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浴火都市 >

第42部分

浴火都市-第42部分

小说: 浴火都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做生意?爸妈同意?”张龙吃惊道。这简直是难以理解,二弟这才多大,居然想做这么大的生意?“小扬,这生意不是这么做的,收到枣子,还得考虑市场,高价卖掉才能赚钱的,外地的市场是个什么情况,也不知道,这事你还是问下爸的意见!”
    他知道,二弟手上有好五六万元,是个小大款,父亲母亲居然也放心钱拿在二弟手里。现在居然又想做这么大的生意。
    张扬并没有给他说起自己的事。
    在张龙看来,大人的事情,如今发生在才十六岁的二弟身上,很是不可思议。不过,这段时间的不可思议的事似乎不少了,他有点麻木了。反正这个家里,给他感觉,变化最大的不是父亲张胜,而是这个二弟。
    “我不打算用家里的钱,我想让哥你帮我!”张扬认真说道。“爸可能会同意的,不过我赶时间,争取在腊月二十九前,把第一批货铺到一些城市去!”
    张龙还想劝说,但看出二弟的执着,最后说只要父亲同意,他倒可以出把力。
    PS:求下收藏
第七十七章 反哺
    晚上,张扬就将事情提了出来,一家人进行讨论。
    张龙持着反对意见。一是要过年了,时间太紧了;二是对市场不了解,收货倒容易,但很容易赔钱。
    张胜听了张扬的想法,没全盘否定掉,但也有点不赞同的意思。罗玉梅的意思就更直接了,大过年的,乱折腾什么?
    张扬独木难支,他最后说:“爸妈,大哥,其实我并不是单纯想赚这点钱,而是想替村里人做点事情,我们家富裕了,但有不少人过年都拮据着,如果枣子能卖掉一些的话,这年就可以过好!”
    这是一种反哺的心态。
    说到这,张胜沉吟了下,点头同意了。这话在理!他张家发达了,如果可以为村里人做点事情,他也是愿意的。
    张龙有点惊异,但这事没法反对。
    不过罗玉梅申明,只能拿张扬的那几万块做本,赔赚都不允许动用家里的钱。
    愿望是愿望,但是必须切实际。被搞的为了村里办事,自己家却赔了进去。
    ——
    得到了一家人的默认,张扬的胆子就大了,扯着虎皮做大旗,以张胜的名义第二天找来了五叔及大舅,还有几名和张家关系比较好的熟人,分头去收货,以二等品和少量特等品为主,而大舅则去了乡里,没人知道他是干什么去了。
    张扬则在家遥控,大打电话。
    第一个电话,就是和罗江同联系的。
    罗江同在十一月收了旧货后,就回了苏杭市场。那一车大约十五吨的旧货,让他赚了一笔,大概有六七万元。
    在苏杭市场,他有一些渠道的,所以旧货一回苏杭,就被分食掉了,很顺利。
    然后十二月、一月,他在外地组织其它土特产货,都没停止。
    接到张扬的电话时,他正在西宁市、这个海宁省第一城市,组织土豆、蚕豆的货源。海宁省的第一大城市,每年,这里都会有不少的优质土豆、甚至牛羊肉销往全国各地,而他在这一条渠道上,有过数次的组织货源经验了。
    就总的来说,99年下半年,他有赔有赚,但赚的比赔的多。
    ——
    “新枣?”张扬邀请他合作,罗江同是极为吃惊的。因为张扬说了,这并不是他父亲张胜的邀请,这生意只是他在做,一次就是十大卡的货,可是不少了。
    由罗江同负责苏杭市场的销售,张扬负责西北几省的市场,分片合作,罗江同在苏杭市场上抽成。
    这合作方式看似比较合理的。不过十大卡的货,十四、十五万公斤的货,在苏杭市场短期内组织不好,并不容易脱手的,尽管在年底,这些产品都会有一个采购高峰。
    这就要看罗江同的渠道能力了!
