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佛堂春色 >

第61部分

佛堂春色-第61部分

小说: 佛堂春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亲,女儿知道错了,女儿以后一定让着二妹妹,您饶了我吧!我……”

    “你现在知错已经晚了,已经太晚了。”纪芸松开手,走回榻上坐下,“你若肯乖乖地听话,不吵不闹嫁去蔡家,日后宋家还可以帮你撑腰,否则,你就慢慢熬日子,或许运气好能熬到寿终正寝的那天!”

    “你休想!”弱求不行,宋箬湖从地上爬起来,继续强硬,“我是不会任你摆布的。”

    “既然大姑娘不认命,那就闹吧!闹到你父亲再不管你死活,我就简简单单打发你出门,还可以省一份妆奁。”纪芸毫不在意地笑,“姑娘做了媳妇,本就已矮了三寸,要是嫁妆丰厚,还可挺直了腰杆,若不然,就等着仰人鼻息,受人气。”

    宋箬湖是娇养出来的姑娘,又是姨娘养大的,除了会撒撒娇,闹闹小脾气,就只知争宠、挑拨和谄媚,那里懂得拿捏人,听了这番话,只觉得前无去路,后无退路,一生的幸福就要被纪芸给毁掉了,父亲见不着,生母被禁足,无人帮无人靠,气得两眼发黑,头发晕,人就直直地倒了下去。

    纪芸眸光微闪,道:“来人,扶大姑娘房里歇着去。”

    荣荞带着两人进来,把宋箬湖搀扶着回了院子,让春燕等人盯紧些,绝不能让宋箬湖去寻死。

    跟宋箬湖说了这么久的话,纪芸只觉得全身乏力,累得慌,靠在引枕上,看着香炉里袅袅升起的轻烟,怔怔地发呆,她不是那种心狠手辣的人,虽是出手做了这件事,心中到底还是有些郁闷,这时屋外忽传来一缕悠扬的笛音。

    青山隐隐水迢迢,闲云潭影日幽幽;花自逍遥鸟自鸣,笛韵飘渺自悠然。清幽乐声抚平了纪芸烦闷的心情,脸上阴霾的表情荡然无存,露出欣慰的笑,起身走了出去,就见宋箬溪穿着大红缎面绣花卉出风毛紫羔站在院子,唇边横卧一管白玉笛。站在她身边的香绣手里抱着个花瓶,瓶中插着一枝盛开的茶梅,那景致就宛如一幅画,令人欣心悦目。

    一曲吹罢,宋箬溪笑问道:“娘,溪儿吹得可好?”

    “吹得好,吹得好极了。”纪芸笑赞道。

    “大姐姐是不是又惹娘生气了?”宋箬溪先前已进过房,看纪芸在发呆,想到进门时远远看到婆子架着宋箬湖,猜到是宋箬湖又做了什么糟心的事,令纪芸心烦。

    “没有。”纪芸牵起她的手,带她进屋,“这大冷的天,你怎么过来了?”

    “我听婢女说西角那里的茶梅开了,就去摘了两枝供在瓶里,送来给娘赏。”

    “还是我的宝贝女儿最贴心,连摘枝梅花都想着娘。”纪芸高兴地搂着她,笑得合不拢嘴。

    那瓶茶梅被放在最显眼的地方,纪芸越看越喜欢,和宋箬溪一起用过午饭,打发她回去睡午觉,把柳姨娘给叫来了,“大姑娘的亲事定了,许得是蔡家,这门亲事是老爷作的主。”

    “太太,这蔡家公子的家世如何?人品怎么样?相貌可好?”柳姨娘关心地问道。

    纪芸似笑非笑地看着她,“你问这么多做什么?难道老爷的眼光会差吗?难道老爷会害自己娇宠出来的宝贝女儿?”

