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342部分

权倾大宋-第342部分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秀的赞誉让时雍大喜,所谓总大纲宽小节,他明白王秀不介意他喜好钱财的小节,注重治理政事的大节,想到这一层终于明白,为什么这次他五等县的知县,由都堂堂令述职,必然出自王秀的安排。

“山长教诲的是,学生旧习不改,辜负先生所望。”时雍以退为进,那就主动认错,博取王秀的宽待。

王秀摆了摆手,毫不在意地道:“没有不喜欢钱的人,人生不过名利而已,总大纲宽小节而已,我家不也是家财万贯嘛你干的很不错,有时候收受美人财帛,也是一门艺术。”

“谢山长宽容。”时雍算是放心了,王秀要的是他的能力,只要你不要出卖家国,鱼肉百姓,就算有点小毛病又能怎样

宗良咂咂嘴,先生可真有趣,喜好美色钱财,还能说道家国大义上,时雍这贼厮鸟好运道。这也就是在吐蕃、三苗聚集区,要是放在淮南、江南二路和四川五路,你笑纳美人财帛看看,只要一伸手估计也就完蛋了。

王秀也不再说了,反倒是看向封元,笑眯眯地道:“还想去河北领兵”

。。。

。。。

第725章封元的前程

封元走上两步,中气十足地道:“先生,河北无论得失,都需要打一仗,我不想错过。暖色”

“你说的不错,但这不是你北上的理由。”王秀摇了摇头道。

“河北决不能轻易失去,对先生的名望打击太大。”封元明白王秀的策略,但他绝不想先生名誉受到损伤。

宗良又岂能不知,他谨慎地道:“先生,四哥也是为了先生着想。”

王秀看了眼宗良,轻轻笑道:“大哥刚回来,也不回去看夫人,就来做帮闲。”

这话说的或许无心,但宗良是听者有意,不由地瞥了眼

时雍,目光有几分闪烁。

当年他的杭州办差,当然未娶正室夫人之前,时雍还是心怀鬼胎时,还是时雍给刘仁凤说了,脱了歌姬程素素的籍,把美人送到了他的船上。

程素素也不是逆来顺受的主,先宗家大妇过门,自然心里别扭,导致家中有点唧唧歪歪。

“先生教训的是。”宗良一头冷汗,王秀平时不问他们家事,今个必有所指,还是闭嘴的好,免得多说话,没事也会说出三分事。

王秀看了时雍一眼,诙谐地道:“好福气。”

宗良垂下了头,却不明白王秀这三个字何意,他家中是程素素机灵可爱,善取人意,为人却又几分尖刻,夫人张氏出身官宦,颇能持家立业,二人平日里倒还能相容礼待,但有时还是看不惯宗良专程素素,时常起一些摩擦,让他好生头痛。

“好了,你就安心在行在吧”王秀淡淡地道

“先生。”封元很不甘心。

王秀摇了摇头,断然道:“河北用不着置戍,你百战不败战绩,也不需要被打破。”

“难道先生真要放弃河北,置声誉于不顾”封元无奈地一叹,朝廷不仅不北调大军,反而不断南迁人口,连驻扎的部队,也没有一个月的存粮。

时雍和宗良相顾一眼,他们心里明白却没说出口,事不关己说出来很不好。

封元终究是忍不住,急促地问道:“望先生教诲。”

“侍卫水军主力南调,你能守住河北哦,就算给你五个军,你敢说守住”王秀似乎很感兴趣地问道。

“这个。”封元为之语塞,自河北二路6续交割,在王秀的提议下,都参军司召集殿前司和三衙都参军,搞了次

兵棋推演,是大宋禁军次大规模的联合推演。

在玉泉山书院几位专业人员的配合下,模拟南北国力对比,经济展和武装力量,提出五个问题进行推演,他作为殿前司一名有前途的将校,也有幸参加了推演。

用了二十天,以最公平的态度,无法解决守御河北五个问题,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兵棋推演的结果秘密呈送两府,大宋现阶段的力量,无法同时经营三个方向,守住河北军州把握不足两层,也是两府和尚书六部默然的重要原因。

当然,并不是绝对守御的把握,而是需要投入的力量太多,多到大宋行朝无法承受的地步,就是如此,守住的几率才五成,让人认为不可取。

因为,有河东的侧翼威胁,大宋行朝必须在河北投入精锐十五万,这还是第一线的部队。

在京东要部署十万人的二线部队,京西也需要维持当前的大军,陕西六路也要增添四万兵马,配合京西牵制河东,才能缓解河北的压力,还无法完全牵制女真人的马军。

如此庞大的兵力部署,已经过大宋行朝的能力,还没有实权的把握,这就是问题所在。

“既是如此,也不能坐视河北重新沦陷异族,最少还能奋起一搏。”封元的辩驳显的苍白无力,连他自己也没胜算,则能有底气说话。

王秀淡淡地笑了没有深讲,置戍河北已不是封元能问层次了,这是朝廷的整体战略。家国的大策决断,都是建立在冷静分析基础上,得失权衡非常重要,往往不再是一城一地得失,而是长远的谋划。

