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贼 >

第34部分

明贼-第34部分

小说: 明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即便与王化贞亲密,但用这种类似命令的语气,终究是有点……

大明自立国初,就是以文御武,与天下豪绅共天下。

更何况是巡抚大人这种大员呢?

性格决定命运。

从这细微的细节,就不难看出,为何,毛文龙在后来与登莱一系的文官集团闹的这么不娱快了。

心思回转,李元庆小心道:“大哥,我军虽还有点粮食,但饷银已是不足,朝廷那边……还有,巡抚大人会答应将军出兵的要求么?”

陈继盛缓缓吐出一口浊气,“这件事情,谁也说不好啊。求人不如求自己。咱们必须要做好最坏的准备。”

李元庆对这话深以为然。

不论何时,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都是弱者的行径。

这时,小二端上了酒菜。

李元庆为陈继盛斟满了一杯酒,又给自己倒了一杯,与陈继盛示意一下,一饮而尽,这才道:“大哥,将军对此有什么打算?”

陈继盛不由一笑,与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力气。

李元庆这话,看似是问毛文龙的打算,实际上,却是在问他陈继盛。

陈继盛吃了口菜,慢慢咀嚼,片刻,才道:“为今之计,我们首先要应对的是北线来犯的鞑子。再者,我们也要为自己留条后路。”

李元庆已经隐隐明白了陈继盛的意思,恐怕,北线的战事,暂时与自己无缘了。

“大哥,你的意思……”

有些话,自然不用说的太直白,只需表明态度就足够了。

陈继盛一笑,“将军想在义州和龙川,开辟一片新的区域,作为我军的后路。我向将军推荐了你。”

李元庆已经有了准备,但还是故作吃惊的样子,“大哥,那边可是朝~鲜啊。”

陈继盛不由冷笑,“区区蛮夷,理他们作甚?哼~~,将军几次借兵,朝~鲜国都找各种理由推却。还不是想首鼠两端,对我们没有信心?元庆,你此去,可不必理会太多,若有胆敢阻碍我军军务者,杀无赦……”

…………

与陈继盛足足喝到了快半夜,李元庆这才有些疲倦的回到了营地。

东江一系,对朝~鲜的不友好,看来,在初期,就已经埋下了种子。

这种立场问题,孰是孰非,一两句话也说不清,但抗倭援朝时,大明数万将士,埋骨他乡,帮他们顶住了灭国的风险。

此时,后金虽然势大,但朝~鲜毕竟有地利之势,却对毛文龙几次推脱,着实是不地道。

坦白说,陈继盛让李元庆去义州和龙川,有着他的私心,就是想保存、积聚实力,毕竟,他认为,李元庆是他的人,值得信任,李元庆也翻不出他的手掌心。

而对李元庆而言,待补满了自己的千总编制,确实也需要足够的时间,来对部队进行整编、操练。

以战养战,确实是成军的最快方式,但毕竟不能长久。

所以,对陈继盛这个提议,李元庆也有些心动了。

包括之前,陈继盛让李元庆去金州劝降刘爱塔,其实也是一步好棋,但在那时,李元庆位卑职低,没有太多话语权,在毛文龙心中的分量也不够,就算去了,恐怕也是‘给他人做嫁衣’。

就像是张盘,他去接手金州的事物,就不会有太多障碍,而是理所当然,这就是资历问题。

回到房间,彩子还没睡,一直在等着李元庆,看到李元庆回来,彩子忙站起身来,“爷,您回来了?”

说着,忙服侍着李元庆脱衣。

有人伺候,尤其是有女人伺候,还是漂亮女人,感觉着实是不一样。

李元庆原本压抑的心情,也一下子明快了不少。

“吃饭了么?”李元庆笑道。

彩子忙点点头,“吃过了,他们给我送过来。”

李元庆一笑,“有什么需求,都可以跟我开口,不要委屈了自己。明天,我会给你留点私房钱。”

彩子不由大喜,“谢谢,谢谢爷。”

李元庆一笑,伸手把她拉近了怀里……

…………

虽然有彩子这倭国女奴陪伴,但次日天刚亮,李元庆便准时睁开了眼睛。

温柔乡虽好,但此时却绝非眷恋之时。

毛文龙已经许了李元庆部今日募兵,李元庆也需提前多做些准备。

走出门外,商老六正招呼几个士兵,打扫着营房附近的卫生,看到李元庆出来,他拿着旱烟袋,笑着来到了李元庆身边,“元庆,我以为你会晚起一会儿。”

李元庆一笑,“商大哥若是想,我帮你留意一个。”

商老六忙摆了摆手,“我有春花就足够了。对了,元庆,今天征兵怎么安排?”

