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绝色寡妇 >

第40部分

绝色寡妇-第40部分

小说: 绝色寡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得了那么多的醋吗?”
    “消毒用。你买时,打开一瓶闻闻,酸不酸,别买假的。从今天起,淘气儿和伊望要天天洗澡,一天都不能落!”
    “大姑抱我!大姑抱!我不洗!不洗!我不洗澡!”小侄儿把我当成了挡箭牌。
    “不洗不行!这都什么时候了!啊?!宝宝儿,奶奶抱,洗澡去火,消毒。”
    “不洗!大姑抱我!”伊望抓住了我的衣服,攀上了我的脖子。
    我说:“妈,他不爱洗就别洗呗,弄得他吱哇乱叫的……”
    “你懂个啥!一天不洗澡,火得多大呀!得了病咋整?!他爸、他妈不在家,负得起责吗?!”
    伊江和弟媳去外地买书了。
一二二
    我和伊望都老实了,伊望知道躲不过去,也不再支“黄瓜架”了,抽抽嗒嗒地被妈妈抱进了南屋。没过几他钟,房间里传出了伊望童真的笑声和欢快的戏水声。
    到底是孩子,想哭则哭,想笑则笑,可以自由地渲泄和释放,不受任何约束,我们成人则很难做到这一点。
    伊水叫我,她说:“姐,咱别在一棵树上吊死了!展销会上,那点儿货底子能甩多少甩多少,不指着它了。你带着廉壁森,上河北的这个大学去卖,我和他们说好了。”把地址和电话号码给了我。
    九点多钟,我们到了那所大学地点。正门口立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外来车辆一律不许入内。
    我们又绕到了偏门,一位慈眉善目的长者迎了上来。
    “大爷,我们想进去。”我说。
    “对不起,今天不行。”
    “我们约好的。”
    “那也不行。”
    “……我们把车放这儿,人先进去行吗?”
    他盯着我们的车牌子,“京C……你们是从北京来的?”
    “是。”
    “从北京来的,更不能让你们进了!”
    “为什么?”
    “非典。”
    “我们没得非典哪!”
    “上边规定的,学校戒严了!”
    “学校还戒严?天安门广场那儿老戒严,还没听说学校戒严的。”
    “文化部和卫生部的两个部长在这儿检查呢。不让外来的车和人进来,尤其是北京来的。”
    “什么时候能让进哪?”
    “说不好,这几天是不行。”
    倒霉,白起个大早了!
    我们返回了家。没等我歇过乏来,就有人敲门。
    来人自我介绍着说:“我是你妈的朋友,她和我学过拔罐儿。”
    “啊——阿姨您好您好!我听我妈说过,您请坐。”
    别的北京话我学得不怎么样,“您”字学得根深蒂固。
    我现在说话都串味了,东北话里夹杂了北京话,还掺了点陕西方言。廉壁森的陕西话里也掺上了东北话,他上外边办事,有人还问他是不是东北人,他说不是,他净跟东北人在一块了,找了个媳妇也是东北的。
    “你妈走了?”阿姨问我。
    “我妈是没在家,可能领孩子出去玩儿了吧。”
    “她说她回东北。”
    “回东北?没听她说呀!她是不是以前说的?”
    “不是,她今天早晨和我说的,我来看看她走没走,我想给她买些水果带着。”
    “不用不用!您可千万别破费!我妈走不走还不一定呢!”
    “那我先回去吧。她要是走,一定告诉我一声。”
    “好,一定告诉您。”
    我妈回东北?不可能啊!
    我问儿子:“淘气儿,是你姥姥要回东北吗?”
    “中午,我姥姥跟我说,她和伊望今天不走,明天肯定走。我在北京上学,她没法儿带着我,等我放假了,让我也去。姥姥说,你上班忙,没时间管我,让紫牵姨给我做饭,每个月给她一百块钱。”紫牵已回来了。
    妈妈真的要走了?我上伊水那问问去!
    伊水说:“咱妈下午走的,没跟你说吗?”
    “没人告诉我呀!”
    “伊江和瑾儿就这一个儿子,怕传染上非典,他们让咱妈和伊望上瑾儿她妈家。急着赶车,啥都没来得及带。”
    难怪嘛,家里乱乱的,像刚发生过一场内战!
    我回了家,望着屋里的残局,心中涌起了凌云壮志:只待我来收拾,重整河山!
    家务活儿是费时的,繁重的,像个转动的车轱辘,周而复始。从小,妈妈就不让我们做家务活儿,她说,生命的意义是创新,不应该是重复!她完完全全地牺牲了自己,她让我们成就更富有挑战性的、更有价值的、更大的事业,而我们却辜负了她。
    妈妈在家时,从来没这样乱过。她每天承担着大量的家务劳动,她是我们家最累的人,洗洗涮涮,缝缝补补,买菜做饭……只要她能做到的,她全做了,我们却忽略了她的劳动成果。妈妈不在这儿了,才感到她是多么的重要!举手之劳的事,我们可以减轻她的多少负担!如果妈妈回来了,我可不要那么懒了。我的妈妈只有一个,我希望她能够长寿,能够健健康康地活着!
