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贼 >

第958部分

明贼-第958部分

小说: 明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王承恩有些无语,但他怎敢接天子这话茬?赶忙小心闭住了嘴巴。

看王承恩小心翼翼的模样,崇祯皇帝也知道他过于急色了,忙稳了稳心神,笑道:“大伴,现在来看,李元庆是很害怕~,这个大帽子,落到他头上啊。或许,他对我大明,真的忠心,也说不定那。”

王承恩心中暗道:“若是再这般下去,李元庆就算忠心,怕是也快要被玩死了啊。”

忙道:“皇上,依照奴婢思量,李元庆此举,恐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流言这把刀子,有时杀人不见血啊。”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是非曲直,朕还是能分清楚的。大伴,先不谈这,说说吧。这几天可有什么好消息?”

王承恩忙恭敬道:“皇上,根据各方面情报的汇总,奴婢大致已经将当日孙承宗与李元庆的纠结,整理清楚。请皇上查阅。”

说着,王承恩忙小心将一份细致的密报,恭敬递到了崇祯皇帝手中。

老话说:“纸里包不住火。”

孙承宗的身边人,可以被关宁的将门们收买,同样,也可以被王承恩这边收买。

崇祯皇帝仔细查阅一遍,眉头紧紧皱起来,低声道;“大伴,你是说,孙承宗临走时,还给李元庆回了一封信?”

王承恩忙恭敬道:“皇上,的确是这样。但这封信很私密,孙承宗隐藏的很好,奴婢一时也无法查证。”

崇祯皇帝缓缓点了点头,忽然道:“大伴,你说,你说有没有这可能?孙承宗与李元庆串通一气,共同做出了这个局?”

王承恩下意识倒吸了一口凉气,片刻,却是下意识摇头道:“皇上,这,这不能够吧。孙阁老虽是有些老迈,但这种事情,他还是能分得清轻重吧?再者,孙阁老的重心还在关宁这边……”

“呵……”

崇祯皇帝冷笑一声,“孙承宗何止老迈,简直是老糊涂了!关宁这帮废物,还不如李元庆这白眼狼呢!白白吃了朕这么多的粮饷!”

王承恩怎敢接着话茬?忙小心闭住了嘴巴。

片刻,崇祯皇帝又道:“大伴,李元庆始终不露面,这也不是个事情。你可有什么好办法?”

王承恩眉头不由紧紧皱起来。

他虽在李元庆身边安插了人手,但山高皇帝远,加之李元庆的府内森严,他的消息渠道也不通畅。

“皇上,若,若是不然,奴婢亲自去长生岛跑一趟?”

崇祯皇帝刚要拒绝,这必定扫了他的脸面。

他这天子,何时需要对李元庆这种泥腿子低头示好了?

不过,转念一想,依照朝廷此时的状态,想解决李元庆的事情,那还不知道要猴年马月,如果王承恩秘密前往长生岛,别人也不知晓,李元庆又怎能不给他这个面子?

半晌,崇祯皇帝缓缓点了点头,“大伴,此事,倒是可行。不过,大伴,你准备如何应对李元庆?难不成,朕真的要给李元庆这辽南伯么?”

…………

在羊官堡休整一日,李元庆并未急于返回长生岛,而是在当晚,乘船秘密返回岛上。

正如古人言:“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李元庆之所以刻意隐藏身形,也是想从更深的角度,纵观长生岛,纵观整个辽南,清除一些不是太稳固的因素。

彩子、布木布泰、苏茉儿众女,并未同李元庆同行,她们返回长生岛的时间,李元庆还在考虑之中。到了此时,也不急于这一时。

李元庆回到官厅,已经是下半夜。

甚至,除了张芸娘、渠敏秋、杨娇~娘、张宝珠这几个李元庆的大老婆,他的其余侍妾,都不知道这个消息。

而李元庆不在岛上时,他的内外书房都是封闭的,便是张芸娘几女也不得进入。

此时,内书房内,张芸娘四女已经为李元庆准备了丰盛的酒宴,李元庆的神色虽未有变化,但李元庆刻意营造出来的这般紧张气氛,却是让四女都非常紧张。

小心伺候着李元庆吃了些饭菜,先垫垫肚子,张芸娘忍不住小声道:“哥哥,这,这到底是怎的回事?怎的打了胜仗还要……”

说着,张芸娘这些时日惊恐担心又委屈的眼泪,止不住的翻涌出来。

便是高傲的渠敏秋也开始掉眼泪。

很快,杨娇~娘和张宝珠也被‘传染’,眼泪汪汪一片。

李元庆忙笑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你们不必这般紧张。这么多年,爷我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你们不必担忧。相信,不出一月,事情应该会得到解决。”

四女虽是有说不完的话,想对李元庆讲,但摄于场合,她们显然无法一一说出口。

李元庆当然明白四女的心思,哈哈大笑道:“都不要哭鼻子了。爷最近几日,先把你们陪好了,再谈其他。今晚芸娘先来,以此轮过去,如何?要是你们不介意,一起来也行啊。”

“去。。。。”

几女几乎同时娇嗔。

虽说之前被李元庆抓到机会,她们不是没有在一起陪着李元庆荒唐过,但此时,岁月的沉淀,她们又怎还由着李元庆来?