见商老六绕过这话题,李元庆也不纠结,“吃过早饭,咱们去募兵点征兵。我跟陈继盛和陈忠都打了招呼,他们也会帮我们。记住一点,哪怕不要青壮,我也只要身家清白之人。”

商老六点点头,“元庆,放心吧。我知道的。”

吃过了早饭,李元庆的人分成十几部,分散来到了各个募兵点。

事实上,自从毛文龙攻下了镇江,募兵便一直没有结束,各级军官,都要补充兵力,包括毛文龙也一样。

而镇江是镇江地区的核心,有几十万人口,在毛文龙的笼络措施之下,民意已经初步归附,这让毛文龙的募兵行动,顺利了不少。

李元庆直接来到了陈忠营地这边的募兵点,陈忠已经等候多时了。

别人的事情,陈忠或许可能拖一会,或者直接不理会,但李元庆有事儿,他又怎的会推辞?早早就把自己的精干力量派出来,帮李元庆长眼。

“呵呵。陈大哥,昨夜感觉如何?”把亲兵们都打发去干活,李元庆笑着调侃了陈忠一句。

陈忠老脸一红,有些尴尬的笑道:“凑凑合合吧。你呢?元庆?”

看着陈忠颇为认真的模样,李元庆不由一笑,“还行吧。老是泡在男人堆里,也不是个事儿。”

陈忠笑道:“元庆,等咱们杀光了鞑子,我一定买个几十亩的大宅子,也娶上十个八个小妾。”

李元庆轻轻点了点头,语气却无比郑重,“会的,陈大哥,一定会的。”

有陈忠帮忙,李元庆这边的募兵行动很顺利,到了傍晚,基本上已经募齐了人手,大概有1100多人。

不过,由于军械紧张,毛文龙这边,也就可以给李元庆4、500~人的装备武器,其余的,李元庆只能自己来想法了。

晚上,毛文龙的命令已经下来,令李元庆率本部,移驻义州、龙川一线,需尽快启程。

命令是毛文龙亲笔书写,看语气态度,李元庆也能感觉出,毛文龙对自己此行,寄予了厚望。

其实仔细想想,在现在毛文龙的麾下,还真没有人,能比李元庆来做这事儿,让人更放心的了。

次日上午,队伍已经收拾完毕,正准备启程,这时,营外有信使快马过来,“李大人,朝廷旨意到了,您的官身也到了。”

李元庆不由大喜,赶忙带着信使回到营地,好生招待。

以李元庆的官职,自然没有到惊动皇上圣旨的地步,只是兵部走个文件,但李元庆还是给了这信使足够的尊重,临走,又悄悄往他的手里塞了一张银票。

按大明军制的惯例,千户之下,包括副千户,辽地本身就可以决定,也就是说,毛文龙确定了人选,直接报给巡抚大人,巡抚大人点了头,转给辽地都司,就可以确定下来。

但千户已经算是正规的、排上序列的军职了,就相当于后世的团级,尤其是李元庆此时这种实职千户,也算手握重兵了。

换在平常,千户升任、交接,都要去京城兵部述职,但此时,辽地战事吃紧,毛文龙便给李元庆挡下来。

而李元庆也从信使这里得到了消息,朝廷已经升任毛文龙为广宁军参将。

大明军制,游击,参将,副将,总兵,依次往上。

以毛文龙开创大明对阵后金首胜的功绩,只给个参将,朝廷明显有些小气了。

但李元庆也明白,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这些京师的大佬们,出门八抬大轿,回家娇妻美妾,就算天启小皇帝召见,多半也得给他们赐座,这些人,怎的又能体会辽地一线将士的辛苦?

但到了这个程度,毛文龙大势已成,李元庆也明白,这个参将头衔,恐怕只是个过度。

否则,若朝廷不能给毛文龙足够的尊重,就算毛文龙不在意,但他麾下这些铁骨铮铮的汉子们,包括李元庆,怕也没人肯答应。

李元庆换上了崭新的千户官袍,脚蹬牛皮靴,腰挂千户佩刀,威势更甚往昔。

人靠衣裳马靠鞍,不外如是。

此时,看到自家大人如此威武,士兵们也是欢呼雀跃。

李元庆虽然在毛文龙麾下,资历不深,但接连几场战斗下来,尤其是镇江之战,李元庆亲手擒得了佟养真和其子佟丰年,在镇江城的百姓里,早已经不是秘密。

这些士兵们,能在李元庆的麾下当兵,也是各个自豪异常。

毕竟,做士兵,谁也盼望着自家的主将骁勇,一来,可以多立功勋,二来,主将的威猛,才能更好的保证底下士兵们的安全。

“大人,请上马。”顺子牵来一匹棕色无杂毛的骏马,恭敬侍立在李元庆身前。

这匹骏马,也是朝廷对李元庆在镇江之战中~功绩的赏赐,虽不是汗血宝马,但对现在的大明来说,也是上上等的蒙古马了。

而升为千户,李元庆已经有了可以被别人喊做‘大人’的资历。

李元庆也不矫情,翻身上马,俯视着麾下这一千两百多名士兵。

片刻,李元庆刚毅的脸孔上,也忍不住露出了一丝意气风发,手中钢刀猛然出鞘,“儿郎们,出发。”

