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红楼之贾母不慈 >

第65部分

红楼之贾母不慈-第65部分

小说: 红楼之贾母不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纨点头:“只能这么办了。”
“辛苦大搜子了。”王熙凤笑着握住李纨的手。
李纨得了安慰,松口气:“好歹晦气日子要混到头了。”
王熙凤知道她说的“晦气”是指王夫人,巴不得赞同她。别说憨厚老实的珠大嫂子了,就她这么机灵的,也曾被王夫人坑得要死。
幸亏老太太在啊!不然他们这些做孙媳妇儿的真是难混出头了。
王熙凤心中感激不尽。
丧事一办完,府里相关人就只剩下守丧了。宝玉、探春等要熬上近三年,贾琏、迎春等半年便可。除了二房几个孩子忌讳多点,府中其余人的影响不大,只需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少外出,不宴请,也就罢了。
贾母穿来红楼做人这么长时间,第一次生病,顺便感受下人类生病的感觉。她一边流鼻涕,一边琢磨着:原来人类感冒就是这个样子的,新鲜!就是身体微微有点难受,还要喝苦汤药,以后还是不要得病的好。
贾母一病,周围的孩子们越发孝顺起来;就连平日府里头那些被老太太再三苛责过得婆子们,都开始念叨老太太的好,但凡和老太太有关的一丁点的事儿,他们都尽心尽力的办好。
老太太虽然不慈,面冷最冷,心却是滚烫滚烫的热乎。别说府里的哥儿姐儿们被她老人家教导的有多好,就是这些下人,谁家里遇困难,亲戚孩子有病有灾的,不管这下人干活有没有功劳,老太太但凡知道艰难的她都会帮一把。平日老人家不管怎么忙,都不忘差人问一问那些家里难的奴才们过得如何。
口碑是传出来的,老太太如此实在的仁义,大伙儿自要可劲儿的尊敬他老人家。
鸳鸯每每去厨房里端药,总会被几个婆子围着,问情况如何。各家拿出治伤风的偏方来,供鸳鸯挑选。
大伙儿如此尽心尽力,老太太的病自然好得快。
不发热,不鼻塞,不咳嗽。
做回正常人的贾母,觉得好神清气爽。
病好了,贾母乐呵呵的带着孩子们去游园,顺便去瞧了瞧凤姐儿。王熙凤还在月子中,闷在屋子里不敢乱走,大家来正好给她解闷。
李纨一时情急,急急地跑进屋口里喊:“弟妹,可怎么办。”她一进屋,擦发现满屋子的人,热闹非凡,下意识的咬下唇,后悔出言莽撞。
“怎么了?”王熙凤忙问。
贾母也疑惑的看向李纨。王夫人丧事已然办完了,府里每日就那么些小破事儿,根本用得着她变脸色。八成是府里来了什么不速之客让她慌神了。
李纨尴尬的看着满屋子人,忙推脱道:“没什么大事儿,两个刁婆子吵架罢了。”
王熙凤心知并非如此,面上却应和李纨:“还不简单,打发走就是了。甭管他们挣了几十年的老脸,下不去手。她们脸都不要了,咱们不必给面子。”
“正是呢。”李纨讪笑,转即要告辞。
贾母笑着点点头,看着李纨去了,她又留了一会子,便道乏了,让孩子们在王熙凤这热闹去。贾母回房,李纨和鸳鸯早已在花厅里等候了。
李纨不是自愿来的,才刚走的时候,是鸳鸯追了出来,带她来这的。李纨心里想得明白,才刚她没能瞒得过老太太,老太太肯定瞧出什么来了。
李纨愧疚,让老太太操心了。
“怎么回事?”贾母冷着脸问。
再拖拉不回答就惹人厌了,李纨赶紧告诉贾母:“薛家来帖子了,说要三日后上门,问行不行。”
“嗯,就知道会有这种事。”贾母笑了下。
虽是笑,但没感情的,李纨看不出喜怒,心中更虚了。
贾母看了眼帖子,问李纨:“办丧时薛家可曾来吊唁?”
