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妾室守则 >

第38部分

妾室守则-第38部分

小说: 妾室守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人不称赞,他一得意,回家另买檀、松、杉,做了三个好木料的,轮着带到州学去显摆。
    孟瑶看在眼里,也不责备他奢侈,只等过了三五天。来问他道:“可有人也想要?”
    孟里得意笑道:“那是自然,从我带到州学去那天起,就一直有人问我在哪里买的,我只不告诉他们,让他们急。”
    孟瑶抿嘴笑道:“好小子,还知道吊吊人家的胃口,不过时候也差不多了,待我再招几个匠人,还在你这儿开工,做一批出来拿去你们州学卖,赚得的钱,分你一半,如何?”
    孟里一听,竟跳了起来,大叫:“那怎么行?我好容易占了个头筹,要是人人都使用起来,岂不是显不出我笔船的好来?”
    孟瑶急道:“我本来就是要卖钱的,是赚钱重要,还是你斗来玩儿重要?”
    孟里无比肯定地道:“自然是我斗笔搁重要,你又不缺钱。”
    孟瑶是不缺钱,她本来就是为了帮二妮,才想出了做小生意的法子来,这些贺家的家务事,她不好向孟里说得,只好道:“不如这样,我只做单层和双层的笔船卖,三层的不做,还是让你独一份,如何?”
    孟里心想着,单层和双层的功能,比起三层来,只有递减,没有多的,而且三层的拿出来更大更有气派,于是就点了头,不过也提出了条件:“分红我就不要了,你以后再做出新奇的玩意儿。一定要先拿给我使,让我用够了再拿出去卖。”
    这事不用他说孟瑶就想到了,既然是要做学生生意,不论甚么货品,先让孟里拿去学校亮亮眼,无疑要好卖许多,于是孟瑶一口答应下来。
    孟里在州学里轮番显摆几只笔船,没出几天,就陆续有人打听出处,孟瑶早就招了好些个木匠暗中做着笔船了,一听孟里讲了这消息,马上在州学对面租下一间小铺面,挂上招牌,让孟里指点那些学生、教授前去购买。因有孟里这个宣传人加领路人,小店的生意一时间十分火爆,每到下课和放学的时候,都是人挤人。
    孟瑶悄悄去看了一次,对这生意很是满意,回到家后,马上命人整治了一桌酒菜,请二妮来吃饭。二妮听说孟瑶有请,忙忙地放下手中的活儿,又换了身干净衣裳,独身走了来,笑道:“大嫂又偏着我了。”
    孟瑶抬头一看,只见她身上穿的玉色绣八团衣服和浅蓝色的水绸裙子,浆洗得干干净净,正是那日她所赠之物,不禁暗自点头;再看她后面,一个丫鬟也无,便好心提醒她道:“虽说是在家里行走,也该带个把丫头,才能显出你的身份来。”
    二妮在乡间,独来独往惯了,不以为意地笑了笑,但出于对孟瑶的尊重,还是答了个“是”字。
    二妮上前向孟瑶福身落座,朝桌上一看,一碗杂脍、一尾时鱼、一盘鸡,另有几碟子下酒小菜,豆腐干、饺饵之类,不禁惊讶道:“又不是过年,大嫂备这许多鱼肉请我作甚?”
    孟瑶故意装作生气,道:“哪一日不是鱼呀肉的朝你房里端,你这般讲,是怪大嫂苛待了你?”
    二妮老实,当作了真,忙站起身赔罪道:“大嫂休恼,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这些鱼肉,我从未见过,叫不出来。”
    孟瑶忙拉她坐下,笑道:“不过玩笑一句,你就当了真了。”又指着桌上的盘碗,一个一个的介绍:“这是海参杂脍、这是醉白鱼、那是粉拌鸡……”说罢犹自道简薄:“你也晓得,后宅用度有限,本想多备几个菜请你,却无奈没得银子。也罢,等咱们自己赚了钱,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二妮低头看着孟瑶夹到她碗里的海参,迷糊了:“咱们自己赚钱?大嫂,甚么意思?这玩意儿看起来忒贵的,靠我纺纱织布赚的那点子钱,可不够嚼裹。”
    孟瑶自知梅手中接过一张早就拟好的契纸,递到二妮面前,笑道:“仅靠纺纱织布,自然是不够的,我这不是与你送钱来了么?”
第一百一十一章 书包
    第一百一十一章 书包
    二妮看看契纸,摇头道:“大嫂。我不识字。”
    孟瑶倒不知这个,只得把契纸又拿回来,亲自念给她听。契纸上写着,孟瑶开了一间小店铺,愿邀二妮合伙,分她二分干股。
    二妮听不懂,仍旧摇头,问道:“大嫂,甚么叫干股?”