    张扬则选择了甘州省、海宁省、盐湖省、内蒙省及北河省五个省的市场,主要选择了省会城市及上京六个地方。
    尤其年底,一般来说甘州省、内蒙省这两个省的枣子需求是比较大的。不过必须赶时间,这到年底,总的来说,不少的商人回家过年,比较有利铺货,赚这牺牲了过大年、和家人团聚的钱。但错过这时间段的话,产品就得滞销了。
    “好,由我负责苏杭市场!”罗江同考虑了片刻,便答应了。
    不过他还是和张胜沟通了下,这才彻底放心。
    由罗江同联系苏杭市场,张扬的家人亲戚组织收货。这合作,每公斤,罗江同可以抽取三毛钱,而货源由张扬负责,罗江同不用投入一分钱。
    也就是不用担负多少风险。不过,这个并不是打动罗江同的原因所在,张扬提前透露,欲邀请罗江同一起组建公司合作,进行这方面的生意。
    不过,张扬并没有具体说,邀请罗江同开什么样的公司或厂子。
    但组建公司,对罗江同来说,却是一大诱惑。他也有手下班子,不过都是东一炮、西一炮的生意,然后只是一个市场仓库,正式经营公司,却没有组建过。
    张胜的发家奇迹,让他很是佩服,之前就有了合作念头,现在张扬一邀请,张胜侧面一证明,他就心动了。
    ——
    黄合乡,距离乡政府不远的惠家村,几棵大树前,一条公路连接了十几个村子。这大树对面的节点儿上,有一座废弃的烤窑,和一排没人住的半旧窑院子。
    此时正有三个人对这里指指点点。
    这三人就有张扬和大舅罗铁刚、还有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人。这中年人是惠家村人,也是这路边院子和烤窑的主人、惠家村现任的村主任。
    几年前经营这烤窑,但经营不善,结果生意不多,最后开不下去了,只好关了起来。张扬还是第一个来问这烤窑价钱的人。
    “惠主任,这烤窑简单收拾下就可以烤枣子?可不可以进去看看?”张扬看了下,大体上,对这位置很满意。五六孔的窑,如果里面装上架子和筛子的话,估计能储存个一大卡的烤枣。实际上,两三年后,这处地方就被人买了下来,然后用做烤枣,储存货源。
    新枣子跑运输和储存不善的话,时间一长就容易冻掉、烂掉。但经这一烤,色泽上来了,水分少了,更容易保存,这价钱也能上得去。
    这就是张扬的一大手段,争取将同类比下去,卖个好价钱。
    他的想法是,替村里人暂时解决下问题,但能赚的钱必须赚。
    “可以呀!”惠主任一口答应下来。主要是他认得罗铁刚,罗铁刚前一天就来接触过了,不然他还真不信这一个半大小子买他这地方。
    张扬、罗铁刚、惠主任三人进了院子,先把六孔窑打开看了下,里面灰尘很厚,长时间没打扫过了。不过窑是石箍的,比较坚实牢靠。里面也有些焊接的铁架子,和竹筛子,不过架子也已锈迹斑斑了。
    还行!张扬心说了句。
    接着三人看了那座高大的烟筒似的烤窑,里面有些地方龟裂,那琉璃结成一团团的,倒挂在上面,不过主体倒是好好的。
    “惠主任,这烤窑成这样子了,不能用了吧?”张扬就提出问题来。如果要继续烤,那得重新加固一下才行。
    对方笑的尴尬,说道:“整下还是可以的!”
    张扬点了下头,便和对方说价,准备将这烤窑、院子整体买下来。
    实际上,和对方察看这地方,只不过是为了侃价,他已经决定不管怎么样,这里都必须买下来。
    一个好的位置,而且又有烤窑,这地方并不好找。很显眼,别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也方便于收货,打出它的名气。
    一旦这生意做过,这地方也很容易脱手出去的。
    大舅话不多,但谈价这方面居然比较了解,起到很大作用,最后以总价八千三百元,将烤窑、六孔窑及一小片所属面积、所有的支架和筛子都买了下来,产权到乡政府过了公证,过到张扬名下(张胜作为监护人,签字)。
    换了锁和钥匙,这栋院子就成了张扬的。
    回到家里,张胜对二儿子这么做很是不解。花大几千、近万块买个农村的院子,实在不是什么便宜事。
    “现在要烤枣,根本就来不及,那里还得打扫,修一下,最少都得到年后了!”炕上,盘膝而坐的张胜皱眉说道。
    年后,一家人在老家住不了几天,又得回县里去。毕竟县里商品房小区的建设,不能推迟。即使在大冷天,有些工程还是可以进行的。
    大舅罗铁刚也在,他骑着摩托带着张家父子俩回来的,不过他发表的意见不多,听的时候倒多,闷头抽着烟。
    张龙这三天一直和五叔他们在一起,帮忙收货,也累得不轻,父亲发言后,他也说道:“现在村里收的货,都快装不下了,即使只付五分之一的款,那也得一大笔钱的!”
    张扬听的一振:“哥,现在收了多少了?”
    这些货可是宝贝,赚钱就靠它了。
    “二等货差不多有四万公斤了,特等的有一千五百公斤,不过钱也花出去了三万元了!”张龙担忧说道。
    花了近万买了烤窑和仓库,又花了三万,张扬手中的钱,出去了大部分。
    “可以了,可以发货了!”张扬顿时说道。“那烤窑这几天得找人修下,年前不用,但年后要用!”
    “发货?”众人都愣了下。
    张扬笑道:“对,可以发货了,一次发过去太多,市场一时容纳不下那么多,不如一批批的发,这么多货,也差不多三大卡了,不少了!”
