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论语别裁(上册) >

第31部分

论语别裁(上册)-第31部分

小说: 论语别裁(上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能做到“见义勇为”。所以古人的诗说:“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也是从人生经验中体会得来,的确大半是如此。 屠狗辈就是古时杀猪杀狗的贫贱从业者,他们有时候很有侠义精神。 历史上的荆轲、高渐离这些人都是屠狗辈。 虽说是没有知识的人,但有时候这些人讲义气,讲了一句话,真的去做了;而知识越高的人,批评是批评,高调很会唱,真有困难时找他,不行。

 270

    公冶长第五752

    讲到这里,想起一个湖南朋友,好几年以前,因事牵连坐了牢。 三个月后出来了,碰面时,问他有什么感想?他说三个月坐牢经验,有诗一首。 是特别体裁的吊脚诗,七个字一句,下面加三个字的注解。他的诗是:“世态人情薄似纱——真不差,自己跌倒自己爬——莫靠拉;交了许多好朋友——烟酒茶,一旦有事去找他——不在家。”我听了连声赞好。 这就和“负心多是读书人”一样,他是对这个“清”字反面作用的引伸;对社会的作用而言,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孔子对于陈文子这种人的评论只给他一个“清”字。 总之,“水太清则无鱼,人太清则无福。”这话很有道理。 子张又问陈文子这个人,够不够得上“仁”的程度?孔子就说,他对仁的观念都还没有,怎么可能达到“仁”的修养?

    想得太过了

    上面列举出“忠”的榜样和“清”的榜样,接着讲一个道理。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姓季孙,名行父,谥文,是鲁国的大夫。 做事情过分的小心,过分的仔细。“三思而后行”

    ,一件事情,想了又想,想了又再想叫“三思”。孔子听到他这种做事的态度,便说:“再,斯可矣!”这句话有两种解释,从前老学究们的解释认为:“做事情要特别小心,孩子们,想三次都不够,孔

 271

    852论 语 别 裁

    子说‘再斯可矣!

    ‘还要再想一次哪!“

    这种解释是不对的。其实,孔子认为他想得太多。 作人做事诚然要小心,但“三思而后行”

    ,的确考虑太多了。 学过逻辑就知道,学过《易经》的道理更懂得。 世界上任何事情,是非、利害、善恶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 但是要三思就讨厌了,相对总是矛盾的,三思就是矛盾的统一,统一了以后又是矛盾,如此永远搞不完了,也下不了结论的。 所以一件事情到手的时候,考虑一下,再考虑一下,就可以了。 如果第三次再考虑一下,很可能就犹豫不决,再也不会去做了。 所以谨慎是要谨慎,过分谨慎就变成了小器。大家都有几十年的人生经验,过分小心的朋友,往往都犯了这个小器的毛病,小器的结果,问题就多了。 所以孔子主张,何必三思而后行,再思就可以了。

    难得糊涂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宁武子是春秋时代,卫国很有名的大夫,姓宁,名俞,武是他的谥号。 经历卫国两代的变动,由卫文公到卫成公,两朝代完全不同,宁武子却安然地做卫国的两朝元老。“邦有道则知”

    ,这个邦就是古时国家的别称,国家政治上了正轨,他的智慧、能力、才具发挥出来,了不起!可是后来到了卫成

 272

    公冶长第五952

    公的时候,政治、社会,一切都非常混乱,情况险恶,他还在朝,也参加了这个政治,可是他在“邦无道”的时候,却表现得愚蠢鲁钝,好像什么都很无知。 但从历史上看出他并不笨,他对于当时的政权、社会,在无形之中,局外人看不见的情形下,在努力挽救。 表面上好像他碌碌无能,没有什么表现,可是他对于国家、社会真的做了事。 所以孔子给他下了一个断语:“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他说宁武子那种聪明才智的表现,有的人还可做得到,但处于乱世那种愚笨的表演,就难以学到了。人们到了社会历史发生变动的时候,尤其是古代帝王政权变乱时,在前一个君王手上,充分表现了政治才能的人,本来是很容易遭忌的。 这是政治上千古以来不移的定例。 何以如此?有点莫名其妙的,也许是人类心理的通病,能干了会有人妒忌的。 为什么妒忌?只能说是人类天生的劣根性,我们必须以学问、道德来消磨它。 这种妒忌心理,到了事业或利害相对的时候,就忌刻别人。 所以学问之道,就要了解自己的心理,把这些罪恶的心理,消磨了、转化了,那才是真正“仁道”之“仁”。所以孔子说到宁武子,当初他的才能表现得那么高,应该遭人家的妒忌;但是到了变乱的时候,他表现很碌碌无能,没人打击他,也没有人仇恨他,这一点修养是别人做不到的。 人在得意时,聪明才智很容易露锋芒;“其知可及也”