李纨摇头,“知会过,人不在。他们开春的时候去了泰安,这会子估摸才回来。”
贾母突然想起来了,前段日子是有人跟她回报说薛家出京串门子去了。见得好像是泰安知府,据说这人当年曾与薛老爷是故交。一直以来,薛家的动向贾母略微知道一二,薛姨妈一直在给宝钗张罗亲事,她似乎是在京一直没找到如意的,边把目光放“远”了,八成是想靠着往年的旧关系谋一门亲。
至于结果如何,贾母不用动脑想就知道了。
李纨发愁道:“人都下葬了,吊唁都晚了。老祖宗,咱们这是让她来还是不让她来?”
“哪有将死人的妹妹拒之门外的道理。叫她来吧,也正好跟她说清楚了,免得以后总吊着这层关系上门。”贾母道。
李纨点头,妥善去安排。
再说宝钗随母回京之后,眼皮总跳,精神不好。自打得知舅老爷一家被抄的消息后,宝钗丰腴的身材便消瘦了一圈。薛姨妈更愁,眼角平添几道皱纹,两鬓斑白,沧桑立显。
宝钗本与泰安知府的次子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就因京城传去王家倒台的消息,婚事彻底告吹了。知府合家闭门谢客,不给她们一点挽救的机会。
宝钗没想过自己的婚事会谈的这么艰难,堂堂皇商薛家的千金,竟沦落的这样的境遇。嫁与不嫁,对她来说都不重要了,反正结果都是一样丢人。
薛姨妈把刚做好的靛青色妆花彩凤纹衣裙送来,笑着让宝钗试穿。“你姨妈刚去,咱们上门宜穿素色衣裳。这件好,沉稳恬淡,还显着你皮肤白。”
“妈,我本来就不黑啊。”宝钗扫一眼衣裳,好是好,可她没心思穿。
宝钗忐忑的看眼薛姨妈,心虚得很。这段时日,就为争一口气,她与母亲奔波去各家相看,累人,累心。得到的只有更多的失落和失望罢了。早知如此,当初王夫人张罗她与宝玉的亲事的时候,她就该一口应下。当时她是怎么了,怎么就矫情起来不愿意呢?宝玉与她后来相看的那些歪瓜裂枣比起来,论家世、容貌等等还都算不错,就是人没出息点,缺了个门牙,如今她都能忍了。
薛姨妈见她脸色发白,拉着她的手问她到底怎么了。“莫不是你怕去你姨妈那?放心吧,荣国府咱们娘俩去了多少回了,还有什么好怕的。就算你姨妈如今不在了,还有你姨父不是,再者说,宝玉、贤德妃奶娘都还在呢,他们都是你姨妈的骨血。”
宝钗想来想去,忧心忡忡:“妈,咱们这段日子没少折腾,怕只怕她家老太太不好想与。”
“好孩子,你这是怎么了?咱不过是去泰安游玩一趟,见一见你父亲生前的故友罢了。”亲事没成,面上话就得这么说。薛姨妈‘解释’的合情合理,感觉事儿到她嘴里都风轻云淡了,好像还真就没什么事儿了。
宝钗稍安了心,口里仍旧是不安的嘟囔着:“也不知宝兄弟如何了,上次见他,呆呆的,不似往日那般机灵。还有姊妹们,如今是不是都有了归宿。”提到归宿,宝钗的双眸黯淡了。
薛姨妈瞧着心疼,心肝肉叫的抱着她,母女俩哭得厉害。
薛蟠安置好家宅一切,就见夏府来人了。一听说夏府要退婚,薛蟠脑子嗡的一下,像个无头苍蝇一般,乱撞到薛姨妈屋内,骂咧咧地吼:“他娘的,狗眼看人低,欺人太甚!”
☆、第9第0章
薛姨妈还未来得及止泪;就听说夏家要退婚;血气上涌,气得头晕目眩了。一对儿女;婚事坎坷,就没有一个顺利的。
寡妇度日就是艰难啊!
