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四大名捕震关东 >

第39部分

四大名捕震关东-第39部分

小说: 四大名捕震关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琶骨或肋骨都给一条长铁索贯穿连着,拖行时发出令人牙酸的声音,它们也任由宰割,任凭处置。
    他们活得连市肆里的家畜、家禽还不如。如果有人愿意买下“它们”,则付出少许便可得到一大批,拖扯了回去,当奴隶也好,宰了当肉生吃也好,腌成腊肉也好,都没人理会。
    要是卖不出的、就只有等死。
    到了雨季,水淹地窖,淹死了不少。它们在黄泥水中翻着白得发紫发胀的肚皮,但全身瘦得像一只风干的虾米,有时浸得太胀了,还波的一声爆了开来,炸出一肚子的绿蛆和黛色的海藻来。
    浸不死的,经过发霉、发臭和发酵的春夏之季,很快便产生了瘟疫,一下子,虐疾蔓延,这些“异兽”死得更是迅捷简便,有时候,在啃一只人手,啃到第三只指肉时,便已三眼一翻,去了。有时,有只满身都是肚脐但肠子流在外面的,正在大解,大解得臭气熏天,才解下一半,忽然的,毫无来由的,“它”就死去了。
    谁也不知道这些“怪物”是“怎么来的”,只知道“它们”全来自”一言堂”:孙疆一手制造出来的“好戏”。
    要是还不死的,孙疆就下令人用火烧,总之,一把火,连怪物,尸虫和传染病,一齐烧个情光,就不必再担心有后顾之忧。
    火烧的时候,他们挤在地窖里,挣扎挣动,有的全身已着火,有的像一团火球,在滚来滚去,翻翻波滚,“孙氏七虎”:孙红虎、孙黑虎,孙黄虎、孙花虎、孙虎虎、孙色虎、孙飞虎等,常派作监督,“火烧怪物”的事,他们看着放火,当是一种过节庆典似的,时拖朋唤友来观看,在火焰肆威中为之大乐,拍掌喝彩不已,仿佛在看一场比赛,游戏。
    听说,这些“怪物”都叫做“人形荡克”。
    好像天意在造人时,打了一个喷嚏,一时失了手,把人的胚型打翻了,又像是太不重视,将之交给一只猴子或猩猩将之信手且恶意重塑一般。
    当然,出不见得全都给病死、淹死或烧死,杀死,但这样折麾下来,大都免不了一死,剩下来的,一定是那些特别剽悍、勇猛而且可怕的家伙。
    重返“一言堂”的摇红,还有她的手帕交邀红,目睹了辽么多诡异的“妖兽”,自然一震惊。
    她们虽然不知道他们的“来历”,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制造”它们出来,但“生产”它们的人,也未免太伤天害理,惨无人道了:
    那“生产者”,想当然就是“山君”孙疆了!
    所以她们都想向“山君”抗议。
    要劝孙疆收手。
    ——不管为了什么,有什么用意,都不该大量制作出这样狂暴、卑微而酷烈的东西!
    邀红跟摇红心意相通,她右手霍然折了一柳条在手,倏指向袭邪。
    她们都知道眼前这个人很“邪门”。
    只要袭邪一避,邀红就会急攻,摇红就会先闯了出去,大嚷开来,不管即使找不找得到公孙扬眉或公孙小娘,至少,这件事情已张扬开来,省得两人给软禁下去,进退雏谷,求救无门。
    孙摇红怀里有一把刀。
    那是公孙扬眉送给她的,弯如眉月,亮如水镜,就叫“水月刀”。
    刀藏在怀里。
    刀刃已温热。
    摇红已拟随时出刀。
    邀红也不闲着,她袖里暗藏飞针,左手指间夹着金钗,准备一击不着,就要与摇红刀、钗、针齐出!