    “请太太不要误会贱妾的意思,贱妾是大姑娘的生母,贱妾只是关心大姑娘,不是怀疑老爷的眼光,老爷是大姑娘的父亲,肯定不会害大姑娘的。”柳姨娘辩解道。

    “柳姨娘,我问你,大姑娘叫我什么?叫你什么?”

    柳姨娘脸上闪过一丝挣扎的表情,道:“大姑娘叫太太母亲,叫贱妾姨娘。”

    “亏你还知道这事,那就你记着自己的身份,不该你问的,就不要问。”纪芸端起杯子,浅啜一口,“大姑娘在家的日子也不多了,等请了期也就要出嫁了,你抄完每日十遍的女诫》女则》,就过去多陪大姑娘说说话吧,以后母女就难得相见了。”

    “是。”柳姨娘答应着退了出去,到宋箬湖住的院子看望女儿。

    宋箬湖一见生母哭得泣不成声,“姨娘,我不嫁,我不嫁,那姓蔡的是个白丁,是个土财主的儿子,我不嫁。”

    “这怎么可能?”柳姨娘惊愕,“这门亲事是你父亲帮你定的,应是极好的。”

    “姨娘这事是真的,我不嫁,这门亲事不是父亲帮我定的,是太太撺掇着父亲,哄着父亲,定下来的。”宋箬湖气急败坏地吼道。

    “姑娘莫急,这事只要一天没定下来,就还有更改的可能,等老爷从衙门回来了,我请老爷过来见姑娘,姑娘好好向老爷撒撒娇,哄得老爷心软,只要老爷开口,这门亲事就黄了。”柳姨娘安抚她道。

    宋箬湖红肿的眼睛亮光一闪,急声道:“姨娘你快去门口等父亲,父亲一回来,你就把他带过来。不能让他去见太太,免得太太哄得父亲答应,我就再也哄不转父亲了。”

    “姑娘莫急,姨娘这就去。”柳姨娘点头如捣蒜,急急忙忙出了院子,就往二门去,可惜她去晚了一步。

    宋绥接到廷报,要他回京述职,愣了半天,喜忧参半。喜得是,他会升官,忧得是,他又要在生父嫡母的眼皮底下过日子。

    不管宋绥是喜,还是忧,这京城是一定要回的,他提早出了衙门,回家与纪芸商量事,在柳姨娘进宋箬湖院子时,他进了二门,等柳姨娘安抚好女儿往二门赶时,他已进了纪芸的院子。

    “夫人,我们要回京了!”

    纪芸佯装惊愕,“为什么要回京?家里出什么大事了?”

    “夫人莫怕,是为夫要回京述职。”

    “回京述职?”纪芸失笑,“老爷,你在说什么胡话,你的任期还有一年,回京述什么职,你就别哄着妾身玩闹了。”

    “不哄你,廷报都到了,你看看。”宋绥笑道。

    纪芸看罢,笑盈盈行礼道:“妾身恭喜老爷步步高升。”

    “只是入京后,我们又要在府中居住,夫人只怕又要受委屈。”宋绥叹道。

    “她是长辈,妾身做小辈的就该敬着让着,不觉得受了委屈,老爷不必担心妾身。到是我们回到京城,就要上下打点,给老爷谋个好职才行。”

    宋绥愁眉苦脸地道:“如今手头上紧,那有银两上下打点。”

    纪芸笑道:“老爷,不必担心,妾身在准备年礼时,就已经跟三弟借一万两银子备着,打算给几位姑娘准备妆奁的,如今自是先紧着老爷用,等老爷的官位升上去,家里就万事不愁。”

    宋绥听到银两不愁,刚要露出喜色,纪芸皱眉喊道:“哎呀!”