“是。”

片刻,长长的队伍,朝着镇江城东门方向驶去……

*****************************************************************

第48章军官

感谢带雨梨花和denn兄弟的月票和捧场,小船多谢。

还有就是关于明朝的称呼,比如辽东巡抚王化贞,公事上毛文龙应该称其为‘本院’,或者‘抚台大人’。

在本书中,为了方便阅读,为了让更多年轻朋友也能看懂,小船基本都采用的白话文。

最后,跪求收藏红票。

~~~~~~~

虽然毛文龙也不宽裕,但对李元庆部这颗上好的‘蒲公英种子’,他还是给予了他最大限度的支持。

粮草,足够李元庆部这一千两百多人吃上两个多月,铠甲兵器是不足,也是因为要先供应北线,毕竟北线马上就要迎来战事,其余的像是牲畜、船只之类,基本上毛文龙能拿出来的,都给了李元庆。

等李元庆部来到城东的江畔,百来匹骡马和二十多条小船,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

负责交接的是陈继盛,他重重拍了拍李元庆的肩膀,“元庆,一路顺风。”

李元庆重重点点头,陈继盛虽然有私心,但自己此行,不仅承载的是他的希望,更是毛文龙的希望。

“大哥,放心吧。又不是生离死别,不用搞的这么悲伤。”李元庆笑着与陈继盛拥抱一下。

陈继盛叹了口气,用力朝李元庆挥了挥手。

队伍很快上船,依次渡过鸭绿江。

看着对岸的镇江城越来越远,李元庆长长吐出了一口浊气。

不论是毛文龙还是陈继盛,都可以算是这个时代的骄子,只不过,受制于时代的局限性,他们的眼光,或者说他们的思维方式,还是太过于执着了。

后金已经势大,哪怕朝~鲜全力支持毛文龙,但毕竟国小势微,也未必会有多大的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李元庆能在义州和龙川建立新的‘根据地’,但一旦失去了镇江屏障,这个根据地还有什么鸟用?

还不是一样任人宰割?

就如历史上镇江城破后,毛文龙逃到龙川,不多久,便又被后金洗劫,损失惨重,狼狈的逃到了海上,也正是因为此战,才彻底把毛文龙打醒,把主要的精力离开大陆,转移了到海上。

而历史也已经证明,后者才是正确的选择。

此时,既然李元庆处在这个先锋的棋子上,那很多事情,李元庆也要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

不过,在这个时候,李元庆也不敢公然违抗毛文龙的命令,另辟他径。

而此时,还有更麻烦、更让人头疼的事情,在等着李元庆。

队伍从原先的一百二十多人,一下子爆到了一千二百多人,足足翻了十倍。

原先人少时还没有什么,很多事情,李元庆都可以亲力亲为,但人数突然一下子上来,各级军官不足的问题,便一下子凸显出来。

就算有商老六、顺子、王海几人帮忙,但这远远不够。

好在李元庆前两批招募的士兵,这二三十人,现在勉强也有些军人的样子了,暂时倒也能维持一下秩序,但也仅仅是暂时而已。

军官问题,现在是摆在李元庆面前的头等大事,就像是这支军队的神经网,已经关乎到整支队伍的生死存亡。

唯一值得李元庆庆幸的是,在鸭绿江东岸的这一片区域内,暂时还没有人能威胁到队伍的安全,李元庆还有很多时间。

毕竟,朝~鲜人虽然首鼠两端,但这个时候,他们也绝不敢对李元庆下黑手。大明二百多年的威望,那可不是盖的。

傍晚,队伍在江畔下游一块平坦的草地里扎下营来。

这里距离镇江城不过十里。

一天只走十里,李元庆也没有太多办法。

让商老六去外面主持大局,李元庆令顺子召集起了所有的老兵议事。

李元庆的大帐内,顺子,王海,在广宁被李元庆挑出的五个半大孩子,还有三岔河加入的二十名老兵,除却几个阵亡的,都到齐了。

众人站在帐内,看着居中而坐、一身崭新千户官袍的李元庆,也都隐隐明白了李元庆的用意,不由都是万分期待起来。

按照现在的军兵比例,这也就意味着,在场的每个人,最差,也应该能混到副百户之职。

李元庆淡淡扫视过众人,众人都纷纷低下了头。

他们都是跟随李元庆有些时日的老兵了,自然明白李元庆的威势。

“你们都是我李元庆的弟兄,是辽地的好汉子。今天,什么事情,我不说,我知道大家也能猜到。没错。今天,我要给你们升官了。”

听到李元庆亲口确认了这个话题,所有人都是大喜,“大人,小的愿誓死为您效死。”

“大人,能跟随您,是小的八辈子修来的福分。”

李元庆摆了摆手,“漂亮话谁都会说。但你们应该了解我。老子我不喜欢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