    “那这次要发到哪呢?”张胜问道。他和罗江同是通过电话的,苏杭市场倒有熟人,可以承诺一部分货的销售,发货赶得这么急,去苏杭市场是比较好的选择。
    不过这次生意是张扬主导的,他还是询问儿子的意见。
    “甘州省!”张扬却给出了一个超出大家预料的地方。
第七十八章 兰城(两更完)
    甘州省,兰城市。
    这个地方,张扬无论是记忆中,还是现在,都是第一次来这里的。三大卡的枣货,经过一天多的不停赶路,在腊月二十七这一天到了这里。
    这次跟车的,除了张扬,还有二舅罗玉刚及大舅家的长子罗占虎。
    一到这里,张扬才知道什么叫又干旱又寒冷的天气,尤其到了年底,刮着风的话,那风简直就和刀子似的,在割脸,那穿来的保暖衣服根本不顶事。
    实在是太冷了,不得已,张扬几人马上买了厚厚的羊绒服回来,一人套了一件。这里的御寒服品质倒不错,里面羊绒不少,穿着很是暖和。
    “小扬,我们该去哪卸货?”进了兰城市,公路上有箭头标示,但几人对这地方都陌生着,看不大明白,其中一辆大卡上,大表哥罗占虎,搓搓脸,呼着白雾气,打电话问道。
    “司机经常跑西北几省的,问下他就对了!”二舅罗玉刚就说道。他说着,就朝一个中年司机喊道:“老候,土豆红枣这些土特产批发市场在哪,你带路!”
    “知道,好咧!”老侯也不下车,应了一声。几人马上上车,又赶着去了大市场。罗玉刚和张扬、侄子罗占虎通了电话,一行三大卡朝兰城市农林副食批发大市场赶去。
    ——
    大约半个多小时,一座超大的市场出现在眼前,见有不断的大卡进出。三人见状,心说,这里果然很大。张扬这三大卡在进驻时,交了些费用。
    不过,一进市场,就可以看到寒冷的天气也挡不住客户和商贩们的热情,这里面生意是很忙碌的。同时也会有些零散顾客,大家对年底的购物,很是踊跃。
    “张扬,你看,那里也有卖枣子的,怎么全都是啊?”罗占虎下了车,一眼扫到外面有些摊位,有些商贩进行着枣子、土豆、蔬菜的零售。
    结果过去一看,嘿,那零售价钱不低。就如号称是二等的货,一公斤八块三,张扬也过去看了下,结果那枣子皮带黄,果肉少,根本没法和他们拉的货相比。
    “老板,老板,这是枣子?什么档次的货?哪的货?”没过几分钟,有人追了上来,询问道。
    一看来人,似乎是批发客,身上一身皮子,沾上了土。这些人,对全国各地拉的货,关注度很高。
    张扬几人一看就是外地人,或许是第一次来这里。
    “西秦清河货,二等上品!”张扬打量了对方一眼,便说道。
    罗玉刚几人愣了下,清河?人家会知道?要说槐洋市,或许人家知道吧?
    但对方居然真的知道清河!那眼睛就亮了。
    “清河,那是好地方,听你们口音,应该是那里的了,不过你这二等上品是什么档次?”对方笑道。“二等就是二等嘛,这市场上二等品可不少,可不好卖的!”
    张扬没说废话,让大表哥从车上抬下一箱二等品和一箱子特等品来,撕开了胶带,两箱里那色泽浑圆、果肉饱满的新枣子就露了出来。
    “这市场上的二等品?我看了下,顶多是三等品罢了!”张扬不屑道。“要是以三等品的价,别找我商量!”
    对方这才认真打量张扬,没想到主事的居然是这少年?不过好货的诱惑力比人大,年底主要靠零售了,他蹲下从箱子里翻看了起来。
    每翻一下,对方就眼珠子动一下,看得更有耐心。显然,这是对方看上货了,或许在寻思着怎么侃价。
    这人也没多浪费时间,马上对张扬道:“小兄弟,来,我们到那说说!”
    一指卡车旁,那人少,显然是打算侃价的。
    张扬点了下头,和他过去。
    “你这三大卡都是这样的货?可不要掺假啊!”对方说道。“我叫马宏亮,这是我的名片,小兄弟怎么称呼?”
    马宏亮掏出一张精致的名片给了张扬。上面一连串的头衔,全是经理之类的。张扬也没仔细打量,随意的收进了兜,说道:“名片我没有,叫我张扬吧,三大卡,大部分全是这样的货!”
    “哦?那就好,小兄弟,你这发货是什么价?”
    张扬就看着他淡笑道:“我也看了市场上的发货价,不过,一吨那价钱我不满意,和那些所谓二等品的货相比,我这货说一等品也可以了!”
    市场上,大体的发货价,都以手势比画完成的,别人很难看到。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张扬侧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