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大隋萧后 >

第31部分

大隋萧后-第31部分

小说: 大隋萧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明是为难我们。不如我们偷偷在这地上挖个坑,埋一些粮食在里面,神不知鬼不觉,以后负担轻了,赶路岂不轻松些?”黄甲听了觉得有道理,两人一起开始挖坑埋粮。正忙的热火朝天,突然听到有人在旁边喝了一句:“你们在干什么?”

    两人唬的魂飞魄散,抬头一看,是他们的好友卢玖,心里稍微平定了一些,把想法给卢玖也说了一下,卢玖说:“这是个好主意,我们何不叫他们都起来,大家都这样做,一来明天都好受些,二来做的人多了将来事情泄露出去,到时候法不责众,他们当官的也不能把我们怎么样,难不成把我们这些人全都杀了?”两人点点头,真的把一个帐篷的人都叫了起来,众人纷纷响应,一起动手,恨不得把一半粮食都埋到地里。

    第二天这队人在行军的路上看到别人都累得“嗨哧嗨哧”的,彼此对望着笑了一下,心照不宣。可是最终还是传遍了军队,不堪重负的士兵们,一听说还有这样的好计,哪有不跟从的,于是一到夜晚宿营时,士兵帐里总有用刀挖坑的声音。待9路军马行至鸭绿水(现在的鸭绿江)会合时,粮草已所剩无几了。士兵们不敢诉苦,当各路将领发现时,他们已经吃了好几天了野菜煮的稀粥,一个个都瘦弱下去。这样一来,军队的战斗力明显削弱了。可是到了这个时候再追究谁的责任已经没有了意义,当务之急,是要决定队伍下一步要做什么以便渡过眼前难关。

第五章 三征高丽 第十三节 乙支文德

    这天晚上,九路领将正在一起讨论军事,猛听得外面一阵叫嚣,忙出大帐观望,掌管辎重(军用物资)的将官来报:“有高句丽兵朝我辎重方向来袭,已经快到跟前了!”于仲文一听,一马当先,率众军去迎敌。这时隋军的粮草虽说不足了,兵力却未尽,人数又多,没多长时间就占了上风。高句丽军看敌不过,逃过鸭绿江去,于仲文追到江边,正思考着如何渡江,宇文述等人也带兵赶到,大家遂就地扎营休息,不久天就亮了。

    这一天的军营真是热闹非凡,不是为了刚在的小胜利欢庆,诸将都是战功赫赫,才不会为了这点儿小功劳就忘乎所以,而是为军队的走向争执不下。两种意见,一种是粮草将尽,还是班师回朝保存实力的好;二是既然已经到了这里,不如一举拿下平壤。持两种意见的人数不相上下。做为主帅的宇文述心里其实是想退兵的,他对军队现在是否有取胜的实力持怀疑态度,但他又不敢轻言退兵,因为他不知道这样做会不会与皇上的心思相悖,所以犹豫不决。

    正当宇文述左右为难的时候,突然有报:“启禀主帅!高句丽大臣乙支文德前来求见,说是有要事要见大人。”乙支文德是高句丽有名的重臣,地位仅次于高句丽王高元,相当于宰相一职,同时又是一位善于用兵的杰出将领。宇文述听说他来求见十分诧异,问道:“他带了多少人马?”

    来报的人说:“他是一个人单枪匹马来的,并没有随从。”

    宇文述更奇(提供下载…)怪了,说:“让他进来。”

    乙支文德进入大帐对宇文述行过礼后说:“高句丽小臣受主高元之托特来请降!我主高元本是想亲自向贵军请罪,又惧于贵军之威,不敢前来,还请贵军海涵!若贵军能接受我小国之降,我主他改日一定亲自来给贵军请罪。”

    宇文述笑着看了于仲文一眼,因为出征前,他俩曾领受皇上密旨捉拿乙支文德。于仲文心神领会,对他点点头。宇文述笑着对乙支文德说:“大人一个人走了这么远的路辛苦,先下去休息一下,我们等一会儿再谈这事。”说着命人带他下去。

    乙支文德一走,于仲文说:“这可是一个好机会,来完成皇上给我们的任务。我还担心做不到呢,想不到他自投罗网来了。”

    宇文述点点头说:“是的,这样我们就不怕无功而返了。”说着吩咐加强人马围住乙支文德所在的帐篷,防止他趁人不备逃走了。

    “且慢!”这时,在一旁一直没有吱声的尚书右丞刘士龙开始发话了。刘士龙一直深受皇上信任,出征前,又被授予了不受大将节制的特权,可在行军中却一直被晾在一边,没有行使过自己的权力。这回,该他做主的时候到了:“我们此行,征战是其次的,受降宣慰、显示天朝恩威才是关键。你们若扣押了前来请降的人,以后岂不是自断了招降的路?还是放他回去为好。”

    于仲文反对说:“我不同意放他走,高句丽一向奸诈,屡次诈降,放他就等于放虎归山。这回不管他是真降假降,都应该抓起来以绝后患。”

