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509部分

权倾大宋-第509部分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京路。

兀术却绝不同意,不要说轻易舍弃河西要地,就是迁徙民众,那简直就是笑话,一路走来要面对天灾,有几人能挺过来?恐怕护卫兵马也要损失殆尽。

他和张启元回到上京,立即去见合剌,表明绝不能放弃河西,金军还有一战之力。

张启元作为兀术的代表,非常明确地道:“纵然南朝取得优势,那也是际遇偶然的相对优势,大金并没有完全丧失主动,肃州、瓜州、乌剌海城就是关键。”

“只要保住乌剌海城,就能建立进入河西的道路,让活女郎君能够守住肃州,守住了肃州就等于扎下钉子,不仅分了战马资源,更能伺机对凉州致命一击。”

“要稳定乌剌海城,就必须迅解决草原的乞颜、克烈人,稳定了他们,就等于斩断南朝一只手臂。我曾经说过,王文实的策略,草原是重要一环,只要大金征服了草原,就算南朝北侵,也会声势大减。”

“阿里、乌烈二位驻扎草原,每年扫荡各部,完全可以重创他们,不能成为我大金边患。。。。。。”

斡本显然不认同,反驳道:“南朝已经控制河南地大局,就算有乌剌海城,也不足牵制他们,河西凉州势单力薄,我们很难给予有力增援,还要防备乞颜、克烈人的袭击。”

“四万精锐孤悬河西,对大局影响深重,南朝以甘州为屏障,活女很难对马场形成威胁。对乞颜、克烈的征讨,也并非朝夕可以完成,草原蛮族居无定所,很难捕捉他们主力,屡屡出兵恐怕消耗太大,最终得不偿失,所以,肃州鸡肋可有可无。”

兀术很不满,这是什么话,分明有讥讽张启元味道,也相当于说他用人不当。

诚然,大金西部策略失败大半,在他眼中却不是张启元过失,而是一系列偶然因素导致。从党项人内讧,到大宋意外取得几次决战胜利,最终高升错误估计形势,导致金军战败,起到了连锁反应。

最重要的是,王秀的战略环环相扣,大宋名将汇集,还有封元这种新锐的决然反击,都是造成金军的溃败。

现在,并没有完全失去机会,乌剌海城还在手中,可以对肃州进行支援,金军完全可以牵制大宋行朝西北。

至于草原上的野蛮部族,他承认其强悍的意志,的确是必须征服的势力,由阿里率两万兵马横扫,可见对方尚未真正强大,完全可以压制。

斡本的保守政策,只能让金军放弃西部,任由大宋行朝从容展,对女真人的危害是长远的。

是想,有一天大宋行朝的十万精骑,突然出现在金军面前,将会是怎样的结果?

张启元犹自不服,朗声道:“郎主,河南地和河西,势必争夺,决不能任由落在南朝手中。”

合剌也明白重要性,女真人之所以强悍,无非是马军犀利,要真被大宋行朝迎头赶上,恐怕他的命运不必李仁孝好。

左右想了想,还是有些倾向兀术,迟疑地问道:“都元帅的意思是?”

兀术摇了摇头,正色道:“郎主,南朝王文实野心不小,无时无刻不想北上,河西、河南地干系重大,决不能让南朝从容治理,我军并非无力,更不是谋划失措,而是败在天时。”

“相对于四万精锐,河西重要性更大,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保住,伺机夺回甘州。”

“可是,时下局势万万不可。”斡本见兀术铁了心,不由地心急如焚,金军主力几乎抽掉一空,不要说河北河东,就是连渤海贵酋也蠢蠢欲动,有了别样心思,高丽人更是被大宋行朝渗透,恐怕不久就要横生波澜。

可以说,他并不反对用兵河西,甚至认为不能轻易放弃。但是,他又着眼整个大局,河西再重要也比不得上京和东京,女真人的老窝可不能乱。

“正因为大金东部不稳,才应该争取西部稳定,相比而言,西部侧翼比东部重要百倍。”张启元毫不客气地反驳,虽说他不想得罪斡本,却必须选择站队。

人和人立场不同,看问题角度也不同,对于张启元毫不客气地驳斥,斡本很不高兴,沉声道:“稳定渤海,怀柔高丽是国策,草原可以慢慢征服,南朝就算得到河西,那又能怎样?马军,就算他们有十万马军,又能怎样?他们的财帛能支撑常年战事?隋唐盛世也未曾彻底征服北方,就不要说南朝了。”

张启元自然明白,汉唐维持庞大的马军,是雄壮天下不假,汉却连年战事国力疲弱,不得不休养生息,唐也仅仅昙花一现,不得不重用番人,最终落得化作烟尘。

丹青史记载,汉家历代皇朝屡屡击败北方,却从未达成长期的统治,隋唐历代英主前扑后拥,终于灭了高句丽,最终还是便宜契丹。

兀术冷冷一笑,道:“王文实并非常人,南朝国力日盛,就是两年战事,也没有出现度支困难。”