李元庆哈哈大笑:“要不,一晚两个也成。”

却只迎来几女一阵白眼。

吃过了晚饭,渠敏秋、杨娇~娘、张宝珠依依不舍的离去,张芸娘则是留下来,陪伴李元庆。

虽说在此时,李元庆早已经身经百战、千战,但面对眼前这个最熟悉的美少妇,却永远是李元庆最放松的时候。

如丝绸般润滑的一番恩爱之后,李元庆笑着把玩着张芸娘的小手:“芸娘,这些时日,辛苦你了。”

张芸娘俏脸上的余韵还未散去,却是挣扎着坐起来,看向李元庆的眼睛道:“哥哥,奴知道,这些大事情,奴也帮不上你。可,可奴真的很担心你……”

说着,一下子扑到李元庆怀里,低低哭泣起来。

感受着怀中颤抖的张芸娘,李元庆的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

正如那句老话,“要想人前显贵,先得学会背后受罪。”

天下间,人人都知道他李元庆风光无限,可谁又知道,在这背后,他李元庆究竟付出了多少呢?

但一时,李元庆竟不知道如何安慰张芸娘。

良久,等张芸娘哭累了,李元庆低声笑道:“都多大人了,还跟小孩子一样哭鼻子。要是定北看到了,要不笑话你?芸娘,这些时日,岛上的事情,还顺心吧?”

…………

一晃,七八日已经过去,时间已经来到了九月下旬。

这时,李元庆已经忙完了他在府内的工作,暂时栖身与蟹子巷附近的一座小宅中。

李元庆的刻意隐匿,终究是收到了不少的成果。

他越是不露面,心中有鬼之人,便越是慌张。

尤其是岛上的豪商们,已经有三家,被李元庆掌握到了切实的证据,他们不仅与朝廷有所勾连,与后金方面也有牵扯。

甚至,其中一家,还曾经一度被李元庆依为左膀右臂,哪怕是此时,他们家族中依然有人在政事署内担任高官。

不过,李元庆却不着急动手。

反过来想想,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

家族的规模大了,手里的银子多了,银子推着人走,总是不可避免的想货比几家,想屹立不倒,几面讨好,千秋万世。

但世间好事儿,岂能让他们都给占全了?

与此同时,折腾了这么久,山海关总兵的宝座,也终于尘埃落定。

有孙承宗的力挺,马世龙不负众望,再吃回头草,重新又回到了他最熟悉的山海关总兵宝座上。

满桂这边也是得偿所愿,成功调往蓟镇。

这一来,李元庆虽看似失去了山海关,但却是将整个辽地串联起来,将辽西牢牢的夹在了当中。

九月末的天已经很凉了,这小院子中的几颗老树,叶子已经开始发黄。

李元庆却非常惬意,穿着一件有些丑陋、却是异常舒坦的老羊皮袄,躺在一颗银杏树下的躺椅上,慵懒的享受着午后还算温暖的阳光。

一旁不远的厢房内,渠敏秋正亲自盯着十几名账房,噼里啪啦的算着总账。

时至此时,整个长生岛,已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经济体。

整个长生岛,包括整个辽南、长生营现在的占有地,虽都可算是李元庆的私人财产。包括所有的百姓、豪商们,也都可算做李元庆的死人财产。

但私有化之后,很多东西,都有了一定的**。

各项账目虽是有很清晰的报表,但账目太过庞大了,想要查清其中的某一个节点,却也需要不少人手和时间。

就在渠敏秋看着舒适的李元庆,有些微微咬牙切齿的时候,这时,一个上了年纪、极有经验的老账房,也是渠敏秋的心腹,忽然低声道:“二夫人,老朽找到了一处猫腻。”

………………

第1361章 齐老爷的特殊口味!

,更新快,,免费读!