    刘士龙气的胡子直翘,说:“出发前皇上就说过高丽一旦投降,必须马上接纳安抚,一律不得再行攻击。你若是抓了他,就是重挑事端,是违令圣旨。”

    宇文述的心思还在运转,他倒不是那种风吹两面倒没有主意的角色,只是现在军队是现状不容乐观,影响着他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宇文述现在关心的不是如何处置乙支文德,而是赶紧趁此机会名正言顺地班师。所以,他倾向于刘士龙的看法。说:“我们还是听刘大人的吧!”底下的众将也随声附和,于仲文不好再坚持下去了,只好同意放人。

    重获自由的乙支文德骑着马慢悠悠的从隋兵中间行过,尽管他心里急切的想要离开这个对他来说很危险的地方,可是此时他只能沉住气,要不然会引起他们的怀疑,那样他就更跑不了了。何况,这此行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观察隋军的情况。现在,这些已经尽收他的眼底,隋兵一个个面黄肌瘦、身形俱疲。这就说明一个问题,隋军不但长途劳累,更面临着断粮的威胁。看到这里,他不禁笑了一下,不过很快收敛住了,这还没到他笑的时候,谁能笑到最后才是赢家,现在还不是最后。

第五章 三征高丽 第十四节 乙支文德2

    乙支文德刚走,于仲文就后悔了,派人去追,老远的喊他:“于将军还有重要的话对你说,快回来!”乙支文德是何等的聪明,当然不会上当,头也不带回拼命向前奔。前面横着鸭绿江,乙支文德索性下了马去,弃马跳进鸭绿江,泅水过去。追的人到了江边,又不敢渡过水去,那可是人家的地盘儿啊!只好回去给于仲文复命。于仲文无奈,对宇文述说:“这样放了乙支文德,皇上若是知道了肯定会怪罪我们的,不如我现在就带领强兵把他给追回来,还来得及补救。”

    宇文述不同意说:“我们现在粮草已断,再呆下去前途未卜。皇上出征的本意不就是要他们投降吗?他们既然来降,就是给我们一个班师回朝的台阶,何苦又折腾?这样对双方都没有好处!”

    于仲文怒道:“将军仗着十万军队,连高句丽小贼都不能攻破,有什么颜面班师回去见皇上!何况仲文这次追敌,本来就不是什么有功劳的事。”

    宇文述也厉声说:“你怎么知道没有功劳?”

    于仲文说:“当年周亚夫做将军的时候,汉文帝亲临他的细柳营看望,他的士兵并不因为皇上来了状态就有变,防御丝毫不见松懈,这是因为带军的是周亚夫一个人,带出来的兵都是一条心,所以最后能建奇功。现在我们这些带兵的人,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士兵的心也不会齐,如何能破敌?”于仲文长于谋略,皇上这回派他为诸军咨禀节度,所以才敢说这种话,目前也只有他有资格在宇文述面前说这种有分量的话。宇文述听了,正好戳中他的心病,只好答应。隋军渡过鸭绿江,继续追击乙支文德。

    隋军很快追上了乙支文德所率领的军队,双方交战,还没怎么打,乙支文德便带上军队退兵了。隋军一日之内连获7次小胜,追高句丽兵过萨水(今朝鲜清川江),深入到距平壤只有30里的地方,依山为营。隋军的统帅可不是傻子,个个都是经验丰富,明白这是乙支文德在诱敌深入,可是这时已顾不了这么多了,只有处处提防。于仲文和宇文述正在对着地图研究下一步方案,一兵士举着一封信求见,说是乙支文德派人送给于仲文的。于仲文接过信打开来看,宇文述也凑了过来,这是一首小令,题为遗于仲文》:神策究天文,妙算穷地理,战胜功既高,知足愿云止。

    看罢,于仲文从鼻子里哼笑了一声说:“想威胁我退兵,休想!”

    宇文述说:“我想这倒不一定是威胁,分明是激将法,让我们钻入他们已经准备好的圈套。”

    于仲文说:“就算是激将法,我们现在也不能轻易退兵,他们说不定在哪个地方就设有伏兵给我们致命一击。我们毕竟对这里的地形没有他们熟悉,不如攻进平壤端了他们的老巢,擒住高句丽王高元,让他们群龙无首,那样就是他们兵力再强也无法施展。”宇文述点头不语。

    就在宇文述和于仲文议定作战计划,准备开始调兵遣将时,高句丽使者又来了,说是乙支文德派来和谈请降的,声称:“贵军如果班师回朝,鄙国国主高元立刻前去觐见大隋天子。”宇文述听了大喜,他本来就不想攻平壤城,因为平壤城高壕深易守难攻、城内有充足的粮草做后盾,高丽军队则以逸待劳;而隋军早就疲惫不堪,既无粮草、也无援兵……深谙兵法的他当然明白在这种状态下交战对自己一方该有多么的不利。所以他明明知道高句丽这回是“诈降”,也要把它当成真的来接受,因为这是一个难得的台阶,现在他这样顺着这个台阶走下去,就可以摆脱此时的困境,错过了,他会面临更惨的下场。