薛姨妈想念她死去的丈夫,有他在,她们的一双儿女何至于像这样受委屈。薛姨妈感伤万分;难以自持。
宝钗想想自己的艰难;再看大哥的境况;哭得更凶。原本王家倒了,她的亲事就不好论,现在夏家嫌弃大哥要退婚,她们薛家以后的脸还往哪儿搁?只怕自己被拖累的,再也找不到合心意的亲事了。
宝钗知道自己没得选出身,但有时候她真恨,恨自己不能生在王侯将相之家。若不然,凭着她的才貌,早成了枝头上的凤凰了。
薛蟠见母亲和妹妹心思各异,却都是哭的厉害。还以为他二人因为自己的遭遇,更气夏家的无理拒婚,破口大骂道:“种几朵花弄两棵树,他家就算是皇商?我呸!整个夏家就没一个好东西,尽是些下贱胚子。退婚?他想得美。自古哪有随意退婚的事儿,我们婚书可是过了府衙上了文书的,说退就退?我这就去告她们,让她们娘俩找死去!”
“站住,你要把我气死了才罢休?”薛姨妈哭着喊薛蟠,身子歪倒在炕上,全身战栗的发抖,哭得很凶。宝钗也哭得喘不上气儿了,一遍搀扶母亲,一边骂大哥莽撞。
薛蟠见状,也难受了,眼挂着泪珠儿看她们娘俩为难:“那你们说,叫我怎么办,难不成咱们哑巴吃黄莲,干咽苦水不成?”
“你舅舅一家子倒了,你姨妈又走了,如今正是咱们艰难时,不知道多人等着瞧咱们家的笑话呢。这会子去衙门,岂不落人话柄,名声被你搞臭了,你妹妹被你连累,将来如何嫁?”
“我——”薛蟠抖了抖嘴唇,怜惜的看眼宝钗,颔首嘟囔道,“明明是咱们占理的事儿,怎么还得忍气吞声,憋屈!”
薛姨妈镇定了情绪,强逼着自己沉着下来。这个家没她做主就完了,她一定要支撑下去。薛姨妈接了宝钗递来的茶,接连饮尽,方舒口气,与薛蟠道:“凡事三思后行。此事咱们暂且等等,先看看夏家那边是否有回转的余地再做决定。至于衙门那里,我猜夏家既然敢说退婚的话,怕是早就打点好了的。保不齐咱们这边一告,那边存案卷的房子就着了。就算理论,也要先把证据凑齐了。”
薛蟠恍然,果然还是母亲想得周到。
薛姨妈顿了顿,转即又道:“明儿个咱们去荣府,先看看什么情况。若是能牢牢抓住他们家,咱们在京也就不愁没靠山了。你姨妈虽去了,但你姨父还在,你姨父的大哥和妹夫都是厉害的,这些亲戚都不算远,都能给咱们壮腰用。”
薛蟠点点头,看到了希望,嘿嘿笑起来。
宝钗也不哭了,止了泪,越渐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也明白荣府对于薛家的重要性。若是她能跟荣府连下姻亲,自会将如今的薛家解救于水火之中。宝钗就此下定了心思,捧起炕上那套靛青色的衣裳,用手抓紧了。就算是为了母亲和大哥,她明日也要搏一搏。
次日,去荣府之前,薛姨妈久一个劲儿的嘱咐薛蟠一定要好生讨好贾政,必要让贾政把那几千银子收下才行。
薛蟠点头,做了十二分的保证。
薛姨妈又拿出一个盒子,打开,里面多是些戒指,猫眼石、红宝石等等之类,薛姨妈将盒子交给宝钗的丫鬟。另还有一盒子东西,多是些银质的小玩意儿,一个值上三四两银子。薛姨妈嘱咐宝钗道:“去了之后,那面会与姊妹们独处,这盒东西将分给姊妹们去。这盒便宜些的,分给厉害些的丫鬟们。得空让你身边人探探口风,看看荣府的行情如何。”
宝钗一一应了。坐着车看着荣府的器宇轩昂的大门,比第一次进荣府时更有些不同的感受。以前瞧那大门,只觉得荣府还挺气派新鲜;现在荣府的大门重新漆了一遍,守门的小厮换成了高大威武,面色跟石狮子一样冰冷,徒添了许多的肃穆,也更气派了,叫人心里莫名的产生畏惧和距离感。
宝钗的心悬了起来,优秀沉稳如她,第一次紧张到不行,悬着一颗心,小心翼翼的跟着母亲大哥从角门进了荣府。
薛蟠跟着薛姨妈、宝钗见了他最不敢见的老太太,随即便着借口去拜见贾政,麻利的逃开了。
薛姨妈和宝钗察言观色,见贾母的心情似乎还不错,淡淡品了几口茶,先看情势再说。
“听说你们此去泰安见个朋友?”
