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红楼之贾母不慈 >

第64部分

红楼之贾母不慈-第64部分

小说: 红楼之贾母不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熙凤弯腰坐下,众人都禁不住伸手要扶。她屁股还没着落呢,突然“哎呦”喊了一声,众人大惊,忙为上前问询。
王熙凤缓了会儿,捂着肚子笑,又道:“没事儿”。
探春拍拍胸口:“阿弥陀佛,险些惊了我们。”
“哎呦!”王熙凤又叫一声,众人皆愣,看着她这回表情有些‘狰狞’。
迎春忙喊人:“叫产婆来,坐诊的大夫也叫来,在外头候着。”
几个嬷嬷扶着王熙凤起来,却见裙子湿了。羊水已破,地儿是不能换了,就在抱厦里将就生产。
黛玉忙道:“咱们人太多,别在这添乱了,都去外间等着吧。”
众人刚退到外头,边有四五个产婆进门,十几个丫鬟准备热水、桶盆等器具,参药、红糖、生姜、草纸等等都井然有序的端了进去。
贾母和孙氏等赶了过来,随即贾琏、邢夫人等等陆续到了。贾琏急得火烧屁股,也不在屋里等着,就在产房门外,背着手低着头挺着媳妇儿的叫唤声,焦急地徘徊。
黛玉握着巧姐儿的手,示意她别紧张。其实黛玉听着琏二嫂子的叫声,心里也有心,嘴里却不停的安慰巧姐儿。“一定会母子平安,给你添个白白胖胖的小弟弟。”
巧姐儿面容稍松动些,对黛玉笑了笑,转而从凳子上跳下来,依偎在黛玉的怀里。
贾母也盼着王熙凤这孩子生下来,不仅仅是给大房添丁。丧期不能生子,这孩子生出来,王夫人的问题也可以尽快办了。
王熙凤是二胎,怀孕的时候保养得又好,生的相对容易些,约莫一个多时辰的功夫,抱厦里就传出孩子的啼哭声。
众人皆松了口气。
☆、第888章
产婆抱着洗白净的男孩子来见贾母;恭喜贺喜的话连绵不绝。贾母高兴,不吝啬赏钱;每人都包了沉甸甸的红包。
贾赦抱着白胖胖的大孙子;乐得合不拢嘴,上去就亲了两口。小家伙似有些不愿意,哇哇的大哭起来。贾赦慌了,怎么哄都不是。
贾母笑道:“这孩子必定是想她娘了;你给他奶娘抱过去,也好叫凤丫头瞧瞧安心。”
贾赦嘿嘿笑,小心的把怀里软乎乎的孩子捧给奶娘抱,一再嘱咐奶娘要小心着。奶娘万不敢怠慢,这孩子可是大房的长孙,意义非凡。
贾母又对奶娘道:“跟凤丫头说,我们知道她乏了,今儿个我们就不叨扰她。等她歇息好了,我们再去瞧她。琏儿,你跟着去,好生照看你媳妇儿。”
贾琏笑嘻嘻的“嗳”一声应下,欢喜的带着奶娘和孩子去见媳妇儿。
迎春的屋子被占用了,贾母便叫迎春暂且住在她房外的碧纱橱内。
一时间众人散了,贾赦还没走,眼巴巴的看着老太太。贾母料知他有事,带他回房单独说。
“朝中有动静了?”贾母刚坐下,便迫不及待的问。
贾赦点头:“咱们在法华寺的努力没白费,替换了人,守了这么久,果然拿着一条鱼,终于顺藤摸瓜扯到了直郡王那里。如今证据确凿了,只差一个契机,也不知圣上是不是还要惦念父子之情。这几日皇帝挟制住了直郡王,以伴圣驾为由只许他在宫里行走,限制其出行。许多人还不知怎么回事儿呢。直郡王之母惠妃那里不得宠了,圣上不管不问。”
“这不是惦念父子之情,是要办他了!”贾母道。
“哦?若是真要办,何不尽快拿他入狱?”贾赦不解。
贾母笑了笑,解释道:“直郡王手握重兵,麾下有不少的虎将,冒然出手,容易节外生枝。我看皇帝掣肘住他,是为了架空他的兵权。瞧着吧,不出几日,他那些亲信必定先被处理的干净。最后才能轮到直郡王。不过皇子到底是皇帝的至亲血脉,儿子肯杀老子,老子未必下得了手杀儿子。皇子的命能保住,但跟从皇子麾下的那些人的命就未必了。”
贾赦挑眉,惊讶的看着贾母:“您的意思是说王家要倒?”