    孟瑶笑答:“就是不出资,只分红。”
    二妮这回听明白了,连连摆手道:“那还真是白送钱与我使,那怎么能行。”
    知梅自怀中取出一张一模一样的契纸,递与她瞧,笑道:“二少夫人推辞甚么,连我都有份呢。”
    二妮道:“你与我不同的,你日日服侍大少夫人,有功。而我自进贺家门起,就一直受大嫂照拂,已是只恨无力报答,哪能还要大嫂的股份,这万万使不得的。”
    孟瑶同知梅轮番劝她。二妮却坚辞不受,只得罢了。
    待得酒足饭饱,二妮抹了抹嘴,再三谢过,准备告辞。孟瑶拉住她道:“好弟妹,我做小生意这事儿,还不知是赚是赔呢,望你千万隐瞒一二。”
    二妮虽然不知她为何要瞒着,但还是打包票道:“大嫂你放心,我虽然没读过书,不懂得大道理,但却绝对不是长舌妇,大嫂不开腔,我哪里说去。”
    孟瑶相信她为人,放了心,叫了两个二等丫头,送她去了。
    知梅唤了小丫头上来收拾碗盏,扶孟瑶到次间坐着,问道:“大少夫人的铺子,正是赚的时候,为何不告诉老太太和大少爷,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孟瑶撇嘴道:“大少爷不肯出资,只晓得笑话我,我告诉他作甚?至于老太太,若晓得我开了个店,能不吵着要分股?本来她是长辈,分她两成也没甚么。但那店子是我娘家兄弟出的钱,若白分给了她,我娘家可有话要说——若是她肯出资入股,倒还罢了。”
    知梅想了想贺老太太的为人,苦笑着道:“是奴婢多嘴,老太太怎肯出资入股?再说做生意既有赚,就有赔,若是以后不好了,倒落得个埋怨。”她说着说着,忽然打了自己一个嘴巴,道:“婢子还真是多嘴了,怎忘了老太太以往是怎么给大少夫人添堵的,大少夫人作甚么要分她股份?奴婢还听说,大少夫人生产时,产婆道难产,老太太想着只保孩子弃了大人呢。”
    这风言风语,当着家的孟瑶岂能没听说过,闻言叹了口气,道:“没有真凭实据的事,能把她怎样?罢了,你也休要再提起。”
    知梅点了点头。出去倒茶,收拾桌子的小丫头走来,将一张契纸递给她道:“知梅姐姐,我们在桌上捡着的,不知大少夫人还要不要。”
    知梅一看,正是方才孟瑶念给二妮听的那张契纸,忙支使小丫头去倒茶,自己重走进来问道:“大少夫人,咱们还分股份给二少夫人么?”
    孟瑶揉着眉心,哭笑不得道:“我这店子,本来就是为了她才开的,到头来她却不收股份,岂不是白开了?”
    知梅也笑:“二少夫人就是个要强的性子,不愿白占人家便宜,要不咱们再想想办法?”
    一句“不愿白占人家便宜”,让孟瑶受了启发,既然二妮不愿占便宜,那就让她也出一份力好了,至于怎么出……
    “去问问二少夫人,可愿做些时兴的东西,拿到我们店子里来卖?”孟瑶朝知梅挥了挥手,催她快去。
    知梅去了归田居,将话问了。二妮停下手中的活儿,好奇问道:“甚么样的东西才叫时兴?”
    知梅一时也答不上来,二妮只好起身拍了拍衣裳,随她去问孟瑶。午后的第二进院子安安静静,小囡囡午觉,下人们肃立,连打帘子的小丫头都是轻声细语。二妮忍不住自言自语:“到底还是没我们归田居热闹。”
    孟瑶仿佛料到她要来,正在次间等她,见她进来,忙招呼她坐下,命人端上茶来。二妮却急着赚钱,顾不得吃茶,一落座便问:“大嫂又要偏我?只不知这时兴的东西,要怎么个做法?”
    孟瑶在等她的时间里,脑中已有了个大概的想法,此时便道:“你可愿少织点布,腾出时间来做书包?”
    “书包?”二妮不解。
    孟瑶解释道:“就是书袋子,但做起来比书袋子更为复杂些,你若是愿意,我再告诉你详细做法。”
    二妮有些明白了,端起茶慢慢吃了几口,问道:“大嫂的意思是,让我用自己织的布来做那甚么‘书包’?”
    孟瑶见她理解了自己的意思,高兴道:“正是这样,你做了书包,拿到我们店里来卖,就算咱们合伙做生意,还是算你两股,如何?”
    二妮垂头不语。似在考虑着甚么。
    孟瑶以为她嫌两股太少,便道:“我有心现在就多分你几股,只是那铺子是我娘家兄弟的本钱,须得先同他商量商量。”
    二妮忙道:“大嫂哪里话,你这是照顾我,我若还嫌少,就不是人了。我只是担心咱们合伙做生意,却不捎带上娘,万一传到她耳里,她会不高兴。”她说完,又急急补充道:“大嫂可别误会。我是一定不会传出去的,只是这世上没有包得住火的纸……”
    照着以往贺老太太对孟瑶的态度,孟瑶实在是不愿多这个事,但她婆媳间的矛盾,却不想说给二妮听,毕竟她是贺老太太的亲内侄女。孟瑶仔细斟酌一番,还是打算做个孝顺的儿媳,至少不能让不明内里的人,到时指点她的不是,于是顺着二妮的意思道:“赚钱怎会忘了婆母呢,我早有此打算,分老太太几股,只是那店子是我娘家兄弟的本钱,我正准备等他放学后去问问他的意思呢。”
    知梅知晓孟瑶的心思,从旁插话道:“里少爷今年要科考,每日里除了上学,就是闭门读书,我们大少夫人想挑个他得闲的时候去。”
    二妮见孟瑶一再强调店子是她娘家的产业,有些恍然大悟,不禁后悔自己鲁莽讲错了话——她孟家的店子,作甚么非要分给贺老太太几分?孟瑶费尽心思拉她入股,恐怕都纯粹是为了帮她,难道她还缺几个书袋子卖不成?