    ,这点大家还可以做得到。 但是朴实无华、老实平淡、笨笨无能的样子,“其愚不可及也”

    ,这就很难做到了。这里我们就想到清朝名士郑板桥,说过几句很了不起的

 273

    062论 语 别 裁

    话:“聪明难,糊涂亦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 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绝顶聪明的人,不是故意装糊涂,而是把自己聪明的锋芒收敛起来,而转进糊涂,这就更难了。 下一句话说待人接物,遇事退一步,把利益权位都让给人家,心里很舒服,并不希望人家事后报答,只要当时心里舒服就好。这也是孔子说宁武子的“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的另一引伸。

    不 如 归 去

    下面讲到:

    子在陈曰:归与!

    归与!

    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归与的“与”字是惊叹词。 这一节等于孔子的一段传记。这是孔子周游列国,到晚年的时候,要想回来讲学的自白。这里谈到学问之道。 我们要特别了解的是,孔子在这段时间周游列国,对于国家天下大事,了然于心。 有很多很多拿到政权的机会,但是他不要,他认为国家天下所以安定,必须要以教育文化为基础,于是他决心回到自己的国家讲学去。 此时他很感叹地说:回去吧!回去吧!

    “吾党之小子狂简”

    ——小子是年轻人。党是指古代的乡党,也就是鲁国这一些跟随他的学生们。“狂简”

    是两个典型。豪迈、慷慨,多半年轻人喜欢的个性和作风就是“狂”。

    轻易、

 274

    公冶长第五162

    草率,对国家天下事掉以轻心,就是“简”。我们知道宋代的名诗人陆放翁,(在唐末民初,有更多的文学家喜欢捧陆放翁,誉他为爱国诗人。)他的一首名诗:“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与伯仲间。”这是他当时的自述。 他在少年时代,希望带兵打仗,把金人赶出去,那种幻想中的气魄,非常可爱可嘉;后面四句则说到年纪大了,头发白了,一无所成的感慨。 现在引用他的诗“早岁那知世事艰”

    ,说明年轻人虽然富有冲劲,但容易犯轻狂的毛病,太过冲动,这就是“狂简”的狂。 第二种典型“简”

    ,把天下事看得太容易了,自己想到就好像做得到一样,年轻人也容易犯这个毛病。“吾党之小子狂简”

    ,是说跟自己的这班年轻人,蛮有豪气,看天下事太容易了。 虽然文采不错,“斐然成章”地议论纷纷,毕竟还未成器。 像现代许多年轻人搞的书刊著作,大谈国家天下事,头头是道,但文章是文章,天下事是天下事,这完全两回事。 要做到事理合一,非有几十年亲身艰苦的经历,是不会了解的。 所以孔子认为,必须要回国教育后一代,决心把精神放在教育上,培养国家的根本。“不知所以裁之”这句话,是说年轻人有够狂的豪气,凡事看得太容易太简单。 文章见解固然有,却不知道仲裁,不知道裁取。 如何是该不该?怎样是能不能?都不考虑。 学问之道,最难的是如何中肯仲裁。 像做衣服的技师一样,要把一块布裁剪成一件合身而大方的衣服,这是一门不简单的学问。 所以他一心要回到鲁国,献身于文教的千秋事业。

 275

    262论 语 别 裁

    这一段,在时间上说,很可能是孔子晚年回国讲学的情况。 为了整篇《论语》的行文,特地安排在这一篇。 也很可能是孔子在陈蔡之间,遭遇困难以后,决心要回国讲学了,于是发出了这个“宣言”说明他回国讲学,对一些人或事,所采取的态度。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孔子对于伯夷、叔齐、吴泰伯三个人是非常佩服的。 关于吴泰伯,在下面还有专篇。 中国历史上这三个人,都是薄帝王而不为的人,他们本该当君主的,可是他们都谦让了,自己不要。 伯夷是老大,叔齐是老三。 老大让位给老三,老三也不干,结果两人都逃掉了,只好由老二勉强担当政权。 伯夷、叔齐这样让国,吴泰伯也是这样的人。 孔子到处提到他们,非常尊敬他们、崇拜他们。 在这里又提到伯夷、叔齐有不念旧恶的美德。 过去有人对不起他的,过了就算了,不怀恨在心。 这有什么好处呢?有!

