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407部分

权倾大宋-第407部分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堪、李长昇利用难得的机会,修缮了云涧军城,增添了左右连体卫城,又修筑一条从主城到港口的双墙复道,把主关城和港口连为一体,防御体系更加完善。

四个堡城也重新修缮扩大,增添了双墙战位,可以承受六七倍守军的打击,就算丢失外墙,那内墙也比外墙高出一丈半,双墙之间二百步,墙体相连有钢门,完全能够积蓄力量动反击,把占据外墙的敌人打下去。

整个海船战队驻扎在港口的军港码头,保持三层兵力游弋海上,形成对商道的保护,也起到对三佛齐的军事压力。

整个博望军形成以云涧城为核心,军港为支援,左右卫城为支撑,四大堡城为屏障的整体防御,兼顾辖区六城,真要拿下来,非得出动十万大军不可。

就在张过率军回归博望军,三佛齐跟随部队收复了两个城。应该说的是,经过那两个城,居民果断地赶走了驻扎兵马,迎接三佛齐的大军,他们是回到祖国的怀抱,却也决定了他们的命运。

三佛齐大军抵达博望军东北控制外围,也就不敢再向南走了,宋军再也不是往日兵少将寡。整整一个战队带来了多少人人口的增加意味着兵力的增添,到现在为止,一些转运船还在卸货,他们可不敢触霉头。

“竟然敢驱逐守军,我看他们活得不耐烦了。”张过脸色平静,口吻杀伐甚重。

高堪和呵呵地笑了,道:“下次再说,反正没有那群乌鸦,你自己看着办。”

“二哥,八哥,要不要小弟反身打他一次。”张过是风淡云轻,丝毫不在乎名声,只在意他的战果,既然知军事大人同意,那就再屠灭两城。



第883第883章张过的志向

高堪翻个白眼,背着手不理这厮,简直就是个屠夫,自己和这厮没话说。

李长昇笑眯眯地道:“他们不敢靠近,咱们没必要主动出击,专注修缮城池,安抚移民,等待朝廷大军到来。”

“也罢,暂时给他们一条生路。”张过手段是残酷,但那也是战争的策略,并不代表他不知进退。

正如王秀提出的进攻顶点理论,他们的攻击能力,已经达到了饱和,无论是吏士的体力,还是他们的战斗,都无法支撑高强度的进攻作战。

除非云涧城再次被包围,否则他率领的部队,很难在短期内恢复到原有状态。其他的部队还是算了,云涧城需要这些吏士去守卫,并没有太多机动兵力,五六千人算是够多了。

两城肯定是要屠灭的,让三佛齐人知道,不要脚踩两条船,背弃天朝的下场只能是覆灭。

“那七千多奴隶,有三千余人愿意从军,其他人愿意成为平民。我已经吩咐司户参军给他们入籍,每人拨给外围的土地,让他们去耕种。”高堪似乎有点心不在焉。

李长昇看了眼张过,淡淡地道:“改之,反正你也上岸了,这三千人就交给你,等上官太尉来了,你再决定是回海上,还是继续留在岸上。”

“我现征战南海很有意思,我会继续留在岸上,但二哥还要帮我保留名籍,终有一天我还是要回去的。”张过瞥了眼远处海港里的战列舰、快巡海舰,长长舒了口气。

尽管,他展现了6战的天赋,并证明自己是优秀的将帅,却非常明白侍卫水军中,虎翼军永远不是主流,他的志向是率海船千艘,劈波斩浪,征服一个又一个国家。

“改之,你不去马步军,实在太可惜了。”高堪对张过无话可说,却对其的杀伐很赞叹,这才是海外率臣的手段,张过显示的军事才能,又让他大为欣赏。

“八哥,小弟还是喜欢海船。”张过笑了。

“侍卫水军的虎翼各部,迟早要组成大军的,不用去马步军,不也有用武之地。”李长昇明白侍卫水军的规划,张过的能力足以节制万人征战。

“给我三万锐士,战船千艘,我能横扫南海,呵呵。”张过毫不避讳自身傲气,迎着扑面而来的海风大笑。

此时,季风,东北风。

王秀已经等不了了,他已经计划后日北上,朱琏在慈寿宫高调接见他。

朱琏能感受到王秀那激扬的战意,此时就是青君在场,她说话也没有顾忌,不由地问道:“官人,真有把握”

王秀双目扫了下朱琏,淡淡地道:“这点早就有定论,只是比我预料的早了几年。”

“哦,提前,那岂不增添了点变数。”朱琏不能不担忧,不要小看那几年,便可以决定成败。

“无妨,党项人也没什么好怕的,政和年间就把他们打的灰头土脸。再说,他们立国百年,深受汉化,士民崇尚佛老,悍勇好斗之风早已不复元昊时代。这次看是气势汹汹,其实是外强中干,一个小国,能坚持多久的战争”

