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妾室守则 >

第39部分

妾室守则-第39部分

小说: 妾室守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瑶抚着书包上的几朵花,本想让知梅把它给拆了,但仔细一寻思,做这书包,主要是为了卖给赶考的学生,何不绣些吉利的字样,讨个彩头?想到这里,她指着那几朵花对二妮道:“弟妹,不如把这花,改绣作‘高中’、‘状元及第’等字样。”
    此话一出,二妮高声叫好,却又不好意思道:“大嫂忘了,我是个不识字的。”
    孟瑶道:“这不难,我让人写了交与你,你只照着绣便成。”
    二妮高兴道:“使得,照着绣我还是会的,这就回去等大嫂消息。”她起身朝门口走了几步,又回头愁眉苦脸道:“大嫂,本来说好是用我织的布来做书包的,如今你说要用好料子,那个我可不会纺……”
    孟瑶好笑道:“你的布,以前是怎么卖的,如今还是怎么卖。难不成少织几匹,就卖不出去了?”
    “瞧我这脑子,怎么就转不过弯呢。”二妮一拍脑袋,笑着去了。
    此时已是夏初,若要秋天大量卖书包,就不能再耽误时间了,孟瑶挑了挑烛火,让知梅提着灯笼去一趟西跨院,看看家里还有多少库存的布料。知梅领命去了,过了一时来回报,却道仓库里多是打了封条的孟家寄存的大木箱,贺家的存货里,仅有棉布三两匹,绸、缎各一匹。
    这样大一个家,只有这么点料子,难道真穷到如此地步了?都是贺济礼太过小气所至,连衣料都不愿多买些放在家里,孟瑶摇头苦笑,只得隔日回了趟娘家,一来是说服孟里再次出资,购买做书包的原材料;二是央他费些功夫。好好写些跟科考及第有关的吉利话。
    孟里听了孟瑶的请求,欣然同意,当时就让小书童磨墨铺纸去了,又问:“姐姐要买甚么布?”
    孟瑶想了想,道:“左不过是些丝绸彩缎?”
    知梅却道:“奴婢倒是以为,棉布做的书包要结实许多。”
    孟里连连摇头,命人取了他现用的书袋子来瞧,只见那书袋子是用一整块织金妆花缎所做,搭子上还镶了颗宝石纽扣。知梅看得目瞪口呆,讶然道:“这样一个书袋子,得多少钱才买得来?再说这缎子成日塞在州学书桌里,不经磨罢?”
    孟里不以为然道:“用得起这样书袋子的人,还在乎它不经磨?”
    孟瑶也觉得这样的书袋子太过奢侈,但又觉得正是因为奢侈之风,才让她的生意有利可图,心下不禁有些矛盾,轻拍孟里一下,道:“你如今花的都是爹娘给你攒下的家当,往后你自己可要也赚得到这么多钱才好。”
    孟里显得十分自信,笑道:“娘嫁去西京多少日子了,家里的铺子可有一个被我办塌的?”
    他的确还是有些能耐的,一面州学苦读,一面还能关照着铺子,但孟瑶还是忍不住又拍了他一下,笑骂:“那是你的能耐?是娘挑的几个老人儿得力。”
    孟里吐了吐舌头,没敢反驳,晃着他那缎子书袋问道:“就这样的布,多来几匹?”
    孟瑶见了这书袋子,心里就有了数。命人取来纸笔,将各类绸缎都写了些,又加上几样上好的棉布,写好后递与孟里道:“各种布料都买些,一个书包夹杂着几种布料做出来,说不准也有人青睐。”
    “使得。”孟里接过纸,唤人去交与买办,命他尽快购齐,送往贺府。此时书童已在书房铺好了纸,他便移步过去,用心写了几张吉利话,吹干墨折得整整齐齐,拿出来交与孟瑶。
    孟瑶谢过他,起身告辞,道:“我赶紧拿回去,让她们照着多练练手,绣熟了再上绸缎,免得糟蹋了好料子。”
    “姐姐越来越像个生意人了。”孟里笑着起身送她,又问:“做书包你不用我家的场地?这回不瞒着姐夫了?”
    孟瑶道:“怎么不瞒着,你别走漏了风声。我这回请了我家二少夫人帮忙,你姐夫就算知道了,也管不到弟媳妇屋里去,妥当着呢。”
    孟里大笑他夫妻俩有趣。将她送至二门,目送她上轿去了。
    孟瑶归家时天色已晚,加之贺济礼在家,就没去请二妮来,而是等到第二日贺济礼去了州学,她借着约二妮一起去给贺老太太请安,才借机把孟里写的字样捎给了她。
    二妮收到字样,没有二话,自去取了粗布勤加练习,但三日后数十匹五光十色的布料运到,她却看傻了眼。不住地喃喃自语:“这样好的料子用来做书包,真是糟蹋东西。”
    知梅道:“二少夫人,你是没瞧见我们里少爷那个书袋子,上头还镶着宝石扣子呢……”她说着说着,似是想起了甚么,忙转头问孟瑶道:“大少夫人,我们要不要也弄些金银宝石之类,给书包镶个扣子?”