“正是,”薛姨妈语气淡定的回答,见贾母还看着自己,赶紧解释道,“泰安知府与先夫曾为挚友。先夫去世前,曾交代我还些东西与他这位友人。这些年耽搁了,便想着让蟠儿亲自去还,顺便赔礼了。其实早年俩家也有过指腹为婚的想法,我当时便不同意。前段日子泰安来信提这个,又不好草率拒绝,故才决定举家都去了。”
“噢,原来如此。”贾母微微挑眉,做恍然大悟状,语气倒有些意味深长。
薛姨妈还怕贾母不信,接着道补充道:“次子什么都好,才学相貌也是一等一,只不过,唉,是我做娘的自私了,舍不得女儿嫁那么远。即使不舍,没有此意,也变不好耽搁人家,趁着事儿还没挑明白,早早的绝了人家的念头也好。”
贾母眼睛弯成月牙形,佩服的看着薛姨妈现在自夸的姿态。这女人真是赞啊,能把黑的说成白的,而且脸不红心不跳。
薛姨妈突然啜泣起来,用帕子掩着嘴,呜咽道:“万万没想到啊,我走的不是时候,竟没能送大姐最后一程。我每每想到此,就……”瞬间,薛姨妈泪如雨下,哭得情真意切。宝钗不甘落后,哭得梨花带雨,白胜雪的肌肤上挂着晶莹剔透的泪珠儿,哭也哭得很有美感。
贾母打量宝钗,咂嘴赞一句:“这孩子漂亮,真漂亮。”
薛姨妈愣了,纳闷的看着贾母。宝钗也愣,假意用帕子擦眼,用余光偷偷打量贾母那边的情形。
贾母没瞧二人一眼,也没有一丝愧疚之色,侧首端起杯茶,慢悠悠的品起来。
薛姨妈见这架势心里咯噔一下,老太太这副满不在乎的态度,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她大姐就是死,也没能换来老太太一滴眼泪和一点点的同情。
完了,完了……
薛姨妈满脑子里就剩下这两个字。
王熙凤今日出月子,打扮的焕然一新,抱着孩子来给贾母请安。贾母一瞧胖乎乎的小乖孙,高兴了,抱在怀里逗弄。初生孩子的眼睛最纯净,贾母不知道为什么,莫名的就喜欢。孩子只要抱在她怀里,除非她看够了,否则不撒手。
别人也不知这些,只当贾母稀罕曾孙,人之常情。
贾母盯了半天孩子,全然不顾上门的客人。
薛姨妈和宝钗一忍再忍,若非王熙凤想起来偶尔问候她二人两句,母女俩非得当场凌乱抓狂了。
王熙凤盘算着老太太这么耗着,八成是要等时机跟薛姨妈谈判。她看时候差不多了,便笑着带宝钗出去寻下学的姊妹们。
宝钗恨不得早早逃离这里,赶紧起身跟着王熙凤去。
薛姨妈趁机凑到贾母跟前,看着那孩子,稀罕道:“模样真俊,眉眼像他娘,额头下巴像极了琏儿。对了,他名字可有了?”
“大名贾莜。其实孩子模样如何倒是次要,只愿肯孝顺上进就好。”贾母口气淡淡道。
薛姨妈听着确是话里有话,总觉着贾母是在说她,在笑话宝钗和蟠儿!薛姨妈脸色尴尬的白了青,青了白,什么话都卡在嗓子眼说不出来了。
“你大姐的事,你不清楚。”贾母轻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