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549部分

权倾大宋-第549部分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封元轻哼一声,沉声道:“解斋。”

费苏嘿嘿一笑,不再说话,脸色还是很随意,他和刘仁凤针锋相对,并不是无脑行为,更不会在王秀面前好表现。

相反,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王秀对于刘仁凤很特别,能够容忍这厮的背离,那就需要能制衡的人,他显然是不错的选择,能够虽是给刘仁凤打击,说出王秀要说却又不便说的话,只要把握住尺度,相信王秀不会怪罪。

因为,王秀不想九子中有任何内讧,维系王门最核心的团结,他恰恰是十五子中的人物,同样也是王门势力核心,定位在刘仁凤对面再合适不过了,也只有这种掌握财货大权的人物,能从国计民生方面,给予那些空谈者有力回击。

王秀摆了摆手,转看着封元,轻声道:“四哥,你和八哥一南一北,不久就要走了。”

高堪,一直冷眼看笑话,他对费苏相当感兴趣,却也有几分看的不顺眼,认为大家应该拥护王秀才对。不过,他对王门子弟内部龌龊,相当的不感兴趣,大家在一起风花雪月不好,非得要剑拔张?

也罢,他也不想掺和其中,早在两天前,他被新委任知邕州军州事,权广南西路安抚制置使,对旁人来说不算是好差遣,在他看来却是好机会。

这是王秀对他的重用,更是他的好机会,有着海外守臣的经历,对交趾、占城熟悉,让他被提议节制边务,这场战争能够分割交趾李家,他的前程会更加光明,尚省也未尝不可。

hp:。。

第1228第1228章北伐阻力初现端倪

邕州,地处广南西路南部,也是和交趾接壤的重镇,神宗时代交趾曾进攻邕州,屠杀十余万平民,岭南为之震动,让朝廷也越重视南方,王秀主政尤为重视,不断加强广南西路开,广南西路安抚制置使司设在邕州,就是为了就近节制战争,准备了接近十年的时间。。。

话说,大宋行朝设置侍军司主征战,却并不是放弃文官管军,安抚制置使司依然有监督战事,物质,签丁壮的大权,端地是非常重要。

“此次,殿前司以拱圣军为主,其它五军各选旅镇,也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四哥可知其中玄机?”王秀并没有计较高堪,南侍军征讨势在必行,准备了那么多年,又有海外驻军和侍卫水军的支援,拿不下交趾太不像话。

封元摇了摇头,他在王秀面前不准备隐藏心思,道:“高太尉领军征讨河东,恐怕分割北侍军战场。”

王秀明白封元意思,高平作为殿前司大将,又是文人从戎,自然是心高气傲,又加上西北战事的功勋,已经是节度留后,自然是目空一切,连枢参也不放在眼中,被王渊阴了几次,始终没有登上殿帅宝座。

这次统兵出战,要不是几位大将的联合,殿前司也不可能单独成军,恐怕要和北侍军有了摩擦,影响战事的进展,封元有此考量是有大局观。

“你作为使副,并非是副手,而是直接统率拱圣军和殿前司车旅,至于朝廷的意图,等到北上再说。”

似乎有点猫腻,现在还不是说的时候,封元捉摸着王秀为何同意殿前司单独划分战区,里面透着诡异,他却不敢去妄自揣测,以免坏了先生的大计。

“拱圣军是七十二将改编,掌握在你手中,我非常放心,记住,万勿贪功冒进,要和北侍军都参常。”王秀又交代一句,显得语重心长。

北侍军都参军不是别人,正是张宗颜,也算是朝廷的宿将,主动向王秀示好,成为王门势力的一员。

这厮爬的也挺快的,从新军建立就两任统军大将,一任行营都统制,最终成为都参军,封元显得非常平静,他们可是有深厚交情,办事自然顺畅。

刘仁凤静静地听着,看来北伐迫在眉睫,看来能在宰相身边得到消息,比外面那些流言蜚语要强。

王秀没有再说别的,就算是门人亲信,有些事也不能说的太多,目光转到刘仁凤身上,轻松地道:“北伐前,能流过墨香余韵,也算是优雅。”

刘仁凤眉头一动,却没有说话。

就在第三天,朝野剧烈震动,两府六部重臣,连同兵部职方司、枢密院机司、司农寺、太府寺、都水监大臣汇聚,听取归国薄章的天下游论。

原来预备一天的会议,竟然足足开了三天,最后连监国太子也来了,甚至连钦天监的人也过来,他们和职方司一同根据述说,标注船队所过之处的建议地图,让重臣们有了更加直观的印象。

市民可就有了话头,通过断断续续的传言,各大小报推波助澜,引了不小的争论。

“我等居住的地方竟然是圆的,简直是骇人听闻。”

“你等个屁,不是说天方地圆吗?老祖宗都说了还有假,人家薄学士只是验证。”

“也难为他了,整整七八年的时间,刀山火海,地狱尽头,听说去的时候上千人,回来却只有百余人了,真是不容易啊!”