    人到了百岁,有个健在的妈,也是福气!
一二三
    我和伊望都老实了,伊望知道躲不过去,也不再支“黄瓜架”了,抽抽嗒嗒地被妈妈抱进了南屋。没过几他钟,房间里传出了伊望童真的笑声和欢快的戏水声。
    到底是孩子,想哭则哭,想笑则笑,可以自由地渲泄和释放,不受任何约束,我们成人则很难做到这一点。
    伊水叫我,她说:“姐,咱别在一棵树上吊死了!展销会上,那点儿货底子能甩多少甩多少,不指着它了。你带着廉壁森,上河北的这个大学去卖,我和他们说好了。”把地址和电话号码给了我。
    九点多钟,我们到了那所大学地点。正门口立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外来车辆一律不许入内。
    我们又绕到了偏门,一位慈眉善目的长者迎了上来。
    “大爷,我们想进去。”我说。
    “对不起,今天不行。”
    “我们约好的。”
    “那也不行。”
    “……我们把车放这儿,人先进去行吗?”
    他盯着我们的车牌子,“京C……你们是从北京来的?”
    “是。”
    “从北京来的,更不能让你们进了!”
    “为什么?”
    “非典。”
    “我们没得非典哪!”
    “上边规定的,学校戒严了!”
    “学校还戒严?天安门广场那儿老戒严,还没听说学校戒严的。”
    “文化部和卫生部的两个部长在这儿检查呢。不让外来的车和人进来,尤其是北京来的。”
    “什么时候能让进哪?”
    “说不好,这几天是不行。”
    倒霉,白起个大早了!
    我们返回了家。没等我歇过乏来,就有人敲门。
    来人自我介绍着说:“我是你妈的朋友,她和我学过拔罐儿。”
    “啊——阿姨您好您好!我听我妈说过,您请坐。”
    别的北京话我学得不怎么样,“您”字学得根深蒂固。
    我现在说话都串味了,东北话里夹杂了北京话,还掺了点陕西方言。廉壁森的陕西话里也掺上了东北话,他上外边办事,有人还问他是不是东北人,他说不是,他净跟东北人在一块了,找了个媳妇也是东北的。
    “你妈走了?”阿姨问我。
    “我妈是没在家,可能领孩子出去玩儿了吧。”
    “她说她回东北。”
    “回东北?没听她说呀!她是不是以前说的?”
    “不是,她今天早晨和我说的,我来看看她走没走,我想给她买些水果带着。”
    “不用不用!您可千万别破费!我妈走不走还不一定呢!”
    “那我先回去吧。她要是走,一定告诉我一声。”
    “好,一定告诉您。”
    我妈回东北?不可能啊!
    我问儿子:“淘气儿,是你姥姥要回东北吗?”
    “中午,我姥姥跟我说,她和伊望今天不走,明天肯定走。我在北京上学,她没法儿带着我,等我放假了,让我也去。姥姥说,你上班忙,没时间管我,让紫牵姨给我做饭,每个月给她一百块钱。”紫牵已回来了。
    妈妈真的要走了?我上伊水那问问去!
    伊水说:“咱妈下午走的,没跟你说吗?”
    “没人告诉我呀!”
    “伊江和瑾儿就这一个儿子,怕传染上非典,他们让咱妈和伊望上瑾儿她妈家。急着赶车,啥都没来得及带。”
    难怪嘛,家里乱乱的,像刚发生过一场内战!
    我回了家,望着屋里的残局,心中涌起了凌云壮志:只待我来收拾,重整河山!
    家务活儿是费时的,繁重的,像个转动的车轱辘,周而复始。从小,妈妈就不让我们做家务活儿,她说,生命的意义是创新,不应该是重复!她完完全全地牺牲了自己,她让我们成就更富有挑战性的、更有价值的、更大的事业,而我们却辜负了她。
    妈妈在家时,从来没这样乱过。她每天承担着大量的家务劳动,她是我们家最累的人,洗洗涮涮,缝缝补补,买菜做饭……只要她能做到的,她全做了,我们却忽略了她的劳动成果。妈妈不在这儿了,才感到她是多么的重要!举手之劳的事,我们可以减轻她的多少负担!如果妈妈回来了,我可不要那么懒了。我的妈妈只有一个,我希望她能够长寿,能够健健康康地活着!
    人到了百岁,有个健在的妈,也是福气!