贾母点头。
贾赦乐了,掩饰不住的乐。他哈哈笑个痛快,才跟贾母道:“昨儿个那厮上朝还跟儿子挑衅来着呢,说什么新帐旧账一起算,他跟咱们贾家的仇一定要报。儿子怕您担心,没跟您说。早知这样,儿子早跟您说好了,我还能多开心一天。哈哈……”
“自作孽不可活啊。”贾母叹了一句,转而跟贾赦道,“最近少跟这些人来往,北静王那里也要避嫌。”
贾赦点头,老母亲的话对他来说就是圣旨。
贾母最关心的不是这个,他眼巴巴的看着贾赦,问:“你升迁的事儿怎么样,有戏没有?”
贾赦沉吟:“前几日查直郡王,圣上特叫我到跟前去问话。却没什么法华寺的事儿,只问了问咱家家中情形。儿子担心这其中有什么波折,遂不敢断言。”
贾母笑:“你倒知道稳重了,不错。”
贾赦嘿嘿笑两声,在贾母跟前显出他的孩子性儿,他挠挠头,用闷闷的半撒娇的语气跟贾母道:“儿子怕是遂不了您的心愿了,耽误了迎丫头的终身大事。”
“没什么要紧的,还没定成不成呢。就是不成,除了他们尹家三公子,咱们家姑娘还找不到人了?”
贾赦微微松口气,心里没那么大压力了。别看他整日笑哈哈的,儿女的事他还是真放在心尖上的。他混账了一辈子,现在悔悟了,真想给孩子们做点事儿,不然真真是枉为人父了。
提到迎春的亲事,贾母又想起黛玉的,问贾赦道:“我听说林女婿满京城找,都没寻得个跟林丫头相配的人来。这事儿你知不知道?”
贾赦点头,“是这么回事,妹夫愁呢。”
“仔细找,肯定有。六部尚书、太傅太保、督察御史和大学士们,哪个不是书香门第出身?我就不信这其中就没一个会教儿子的。”
贾赦愣了下,笑道:“母亲说这些可都是朝廷里位高权重的大官。儿子不是说凭林家的背景配不上这些,主要是妹夫那清高的性儿,八成是不愿意让人以为他攀高枝儿。妹夫说什么选低不选高,人品才学最重要。故才在那些品级跟差不多的门户当中选,妹夫说婆家地位高些,将来女儿嫁过去不用吃闲气。”
“胡说,就那些小户人家才容易干出不规矩的事儿。大家子里的人都规矩,再者说高门大户的孩子自小起步高,教导好,孩子的品性自然比一般家高出一大截来。别说他林如海还会升官,就是如今的地位,堂堂从二品的内阁学士,有什么配不上的,林丫头去选皇后都是可以的。”贾母顿了顿,盯着贾赦道,“把我的话转达给你妹夫,叫他必须听。我说的么,怎么就找不到合适的了,原是他心里介意这个。”
五日后,贾赦因当初在法华寺拿捏直郡王谋反的证据有功,被皇帝破例提升为礼部侍郎。这回贾赦可是堂堂正正的三品大员了。林如海也官升一级,正二品。
荣府一众欢喜,摆宴庆祝。林如海也特意在家置办了酒席,邀请尹秋以及几位朝中好友齐聚,为贾赦庆贺。席间,尹秋提及他妻子的生日,邀请贾家人去他家吃酒。贾赦一听乐了,心想尹秋八成还想亲上做亲。果然如母亲所言,这门亲事还有门。贾赦痛快的应了,却端着脸面,没敢太高兴。回头与林如海一同送走了尹秋,他方跳了下脚,拍大腿直乐。
林如海愣愣地看着贾赦,半晌见他恢复正常了,方笑问他:“早就升官了,你怎么才想起来高兴?”