“听说,薄学士见到仙山,想必遇到了仙人。”

“对啊!听说他到了山经所述的汤谷,那可是大日升起的地方。”

“鬼扯,海外仙人可遇不可求,如今王相公不就是仙人临凡,你这消息不正。”

“胡扯,我大姨妈家的小舅子的结拜兄弟的连襟,那可是尚省的都事,他昨个回家说的。”

“是不是仙人,不是马上要开佛道大会,王相公肯定会去坐镇,仙家法术任你看个遍。”

“这些仙真鬼神的敬而远之,咱是升斗小民,却听说薄学士带回了海外的种子,听说能够高产,解决饭锅子,让人人都能吃饱饭。”

“切,现在哪有饿着的人,没看到连粟米都是喂马养猪,还要那些粮食干嘛?”

“说了你也不懂,我那大姨妈。。。。他就尝了口玉米饭,真是天上的美味。”

“说的就跟你听到一样,是不是真的?”

“骗你是小娘养的。”

“我看,那些粮食都是为西北准备的,这些年那些军州,年年靠我们来养活,有了这些粮食就好多了。”

“不错,要不是王相公的善政,太府还有钱年年去贴补,恐怕要给我等增加赋税了。”

“我看,这些地方要不要一样,都是鸡肋。”

“话可不能这样说,那些军州都是我汉家的,岂能让别人占据?”

“你就愿意加税赋?”

话说,朝廷重臣被薄章图文并茂,连带着实物展示,看到波澜壮阔的海外。

不能不说,薄章这些年辛苦有所值,从所谓的黑人到碧眼金人,还有大6上的殷人,都让众人大开眼界。

尤其是解决了一段史家公案,搞清楚殷人后嗣去了哪里,王秀借题挥,既然天赐之地,嗯,他把那片大6称之为天赐之地。既然,这片富饶的土地是殷人所现,殷人又是黄帝子孙,那就说明这片土地是中国所有,好办了,下面的事情就是开辟航道,让愿意冒险的子民,去开拓这片大6。

至少,也要让流落海外的子民,有了一条回家的道路。

虽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先秦时代的周开创的,殷人并没有乡土观念,却不防王秀拿着偷梁换柱,为海外开拓做铺垫,哪怕有人察觉也不能辩驳,你敢说殷人非中国,那还不被别人给喷死。

有薄章那会殷人文化的括本,对照史官的记录,众人也无话可说,最重要的是他们看到了新物种,那些玉米还有所谓的地瓜干,烤制食用味道极美,自然先支持播种。

hp:。。

第1229第1229章人心无止境

对于有组织移民的事,没有人表意见,连赵鼎也没有,倒是秦桧说生民愿意去是无不可,也可以做刑徒终身流放之所,这就让人勉强接受。

朝廷政策是让很多人富足,却依然不可能面面俱到,依旧有穷苦人家,而且沿河和陕西仍不富裕,甚至生水旱灾祸还有不少流民。却不能不说,王秀尽了全力,那么大的天下,那么短的时间,他真的不是神仙,根本无法全部顾过来。

朝廷投入不少钱财治水,却不可能每条江河都圆满,哪怕放在几百年后也不可能,就不要说现代了,只能说政府效率提高很多,救灾的举措也多了,钱粮准备足了,能够救济更多的灾民,更快地恢复家园,减少灾害所带来的损失。

时下,南海的海外军州,也是作为刑徒流放地,不少人被送到南州,就是此次征讨交趾,也有不少流人随军效力,大家也是见怪不怪了。

王秀并没有失望,不支持不反对就好,只要有人在就会有冒险,大片没有开的土地,那么多富饶的矿产,还能吸引不到人?他一点也不担心。

人心是没有止境的,有了富饶的土地,金山银山所在,除非是傻瓜才会反对。哦,是有很多人反对,也有很多人不以为然,却只是耍耍嘴皮子,嫌弃财富少的只是少数人。

当然,那些现之地,他并不准备给予命名,而是准备拿到辩论大会上用,让天下士民给予命名。

山海万里由汉家文字注释地名,大千语言汉家官话为主流,这才是他的目地。

薄章算是出名了,无论是历经艰辛的壮举,还是对家国的贡献,哪怕是最保守的人,也不能否认他的功勋。天下,在此之前只是模糊的概念,又或许大家认为山海经是奇物志,没人知道天下有多大,没人去考证天方地圆,却被他给证实了,用自己的脚步一点点地去丈量。

翰林学士院侍读学士的跑不了了,还有秘阁编纂也被任命了,再加上大中建炎的赐进士出身,可以是功成名就,直接被钟山院聘请为客座讲学,还是最高等的那种,拿着等同宰相俸禄的束脩。

市井还在酵,传的是神乎其神,王秀也暗中操纵,江宁日报专版连载西游东来记,逐步介绍海外的情况,重点自然是南州还有那片天赐之地,那是一片充满财富和机遇的土地,最终引了人们的兴趣。

