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科技崛起 >

第16部分

重生之科技崛起-第16部分

小说: 重生之科技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现在他好没有满电视屏幕跳的大爷大妈的概念,可在张国栋提醒他现在还没有什么广告的概念后(中国第一部《广告法》好像是95年搞出的),这厮马上跑到中央电视台要求上新闻联播,计算机是什么啊,是高科技啊,中国这时缺少的什么,高科技啊,所以和中央电视台一拍即合,广告费都不用了,长达40s的镜头,我的爷,要是20年后,估计上百万都买不到这样的镜头啊。镜头中的史鱼柱侃侃而谈,谈历史,过去辉煌的历史,谈困难,现在如何的困难,谈转型,龙腾如何代理这么大的厂走出危机,露脸了,绝对的露脸了,据说史鱼柱他妈在史玉柱孝敬她的电视上看到儿子那张马脸后高兴极了,逢人就夸那是她儿子,周围也是一片羡慕的声音。不过据后来人将,她也很快成了祥林嫂,为啥?后来史鱼柱经常上电视,难道你希望别人每天狂侃史鱼柱?
    史鱼柱的第二招是软文章轰炸,龙腾出版社没法发布报纸,可公司盈利后有了很多友好单位啊,让他们写点文章赚点儿稿费,还不是乐意得屁颠屁颠的,于是一连串的文章出台了。
    《龙腾学习机:中国人的苹果!》、《龙腾学习机:计算机从娃娃学起!》、《史鱼柱:朝阳产业,学习机开始!》、《龙腾学习机——续写北京电子管厂的辉煌》、《握握鼠标——轻松学习计算机》……
    这一连串的文章下来,史鱼柱成功的让人们产生了一个概念:龙腾计算机就是帮助孩子学习计算机的最好产品。而且价格便宜(相对于动辄上万的电脑来说。)
    史鱼柱的第三招:赞助。赞助?不错。赞助谁?我们的史鱼柱同志那是相当的有头脑,他搞了张车,载着40台学习机进了清华园和北大,可关键是他后面还跟着一票记者,这个时候哪来的炒作啊,于是人们记住了,原来龙腾关心教育,伟人说得好啊,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我们龙腾这不就是面向未来么?第二个他按照张国栋的吩咐,赞助高考各省的状元,然后叫他们说一句考得状元最想要的产品就是学习机啊。(实际上后世的更加恶心,考了状元是因为吃了叉叉叉。喝了叉叉叉,用了啥产品,完全把别人当宝搞,要是那样生产厂家的孩子早全是状元了,还有别人的?)
    好,史鱼柱的销售三板斧就是这样,其结果就是我们的史鱼柱同志频频上报纸上电视,典型啊,先进啊,更爽的结果是龙腾学习机卖疯了,连带着长城电脑都受了点无妄之灾,销量下滑。