一二四
    淘气儿所在学校的老师为每个学生发了“预防‘非典’歌”,孩子们在上面画了新发芽的柳树叶,并用红色圆珠笔标上了“注意”、“ok”、“okay”等字样,老师让他们将其粘贴在家中醒目的位置上。其中的一首是:
    小朋友们要注意,健康知识要牢记:
    房间通风要换气,洗澡晒被勤换衣;
    饭前便后把手洗,纸巾捂嘴打喷嚏;
    天天消毒要彻底,病菌再也无踪迹。
    公共场所暂不去,户外活动做游戏;
    饮食搭配在合理,保障睡眠多休息;
    坚持锻炼强身体,增强自身免疫力。
    另外,还发了《北京市学校、托儿所机构预防控制传染非典型肺炎工作指南》及“致家长的一封信”,信中写道:
    根据北京市教委、朝阳区教委文件指示精神,要求各中小学校放假两周。我校决定:从明日起,四月二十四日至五月七日,学生放假十四天,五月八日照常上课。
    对于一些重要的内容,标注了横线。
    务必老老实实呆在家中,不得出门闲逛,严禁同学之间互相串访。同学之间联络可通过电话进行联系。
    家长要对孩子进行身体观察、学习指导和生活管理,每天认真填好体温表。
    ……每天主动与学校或班主任老师保持联系。
    我想给妈妈打个电话,问问她和伊望到没到。
    小卖部的老板客气地对我说:“对不起您,不能打了。”
    “怎么不能打了?”
    “消毒消的,不好使了,您再换个地儿吧。”
    淘气儿拉着我的手说:“妈妈,我领你上一个地方!打长途电话,一分钟才三毛钱!”
    “你咋知道呢?”
    “我在那儿玩儿看着的。走,我领你去!”
    途中,偶然听到一个东北口音的男青年正对着手机吼:“北京封城了!不让进,不让出!还不如把我杀了呢……哪有钱哪!我的钱不是借给小六子买房子了吗……他也没钱!他要是有钱,不早还我了……”
    “别走,听会儿。”我按住了淘气儿,又问旁边的一位男青年,“你们是东北人吗?”
    “是。”
    “我们也是。”
    “哎呀老乡!”
    “是封城了吗?”
    “听说是。”
    “你们这大包小包的,要走哇?”
    “走不走得出去呢还难说呢!”
    “我们也想走。你们坐啥车呀?”
    “军车。”
    “军车?!”我灵机一动:搭个蹭车怎么样?
    他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委婉地说:“我们只能走一部分,装不下了,还有几个留在这儿,找别的路子吧。”
    白掂记了!
    我走时对他们说:“祝你们平安出城,一路顺风!”
    “大姐,这句话对我们可太重要了!!比给我们啥都强啊!谢谢你了,借你吉言吧!”
    “再见!”
    “再见!”
    我找到了尤湖,我说:“你出本非典的书吧!俺们几个人卖去,保证好卖!”
    “得了吧!”伊水说,“他统计了,到今天为止,已经有六本关于非典的书出来了!等着咱们干,黄瓜菜都凉了!”
    “还有比咱们快的?”
    我想了想又说:“哪儿有卖口罩的呢?伊水,你看这样行不行,咱们弄一批口罩,你在家往各单位打电话,订了货,俺们给送。”
    “一个口罩能挣几个钱!”尤湖看不上这毛儿八七的小买卖。
    两条生财之道全被他们否了。
    “那干啥呀?”我问。凭我的经济实力,呆上半年,我就得囊空如洗。
    伊水说:“等着看吧,时间不会太长。咱们去买些米、面吧,要涨价了,你家也备点儿。”
    “我看电视了,总理说:‘保证市民生活用品的充足供应,保证不涨价。’”
    “是吗?”
    “我看的清清楚楚的!他说话能不算数吗?”
    “……那也买点儿,不买那么多了,少买。”
    “你买吧,俺家还有,够我和淘气儿吃的了。”
    电视上播了,说封城的事儿是瞎传的,让市民别传,别信。
一二五
    这样闲着,我会急出病来!
    我想学美甲。
    伊水说:“你还敢出去!在家呆着吧,啥也别干了!”
    妈妈临走时,让伊水转告我,一定要把美甲学到手,将来混不上饭吃,我和她回老家,在炕头上给人美。听说非典疫情升级后,她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她打来电话说:“先别学了,哪儿也别去了,孩子第一!你的存折里不是有点儿钱吗?省着花,家里有啥吃啥,能不出去就不出去。客厅里的柜上边儿有苞米面,别扔了,实在没啥吃的了,你和淘气儿在家搅糊吃。”
    妈妈为我们做了最坏的打算。
    我不甘心地问紫牵:“你说,你说我去不去?”
    “去学也行,技不压身嘛。”
    “我妈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