贾赦愉悦的勾着嘴角,挑眉看林如海:“是二丫头的婚事,有戏了。”
林如海笑了笑,转即眸光黯淡了。
贾赦知他操心黛玉的事儿,忙将贾母的话转述给他。
林如海闷头不语。
贾赦脑子一转,拍拍林如海的肩膀,拿自己举例子:“我家迎丫头跟尹家三公子,正儿八经的高攀了。我愿意,人家又不嫌弃,一拍即合,这不挺好的嘛。”
林如海点头,想开了些,笑了,“大哥说的是,是我又迂腐了。”
贾赦摸摸胡子,眯眼笑,转即低声跟林如海道:“老太太那儿有个万能的本子,上头记载着京城所有世家公子哥儿的资料,改日我弄来给你看看。听老太太的意思呢,太傅家的小儿子,说是不错,唯有这样的身份才配得起黛玉。”
“张太傅?”林如海一提他,咬了下牙。这号人物位高权重,不好想与啊。
“皇上刚提你做正二品,扒拉手指数数,二品以上的大员才几个。”
“张家小爷是张太傅中年得子而来,颇为受宠爱,不一般呐。”林如海叹道。
“一般的咱还看不上呢。”贾赦撅嘴,自己呢为人就是太自信,而林如海这人看起来清高,实则骨子里还有那么点敏感。这点,他还真不如自己呢。
行了,他也不劝了。贾赦拦住林如海的肩膀,郑重嘱咐他,叫他改日一定要去见贾母。老太太的劝解肯定强过他百倍。
林如海微笑着应承,也嘱咐贾赦:“最近朝廷又要刮风了。大哥刚提拔上来,有多少人盯着你,要谨言慎行。”
贾赦瘪瘪嘴,“你看你,说得话跟老太太一个味儿。”
林如海又笑,目送贾赦上车。
尹秋夫人五十大寿。贾母携邢夫人以及几个姑娘亲自去了尹府贺寿。老太太亲自出马,做足了诚意。尹家人受了尊敬,心里自然高兴。两家结亲倒合适,不过尹秋妻子只尹尚这么一个儿子,起初未见迎春时,是有些计较姑娘家的位份。不过她亲眼见了这孩子,长得秀美端庄,性子落落大方,与她极为相似,倒很喜欢这孩子。言谈之下,尹秋妻子发现迎春不单有姣好的品貌和稳重的性格,还是一把管家好手。她儿子尹尚早晚要读书出仕,分出去单过的,后宅里有个这样妥帖的女子为他张罗家事,方无后顾之忧。如此想,尹秋妻子倒觉得迎春很适合做儿媳了。
荣国府地位在京颇高,贾赦如今在朝中又成了大热门,再挂上林如海那层关系。这门亲怎么看都相宜了。再者说迎春已然挂在嫡母名下,又是大房唯一的女儿,品行也好。想来想去,尹秋夫妇很是愿意结下这门亲。
寿宴之后,尹秋一家子商议出结果,又问了问儿子尹尚的意见。
素来清高的人儿,一提起贾家的二姑娘竟然红了脸。
大家都笑,也是更加作准了这门亲。尹家择日便请媒人上门,不久下了聘书,算是正式结亲了。
此时,朝中风云变幻,刮起风了。
皇帝降旨任命北静王为钦差大臣,令其去南方干巡盐御史的活计。反正自从林如海走后,扬州地界的巡盐御史的职位一直空缺,皇帝此番打发北静王去正好。其实若非太后求情,皇帝大有直接打发北静王去西北的打算。好在北静王知识与直郡王走的近些,并未参与什么政要大事。但对于王子腾之类,皇帝必要下狠手。这些人都是直郡王培养出来的党羽,或多或少参与了直郡王谋反大计。
这些人,一个不留!
