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浴火都市 >

第41部分

浴火都市-第41部分

小说: 浴火都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
    “是,爸妈昨天就把东西收拾好了,打算今天下午买年货,明天搭顺车回去!”张扬笑说道。“我们家在县里买了新窑,在县委家属院,我们不来你找不到!”
    “是吗,那赶紧回去!”张龙高兴道。
    居然在县城买了新窑,可见家里的生活条件的确改善了很多的。张龙从内心感到高兴。这些年,家里的窘迫,他作为长子是了解的。
    今年即将二十岁的他,比一般的同龄人要成熟很多,也思考的多。
    张扬和张帆分别骑着自行车,将行李往自行车上一带,兄弟三人穿过街道,朝县委家属院驰去。
    一路上,还碰到一些县中的学生,行着瞩目礼。
    “这不是张三少吗?”
    “骑自行车?要我说,至少该骑摩托车还差不多!”
    “”
    张龙也听到一些闲言碎语,不过他没意识到,这所谓的张三少,就是自己的二弟张扬。毕竟张扬排行老二,并不是老三。
    张龙在后座上就好奇问道:“这县里现在还是老样子,不安宁?”
    记得半年前,县中、街上,混混很多的,一些舞厅、游戏厅之类的地方,混乱不堪,打架闹事,是常事。
    “没有啊?现在好多了,来了个新县长,整治了一批,结果街上比较干净了些!”张扬汗了一把,回答道。
    “咦,这是县医院?美食街?”张龙又看到了一个新的建筑群在眼前,上面标着三个金色大字。
    “恩,这是这半年建的!”
    张扬并没有说太多,反正到时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不如留个悬念来的惊喜。
    ——
    县委家属院。
    “爸,我们家开了建筑公司?您和我二舅主持着公司?还正在建新式商品房小区?”张龙一回来,就看见院子里停放着一辆崭新的黑色轿车,然后和父亲聊起了家里的情况,震惊连连。
    家里的变化给他的冲击极为的强烈。
    这才半年,一转眼家里居然有了几百万财产了。父亲更是主持着一家千万资产的建筑公司!
    罗玉梅这会儿笑眯眯的看着大儿子,有点自豪道:“还不是你爸瞎折腾,还好,没把家败了,还有了起色,不过你爸只是公司的第二大股东,还有大老板呢!”
    她是不知道建筑公司的事情的,只简单听说了这话,如今也了解了股东的意思。
    张胜和张扬就笑了。家里一把手说话,总是那么不客气。不过,大老板不是别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只是这事,暂且没必要说出去。
    “你爸和你二舅忙工程的事,我也有事做,小扬承包了县中食堂,我管着财务!”罗玉梅又说道。
    说到这,罗玉梅看向了张扬,说道:“食堂赚了几万块,可都在你那呢,不能乱花,知道没?”
    张扬马上保证道:“不会乱花的,实在不行,妈你给我管着?”
    “我管?你爸意见很大!我要是没钱花了,就找你爸要!”罗玉梅酸溜溜的说道。
    父亲张胜有些尴尬。其实张扬掌握这么多钱,罗玉梅是有意见的,就怕张扬乱花掉,小孩子嘛!只是谁又知道这二儿子的妖孽?张胜心知肚明,坚决不同意把食堂的钱收到家里。说不定,这部分钱,儿子用来投资其它呢?
    “先别急着说了,赶紧做饭吃,下午咱一家人买年货!”张胜就催促道。
    结束了话会,张扬拉着大哥张龙到了隔壁房间,将事情说了个大体,只是省去他去香港这些地方的没提。
    张龙听的如在云里,很是不可思议。
    “家里现在过好了,我也就放心了,这个学期爸打给我不少钱,大部分都没花,兼职工作也没找,多出的时间,大部分花在了学习上,所以这个学期,过的很充实!”张龙说道。“你和小帆也要好好学习,将来不上大学,就和文盲差不多!”
    “哥,二哥考了全年级第一呢,我也考了班里第六!”张帆这时不服气的说道。
    张扬哈哈一笑,简单说了下学习情况。对大哥的说法他很是赞同。将来就算是大学生,找工作也不容易的。
    “哥,你还有一年半毕业,是打算考本科呢,还是回来帮爸的忙?你有见识,见识过大城市的繁华,如果学着管理公司的话,说不定能做好的!”张扬话锋一转,说道。“爸和二舅毕竟文化程度不够,即使现在阅历丰富了很多,但眼界问题,却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不如你毕业后来帮爸?”