    孟瑶默默算了算自己的那些头面家私,点头道:“使得,先少镶些,卖得好再加量。”
    二妮捧着那些好料子正在感叹,听说她们还要镶金嵌银,愈发觉得自己的针,下不去手,生怕毁了料子,坏了宝石。孟瑶鼓励她道:“怕甚么,你就还当是自个儿织的粗布,至于镶嵌宝石,是个手艺活儿,我回头请了匠人来教你。”
    二妮听得有人教她,略略放心,捧着绸缎又比划好一时,才下定决心道:“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我就大着胆子试一试,若试好了,皆大欢喜,试不好,就是我的命。”
    孟瑶和知梅都笑她:“只不过是绣几个字,被你说得跟上刀山下火海似的。”
    归田居几个丫头都在一旁看热闹,起哄道:“二少夫人怕甚么,我们都不怕,都来帮你。”
    经她们这一说,二妮稍稍定心,将各种料子各留下一匹,其余的仍交还孟瑶,称用完了再来取。
    孟瑶却不收。道:“就在你这里搁着,放到我那里,又惹来许多话。”说完,又向着满屋子的丫头道:“要想分些外快,就悄悄儿的别声张,不然传出去,个个都要来分杯羹,短了钱可别找我。”
    丫头们个个都精着呢,一听就明白,连声保证绝对不外传。
    孟瑶又向二妮道:“若有人问起,你就说是手头紧,做了来贴补家用,一点儿别提我这茬。”
    二妮正想问为甚么,突然想起孟瑶连贺老太太都是瞒的,想必是为了这事儿,于是就把嘴闭上了,只点了点头,表示自己记住了。
    自收到布料,二妮就把纺纱织布的活儿全交给了丫头们,自己则专心致志地裁剪布料,准备做书包。这日几个丫头聚在一起窃窃私语,一个道:“我觉着这书包赚的钱,绝对比卖粗布的钱多。”另一个道:“那是,不赚钱,大少夫人会下手?”
    几人一合计,都觉得她们在这里纺纱织布没得出路,遂一起找到埋头苦缝二妮,道:“二少夫人,我们看你一人忙不过来,想来帮帮你。”
    二妮确是有些忙不过来,但却又舍不得丢下粗布的赚头,正犹豫,彩云道:“二少夫人,多做一个书包,多赚一份钱哩,咱们这么些人手加起来,做书包赚的钱,不比织布赚得多些?”
    确是这个理,二妮仔细想了想,同意了。丫头们欢呼一声,不消人吩咐,跑去将纺车都收了起来,齐齐来帮二妮裁布做书包。
    过了几日,待书包细细做好十来个,孟瑶便请来手工匠人,让他教二妮镶嵌宝石,但这活儿很考验功力,二妮同归田居的丫头们一起学了数十天,还是没学会。孟瑶只得让孟里在孟家收拾了一间屋子,请匠人过去住着,再把做好的书包一批一批地运过去镶纽扣。
    没过几天,第一批书包就完全做好了,虽然此时离科考尚远,但孟瑶还是把它们送去了店子里卖,并照老方法,给了孟里一个做工最细的,让他带到州学里去显摆,以此招揽来许多的生意。
    那一批十几个书包被一抢而空,还没出三天就断了货,二妮同几个丫头兴奋地日夜赶工,连饭都顾不上吃;孟里那边则多请了几个匠人,又采购了一匹金银宝石纽扣,同样是日夜赶工。
    生意红火,正当二妮每日里喜得合不拢嘴,扬州那边去传来了个让她沮丧的消息——孟月怀孕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 孟月怀孕
    第一百一十三章 孟月怀孕
    二妮收到消息时。信已到了贺老太太那里,她连衣裳都没来得及换,头上还顶着一块裁书包剩下的边角废料,拔腿就朝第二进院子里跑。
    傻姑娘站在门口,还没来得及替她打起帘子,她便迎头冲了进去,只见贺老太太同孟瑶各坐罗汉床一头,后者正在念信,前者脸上笑吟吟,便知丫头们禀报的那事儿,多半是真的了。
    二妮觉着腿有些发软,打了声招呼便自拣一张离孟瑶最近的椅子坐下,问道:“大嫂,如何?”