第一第四十章:电冰压缩机
    “你疯啦!这么容易得意忘形?”张国栋很恼火的对着正对自己吐舌头的史鱼柱说到,可能是这一个月来实在是太风光了,风光到史鱼柱同志竟然在经过张国栋面前时在他头上摸了一把,这才搞得张国栋想骂骂他,这也太夸张了吧,不就是赚了点钱么?
    其实张国栋完全不了解史鱼柱的心理,前世他常年身居高位,今世他的钱又来得容易怎么可能了解史鱼柱这样的小人物面对成功所露出的得意忘形呢?要知道北京是龙腾的总部,可公司从去年成立到现在快5个月的时间一直是分公司在创造利润,总公司只能维持扩张的费用而已,虽然老板和员工不说,但是他也面临了极大的压力。现在凭着学习机,总部盈利首次超过分部,他当然是非常开心了。
    “小吴,上次让你帮我收集的家电制造业的消息怎样了?”张国栋给了史玉柱一个白眼,懒得理他,转身对自己的男秘问道。
    “老板,我已经收集好了,我给您念一下。”小吴可不敢再这个时候偷笑,要知道两个都是他的BOSS,他一个都惹不起,装作没看见是最好的方式。“去年3月和9月,计委、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轻工业部联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冰箱、洗衣机专业会议。这是国家对家用电器工业发展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最后形成了国务院以国发77号文件,批转计委、经贸委、轻工业部《关于加强电冰箱行业管理,控制盲目引进的报告》,确定了“七五”计划期间42个定点厂,引进规模为842万台。9月,电子工业部承建的23套卫星电视接收站全部开通,实收效果良好。年底,第一批采用国外技术设备生产的冰箱压缩机投放市场。今年2月24日,经贸委等8个部委联合发出《关于认真落实三包的规定通知》,对冰箱、洗衣机、电风扇、彩色电视机、黑白电视机和收录机这6类家用电器(包括进口零部件组装的家用电器)的三包办法做出了统一规定,今年5月1日起实行包修、包退、包换。3月,国家决定把彩电国产化作为重大项目列入“七五”计划。3月底,颁发洗衣机生产许可证大会在上海召开,首推生产许可证制,当时共计43家企业和43个产品领取到生产资格证明,这是目前的基本情况。”
    “嘶。”张国栋听了直打冷战,历史竟然在慢慢发生改变,原本是今年7月和10月的东西,竟然三月就召开了,这看来以后要加强情报收集工作啊,“你继续。”
    “由于现在市场完全是卖方市场,需求十分火爆,所以收回投资还是很快的,这个在目前那些家电生产企业经营状况就可以看出。因此我们能我们龙腾战略委员会全体成员认为,进军家电产业是大有可为的。”
    “哦?那你们认为该从什么开始呢?”张国栋闭目思考了一会儿,开口问道。
    “我们认为应该从冰箱压缩机开始,我们完全可以依托龙腾计算机设备厂,引进年产百万台的生产线,而且我们已经分析了,中国目前是完全可是消化掉这么多产品的。”
    “那生产线从什么地方来呢?”张国栋问了一个关键问题。
    “一个是日本松下电器株式会社,另外一个是飞利浦设在意大利的“伊瑞”公司。松下株式会社我们可以让香港龙腾拜托NEC去购买生产线,而我们的龙腾计算机设备厂的前身就和飞利浦有业务往来,也是很有希望买到生产线的。意大利的报价大概在2700万(没有找到具体数据,但是10万台的为2000万,是90年代后买的。)”
    “那你们倾向于买谁的呢?公司的流动资金只能有7000万左右,剩下的钱我还有他用。”
    “我们比较倾向于买日本的。”小吴说完低下了头,小吴其实是一个坚定的反日分子,上次公司买NEC的电脑小吴嘀咕了几句,被张国栋教训了一顿,张国栋的理由是,在我们的技术还全面落后之前我们就要放下脸面,先把技术学到手,要知道这不是个人荣辱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科技发展的问题,所以张国栋对于这种单纯的类似于晚清的腐儒思想很不喜欢,毕竟这个时代中日关系还是不错(不论是否承认,事实就是这样,哥们儿我可不是亲日分子),中国很多技术产品要靠日本中继。
    “说说你们的理由。”
    “我们跟松下初步的接触了一下,他们没有什么其他的附加条件,单纯的生产线价格2500万人民币,而且还是八成新的。是他们为印度准备的,但是印日两国产生了些政治纠纷,所以日本政府不允许他们出售了,我们刚好遇到。而飞利浦的东西虽然他们也是卖生产线给我们,但是他们还有很多要求和服务,这些都是需要格外收钱的。第二个是他们的生产线也不是全新的,应该是7成新。第三个是松下的同意过来几个专家协助我们安装生产线,而且允许我们学其中的一些技术。”
    “那就这样吧,你们和他们尽量的谈,谈下来最好,谈不下来再去买飞利浦的好了,作两手准备吧。我们一定要加快发展速度。”现在张国栋是真正的感觉到了时间的紧迫和人才的缺乏,比如三月份思科研究出了第一台路由器,思科已经迈入了真正的发展阶段了,可是自己没有精力去关注,龚定雨那边也还没有消息,估计是还没有招到足够多的人数。微软虽然去年出来了一个DOS系统,但是由于产品并不是太受欢迎和关注,所以股价也一直不温不火,自己完全还有足够的时间去买入他的股票,甚至有足够多的人手的话,完全可以抢先把Windows3。0发布出来。即使上次岳母大人答应了自己几个人才可是也是杯水车薪啊。(写这章是为了将来将这些工厂转移到中西部省份,帮助当地发展经济,我有点感慨的是,我们的大城市和省会城市真的发展得不错,但是我们的小城市和乡镇比起西方国家差距真是很大。)