“不仅如此,再给他几年,恐怕支撑十万马军征战,也不是办不到。”张启元顺着兀术的话,彻底站到斡本对面,他也不太相信大宋能彻底击败北方,却隐隐有种恐惧感,王秀绝对有征服北方的雄心壮志,是征服不是击败。

“难道学士北上,还有未尽之言?”斡本瞥了眼张启元,笑的颇为温和。

合剌眼皮子一跳,眼角闪过一抹疑虑,目光转向张启元。

张启元的脸色,一下就白了。

王秀回到行在,受到了隆重迎接,两府重臣在江边港口迎接,自然有一番热闹,美中不足的是网氏投水。

逆水而上,瓜洲到行在需要两天,就是在昨天夜里,网氏在滔滔江水中,结束了年轻的生命,他没有组织去及时救援,而是耽搁了小半个时辰,才留下几条船寻找。

hp:。。

第1132第1132章推动变革

当然,这是他故意睁只眼闭只眼,既然网氏决定了自己命运,他只是尊重而已,一个弱女子就算能享受荣华富贵,那又能怎样?国破家亡不能自由,还不如一了百了。

对于这位年轻貌美的灭国女子,那忧郁的眸光,又有何其相似的故事,让他终于决定保持沉默,心底深处更是怜惜。

就在下船前,他交代宗良,适时给那几名夏宫宫人钱财,让她们各奔东西,也算聊以,至于她们命运如何,只能是看个人运气了。

经过一系列繁琐的交接,他向朝廷告了假,出人意料地躲在家中闭门谢客,自然是在看着三个儿子,享受天伦之乐。

的确,早年成亲不得子,现在一下得了三个儿子,实在有些措手不及,听到和看到感觉决然不同,让他出人意料地居家不出。

当他再次公开露面,是参加枢密院总结西北战事得失,讨论禁军不足的会议。

提出战争中禁军暴露的各项缺憾,最紧要的是禁军编制要再改变,各兵种比例更加优化,加大车兵和火器的比重。

虽然没有说明是谁,但大家心中都跟明镜似的。

车兵和火器在战争中已经证明,价值是值得投资的,任谁也无法反对。

王秀提议正式组建战车军,要求车军军司编制两个战车旅镇,一个步骑兵旅镇,及相应的辎重旅镇、马军营,还要大批简易的药箭,增加箭杀伤力等等。

李纲表示支持王秀的计划,坦言禁军为了更加惨烈的决战,必须要进行大的调整,车军的成立势在必行,而且要组建两到三个车军。

这可是大手笔啊!三个车军的费用和消耗,几乎等同北侍军所有步军部队,简直就是沉重的负担。不过,车兵的战绩让大将无话可说,再说能增加点军费也是好的。

禁军新一轮的改变启动,车军的成立不过是一项而已,却让商人们看到了机会,他们纷纷通过关系打听,企图分一杯羹。

“文实,车兵固然战功斐然,花费确实很巨大的,成立三个军,实在是挑战,恐怕沈识之要不乐意了。”李纲嘴上说是耗费巨大,其实却非常愿意看到车兵成军。

原本,他是不赞成组建车兵的,盖由曾经以五千大车狙击金军,却被打的一败涂地,认为战车过时。

也就是王秀竭力推行,也勉强同意组建车兵旅镇,当他看到车兵的犀利,顿时引了兴趣,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名臣,无论忠奸评价,却没几个是傻瓜,几次去捧日军车兵营观看,才觉战车和往昔兵车、辎重车的不同。

不断传来的战报显示,新式战车攻守兼备,完全能和马军进行对抗,让他不断去了解,最终从犹豫变成坚定支持。

王秀笑的很矜持,他就知道新事物、新科技、新展需要实践来证明,相信今后一段时间,大宋禁军的改革,将会向更深层次迈进,许多不被看好的利器,将会大放光彩。

就拿禁军编制来说,也要进行更加灵活的编组,让每个旅镇都能单独作战,甚至每个营都具备独立作战能力,这就需要禁军编制更加合理化。

今个,天气不错,他约了李纲去上清云霄观,只是带了徐中悄然前往。也是没有办法的,他和李纲是两府正副宰相,位高权重,私下会面总归是不好。

没有骑马也没有乘坐专用马车,而是做了马车前往。

倒是应该说说两年来,江宁府的新变化,马车行业的展,大量水泥道路的铺设,能够体现出大宋行朝的展。

雇佣马车并不稀罕,这行业早就存在了,还展为远近的业务,居民出行非常的便利。

不过,杭州率先提出市政展概念,以费苏为的学院派官员,促成定点路线马车,以城市内外干道为主,每隔千步设一个站点,一刻钟为限一辆四轮马车到站,循环往复载客,这就是公交车的雏形,学院派的官员学以致用。