“如今朝廷最紧要的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各项变法,促进国力上升,加强南海诸国的实际控制,不能局限于仅有孤立据点。”

封元暗叹李长昇选择的正确,朝廷果然重视侍卫水军,殿前司几乎无用武之地,他不禁有些嫉妒李长昇。如今,李长昇算是意气勃,率船队南下三佛齐开拓南海,建功立业,前途不可限量。

“四哥,你也要加紧训练吏士,嗯,我准备把你调入兵部,好好培养将校,难道你不想担任马军小学校祭酒”王秀对封元的前程非常看到,为了进一步培养,决定让封元进入军事教育系统。

“祭酒”封元没有跟上王秀的思维,时雍却暗自吸了口气,王秀真是器重封元,三衙小学校是培养下禁军低等将校关键,祭酒职位品级不高却影响甚广,一任祭酒前途不可限量。

封元慢了一拍,这才领会王秀深意,其中好处让他不禁大喜,忙躬身作揖道:“多谢先生。”

王秀摆了摆手,平淡地道:“自己有本事才行,我不过是引你入门,能走多远全靠自己。当然,这也不是唯一的,进入都参军司负责辎重动员,也是可以考虑的,你自己好好想想。”

封元细细品味,军事教育和军事勤务,对将校全方位的培养,他心中渐渐有了决定,脸色肃然地点了点头,不能否认王秀的话对,没人能手把手教你一辈子。

“哦,子睦述职,不知吏部会给你什么差遣”王秀仿佛是想起了什么,转脸看着时雍,一脸的玩味。

时雍见王秀与他打哑谜,也不敢说破,只是道:“学生实是不知。”

“许崧老做事谨慎啊”王秀说话的时候笑了。

时雍一怔,难道自己想错了,王秀真不知吏部派遣差使。随即又暗骂自己多心,王秀连这样的事也与他玩心思,那也太浅薄了,朗声道:“学生只为朝廷办差,不敢有非份之想。”

。。。

。。。

第726章对南海的整体构想

“为朝廷办差固然可嘉,但究其根本还是为天下生民计,切记,勿忘。天籁『小说暖色”王秀说的冠冕堂皇,但回头在看去,固然最终目地是为天下苍生,但实现抱负的手段,有多少是真正顾及天下生民,为天下生民是那么的可笑,但这话终归要说。

“谢山长教诲,学生铭记于心。”时雍并非善与之辈,但面对王秀,他还是感到不敢逾越的压力。

王秀定了定心神,勉强笑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终究是好黄白物罢了,这也不算太过。”

此话一出,不仅时雍愣了,就是连宗良与封元也惊诧万分。时雍已经是背脊出汗。

“河北都是浮云,迟早拿下来的,朝廷除了解决西北问题,南海殖民非常重要,不知道博望军怎样了”

宗良和封元、时雍知道王秀挂念高堪了,这厮自知县任叙馆阁道通判莱州,一路是平平稳稳,没有任何的波澜,在朝野无人响应南下海外时,毅然挺身而出。

当时朝野一片哗然,有暗自惋惜、有笑其愚鲁、更有笑其沽名钓誉,朱琏却表彰他明大义之举,进朝奉郎直宝文阁充权知博望军,勾当驻泊禁军钤辖,也算是一方大员了。

“说远了,还是等风信到了再说,子睦,当今工商日益展,铜钱日渐不能支,交子局限一偶,如何解决难题”

宗良心下一动,作为离王秀最近的人,他非常清楚经济是王秀最上心的,为此甚至夜不能寐。

时雍似乎并不感到意外,随意地道:“金本位货币体制代替铜铁,金实不易得,当建立起以银为主,金为辅的货币仓储,行皇宋宝钞。”

王秀对时雍观点很满意,笑道:“不错,不过国朝金银委实有限,尚不足以支撑全国范围的槠币变革。”

“先生所言及是,不过每年海外流入的金银不少。”时雍说话时胆气不壮。

王秀看了眼时雍,哈哈大笑道:“那又算什么,以物易物,实在是太慢了。”

“先生的意思是”时雍眼珠子一转,似乎想到什么却又不敢肯定。

“三佛齐可控东西交通要道,又是没有前途的蛮荒小国,倒是盛产金银,其他好东西也不少。嗯,如果直接从崖州南下,的确有些风浪太大,如果能拿下交趾和占城,那里将是一片坦途啊”

好大的野心无论是宗良还是封元,他们跟随王秀学了地理志,交趾是非常难缠的对手,它臣服于中原王朝却又游离在外,交趾李家曾攻占邕州,残杀十余万百姓,交趾边地山岳纵横,深林密布,却是易守难攻。