    “夫人,怎么了?”宋绥一惊。

    “早知道老爷回京述职,妾身就不该听老爷的话,这么快就给大姑娘议亲定亲,回到京中说不定有更好的人选,现如今庚帖都合,想改都改不。”纪芸一脸懊恼地道。

    宋绥捋着胡子道:“湖儿的亲事定下来最好,回到京中,省得麻烦。”

    “万一老太太误会我们不想让她管这事,才在临进京前给大姑娘定亲怎么办?”纪芸听出了宋绥的话中之意,有意挑明。

    “湖儿是我的女儿,她的亲事,由我这个父亲作主有什么问题?”宋绥板着脸,若是可以,他还想把其他三女的亲事一并定好,免得嫡母在一旁指手画脚。

    “老爷说的是。”纪芸陪笑道。

    “你已经告诉湖儿她定亲的事了?”

    “已经答应她了,她不太满意,说是白丁,农夫的儿子,在妾身这里吵闹一番。”纪芸叹了口气,“妾身已经让柳姨娘去劝她。老爷不必担心,她是个懂事的孩子,会体会到老爷你的苦心的。”

    宋绥皱了皱眉,道:“这事已定,不管她怎么吵闹,请好期就将她嫁出去。”

    “老爷如果留京为官,蔡家人就要去京城迎娶了,这路程可就远了点。”

    “时间太紧,要不然……”宋绥一摆手,“算了,这事别说了,夫人,你赶紧收拾打点好,叫孩子们也抓紧时间收拾。七天后,我们启程回京,别误了日期。”

    “妾身知道。”

    “为夫去书房把书装箱。”宋绥连官服都没换,兴冲冲地出门往书房去,这次至少能升到从四品,比大哥二哥的官职都高。

    柳姨娘到二门才知道宋绥已回来了,就急忙往回走,隔得老远就看到了宋绥,喊道:“老爷老爷。”

    男人是感观动物,柳姨娘被禁足多日,今天下午纪芸叫得急,她没来得及梳妆打扮。她本就比宋绥大两岁,已年过四旬,脸上少了胭脂香粉的遮掩,眼皮浮肿,皱纹明显。

    宋绥看到这样的柳姨娘,眼中闪过一丝嫌恶,“有什么事大呼小叫的?”

    “老爷,您去见见大姑娘吧,大姑娘有话要跟您说。”柳姨娘喘着气道。

    “她要说什么我都知道,不用见了。你去告诉她,这桩亲事,是我亲定,绝无更改,若是她再吵闹,就休怪我请家法教训她。”宋绥疾步离去。

    “老爷,老爷,您不能这样呀!老爷……老……”柳姨娘跟在后面追,脚下一滑,叭唧摔倒地上,等她爬起,前面的人早就走得没有踪影,宋绥的书房她是不敢去的,呆站在路上,不知何去何从。

    这时一个小婢女提着扫帚走了过来,好奇地问道:“姨娘,你站在这里做什么?”

    柳姨娘目光发直,怔怔地看着她。

    “姨娘,你还是赶紧回去收拾东西,老爷要回京述职了。”那婆子笑道。

    回京!柳姨娘黯淡的眼睛一亮,回京可以请老太太作主,解除这门亲事,老太太是老爷的嫡母,老爷不敢不听老太太的话,欣喜若狂地往宋箬湖的院子跑去,“姑娘,姑娘。”

    “父亲来了!”宋箬湖以为宋绥来了,面带喜色的迎了出去,却只看到柳姨娘,脸色一沉,“父亲呢?”

    “姑娘,老爷不肯解除这门亲事。”宋箬湖身子晃了晃,柳姨娘扶住她,“姑娘,老爷要回京述职,我们可以请老太太作主解除这门亲事,再结一门好亲。”

    “老太太会这么做吗?”宋箬湖离京时已有十一岁,她和宋老太太的关系并不是很亲密。

    “老太太一向不喜欢太太,只要你说这门亲事是太太定的,老太太一定会搅黄。”柳姨娘原是宋老太太身边的婢女,在纪芸怀孕时,老太太逼着宋绥的生母黄太姨娘,把她送给宋绥。

    “真的吗?”宋箬湖不敢相信。

    “姨娘几时骗过你?”柳姨娘阴阴的冷笑,“到时候,老太太一定会给姑娘寻一门好亲事,让姑娘风风光光的出嫁,气死那个女人。”