    二妮这一悟过来,满心惭愧,红着脸站起来道:“我糊涂,娘又不缺钱使,让她入股,倒叫她老人家费神,大嫂就当我方才甚么也没说过罢。”
    孟瑶见她明白了其中的弯弯道道,很是高兴,抬手叫她坐下,轻描淡写道:“非是我娘家人小气,只是其中有些过节,想必你也有所耳闻。”
    贺济义吃里扒外祸害孟家二房的事,二妮岂止是耳闻,她还随父母亲自来照料过贺济义和贺老太太呢,她这一回想。脸上就更红了,搓着手暗骂自己糊涂讲错了话。
    孟瑶见她尴尬,便不再提此事,而是命知梅取出一张图纸来,招呼二妮近前同看。只见那张图纸上,画着两个一模一样的书袋子,不过一个缝着两根挎肩上的带子,一个却只缝着一根。
    二妮仔细瞧了瞧,直叫稀奇,称:“这两个就是大嫂方才说的书包?与书袋子果然有几分相似,却又有许多不同。”
    孟瑶笑道:“这确是书包,却不是两个,而是一个。”
    二妮不相信,指着那肩带质疑道:“明明是两个,大嫂你瞧,带子不同哩。”
    孟瑶又取了张小图出来,让她瞧清带子处的小机关,原来那带子末端,有个小小铁环;书包上对应的位置,也有同样一个;带子与书包,就靠这铜环相扣而连。
    二妮有些瞧不明白,孟瑶解释道:“这铜环并未封死,而是留有缺口,所以这带子,是可以拆卸的,想换一根时换一个,想换两根时换两根,十分方便。”
    二妮明白了,却又有不解:“书袋子我是见过的,一根带子挎在肩上不就够了,为甚么还要弄两根出来?”
    孟瑶笑着解释:“两根带子,左右各一根,是为了能把书包背在肩上,省些力气,腾出来的两只手,也能再多拎些东西。”
    知梅从旁道:“今年秋天科考,多少学子要赴京赶考,这种能背的书包,一准儿能卖得红火。”
    二妮恍然大悟,佩服道:“果然还是你们城里人见识广。”
    孟瑶叮嘱她道:“我们今儿商议书包的事儿,可不能告诉别人,不然让别的买卖人抢了先,咱们可就没赚头了。”
    二妮连连点头道:“这个我省得,大嫂放心。”
    妯娌俩瞧完书包带子,又来看书包内里布局图,只见那书包里头,并非一整个,而是用几块硬布,分作了好几层,有双层的,三层的,多的还有四层的。孟瑶解释道:“多做几层,能方便学生们把书呀,文章呀甚么的分门别类的放好。”
    二妮赞叹道:“难为大嫂怎么想得出来。”
    孟瑶没提这是出嫁时温夫人所赠,只微微一笑,问她道:“书包的样式可记住了?”
    二妮点头道:“瞧着新巧,其实也不难,我今儿回去就能做一个来。”
    “那敢情好。”孟瑶欣喜笑着,命知梅把图纸收了起来。
第一百一十二章 二妮赚钱
    第一百一十二章 二妮赚钱
    二妮告辞回了归田居。就用自己织的粗布,赶着做了个书包出来,又拿红艳艳的线,在上头绣了几朵花,趁着孟瑶晚饭后得闲,拿来与她瞧。
    孟瑶见着那几朵红花,笑个不停:“这样的艳,学生们恐怕是不愿意买。”
    二妮红了脸,扭捏着道:“我是瞧着这粗布做出来的书包,连个花样都无,只怕太素净。”
    孟瑶点头道:“说的是,这粗布做出来的书包,也是费了功夫的,价钱不会标的太便宜,穷人家的学生买不起,富人家的学生又嫌弃,该去寻些好布来做才是。”她一面说着,一面细瞧,只见书包带子处本该安的铁环,是二妮用根柳条编成的,忙道:“是我大意。忘了让人做几个铁环给你送去。”
    二妮道:“不过是个样品,费那许多功夫作甚,铁价也不便宜呢。”
    孟瑶直笑:“你倒比我更像个生意人。”
    二妮也笑:“大嫂千金小姐,养尊处优的人,哪里留意过这些。”
    孟瑶抚着书包上的几朵花,本想让知梅把它给拆了,但仔细一寻思,做这书包,主要是为了卖给赶考的学生,何不绣些吉利的字样,讨个彩头?想到这里,她指着那几朵花对二妮道:“弟妹,不如把这花,改绣作‘高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