    可惜她们没有这个机会。
    袭邪就在邀红身形一动、心意刚动、手势始起、招式甫施之际,倏然出手。
    出手一招。
    两剑。
    他一出手就制住了两人。
    这是不可能的事,原因是:
    一,公孙邀红的武功相当好。她是“安乐堂”堂主公孙自食的女徒,公孙自食惯使“朝天一柱枪”,江湖上外号人称“自食其力,一柱擎天”,本来就是“山东神枪会”的一流高手,公孙邀红已得其真传。
    二,孙摇红的武功底子也不差。她爹爹“挫骨扬灰。灰飞烟灭”是近年才响起来的称号,但“山君”之名,早已名震遗迹。其实,“挫骨”、“扬灰”、“灰飞”、“烟灭”都是孙山君早年所创的四种枪法,其中“烟灭神枪”一十八式,孙摇红也得其精髓,加上外公和娘亲所传的:“弹指听声、听音辨穴、金钗索命、银针度活”四大法门,女中豪杰里她绝对能作上一个要席。
    三,她们两聚于“安乐堂”的时候,常与公孙扬眉切磋武艺。公孙扬眉在武学上绝对是个卓越、脱俗、才华无可羁靡的少年英侠。他很快便观察出摇红武功基础的强弱,也很快的发现她体质先天上的制限,所以,创了一套刀法给她,注重轻盈、厉辣、优美,十分合适摇红的性子,使来得心应手。长枪大戟,对她本就负荷过重。
    那一套刀法,就叫“镜花刀诀”。
    后来公孙扬眉又赠她一把刀,说是京里好友相赠,是一把名门打造的刀。
    一把小巧玲珑的刀。
    刀没有名字。
    但刀清。
    刀亮。
    刀美得让人惊艳。
    ——这刀一亮,就像是一次惊梦。
    于是摇红就称之为:“水月刀”。
    那时,公孙邀红也在场,撒娇不依,扭说公孙扬眉偏心,只顾讨好摇红,当她不是人。摇红、扬眉、邀红三人其实都相交无碍,但年轻人间一遇着情字,难免总有争风斗胜的情形出现,不过,也仅止于小情小趣,逗情骂俏而已,还不是真个呷醋生妒。
    他们三人相处,还是坦诚欢乐、相互期许的多。
    公孙扬眉也真是才气过人,听邀红那么不平,后来连摇红也为她说项,他便立即创了一套剑法给她。
    这一套剑法,无论手上抄着什么事物,都可成剑,发动剑招,也就是说,女儿家有时带利器出外,总是十分不便,不如利用俯拾皆是的东西,例如木条、量尺,甚至是竹枝、帚柄,全都可以当作剑使,连竹签、笔杆也不例外。
    这一套剑法,就叫做“顾指剑”。
    ——就别看公孙扬盾看来随意的剑、顺手抬来的剑法、刀诀了,摇红,邀红在江湖上也打过几场大战、数回大仗,信手使出,居然还比“神枪会”的看家枪法还有劲、管用!
    所以,她们对这,‘镜花刀诀”和“顾指剑法”极是有信心。
    不过,她们才一出手,就知道这两种可以不必准备长枪大戟便可以立即制敌、伤人的武功,对袭邪而言,完全不能奏效。
    邀红一动,袭邪己一剑指着她:
    眉心。
    摇红一晃,袭邪也一剑顶住她:
    腰间。
    袭邪只有一把剑。
    ———把剑怎能同时威胁着两人的要害?
    能。
    而且都不是剑尖。
    袭邪的剑鞘,点着邀红的印堂,而他的剑鞘,倒反过来抵住摇红的腰肋。
    局面非常明显,她们不是他的对手。
    决不是。
    对方好像十分了解她们的出手:“顾指剑法”和“镜花刀诀”,一旦发动起来,举重若轻,以无胜有,奇招迭出,连绵不绝——可是在尚未发动之前,比较欠缺的是浑实的内力和巩固的根底。
    若在此时遇狙,很容易为敌所趁,一击而溃。
    袭邪便是一击得手,好像一眼已觑出她们刀诀法剑法的窍门和缺失一样。
    ——可是她们从未向袭邪出手,甚至还未正式见过这个人。
    他是怎么了解得这般清楚的?
    袭邪一招得手,突然收手,“嗖”的一声,他的黑剑就倏地收回去了,快得使摇红来不及细看那把剑的形状,只知道在他收剑的时候,那把剑似是活的,像蠕动抽搐了一下,像玄色液体,乌水柱似的,绞扭着自动攒入了鞘内,还发出了一声似有像无的哀鸣。
    摇红忍不住惊诧,又问了一次:“你……你到底是谁!?”
    袭邪咀边挂了一个极其冷峻的笑意仍是回答:“袭邪。”
    摇红只觉得一脸莫名的恐惧,直透心颤,好像只要有这个人的存在,一切原来的安全感觉。纪律规矩,都不复存在了。
    “你来我家里干什么?”
    “我现在是你爹最得力的人。”
    “胡说,大言不惭,我爹最重用的是公孙扬眉!”
    “以前是他,现在是我。”
    “你是怎么懂得我们招式的破绽的?”邀红插咀。她也是美人胚子,不过美得跟摇红不同:摇红柔而艳,她是娇而艳。摇红的美叫人疼,怕她给欺负、受委屈。邀红的美是令人痛,怕给她刺伤、拒绝。“你是邪魔外道,邪门妖户,潜进来偷学我们神枪会武功绝技的。”
    那青年笑了。
    居然笑了。
    且笑得很诡。
    但笑时看着邀红,目光有点艳,笑得最艳时,突然杀气大现,像一颗晶石遭阳光直射时爆出来的狂花瞬火。”
    “也许你说对了。”袭邪道:“但把你们武功要诀告诉我的,却是始创人自己。”
    “什么!?”
    “公孙扬眉。”
    袭邪冷冷地道。
    “我不信。”摇红坚决地道。
    “他为什么要告诉你?一派胡言!”邀红也哼道。
    “你们信也好,不信也好。”袭邪反问:“你们要离开绯红轩作甚?”
    “我们正是要找公孙扬眉。”
    “找他?”袭邪斜飞一只眉毛,诡怪地道:“恐怕,你们已不必去找了。”
    “为什么?”