王秀波澜不惊,很平淡地道:“行朝破而重立,经过十年的休养生息,虽算不上盛世,夺取定难五州,收复凉州绰绰有余至于女真人那是火中取栗,他们何尝不想控制西北,夺取良马产地,要能晚上几年再打,我能更好地牵制女真。”

“这就是说,一切充满了变数”朱琏也明白,国与国之间战和关系,往往充满不可预测的变数,谁也不能保证,要知道金军正在南下。

“任何时候都充满变数,只要有绝对的实力,阴谋诡计是土鸡瓦狗。”王秀摇头笑道,既然决定要打,他就没有怕过,就算女真人集结大军南下,他也会给予迎头痛击。

当然,他认为兀术并不想打,现在南北开战有弊无利,相信兀术不傻,就算张启元挑唆是非,也只能从西北入手。

“官人做事,妾身放心。”朱琏轻轻一叹道。

青君眨了眨眼,明白自己该出去了,也不再打招呼,自个悄然退出门外守候。

“你有心事”王秀的目光是锐利的,觉朱琏心事沉重,似乎是欲言又止。

“还是十二娘和官家,他们对官人成见太深。”朱琏知道不需要多说,王秀肯定会明白。

“小孩子过家家,我还能看到眼中”王秀爽朗地笑了,朱琏的意思她明白,政治斗争是残酷的,一切尽在不言中。

不过,没有了张启元,儿子掀不起大风大浪,至于赵柔嘉一个女娃娃,那些手段看在他眼中,是多么的可笑。

“父子之间,总不是个办法。”朱琏松了口气,却不那么放心,有时候斗争不以人意志为转移,她懂,却不能放手。

“那你给他们说说,不要再和爹爹斗了。”王秀起身坐到了流金檀木的坐卧上,拉过朱琏那芊芊玉手,轻轻地抚摸,轻声道:“美人如斯,真美玉不能比。”

“好了,别在那酸了,还美玉不能比,都老了,蹭了树皮。”朱琏任由王秀,心下欢喜无比,他们之间的时间太少了,有时候真嫉妒王秀的那些娇妻美妾。

“要是被他们知道真相,我简直不敢想象,天,岂不是要翻了”

“翻什么天啊为夫就是天上仙真,有斗转星云的本事,大不了给再翻过来,哪个不要命了就来试试。”王秀打趣道,话语中却充满自信。

时至今日,他无须再刻意躲避,那些拿不到台面上的事,再也拿不出来,他早就具备颠倒黑白能力,就算你明白又能怎样难道脖子比百炼刀还硬。

“呵呵,你那一套骗别人还差不多,就别蒙自家孩子了。”朱琏翻个白眼道。

“娘子真是聪慧,可知我为何借助僧道”王秀饶有兴致地看着朱琏。

“难道官人真要神话自己成为天上仙真。”朱琏眨眨眼笑了,她深信王秀肯定有目地,绝不会对她母子不利。

tags:更新列表

第884第884章王秀对皇室的长远打算

“当然要神话自己,我是太初真君,太上门人,这是永远不可改变的,仙真中必有我一席之地。天籁小说”

王秀笑了笑,旋即正色道:“不过,我的最终打算你也明白,皇权和政权的对立,势必让某些人有机可趁,你我不可能长命百岁,必须要做出防范。只有彻底神话皇室,把皇室拔高到令人不敢动的程度,才有机会延续下来。”

“这又怎么说”朱琏心下一动,似乎有所领悟。

“很简单,两个重点就行,让别有用心者认为,皇室在天下臣民眼中,那是真正的天选君主,而不是现在的可以被取代的,历代先贤挖了坑,何为天子有德者居之,天子失德,大家是可以起来反抗的,这就让人头疼。”

“还有,就是让人认为,就算他们夺去了皇权,也是得不偿失的,不仅要得罪天下臣民,皇权并没有想象中的权威,如同鸡肋的存在。”

他的意思非常简单,传承主流文化对待皇室很独特,只是说天子乃天之子,当天子善待天下臣民,那就具有合法性,如果是倒行逆施,那就失去了合法性,天下臣民有为者,完全可以推翻他,这不是幻想,而是真正存在的思想。

战乱时,甚至展成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别看现在天子高高在上,一旦有事就会陨落云端。

是因,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本身就把士人摆在和天子同等位置。最重要的是天下,士人追求的是天下大同,而不是家国昌盛,问题就在这里,士人效忠的是天下,而非家国之君,你不得人心那就好办,换一个再来。

历史上的大宋朝廷,不是没有出现过大臣迫使天子禅让的事,而且是一夜之间改变,没有生任何变乱,内外大臣默契程度让人咂舌,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没有引起任何的波澜。

当然,没有让人心醉的权势,也就少了许多麻烦,他的目的也很明确,在神话皇家弱化皇权的同时,让某些有心人认为,就算他们取巧取代皇室,那根深蒂固的二元君主制,也让他们不可能得到太大好处。