三日后,皇帝下旨查抄了兵部尚书府、礼部尚书府以及王家府邸等等共八家,羁押数千口人。有三位大员判死刑,王子腾等五个判徒刑,发配福建,其家眷充为官奴。
直郡王因谋夺储位,意图谋反,被削爵囚禁在岭南。
一时间朝中风声鹤唳,大臣们纷纷缩脖子装乌龟。与直郡王相斗数年的太子一派得了胜利,骄纵起来,开始暗自在朝中拉人结党。
贾母一大早儿留住了贾赦,抓了一把瓜子儿给他大嗑,不许其上朝。贾政那边也把人扣下了。
贾赦虽不解母亲此举含义,但他知道一个道理,听娘的没错!遂安分的派人去请了假,心安理得的翘着二郎腿,跟着贾母嗑瓜子。
贾政却是百般不愿,扑到贾母跟前抱怨。
贾母挑眉瞪他一眼,冷哼道:“你媳妇儿该‘死’了,你得守丧,自要在家。”
贾政瞪眼了,他眼巴巴的看着大哥升官没自己的份儿,这些日子腿跑断了走关系,连他从王氏嫁妆里昧下的银子都用上了,眼看就差那么一点点,这时候叫他守丧?
“反正人不在,什么时候死不行?晚点死吧。”贾政皱眉道。
“晚点?王家都什么样了,二弟,你早点把关系断干净才安全。”贾赦悠悠道。
贾政抖了下身子,瞥一眼贾赦。
“此时最合适,王氏娘家出事,就说她本就旧疾缠身,最近思虑过甚,病故了。外人信这个。就这么办吧,今晚就找两个人哭丧,挂些白绸,尽快把丧尸办了。如今风声紧,丧事一切从简,没人会挑毛病。”贾母道。
贾赦点头,咂嘴附和贾母道:“有道理,时机真的是太合适了。”
贾母笑了,贾赦也笑。
贾政冷脸看着这对母子,感觉这二人说话怎么就像是闹着玩似得?
贾政忽然觉得自己不像是亲生的了。
☆、9第89章
王夫人的丧事是全权交由李纨来负责的。王家倒了;办丧的时候也不用费心思去应付王家人;免了一些不必要的尴尬的,丧事办得还算顺利。
办丧不过是对外充场面;给外人一个交代罢了。贾母对此不多问,贾赦夫妇也不掺和。贾政早厌烦王夫人给他拖后腿,巴不得没干系。
到出殡这天;有件事李纨犯难了。拖来拖去;这件事儿的主还得让长辈去做才好。李纨硬着头皮去请示贾政:“老爷您看,太太的墓地是另找一处;还是——”
家里人都知道王夫人是犯了被撵出去;假死的。这样的女人哪配得上入贾家的祖坟?可这在名分上,王夫人还是荣府的二太太。
李纨就在这问题上犯难了。
贾政也没个主意;却不爱出头,打发李纨去请示贾母。老太太不是爱管家里的事儿么,让她老人家管去。
李纨迟疑了下,还是不敢去。老太太最近身子不大爽利,再者说她老人家最不愿人提王氏。她如今拿这事儿去叨扰他老人家就显得不孝了。
贾政见李纨还在原地呆愣着,皱眉骂:“后宅这等小事都办不好?麻利些,还不快去!”
李纨回首作揖,转头咬着唇去了。却不是去贾母那里,只来王熙凤这里求主意。
王熙凤正坐月子,她收了心思,一直在好生养身体。贾琏也知道疼她,最近趁着给王夫人办丧的功夫,偷闲了,整日留在家陪她。王熙凤很知足,心情也好,气色就更好了。
这功夫贾琏带着巧姐去院子里玩。
王熙凤正好闲来无事,便给李纨想了个主意:“做戏做全套,总要顾及宝玉和宫里娘娘的感受的。二叔既然没太大意见,你就给她在祖坟边上腾块地方,左右是一尊空棺。”
李纨点头:“只能这么办了。”
“辛苦大搜子了。”王熙凤笑着握住李纨的手。
李纨得了安慰,松口气:“好歹晦气日子要混到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