    宇文述下令撤军,于仲文出来反对,把刚才的话又说了一遍,说:“现在撤兵,兵士一定归心似箭,如果遇到伏兵,很容易就溃不成军。不如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死攻平壤城,还有取胜的希望。”

    宇文述说:“将军何苦紧紧相逼?你还是出去听听军士们的心声吧!”果然,外面嘈杂起来,有兵进来报:“将士们一听说要回去,都十分的高兴,吵吵着要早点走呢!”于仲文无话可说了,毕竟这里的宇文述才是主将,他只是辅助,何况军心已乱,他纵有回天之力,有宇文述在上面,他也无法行驶,只有黯然的说:“还请大人加强戒备,防止回军路上遭到高句丽兵的袭击。”

    宇文述一看于仲文松了口,悬着的心放下来了,说:“那是当然。”说完即命令军队结成方阵撤退,特安排左屯卫大将军辛世雄断后。

    隋军刚开始出发,高句丽军便朝这边进攻。好在宇文述等人有所防备,整个军队都没有慌乱,一边对抗一边撤军,军容保持的很好。乙支文德在高处观察,叹道:“这隋军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个时候还能这样,真是不容易。好在我还为他们准备了一份丰厚的礼物,否则就让他们这样退兵,岂不是显得我们高句丽太小家子气,没有尽到做主人的职责。”

第五章 三征高丽 第十五节 败北

    隋军撤军的路上,总遇到高句丽兵的袭击,只得边战边退。七月二十四日走到萨水,这天虽已入了秋还是很热,太阳高照,晒的人几乎要疲沓下去,可是几天来高句丽兵的一再骚扰,让他们只有打住强撑着。一路行军又累又渴,一看到萨水清凉一个个霎时间都有了精神。前面的士兵不禁要捧起水来喝,宇文述已让人来传话:“时刻保持警惕,不得松懈,以防高句丽军来偷袭。河里的水需得军医验过无毒方可饮用。”原来当初杨广尚未登基以前,就用过在河水里下毒的方法战胜过突厥,所以宇文述他们对这一点特别谨慎。军医验了无毒,将官们安排士兵分批喝水,保持方阵不乱。

    休息片刻,隋军开始渡萨水。萨水在这一处较浅,可以直接趟过去,九路隋兵同时过河,方阵仍然不变,场面甚是壮观。于仲文对宇文述说:“我看这萨水的水界痕好像比现在的水位高啊!现在正值夏秋交接之际,雨水最充沛之时,论理水界痕和水位错不了多少啊,这怎么错那么远?”

    宇文述说:“这有什么奇(提供下载…)怪的,每年的雨量都不一样,这一阵子雨本来就下的少一些,水位比往年低也是正常的。我们还是赶紧过去,如果过河的时候高句丽兵来袭击是很危险的,操心这些事做什么?”

    于仲文突然紧张了起来,说:“不然!你想一想,如果高句丽在上游筑坝拦水,等到我们过萨水的时候再撤去围栏,你说,我们岂不是要一败涂地吗?”

    宇文述听了心一惊,忙抬头看士兵过河的情况,大多已经到萨水的中间了。只听萨水的上游传来一阵不祥的声音,所有的将士都朝那边望去,只见一股洪流以极快的速度向这边袭来。俗话说水火无情,如果是敌人来了,还可以和他们以死相拼,那是战士的责任,可现在面临的是洪水,连拼的资格都没有了。骑军还好,狠抽几鞭马屁股,过了河中间的向对岸冲去,没到中间的转过马头回这边岸上,有不少人侥幸逃脱。只苦了那帮步兵,跑又跑不了,眼睁睁的看着洪水袭来把自己卷走,几乎全部覆没。

    与此同时,军鼓声响,埋伏在四围的高句丽军倾巢出动,铺天盖地的向隋军扑来,负责断后的辛世雄身先士卒,带领他管辖的士兵迎敌。可是高句丽兵越来越多,一个个都是精力充沛,辛世雄终因力不敌众死在一个高句丽军官的刀下。隋兵军心大乱,溃不成军四处逃散,死伤无数。将军王仁恭一见连忙掉转马头带领自己的兵士抵上,刚才的乱兵看又有了头领,方才定下神来协助作战。这时的萨水洪流一过,又可通行,王仁恭率兵边战边退掩护余下的军士过了萨水。

    过了萨水,高句丽军趁胜追击,隋军没命的向回逃,一日一夜,没有休息,也无法补充食物,行了四百五十里,到了鸭绿江。仍是王仁恭断后,竟一次又一次的击退了追兵。即使这样,回军的路上依然不是那么顺利,右翊卫将军薛世雄一军,在白石山被高句丽大军围住,四面流箭乱飞,危在旦夕。薛世雄当机立断,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