大宋不是没有征讨过,但大军深入腹地屡败交趾,眼看就要成功,但北方士卒却流行瘟疫,可以说是个死者,战死仅有一二,其他都是被疾病夺走性命,最终不得不接受议和。

王秀见他们有点呆,不由地好笑道:“水路通道,朝廷必须控制在手中。”

“先生,交趾地形复杂,恐怕朝廷难以兼顾。”封元不太赞同王秀观点,行朝的摊子铺的太大了,哪还有精力扩展6路,历代王朝只让交趾臣服,却未曾彻底地征服。

“实施丁银法,二十年内让广南人口增加再说,现在在南海的主要目标是三佛齐。”

王秀非常肯定地道。他心中有个大构想,南海诸国的征服计划,绝对是他认定必须的,无论是征伐还是怀柔,他都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不计后果的殖民。

因为,就算是征服了当地的部族,也无法形成长久的统治,土人的反抗绝对是长久的,最终只能是鞭长莫及的藩属。

只有文武并举,一手拿书一手拿刀,再用殖民政策才能不断扩大地盘,增加同族人口,形成稳固的统治,才能增强民族认同感,最终把蛮夷同化,或是降低到少数民族的配角。

就算要因水土不服,或是伤病损失大量人口,但总会有人会适应的,侍卫水军将士死亡率也高,只要能挺过来的人,可以让大6上的居民也逐渐适应海岛病菌,只要坚持下去必有成功的一天。

当然,他秘密吩咐侍卫水军高等将校,一旦生征战绝不手软,趁着南海诸国人口不多,能杀多少就杀多少,尽可能减少对方人口甚至灭绝种族。

不要认为王秀的残酷不仁,殖民战争是无情的,物竞天择生死轮回,征服种群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灭绝,无法灭绝的情况下那就同化,武力镇压统治绝对是下策。

矛盾是日积月累的,统治集团也有腐化的时候,一个少数民族统治多数人民族的社会,迟早要生乱子,缺少的只是个契机。

大宋行朝凭借蒸蒸日上的国力,还有甲仗精良的军队,是可以席卷南海的,但那又能怎样就算你稳固了统治,人家也老实了,那几十年后、百年之后乃至几百年后又能怎样肯定的是揭竿而起。

为了减少海上奔波的艰辛,他的眼光逐渐瞄准交趾和占城,自要拿下狭长的地带,海船可以沿着海岸南下,甚至可以直接占领建立港口。

在他的规划中,就算不可能拿下交趾和占城,也要在漫长的狭长地界,建立几个稳固的据点,还要占据沿海的大型岛屿修建水军营寨。

只不过还没有考虑好,也不是一时半会就提到日程上,只是私下说出来,看看宗良、封元和时雍的反应。

“三佛齐号称强国,但那不过是夜郎自大,灭之又有何难,但要移民统治实在太难了。”时雍点到了难处。

“再难也会成功,只要我们坚持。不过上等的银矿都在扶桑,要能为我所用,大宋更换货币必可通行。”王秀的语气非常坚定,没有半点可质疑的。

三佛齐是南海战略第一步,也可以说是核心,有干系到为国内经济展解除瓶颈,他绝不容许任何人破坏。

时雍眸子中散的光芒,越来越迫切,连宗良也目光闪烁,似乎是臆想翩翩。

。。。

。。。

第727章博望军

不能不说,士人视海外如畏途,甚至比岭南更加凶险,很少有人愿意去海外,内地军民何尝不是,只要有温饱,谁也不愿背井离乡,只有破落户实在没办法,对二百永业田和多年免一切税赋去铤而走险。网更新最快最稳定暖色

大宋行朝出台了最新的规定,凡是愿意去南海定居的人,按照人口每口给迁居钱十贯,永业田百亩,免除三年的赋税,三年内的耕牛、农具由官府供应,不收取任何费用。

这也是大手笔,吸引许多破落户迁徙,毕竟三年都是官府供养,还给你钱安排生活。

不过,高堪非常忧虑博望军的现状,正处于展阶段的军城,还无法完全对抗三佛齐,好在雇佣了几支土著部落,在驻扎侍卫水军海船的支援下,打退三佛齐边将几次骚扰。

三佛齐作为一个地域性强国,自然很眼红大宋商船队巨额利润,再加上博望军的不断强大,让他们如鲠在喉。最重要的是,博望军辖区内现金矿秘密暴露,导致三佛齐的窥视。

几次试探性进攻,希望能以海盗的名义拿下博望军治城云涧城,抢劫巨额的财富,大宋朝廷也无话可说,但在抛石机和火器的打压下,无不以失败告终。

由于不甘心失败,三佛齐秘密调动各部族兵马,准备对大宋孤立的据点实施打击,但他们也不敢把事做绝了,只能以当地部族的名义,要求均分海上贸易的红利。

笑话,一块好大的肥肉,其能给了别人,高堪刚刚上任就接过这个烂摊子,他对博望军进行五天的摸底,立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