当然,那些随机雇佣车行,也没有丢掉饭碗,他们根据费苏的建议,全部改成双轮轻车,体现出快捷便利。

杭州的商人思想活跃,自然看到极好的钱途,有钱不赚那是傻子,就这样以杭州王家、施家为的车马行成立。

站点式的马车方便市民出行,五个站一个铜钱,或者一个站两个钱铁,也能让市民消费得起,比你走路快多了,对于消费不起轻车的市民来说,绝对是方便省钱省力的选择。

好的经验自然要传播,费苏上奏朝廷,请求在江宁府推广,哪想到江宁府很不感冒。

江宁的商人可就不愿意了,眼看着别人赚钱,自己却赚不了,这叫哪门子事,最终闹了起来,惊动了朱琏。

经过了解却是新鲜事物,还是以王门子弟为核心的学院派搞起来的,能解决一批人的生活,还能方便居民出行,这是好事啊!她给赵谌说了,下旨江宁府办理。

这样,才让费苏的善政推行开了,江宁的主要干道上设点出车,那些都是能载二十人的四轮车,度不算太快,绝对比行走方便的多。

也算是刚刚实行半年,就得到士民交口称赞,大家也舍得拿出钱享受,甚至有商人提出,要在其它军州推行的同时,

行在和周边军州开通定期来回的马车,也算是个创举。

平时,固然有租赁车子来回,却是因人因事,这会是设有站点,定期定时来回,表面差不多,意义却大不相同。

有时候,看是差不多的事务,仅仅一个环节的变化,就决定影响力的问题。

四轮马车和双轮马车都是马车,对后世的硬性却截然不同,双轮马车无论怎样展,都无法进入汽车时代,四轮马车却能够顺理成章,伴随工业革命,进入汽车时代,也是王秀展四轮马车,又不放弃蒸汽机研究的目的。

王秀用这种不引人注目的方式来到,有感便利条件,道:“大人是不是做四轮马车前来?”

hp:。。

第1133第1133章王秀对禁军发展的规划

“轻车。。。”李纲淡淡地扫了眼王秀,又道:“杭州率先起的动静,可不小啊!”

“学以致用而已。”王秀颇为自豪,市政和基础设施建设,是政治经济中的学术,展城市才有商业,要展城市就得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对方言外之意,被他有意无意地过滤出去,不就是说王门子弟形成学院派势力嘛!

君子不党并非前唐党争,更不是结党营私的勾结,而是建立在共同志向上的泛官僚、工商者、科技人员等团体阶层松散体,领袖人物也就那么几人,属于那种共同进退的同盟。

他不否认这个时代的城市,无论是排水还是交通,那都是水蓝星无以伦比的,却还要加入些服务因素,公交系统就是其一,方便快捷的善政,连士人也不吝褒奖。

本身,大宋世风较为开放,平等意识深入人心,既然宰相能和平民同在香浴堂洗澡,就拿杭州观潮来说,守臣前去观看潮汐,也没有五步一岗五步一哨,大家都站在一起,各看各的潮汐,为何不能同车?

李纲也颇为赞同,王秀固然需要防范,然其学术理论还是好的,多是经邦治国的举措,那些学院出身的士人固然思想激进,却不乏能人志士,比那些措大强了百倍。

不过,这也是他所忧虑的地方,随着学院势力不断成长,不断地进入朝廷,不断地渗入家国各行业,间接助长了王秀势力,他们都是受到更平等思想影响的人,几乎都主张二元化制度,甚至有人提出立宪,不能不让人担忧。

立宪可是心学正论提出的,比二元制更进一步,君主除了加盖玉玺,完全是家国象征,这群人还真能想。他是能接受二元制,看出其中对君权的限制,有助于文人集团的统治,却不希望完全架空天子。

还不是谈论的时候,他强行把念头压下去,平缓地道:“文实说,设立军中给水,我却认为已经有专门医官,可以检测行军水源,没有必要专门设置衙门。”

“不,大人误解了,饮水和用水完全不同,军中给水规模并不大,每个营配十人左右,烧水洗浴定时换衣。平时咱们还有五日休沐,何况征战的将士。”王秀很耐心地解释,又道:“将士征伐辛苦非常,就算得胜而归,士卒无不是形同乞丐,一身破衣烂衫、一头虱子蚊虫,古今大战,常因瘟病而无功而返,吏士多死于军中瘟疫。”

“看侍卫水军的官塘,军势相当的浩大,这就是军中给水好处,既然成功何不推广?”

李纲点了点头,并不表示认可王秀所言,也没有出言反驳,每战必有疫病,病亡者远远高于战死者,是谁也无法反驳的事实。

“剿灭叛羌没生大规模疫病,却也造成不少人病故,六万余人不过是明面数字,大人也应该明白。就算六万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