    “因为,他已经来了。”袭邪有点像着了邪,眼睛直勾勾的看着前方:“他早已来了。”
    袭邪的“前方”,就是邀红和摇红的“后面”。
    她们俩也不觉回首。
    回头就看见了一个人。
    公孙扬眉。
    不折不扣的“扬眉剑出鞘”公孙扬眉。
    不过,这个公孙扬眉看去,仿佛有点不对劲。到底怎么不对劲,却一时说不上来。但他一定是公孙扬眉,无论五官,轮廓、样子、身形都是他,如假包换,只不过,神态总有点不是那么个人似的,甚至不是“人”似的。
    最明显也最怪诡的一点是:他那黑而亮的眉毛,现在竟已变成了红色,像两片血羽——给鲜血染红了的羽毛。
    看到了他,摇红和邀红都很开心。很惊喜。
    她们还以为他出了事。
    “我没事。”
    公孙扬眉有气无力他说。
    他隔了丈余远,并未走近来,他后面还有”一言堂”的好手,也是孙疆的嫡亲,“山狼”孙子灰。
    孙子灰的人有点阴阳怪气,小眉小眼;颇有大痣三颗,看去有点诙谐,总让人有点灰溜溜的感觉。
    公孙扬眉跟孙子灰一向相处得并不和谐,公孙扬眉本来就“不大瞧得起”孙子灰。孙子灰本来也一力死心追求孙摇红,献尽殷勤,但摇红一向知道这个人在外面败坏了不少女人的名节、玷污了不少女子的贞操,对他很是鄙夷、顾忌。孙子灰知道自己肯定不受美人青睬之后,又结交了朝中权臣蔡京的儿子,引蔡折到“一言堂”走一趟,蔡折一见摇红,就惊为天人,执意要纳摇红为妾。此事使蔡京也点了头、开了声。他的授意形同下令,甚至要比皇帝下旨还有力。摇红当然死也不从,曾央娘亲代为说情,劝说孙疆。孙疆当然有意结纳攀附蔡京,但又要笼络强助公孙扬眉,加上本对摇红亦甚疼爱,而摇红又抵死不肯,支持她者众,故也一时举棋难定。
    由于孙子灰惹来了一桩婚事,使公孙扬眉和摇红的好事成了麻烦事,公孙扬眉和孙摇红对孙子灰这种小人作为,就更看不入眼了。
    公孙扬眉甚至还与孙子灰交过手,因为孙疆大力调停,才不致你死我活,折损人手。
    孙子灰一向憎恨公孙扬眉。
    他甚至扬言:若没有公孙扬眉,他早已在“一言堂”总揽大权。
    可是,那时候,孙子灰就站在公孙扬眉身后,两人竟流露出一种相依为命似的友好来。
    但见着了他,摇红还是情不自禁。
    “我们还以为你出了事。”摇红担心的说,”你的眉毛怎么了?”
    “你没事就好。”邀红劈面就问!“你为什么要把我和摇红的刀法剑诀告诉了这邪里邪气的家伙?”
    邀红这是责问。
    其实她所期待的答案是:没这回事。
    “那不关你们的事。”公孙扬眉的回答居然是:“摇红,你暂且留在这儿,别惹事。邀红,你家里发生了些事,跟我走一趟了事。”
    是的,在摇红的纪事里,在描述到这一段的时候,字里行间,也洋溢着疑惑与不信:她甚至不肯承认那天她看到的会“真的”是公孙扬眉。
    ——他甚至对她不理不睬不关怀,只“叫”走了公孙邀红。
    如果叫走她的不是公孙扬眉,公孙邀红一定不会想也不想就跟他去;要是叫她去的不是公孙扬眉,孙摇红也一定不会任由邀红一个人离去。
    她本来也想同公孙邀红一道去,可是袭邪拦住了她:“你不要去。”
    而且这有一股很邪味道的青年,给了她一个很足以让她留下来等的理由:“堂主夫人马上就要过来看你了。你不是正要找她吗?你若有事,就找她评理好了。”
    的确,摇红觉得最近“一言堂”里的事诡橘、古怪、暴戾且不合情理,她正要找那通情达理、持重且十分疼借她的娘亲,来弄清楚这件事:怎么连一个陌生人都可以将自己软禁在家里,他们到底是些什么人?这还算是个什么家?这儿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最重要的是,公孙扬眉还朝她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袭邪的活。
    ——虽然,与其说那是点头首肯,不如说是他的头,好像是过重的瓜实吊在过轻太瘦的蔓藤顶端,不胜负荷的沉了一沉、动了一动。
    公孙邀红看来很担心家里出了问题,对公孙扬眉叫她过去,无疑也很有些惊喜。她走了几步,忽然想起什么似的,顿住,回头跟摇红说:“不会有什么大不了事的。你等我,我们很快便回来的。我们一定会跟你站在一道,你不用怕。”
    这时,在“绊红轩”苑子里有一丛长春花盛了,铺在浓浓黛绿厚厚深碧的圆小叶掌上,是一朵朵纯白的。艳红、还有红白经渭分明互间相映的花,每一朵都像是一掌希望。但绿色那么厚重,白色那么纯粹,只有红色的部分,像一滴滴鲜血,娇丽动人的撒在上面,风一吹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