感谢叶知秋兄弟的月票。感谢。

~~~~~~

南信口城区西北的豪宅区。

位于区域中央的一座外表朴实无华、内在却相当奢华,简直金碧辉煌的大宅深处,齐名伟正半躺在一张舒适的纯黑色豹皮大沙发上,慢斯条理的抽着一枚金镶玉的旱烟袋,闭着眼睛,享受着身边两个也就是十五六岁的娇俏黑人侍女的按摩。

与其他镇江裔的豪商们、大多喜欢收敛大洋马,包括朝鲜女人、倭国女人,甚至南洋的土著女人不同,齐名伟的‘口味’~~,有些微微的‘特殊’。

毕竟已经是六十好几的人了啊。

哪怕齐名伟日日顿顿锦衣玉食,什么人参、鹿茸、大海参,简直就跟吃零食差不多。

摄于长生岛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加之他们齐家,早已经稳固的搭在李元庆的大船上,他们齐家的财力,此时已经是深不可测,不说富可敌国,却是也差不了大些。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齐名伟此时的生活,怕是崇祯皇帝也比不了。

京师即便坐拥华夏万里江山,却毕竟是内陆,加之天子正统,崇祯皇帝要顾忌很多东西,又怎能跟他齐老爷想怎样便怎样,随心所欲可比?

只是~~,身体机能上的下滑,齐名伟必须要找些特殊的刺激,方可能再复当年之勇。

只不过,今天这两个黑人小侍女,虽是刚刚从南洋过来,已经是万中无一的俏丽角色,又在府中精心调教、养了三个多月了,已经完全可以放心享用了,但齐名伟今日却并没有太多状态,或者说,颇为心事重重。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兴起,白人殖民者大量开赴南洋,一船接一船的黑奴,不断的绕过好望角,抵达南洋区域,大明的豪绅巨商,包括达官显贵们,想买黑人奴隶,并不是什么难事儿。

但因为华夏民族高高在上、神之后裔的高贵血统,大明的士大夫阶层,对这些黑人奴隶,并不是太过感冒。

也许有像是齐名伟这般重口味的,但大多都是新鲜几天便完了,不可能真正当回事儿。

尤其是因为天性等种种原因,这些黑人女眷身上,总是有些特殊的。。。。的味道。

这让人很不喜。

早在几十年前,传统的大明士大夫阶层,买来黑人奴隶,更多的是用来看大门。

这就有点像是后来的租界。

洋人老爷们喜欢用三哥来看大门,是一种流行,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但这儿市场究竟是小数,而且越来越小。

就像是当年的约瑟夫,搞了一船的黑人小女孩,哪怕是减价大甩卖了,却并没有多少人买账。

在长生岛,李元庆虽未曾明文禁止黑人奴隶的买卖,但大家却都保持着心照不宣的默契。

这种事情,新鲜新鲜,玩玩就好了,若真的留下了种,那~~,就只能流放南洋了。

但齐名伟此时的年纪,身体状态,乐呵乐呵已经很是吃力,更不要提留种了。

他显然不是在为这事情担心。

“吧嗒。”

齐名伟蓦然深深的吸了一口老汗颜,小心流连的一个烟圈、一个烟圈的吐出了七八个大小烟圈。

身边两个黑人小侍女都有些呛,不是很喜欢这味道,但她们上船之后,便已经经过了严格的培训,又在府中加强了一遍,就算不喜欢,也只能强自忍耐,绝不敢发出半点声音,惹怒了这个老主人。

烟圈散去,齐名伟的眼神一时有些迷惘的浑浊。他实在有些想不明白,李元庆明明在海州取得了大捷,简直是堪称‘盖世之功’,却为何~~~,竟然偷偷隐匿起来踪影,这都一个多月了,还一直未曾露面?

‘结四方好友宾朋,容天地纳百川’。

这一直是齐名伟的座右铭。

也正是因为这句话,当年,镇江风暴,齐名伟果断放弃了当时的大部既有利益,踏上了李元庆的大船。

而李元庆也绝没有让他失望,短短几年,简直犹若蛟龙出海、猛虎下山,以不可抵挡之势,横扫整个辽地,在南洋也建立起来坚固的基业。

他们齐家也因为当年的正确选择,简直赚的瓢满钵满,时至此时,齐家诸多商号加起来,每年的净利润,早已经稳稳的过了百万两级别。

但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商人天生的敏锐,以及不安全感,齐名伟这些年,却一直未曾忘记‘交朋友’。

尤其是在海州之战前,李元庆的政治压力,看似无法规避承受的时候……

可齐名伟哪曾想到,哪怕是李元庆打到了后金的本土,皇太极亲率十万主力大军亲临,却依然被李元庆干脆利落的拿下了海州城。

甚至,最后竟然是后金方面主动退却……

时至此时,齐名伟对李元庆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这个草莽出身的枭雄,对朋友、对自己人,那绝对是没话说,有他李元庆一口吃的,弟兄们便都饿不到肚子。

但~~,对敌人,他却简直像是魔鬼一般锋利无情。

最关键的是,齐名伟很明白,李元庆的眼里,很难容下‘不干净’的沙子。

之前‘货比几家’的事情,齐名伟其实是有些后悔的。

尤其是海州之战后,齐名伟对李元庆的能力,对麾下长生营儿郎们的战力,已经没有了太多怀疑。

但他一时给猪油蒙了心,错事已经做下,很多事情,也由不得他再稳坐钓鱼台了。

“李元庆为何会在这般时候,隐匿起身形,就是不露面呢?难道,他已经察觉到了什么?”

齐名伟心中想着,却忙用力摇着头。

长生岛的情报系统的确很强大,但他齐老爷是何人?又怎会做留下把柄之事?

尤其是与后金方面的几次秘密来往,齐名伟简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