    宋箬湖对生母的话还是信服的,松了口气,道:“姨娘,我们收拾东西回京。”

    宋绥要回京述职,他在衙门忙着交接。

    纪芸忙着清理人,来广陵带了十八户世仆,以及十六个婢女,其他的下人都是在广陵府买的。五年内,十八户世仆里,已经有七户坏了事,都卖了出去,那十六婢女也只有剩下十个了,大都配了人。

    这十一户世仆和十个婢女是要随宋家人回京的,其余的纪芸打算挑些忠厚老实的带回去,剩下送去城外的庄子里。快过年了,她不忍心让这些伺候了她几年的人无着无落。

    离任官员把下人卖给人牙子,就一走了之,生死不管,纪芸这样的安排,令那些没能跟着回京的人非常的感激,再加上纪芸还把过年的红包提前发给了他们。传扬开来,人人皆赞宋夫人是活菩萨。

    在父母各忙各的事时,宋箬溪也没清闲,抱着暖手炉站在房子里指挥婢女们装箱,“早知道在这里就住两三个月,我就不把东西拿出来了,现在到方便了。”

    “世间要有早知道就好了!”蚕娘笑,从杂物房把那个巨大的木箱搬了来,“姑娘,这箱子这回派上用场,可装好多东西。”

    宋箬溪轻嗤一声,“是啊是啊,他好有先见之明。”

    香绣把一些杂物往箱子里装。

    宋箬溪叹道:“全是些不怎么值钱的东西,要是装一箱子金子那该有多好啊!”

    “没想到清雅脱俗的溪儿姐姐原来是个财迷!”易友德的戏谑的声音在屋外响起。

    宋箬溪一愣,笑着迎了出去,“德儿妹妹,你怎么来了?”

    “不止她来了,我们也来了。”张宛眉的身后还跟着好几位姑娘,都是这两三个月与宋箬溪交好的,她们来给宋箬溪送行。

    “哎,屋子里乱糟糟的,连请你们坐下奉茶的地方都没有,真是太失礼。”宋箬溪不好意思地道。

    “溪儿妹妹,快别讲这客气了,改明儿,我们去京城,你再招呼我们吧!”易友贞笑道。

    几个姑娘都知道宋箬溪忙,也不耽误她的时间,站在房里闲聊了几句,就放下东西告辞离去。

    另一边,纪芸与易大夫人说好,易家两兄弟进京参加秋试时,可到宋家或者纪家住,两家一定帮着打点。

    易大夫人再三言谢,送上了一份厚礼。

    腊月初九,大吉,宜出行,宋家人启程回京。

    ------题外话------

    注:在公众文里会发一份宋家各人的名字,回到京中小溪就不是二姑娘了。

 第七十七章 回京途中遇故人

    马车在宽敞的官道之上走了两日,雨雪忽大忽小的下着,天气愈加寒冷,马车内却是十分的温暖,三张小榻都铺着厚厚的棉褥子,在小榻的中间放着铜制镂空暖炉,丝丝火光透出来,烤得身上暖洋洋的,上面罩张小木桌,桌上刻有凹槽,摆放茶壶、茶杯和两碟点心。

    纪芸坐在中间的榻上打盹,福茶拿着美人棰在给她棰腿;宋箬溪看了两天外面单调的景色,不想再看,盘腿坐着,双眼微阖,右手上捏诀,左手握着念珠,默念心经。

    荞荣、香绣和薄荷坐在对面,手里都做着绣活。宋箬溪劝过她们,说马车颠簸的厉害,做绣活会弄坏眼睛,这些东西又不急着要,等回京再慢慢做也不迟。

    三人笑应着,可就是不改,宋箬溪劝了两三回,见她们不听,也只好作罢,随她们去了。

    时近年关,路上有不少来往的客商,还有和宋绥一样回京城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