也就是说,冒着天下大不违,甚至不惜放弃更多利益,得到的好处却很少,付出和利益完全不成正比,重拳内外朝共掌,外朝大权在握,哪个傻瓜才回去干。

就算皇室展到穷途末路,也要慢慢走向共和,而不是再出现君主集权的制度。

“官人想做什么就去做,只要让官家他们平安就行。”朱琏叹了口气,王秀口中的二元君主制已启动,还得到士人们明里暗里的支持,想停下来是不可能了。

她也曾经认真权衡过,二元君主制是限制了皇权,让天子的权力大大消弱。但是,天子依然是天子,仍有最终的裁定权力,只是受到两府尚未建立议政会的制约,未尝不是对现有制度的改良。

“娘子宽心了。”王秀看了眼朱琏笑道,他有充足信心推行二元君主制,只要能把既得利益阶层扶持到位,培养出大批新思维的士人,就算出现野心家又能怎样历史的大势是不可改变的。

现在,他要做的是呵护幼苗,不断为它剪除威胁,在士人认同默许情况下,他的权势如日中天,最大的威胁就是外部环境。如果说征伐南海是为了展,为了子孙可能的后路,北方则是可能毁灭他理想的根源,草原和白山黑水,必须要彻底征服,把扼杀中国的源头,彻底地消灭。

“十二娘女儿心思,官人切莫当回事。”朱琏仍就不放心,她太了解女儿了。

“呵呵,可惜不能参加十二娘出嫁了。”王秀浑然不放在心上,却有一丝愧疚感觉。

党项人迫近平羌城,对大宋士人刺激非常强烈,随着王秀即将北上,朝野上下空前的一致支持。

枢密院都承旨,兼差权知枢密机司事钟离睿、兵部职方司郎中张九成,无疑是两个耀眼的人物。

当然,还有负责规划西北战事动员的封元,他现任都参军司权试知辎重动员司事,别看仅是六品,权力是大大地。

并非王秀不用封元,而是根据需要全方位培养,一个合格的军事人才,节制全军打仗不算本事,有经验的将帅都能打,能保障全军才是能耐。

如今,宋军编制日趋合理化,很多后世的因素不断加大,新式兵器也在研制和投入使用,对战争后勤的压力越来越大,要求全军建立可靠的后勤保障,辎重和动员越重要。

按照王秀的算计,前朝历代的辎重部队,占全军的三成左右,宋军全面武装起来,装备四轮战车和大量火器,形成以技术为核心的部队,对后勤的要求更大,辎重兵要占到四成之上,甚至要六成才行。

现在还不到时候,但十年后肯定不是这样,那就要求未雨绸缪,兵部讲武院,各大小学校成立辎重官学业,并要求各级将校,必须把辎重列为必须课程,辎重官、参军官、器械官三位一体,能不能成为都校,三方面经历非常重要。

封元带队协调全军辎重调度,辎重兵的转运、征签民夫的调,还有各地乡军土兵的征伐,简直忙的一塌糊涂。

有些人还在奇怪,一员猛将放在辎重动员上,是不是大材小用,既是功勋显赫的大将,又是王门诸子中的俊才,最起码要在殿前司六军占个副都指挥护将印,怎能当老衙官。

不过,有的人却已经明白,封元的差遣军职走向,正是朝廷提倡的三位一体升迁模式,不由地怦然心动。

夏兴庆府皇宫

张启元悠然自得地坐着,他正和大夏的青天子李乾顺交谈。

李乾顺心里实在没有底,他的确没想到,自己谨慎再谨慎的试探,竟然引起了大宋行朝,那么诺大的反应。

他的大军还没有集结完毕,人家整个陕西六路就动了,没过多久大宋行朝实行动员,一副磨刀霍霍地样子。

tags:

第885第885章张启元的纵横

这事办的可就有点不妥了,按照他的计划,大军集结不攻,也就让陕西紧张一阵子,认定是为女真人助威,并非真正的要南下,也不会有过激的反应,他能进退自如。

等金军南下逼宫,让大宋行朝无力分心,他再出其不意拿下三源地,进而收复整个横山,伺机再捞取更多好处,就算大宋君臣反应过来也晚了。

就算大宋行朝喘过气来,想要拿出到嘴的东西,不复出十倍代价也是不可能的。

可哪里想到,人家就没有在意十余万金军,反倒是要对付他,那还得了啊本来是要浑水摸鱼,竟成了人家的当头炮,明显那他来立威。

这不,眼看宋军五大行营前伸,陕西各路处处兵马调动,他实在坐不住了,把张启元请进皇宫。

张启元一脸的不在乎,他对李乾顺是相当看不起,身为一国之君,连一点担当也没有,错过了大宋行朝虚弱的好机会,现在又想利用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