对于某些人来说,绝对是眼前一亮,那么多无人开的土地,还有大量的矿山,岂能不让人动心?就算是万里海疆,薄章不也过来了,殷人不也成功了?难道以大福船横渡,还能过不去?显然是有很大可能的。

某些人开始打算,证实这些事情的真实性,他们就开始筹划起航,去那些无主之地逍遥自在。

四夷人羡慕中国的繁华,却哪知生民不易,某些中国人却打着主张,想要成就一番功业,南州是不错的选择,再不济去天赐之地也行。看刊印的地图,那片天赐之地广大,几倍于大宋行朝,要能站稳脚跟,称王称帝也未尝不可!

当然,这种心思只能埋藏心里,除非不想活了,说出这种大不敬的话。

就在民间讨论异常热烈时,在京的大帅们开始6续离开,标志着大宋行朝的军事机器,开始缓缓地启动。

赵构是每天不误,照例买一份江宁日报来看,当他看到大宋的海外军州,还有南州、天赐之地时,不免惊叹道:“不想外面的天地广阔,我却成了井底之蛙。”

康履在旁边侍候,不免吃味地道:“大王,那些都是不毛之地,夷人土著还向往着中国。”

“话不能这样说,你没看到来自南海的金银?那是蛮夷无知,守着金饭碗讨饭吃。”赵构叹息不已,非常嫉妒王秀的成就,他已经看到许久之后的景象,这要被万代传颂的佳话,王秀必然身列开疆扩土功臣。

当年,征伐南海何其艰难,有多少人不以为然,认为中国物产丰富,只要坐等收成丰衣足食,用得着远赴海疆?

但是,现实压下了所有的声音,大宋行朝的高展,还有今天的国计民生,都少不了海外财富的影响,你有腹诽也罢,有反对掠夺也行,却不可否认。

康履也无话可说,说道处,他也是海外政策和新政的受益者,利用自家的几个侄子,没有少跑船,带来的滚滚利益足以让人眼红,千户侯绝不在话下,也就是身家都在赵构身上,不得不为了前程搏一搏。

否则,他绝对是王秀的拥护者之一。

“不过,王文实要开放海外,到底是何居心?”赵构若有所思地道。

“大王说的是,朝廷对南海控制,甚至不如岭南,要攻伐交趾也是为了控制海外军州,王相公竟然说殖民更远,实在让人匪夷所思,难道不怕匪人作乱。”康履也是一阵蛋疼,他区区宦官岂能明白王秀用心,正如燕雀焉知鸿鹄之志。

“呵呵,就算作乱又能怎样,难道还能危机朝廷不成?”赵构对康履的判断不屑一顾,阉寺就是阉寺,见识委实的浅薄,用一用还可以,不足以拖大事。

“大王说的是,是奴臣浅薄了!”康履笑咪咪地,一副奴颜婢色,却又是那么的顺理成章。

“行了,晚上你再去一趟秦会之府邸,有些事情该做出分晓了。”赵构懒散地道,眉宇间却有几分不定。

康履眼中精光一闪,微微躬身道:“奴臣晓得了。”

江宁的万国博览率先开始,王卿苧作为王纪百货的大掌柜,自然是现身参加,强势出场。

五旬的妇人迟暮,却因长期的保养,犹如三十余的金秋岁月,加上一身的不菲衣衫,显得那么雍容华贵,引的各地大富商的目光,却没人敢有任何轻薄。

笑话,天下名义上第二富有妇人,实际上是富甲天下第一人,你有几个胆子却撩拨,不想活了是不是?

hp:。。

第1230第1230章行在的万国博览

让人瞩目的是,王家的小大娘子竟然隆重出场,完全没有避讳,一袭素白的莲花群,仅仅是一顶席帽遮盖绝世容颜,却引的世家子弟心动不已,这可是王相公的掌上明珠啊!能够得到这位姐的垂青,可是八辈子修来的福分。天籁『小说

无论是名门世家还是一方豪商,都让家族中俊杰子弟前来,希望能得到王家小娘子的垂青,省了别人几十年的奋斗。

其实,早在两个月前,万国博览建筑群就开始入驻商家,王纪百货更是一马当先,二掌柜6尧亲自坐镇,正中的无色楼被王纪百货盘下,那是巍然耸立的五层高楼,雕梁画栋飞脚流檐,其它的人家只能在四周的两层建筑。

王卿苧动王纪百货雄厚的财力,对五层高楼进行射击,一层是百货,二层是杂耍,三层看听曲,四层是饮食,至于五层那可是顶级人物来的地方,规定不受金银铜钱,只收宝钞纸币。

时下,朝廷的俸钱和郊赏稍加改变,俸给赏赐全部给宝钞,不再给金银铜钱,这就给了纸币极大的挥空间,也让朝廷内外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