    “我?”张龙一愣,他还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他对自己毕业后的定位,有所思考的。一是继续考本科,继续在工艺美术专业上的深造,二是先找工作,丰富了阅历后,再深造。倒是没想过回来经营建筑公司。
    东海是华夏的一颗明珠,金融中心,最繁华的城市,他在那生活了一年半,的确对这城市的前沿、某些方面感同身受的。
    而张扬也是有所考虑的。与其出去给人工作,还不如到自己家的公司锻炼下,到不同的职位上锤炼,将来帮助经营建筑公司的生意。
    “我听爸说起过,年后,先完成了县里的商品房小区工程,就会考虑到槐洋市发展,要走出县里的,将来会一步步到省里,再到全国各大城市!”张扬半真半假的说道。“到时公司就会很缺人手的!”
    张龙沉吟了下,说道:“我考虑下,反正现在还有一年多时间呢!”
卷3
第七十六章 黄沿村
    2000年1月29号,也是农历的腊月二十三,大舅罗铁刚一家人,坐着机动三轮车,赶到了黄沿村,和张扬一家人一起过这小年,图这热闹,顺便谈一点事。
    张扬一家人是前一天回来的,搭坐了同村搞小卡运输的老念的车,上面载了不少年货,然后其他人搭了班车。
    这一回家,家里的灰尘都落了一地,院子里都长了不少枯草,不得已,一家人开始了大扫除。但大扫除还没完呢,家里就来了不少人串门。
    许多人听说,张胜在县里开了公司,发大财了,所以过来看看。关系好的,一般的,都来了。若放在平时,是不可能有这么多人来的。
    张扬心情复杂。不过人的本性就是趋利避害,也没什么可说的。结果来了这么多人,正好碰到张家大扫除,都不好意思站着,动手打扫了起来。
    人多力量大,一两个小时把里外都打扫了个干净。罗玉梅就拿出烟给众人四散,也不贵,十块一包的。
    打扫完了,看张家还乱糟糟的,张胜也没时间聊天,所以大家也没时间拉闲话,纷纷走人了。
    一直到二十三这天,家里前后走了好几拨人。
    大舅家一家四口人到了家里时,这人流才松劲了些。
    “平时不见这些人这么热情,现在好了,快把门槛踏破了!”罗玉梅见了娘家嫂子,就抱怨道。“怕是有求于张胜的,工地上也不能乱招人,要是工程做不好,那不行!”
    张胜没参合女人之间的话题,正和大舅哥罗铁刚说着话。
    这次让大舅哥一家下来,其实是想将家里的经济林让他们去做,也不打算要承包费。不过得签个正式合同,每年张家留点吃的枣子就行。
    这也算是一种变相的提携。
    张家如今日子好过了,罗玉刚也跟着发达了,剩下老实巴交的罗铁刚,自然也得尽量帮一下。其实张胜有想过堂亲,不过罗玉梅很反对,所以这想法就不了了之了。
    ——
    黄沿村在黄河边上,隔岸对望,就是西山省,风景怡然,一河之隔。所以两岸的人,经常划着船或者夏天时,游泳渡河来往。
    这里农地不多,有的是经济林-枣子,而且在清河、甚至槐洋市、西秦省,黄沿村及周边几个邻村的红枣品质都是首屈一指的,很有名头。
    ——
    “张帆,走,咱抓套兔子去!”张帆回到了村里,和放飞差不多,小表哥喜欢套野味,所以两人一合计,和一帮一起长大的同村同伴到林里去了。
    这个时候,山、林间一片枯黄,正是捕捉、下药给野兔、山鸡的好时候。而有些人则家里藏着**,这威力大的玩意一枪可以把兔子轰死。
    不过国家禁枪,这玩意是不敢随便拿出来的。所以大多时候,用技术捕捉猎物。
    而套野兔,这就是一门经验技术,陷阱都布置在兔子经过的地方,一个不小心,脖子一下被勒住,越挣扎套的越紧,最后直接勒死了。
    张扬也喜欢这样贴近自然的活动。国家禁枪后,野鸡慢慢绝迹,它们对生存环境的静谧要求很严格,不能被人打扰,所以越来越少了,但野兔却泛滥,所以你捉一些猎物打打牙祭是完全可以的。
    大哥张龙也有几名关系好的发小邀请,比如五叔家的大小子张志强,和张龙是一起长大的,还有别姓的几名同伴,从小学到初中,关系都很好,甚至打架都一起上。前几天比较忙碌,在忙着应酬,后面就沉淀下心,在家里写写画画。
    ——
    张扬却是独独不太合群的一个,估计是还没适应成年思维和未成年身体的搭配。倒不是说他没有发小,发小是很多的。曾经的村里一个班,就有二十三名学生,十几个男生,好几个女生,关系都处的不错的。不过女生和男生之间的相处,随着年纪变大,便没那么随意。
    在村里,你要是去找一名女生串门,那么村里便很快传开,张扬和谁谁家的女孩子关系好,在谈对象?消息很是八卦的。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你说男女之间谈朋友,便不存在什么男女朋友,他们会自动的认为,这是在谈婚论嫁、谈对象。这也和这里农村的风俗有关,结婚比较早,十八九岁,二十一二,就是结婚的年纪,如果这时候不结婚,那就是‘老大难年龄’了。
    不过张扬倒没有在意这个。
    原因是五叔找到父亲的一席话,让他这旁听者有了新的思考,心里冲动下,觉得应该做点什么。
    今年村里及周边几个村子的枣子是丰收了的,产量出奇的高,不过,烂掉的枣子却也不少。但是销售很成问题。
    红鹰公司、及另一家联盟式的北方枣业,几乎称霸着清河县上下。许多的外地客商,往往都会被他们挤走,再也不敢来了。
    而实情却是,红鹰公司收获量比较大,每年差不多八九百吨,而后者,每年收货却不过四百吨。
    但清河县一县的枣子年产量却在1。3万吨,即1300万公斤。它们两家收的货,根本消耗不掉这产量!