    孟瑶瞧见她这副模样,不禁暗暗叹息,果然嫁了人的女子,心境还是不同以前了,当初那般的看不上贺济义,被逼无奈嫁进来,现如今还是将这些妻妾争宠的事情,放到了心上去。
    孟瑶问了贺老太太一句。听得她无异议,便将信从头念起,信中称,贺济义在扬州一切都好,赚了不少银子,还赁了大宅子,如今孟月又有了三个月的身子,特意写信回来,让老太太也高兴高兴。
    二妮听完,满脸的不高兴,道:“他既是赚了不少银子,为何不运些回来孝敬娘?娘见了银子,才更高兴呢。”
    这不是暗指贺老太太见钱眼开么,孟瑶偷眼看了看旁边,只见贺老太太脸上神色并无变化,心想到底这是亲内侄女,还是不同些的。
    贺老太太素来心疼小儿,少不得要替他辩护几句,道:“扬州是甚么地方,物价贵着呢,加上出门在外,一根针都是要钱的,他不把钱留在身边,万一有点事可怎么办呢?”说完又安慰二妮:“咱们在家又不缺吃喝,怕甚么,万事有你大哥大嫂呢。”
    她一面说,一面看孟瑶。孟瑶只得接口道:“弟妹你放心,只要哥嫂有一碗粥喝,就少不了你一口。”
    二妮见贺老太太一味护着贺济义,有些沮丧,摇头道:“大嫂你晓得我不是这个意思。”
    孟瑶自然知道她不是这个意思,刚才那话不过是讲给贺老太太听罢了。她们妯娌俩正说着,贺老太太已是在一旁开心拍手道:“太好了,咱们贺家终于要添孙子了。”
    这话说的,难道小囡囡不是贺家的孙女?再说她怎么就能肯定孟月肚子里怀的一定是男胎?孟瑶的脸色,马上就沉了下来。
    贺老太太浑然不觉,自顾自讲着高兴的话,甚至扭头吩咐孟瑶道:“媳妇,你叫济礼给扬州去封信,把孟姨娘接回来,咱们贺家的孙子,怎么能生在外头?”
    这下连二妮的脸色也不好看起来,她呼地站起身,叫嚷道:“娘,我晓得,嫁了人,男人就是天。济义无论要纳几个妾,我都不管。可我也晓得,就算在乡下,女人若没得儿子,一辈子都过得艰难,要看别人眼色行事,如今孟姨娘有了身孕,你就要把她接回来压我一头?姨妈,你忍心?”
    她把成亲前的称呼都叫了出来,贺老太太颇为动容,为难道:“二妮,我晓得你不愿意,可那毕竟是贺家的骨肉。”
    二妮道:“济义还在扬州呢,那孩子未必生在他爹身边,就不姓贺了?再说,我听说那孟姨娘是大家出身,娇气得很,万一回来住丫头们伺候不周出了差池,我可担待不起。”
    二妮的话,实在说的太过直接了,也亏得贺老太太是她亲姨妈,才不但没动怒,还似乎听了进去,沉思起来。
    过了一时,贺老太太还是放不下孟月肚子里的孩子,劝二妮道:“二妮,你既是做了我家媳妇,就要贤惠。”
    二妮猛一跺脚,道:“我一乡下媳妇。只晓得要能干,要贤惠作甚?”
    她举止上还算没出格,言语上却在耍泼,贺老太太也拿她无法,只得心不甘情不愿地道:“算了,就依你罢。”
    二妮得胜,却一点儿也不开心,红着眼眶退出来,沿着廊下疾步走。孟瑶追上她,笑道:“老太太决定的事,你都能拧过来,还是你有本事。”
    二妮忍不住抹了把泪,道:“我有甚么本事,多个乡下女人的不顾脸面罢了。”
    孟瑶见她落泪,不好再说,叹着气道:“不瞒你说,先前齐姨娘去扬州,我就跟老太太讲过,得照着大户人家的规矩服用避子汤,直到大妇有了嫡子,却奈何老太太不依,我也没得办法。”
    二妮握住她的手道:“大嫂,你不消说得。这事儿本来就跟你没得干系,是我自己命苦。”
    孟瑶想逗她宽怀,打趣她道:“此前见你万般不情愿嫁到贺家来,还以为你对济义不怎么上心呢,原来还是在意他的。”
    二妮冲廊外“呸”了一声,恨恨道:“我哪里是在意他,我是可怜我自己,这女人若生儿子落在了人后头,处处就得低人一头。”说罢,又一握孟瑶的手,道:“大嫂。你屋里也是有妾的,一样要当心,别看咱们是做大的,万一儿子生在了妾的后头,一样要受气。”
    看来二妮并不知道贺济礼躲着傻姑娘的事,孟瑶也乐得自己有个真贤惠的名声,便反握住二妮的手拍了拍,笑道:“多谢你提醒,我省得了。”
    二妮抽出手来,拿袖子朝脸上抹了抹,道:“出来这些时候了,我还得回去做书包,大嫂,我这就回去了。”
    孟瑶点了点头,目送她朝归田居方向去了。
    贺老太太想念远方未出世性别也没定的孙子,白日里吃不下饭,夜里睡不着觉,谁知过了几日,扬州又有信来,称孟月害喜严重,无法长途跋涉,让家里不用派人去接她。
    贺老太太听贺济礼念了信,气得够呛,害喜顶多能害几个月,再说都是水路,又不用颠簸,怎么就不能回来了?敢情她这里心心念念着孟月,别个却根本没打算回来,真是自作多情。
    贺济礼对扬州的情况,晓得的多些,气道:“准是她在扬州自大,当惯了‘少夫人’,舍不得回来低头做小了。”
    贺老太太一听,登时把贺济礼也给怪上了,道:“当初是谁出主意,让她留在扬州做个外室的?现在倒好,外室做成‘少夫人’了。只怕扬州济义的那些朋友,只知有‘孟少夫人’,不知咱们这里还有个二妮呢。”
    贺济礼闻言气坏了,孟月是被贺济义偷偷带到扬州去的,不留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