    “怨是用希”

    ,能够不怀恨别人,宽恕了别人,所以和别人之间的仇怨就没有了,而坏人渐渐也会被他们所感化。为什么《论语》编到这里,把这句插进去呢?因为孔子在鲁国做过一任司寇,至少也有现在电视上《包青天》节目中,包公的那种政风。 上了台就把少正卯杀掉了,雷厉风行的作法,不免在政治上有些恩恩怨怨。不过他走的是正路,所以大家也拿他没办法。 既然要回国讲学,政治上的恩怨可以抛诸脑后了。 过去有人对我不起的,不要放在心上,随他去。我们回去教学吧!

 276

    公冶长第五362

    虽然如此,他又讲了一件事。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

    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微生高,姓微生,名高,是一个鲁国人,人家说微生高这个人很直爽、坦率,但是孔子认为大家的话说过分了,他并没有符合这种修养。“或乞醯焉”

    ,有人向他要一杯醋浆。他没有,自己便到别一家去要一杯醋来,再转给这个要醋的朋友。 孔子认为这样的行为固然很好,很讲义气,但不算是直道。 直道的人,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不必转这个弯。微生高转了这个弯,就不能算是直。这一点值得我们研究了。 我们要注意,孔子的思想——在下面还会讲到——是“以直报怨”

    ,这也就是后世儒家思想的争论点。 什么是“以直报怨”呢?你打我一记耳光,我不打你一拳,但吐你一口唾沫,不过分吧!总可以吧?因为你打我,我实在生气。 至少,你骂了我,我可以不恨你,但我不理你,这总可以吧?这就是“以直报怨”的道理。 孔子一直是这个主张。“以德报怨”是老子的思想,后世也把它代表了道家的思想。 就是说,你对我不起,我不恨你,不报复你,反而对你好,乃至把你感化了。孔子“以直报怨”的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和墨子思想以及侠义思想,有相同看法,都主张“直”。所以中国侠义的思想和墨子的思想,普遍流传于民间,所谓“睚眦必报”

    ,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就是由这种精神演变而来。 那么孔子这个思想对或不对呢?我们不管他圣人不圣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先把圣人这

 277

    462论 语 别 裁

    头衔供到上面去,问题则要讨论。拿中国传统的侠义思想或道家的思想来说,对于一个有困难,有急用而来借钱的朋友,正好自己没有钱,于是转向他人借来,给这困难的朋友,这是义所当为的事。 但孔子在这里却并不以为然,他认为这不是直道的行为。就我们现在研究的方法,《论语》是整篇连贯的,不能一节一节拆开来看。 而且二十篇《论语》,也可说是全部连贯的一篇大文章。 那么在这一个基本观点上,来看这一句话的含义。 正如我刚才所讲的,孔子晚年周游列国后,要回国讲学了。 他发表“宣言”

    ,首先提出来“不念旧恶”

    ,过去的都过去了,所有恩恩怨怨,大家都不必去说他。现在应该回去,为自己国家、为天下人,打一点文化的基础,来教育后代。 第二点他也说明,虽然过去不问,但好的还是好,坏的还是坏。并不因为既往不咎,坏的就一下子变好了。 这里不过借用这个“直”字来作说明而已。 如果一定要说这一点,是孔子解释直道行为的要点,那么,后世的儒家就发生问题了。汉、唐、宋、元、明、清以来,所有读书称儒家的人,都变成胸襟狭窄,结果就成为刚才所例举过古人的诗说:“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了。 难道说读书人多半不管别人,不能具有这种侠义的精神?这是误解了孔子这句话的意思。 就我的观点,连贯全篇的思想看起来,孔子是故意向当时鲁国一些因政治上恩怨而怕他回国的人,透露了一个消息——虽然对于你们,在我心里并不同意,但是各走各的路,你们不要害怕,我要回来了。何以见得是这样的呢?下面孔子还有一句话。

 278

    公冶长第五562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这个丘是孔子的名字。 我们过去老式的念书,念到这里不称丘,不敢念,念了犯忌讳,要挨揍的。 于是另外拿一个字来替代,而念成“某亦耻之”。现在时代的忌讳不同了,无所谓。 这里孔子又说,一个人讲一些虚妄的、好听的话;脸上表现出好看的、讨人喜欢的面孔;看起来对人很恭敬的样子,但不是真心的。 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左丘明就是写《春秋左传》的左丘明,古人认为左丘明是当时的闻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