    所以积压滞销这个问题每年都有的。而不少人没办法,只能组拼成车,拉到大城市的市场卖掉。但这样做的风险是很大的。
    农村对于红枣销售市场的信息获取,是极难的。一般只有到了大城市市场,才能知道大体是什么价钱。
    如果保存不好,或者找不到合适价钱的地方,那只能赔着钱卖掉。
    ——
    五叔就笑着问:“四哥想过收枣子没?你是做生意的,有渠道,货源的话不成问题,大家帮着收!”
    张胜摇头说道:“之前想做枣子生意来的,不过现在钱都用在了工程上,也没精力去搞这个!”
    是啊,如果不搞这建筑公司的话,或许张胜打算做红枣生意的。不一定搞什么饮料生产,只搞倒手生意,低价收,高价转卖,这样的生意模式,资金大就有这优势,可以先了解市场,然后再调剂货源。
    不过现在大部分的精力和资金用在商品楼小区的开发上,他没功夫分心搞其它的。而且就算马上即将预售楼房了,资金将开始回收,他也没那心思。只是不好说的太直白,拒绝这弟弟。
    可想而知,五叔失望而去。
    张扬不想去猜测五叔这么热心的原因,不过看到这么多枣子积压起来,他那不安分的因子又骚动了。
    过了二十三,张扬花了两天时间,摸清了村里枣子的产量情况,以及打听了下这段时间红鹰和北方枣业的收购价情况。
    两家枣业公司,收的货大部分品质不好,因为这价钱低,而一旦加工后,可以卖到同样的价,所以质量好的枣子,反而是过剩的,卖不出去,只等来年。
    张扬早出晚归,使得罗玉梅很有意见。
    ——
    这一天晚上回来,张扬一副忙碌的样子,罗玉梅一见就抱怨道:“小扬,你这两天忙什么呢,老是不着家,马上要过年了,不家里呆着?还有,白涛、军子他们来找过你几次了,你老是不在家!”
    白涛、军子,都是和张扬关系好的发小。只是上了初中后,大家分别在乡中学和县中,所以见面时间不多。
    记忆中,他们基本上没上高中就到外地打工去了。
    张扬应了声,舀着冷水喝了几口,那冰冷的泉水冷澈心肺,让人全身能散发出寒气来。
    罗玉梅就夺下瓢子,训斥道:“大冷天的,喝什么冷水呢,也不怕生病!”
    “妈,实在太渴了,嘿嘿!”张扬看了眼父亲在本子上记着什么,忙说道。“这两天在村子里转了转,全村今年的枣子产量不错啊!”
    罗玉梅愣了下,随即点头道:“是不错,我们家的、你大舅家的,好的话,卖个一万二三,不过现在收枣子的不多,不好卖!”
    张扬恩了声,便出了正窑,去侧窑那找大哥张龙去了。
    回到家,张龙、张扬、张帆三兄弟,就把侧窑装扮了下,烧上炕,晚上就睡在这里。也不冷,而且都清静。
    院子里,张龙这会儿支开着画板,坐着小凳子,对着不远处的树木石块等景色随意的素描着。
    张扬走过去后,并没有打扰,站着看了会。不过他在美术上,没什么细胞,看着就没耐心。最后还是张龙觉察到了二弟,才抬头说道:“学校经常出去写生的,成了习惯,小扬,有什么事?”
    还是看出了点二弟似乎有心事,张龙很是疑惑。这年纪的二弟会有烦恼不成?
    “哥,你说收枣子,转卖到大城市,这生意怎么样?”张扬问的粗略。
    这话不好回答的。并不是把货收上来,拉到大城市里就可以卖掉,赚取差价利润。也可能是赔钱的呢?
    张龙还在惊讶中,张扬就说明道:“我想收点货!”
    “你做生意?爸妈同意?”张龙吃惊道。这简直是难以理解,二弟这才多大,居然想做这么大的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