地将它们放进夹子里,装进书包。她甚至还准备了
一只黑色签字笔,水分充沛,很爱下油,不会到了关键时刻滞涩住、写不出字来。
陈米松将“离婚登记须知”传真了一份过来,那上面提到要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签
字。她担心登记处万一临时没有黑色笔,可就抓瞎了。实际上她这种担心完全是多
余的。

临睡之前,她又反复叮咛了自己几遍:不许哭,不许哭,千万不能哭!明天无
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能现场掉眼泪,否则,人家一看立场不坚定,就不给办理,
那可就白忙乎了。还是赶紧的,一次性办完吧!她可不想再第二次走进那个离婚办
事处大门。她没那个勇气,也没有那么大的承受力。

早晨起来略微梳妆打扮。瞟一眼日历,见昨天的那一栏备忘录空格上写着:在
单位开出离婚介绍信。痛断肠。

在月坛公园大门对面,车子停下。毛榛在车里给司机掏钱,然后下车,出来。
陈米松在车门口迎接着她。

两个人现在面对面了。已经有两个世纪不见面的一对分居夫妻现在终于见面了。
陈米松首先受不住了,一见她,立即就哭了,转过脸去抹眼泪。毛榛的心也受不住
了,眼圈红红的,眼泪只在眼眶里打转。千般恨,万般怨,一见了面,还是受不了,
感觉上还是亲人,是那个认识了十八年、共同生活了十一年的亲人。就好像他们根
本不曾分开过,根本不曾离开过。这半年,这十个月,这足足跨越了两个世纪时间
的出走、分居,只是打了一场浑仗,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打,只是因为负气,谁也不
肯服输,不知道这一仗后果的严重性,就互相把对方推到深渊里,互相把对方推到
这里来,彼此要在这里团聚,为了分离而进行最后一次团聚。

陈米松擦干通红的眼睛说:“走吧,咱们进去吧。”

毛榛从后面看着陈米松,明显的,他瘦了,背也驼了下去,显得人像比从前矮
了许多。尤其穿了一身黑,更显得人小。但是她不觉得有距离,也不觉得有陌生感,
就像他们昨天还在一起吃饭睡觉、昨天还刚刚见过一样。毕竟,这是同床共枕了十
一年的丈夫啊!

他们没有说话。陈米松在前,毛榛在后,离开半步的样子。她已经没法和他并
肩走路,但是也没法拉开彼此间距离,步履走得很沉重,对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
知道是一步一步走向他们俩的断头台。

她的心里很慌张,很害怕,想拉他的手,想象他们生活中无数次共同携手克服
危机时一样,紧紧拉他的手,靠在他的肩上。可是,她伸不出去手,已经不好意思、
不能够伸出手去。这两三年,他们的生活太平静了,没有危机需要克服,所以他们
很少拉手,感觉不到彼此的依赖和需要,尽管这种依赖和需要就发生在每天的日常
起居饮食当中。只是,没有家庭大事的时候,就感觉不到。

这却是他们最后一次联手,去完成彼此的分手。

一步一步拖沓,走得慢了。陈米松走着走着,眼泪又掉下来,噼里啪啦,也不
去擦。毛榛这时反倒坚强,没有落下泪来。通常,总是这样,他们俩偶有一方不顺
心、身体生病或遭遇不测时,总会有另一方变得坚强,给对方打气。这已经成了夫
妻间下意识的协调习惯。就像他有病感冒,她却从来不会同时染上一样,总是等到
他得完了,她才找个机会得。一个家,总得有一个人挺住啊。他们在一起的时间,
实在是太长了,什么东西,都能够心照不宣。

陈米松伤心得厉害了,眼泪不住地往下掉,他就用手背去抹。毛榛上前一步,
掏出包里的面巾纸递给他,说:“别哭。一哭人就不给办了。”

她并没有想到,其实,她在说这话的时候,还是在想着,我办的这个离婚手续,
是为了给你单位办的,是为了能够安妥好你陈米松,让你能顺利补分上房子,而不
是我们俩有什么理由非要分开,非要离婚不可。他们的离婚,完全是被他们自己逼
到这份上来的,也并不是人家单位要逼他们。



但是,说这些已经晚了。没有什么用。

陈米松也并没有意识到。他接过面巾纸,把眼泪擦了擦,没说什么话。她能感
到他的眼泪正在源源不断地涌出来,就说:“要不,咱们先在这里转转吧?月坛公
园我还没来过呢。”

他没有表示反对。他们就在假山石那里中途折转了方向,不去奔向那个离婚办
事处,而是沿公园的甬路转起圈来,像是一对清早起来没事干闲着散步的夫妻,或
是一对逛公园轧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