第一第四十一章:中科院
    在了解了一下WFS的进度后,张国栋将史鱼柱叫了进来。史鱼柱一进来就看到张国栋一副凝重的表情,难道公司出了什么问题?史鱼柱心中闪过一丝不详的念头。
    “史总,照这样下去公司肯定发展不起来,我们没有足够的人手,我们缺乏足够的科研力量,我们不能按照国内公司那样循序渐进的等着产品的升级,我们要做的是高科技产品,什么是高科技,没有自己的发明专利的东西不能称为高科技,没有让其他企业按照自己的标准来走的不能算作顶尖高科技。”
    “标准?”尽管史鱼柱已经当上龙腾的总经理快半年了,可是他始终有着这个时代中国人局限的眼光。不能理解什么是服务,什么是标准。
    “简单的说一句吧,我们中国人以前称黄金白银都是用两来形容,是不是?”张国栋首先抛出了一个问题,不待史鱼柱回答,他继续说到,“可是现在国际黄金价格都用盎司,这就形成了一种标准,大家要想进行黄金的买卖,都要按照盎司价格进行交易,这还只是一种最简答的标准,所以你可以想想标准的作用了。”
    史鱼柱沉思了一会儿才开口道,那我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标准就是我指定规则,别人都按照我的走,这样只要我一直保证产品研发的前沿性,别人就一直在重复我的路,我吃肉,别人喝汤。”
    “VeryGood!就是这样。所以我们不能把眼光局限在国内,在国内赚钱不算什么,重要的是赚外国人的钱。”
    “老板,多余的我不想多说,我这100多斤早就卖给老板了,即使累死我也愿意,只要有一天让我看到我们龙腾的科技是世界上最棒的。”
    “不,是我们中国的科技是世界上最棒的。”
    据说多年后,已获得龙腾终身成就奖的史鱼柱在面对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出了这样的话,“当老板说要让中国的科技屹立在世界之巅时,我从他身上看到了神的光辉。”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我们暂且不提。
    “所以我们必须大规模招人,现在我手上的闲钱还很多,而且公司也已经开始正常盈利了,所以资金方面不用考虑,关键是人才方面。”
    “那,老板,你也知道我们国家的人才机制,这个。”
    “没有关系。交给我去谈吧。你要做好硬件方面地准备。”
    “没问题。老板!”
    和史鱼柱谈了以后张国栋就去找自己地岳母大人了。看来自己只能从她身上下手。
    “邓阿姨。这次找你最重要地是我需要人才。各种各样地人才。现在人才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公司地发展。”看到岳母大人有些疑惑。不禁苦笑到。“我们是私营企业。国家地大学生都是分配到国有单位。我们公司目前招地人都是高薪聘请地。而那些科研机构也不把我们看在眼里。所以现在我们每走一步。都需要付出别人几倍甚至数十倍地努力。”
    “这样子啊。看来我需要帮你和父亲好好谈谈了。这样吧。你等我几天。我给你音信。”
    “还有一件事。邓阿姨。你上次说安排军队地人和我谈地。我想和他们谈一谈。”
    “好的,我会安排的,不出意外下午就会去找你。”
    果然,下午有一个大校(中国不像苏联,苏联是校级多如狗,将军满街走,中国的校级多,将军少)去公司找他,从他身上隐隐传出的雷利气息来看,至少当了10年以上的兵了。
    “目前我的公司正在扩大,安保服务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可以接受军队退役人员200人,且会持续增加,但要保证军人的政治思想过硬,本领要强。第二个,我们需要一个人,一个叫任正飞的人(有的说是78年退役,有的说是88年退役,还有的说是82年退役,不知道哪个是真的,按照剧情我就这样安排了啊)”
    “按照邓南同志与我军方上级的安排,龙腾每年向中国人民解放军资助一笔军费,为了你们公司更好的发展,我们不会向外界透露,毕竟一旦被西方知道你们与国防有关可能会限制你们的发展,就作为你个人向军队捐献一笔特别军费好了。放心好了,我们军队现在很穷,没什么可以报答你的,但是提供某些方面还是可以的。”大校果然很喜欢张国栋的开门见山,他也直接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可以,合作愉快!”张国栋握住了那伸过来的大手,孔武有力。
    两天后,任正非和200名退役的特种兵前来报道,史玉柱将他们的生活住宿安排好后,张国栋开始前往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
    “来来来,国栋,我介绍你们认识,这位是中科院计算研究所所长曾茂朝同志,这三位分别是张修同志,任计算所副所长,王郑南同志,任计算所副所长;周佶同志,任计算所副所长。四位,这位就是提出要和你们研究所合作的龙腾科技的老总,张国栋同学。”
    “四位叔叔伯伯好,我喜欢开门见山,我说说我的来由吧。”张国栋知道这批人都是中国计算机研究方面的权威,老一辈的科学家,所以很敬重他们。“我们龙腾科技是一家设计到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集成电路、电子游戏,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等软硬件并举的一家高科技企业,我们有充足的研究经费,光计算机研究小组我们就准备了3000万。”
    “3000万?”四位科学家同时站了起来,败家子啊败家子啊,要知道我们一个计算机所的研究经费每年都没你一个项目小组多啊,要是我们有那么多经费,我们的巨型机(中国的巨型机是慈云桂院士在国防科大搞出来的)、大型机、微机还不都开始研究了么,搞得我们现在只能以一个为主,其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