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733部分

权倾大宋-第733部分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题就来了,张九成却不那么认为,断定杀人就得抵命,这是朝廷的法度,决不能因为战功而抵消。要是立功的将士都横行霸道,杀人也不需要偿命,天下岂不谁乱了套,为此来到了商水找王秀理论,必然要公正执法。

就在扯皮中,钟离睿风尘仆仆到了商水,眼看王秀兴致勃勃为卫士开罪,竟然和张九成磨蹭起来,当真是哭笑不得,大人你可是堂堂的宰相啊!

“大人,张子韶是老臣,还是不宜和他抵触,卫士既然杀人,那就依法处置。”他只能劝解王秀。

“不行,我的那些卫士抛头颅洒热血,竟然被泼皮无奈欺凌,他上门并非故意杀人,怎能被斩杀抵命?”王秀坚决不同同意,态度是相当的强硬。

“张九成就是公报私仇,被易之一脚踢出行在,拿住了把柄想让我难堪,我看他是打错了算盘。”

钟离睿不免有几分为难,张九成公报私仇他又何尝不知,只是人家真的说的有道理,只得苦口婆心地道:“大人,行在的那些人,眼巴巴盯着大人过失,岂能让他们抓住把柄。”

“他们敢,这些都是有功家国的人,有胆量问问十万将士可答应。”王秀不屑一顾地道,要真是闹腾起来,恐怕禁军将士都会沸腾,他压根就不用借势。

钟离睿没有惊讶,反倒是面露喜色,瞪大眼睛道:“大人,禁军自然拥护大人。”

“嗯。”王秀疑惑地看了眼钟离睿,目光有几分戒备。

“大人,如今大战过去,北方强虏被解决,正所谓马放南山刀枪入库,那些所谓君子图穷匕首见,还要做好万全准备,断不可有轻率心思。”钟离睿谨慎地试探王秀。

王秀心念一动,明白钟离睿所想,暗叹其依然不死心,定要鼓动他黄袍加身,真是让他伤透脑筋。

如果,文德殿上位者是别人,不是他的血脉传人,恐怕他也会有所动,也就顺水推舟勉强被黄袍加身。可惜支持他和防范他的人都错了,他没有半点谋取天下的心思,因为天下本就是他的,他根本就不需要夺取。

怎样才能打消钟离睿心思,这可是人中豪杰,他不想用过激的手段,失去了这个未来的宰相,沉吟片刻道:“我倒是忘了,十四娘还等着出嫁,夏子玉好福气,竟然娶到我家的姐,真是修了八辈子的福德。”

钟离睿嘴角一抽,王秀压根不接他的话茬,只能顺着道:“夏子玉甲科二名,也算是当今名流。”

“十四娘的终身大事,我不能不去。”王秀悠悠地道。

第一六六七章 小辈们开始不安分了

钟离睿立即抓住好机会,沉声道:“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大人还需果断处置。”

“还记不记得大先生?”王秀嘴角微翘,笑了。

钟离睿一怔,情不自禁想起了叔父,隐隐有些许不祥之感,神色黯淡地道:“大人,逝者已矣,何必再提起亡者。”

“钟离先生是为真正君子,浊世隐居民间培养士子,乱世逆流而上慷慨为国殉难,不至于举朝尽忠者一人,这才是大忠。”王秀感慨良多,那么多年来,他算是真正看到了真是的钟离秋。

“大忠不假却非大义,取义轻于鸿毛。”钟离睿淡淡地反驳道,那么多年的宦海经历,让他并不认可叔父的选择。

“哦,这倒是新鲜。”王秀感兴趣地看向钟离睿,目光颇有几分期待。

“所谓忠诚只是对赵家,不是社稷天下,更不是芸芸众生,以叔父才华能居当世,必然是治世能臣。对赵家的忠是对天下的不义,我辈读书人行走世间,论的就是天理,做的就是人道,绝非为一家一国愚忠。”钟离睿理直气壮地道。

王秀沉默不语,钟离睿的话显然大逆不道,却又非常符合士人理论,甚至符合他的胃口,放在千年后也是正道理。

士大夫和天子共治天下,精髓就是并非为家国,而是放眼天下大同。可惜,如今的家国是王家,他决不能放任有人图谋不轨,哪怕为他设想而不行,长长舒了口气,冷静地道:“你说的自然有道理,却又有偏颇,当今天子英武睿智,各项制度也日趋完备,盛世指日可待。”

“大人,今上的确是英武君主,只是大人更能为苍生谋福。”钟离睿话说到这里,把目的挑明白了。

王秀脸色顿时沉下来,霍地站起身瞪着钟离睿,良久无语,却又重重叹息坐下,目光最终化成失望。

那瞬间,钟离睿分明感受到强烈的杀机,他不明白王秀为何有杀意,他可是竭力的劝进啊!

如今,天下逐渐太平,任谁都能看出,巨大的政治危机来临,一张罪恶的大网正在罗织而来。

王秀不仅听不进劝,还流露出杀气,实在让他觉得匪夷所思,不明白此时此刻,天时地利人和,为何还要愚忠,难道就因为天子英武睿智?这个理由实在太可笑了,他们都不是初出茅庐的小子,岂能被华而不实的忠诚所蒙蔽。

好男儿就应该抓住机会乘势而上,做那人上人,而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之人,他不敢相信,认为自己感受错了,不由地低声道:“大人,别人磨刀霍霍,岂能把一切寄托给天子,还望三思而后行。”

王秀看着钟离睿,逐渐压下一缕杀机,耐着性子道:“今上是我看着长大的,我比谁都能了解,他不会听信谗言。”

钟离睿简直是痛心疾首,在他看来王秀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把全部寄托在别人身上,还是在最不可信任的人身上。

“不用担心,我留在商水并非为了行在,而是为了别的事情,难道你看不出来,变革到了关键时刻,需要时间好生调整。”王秀淡淡地道。

钟离睿脸色更加难看,这都什么时候了,王秀竟然还考虑新政,简直让他不知该怎样说,似乎文不对题。

当然,王秀心中还有考虑,他并没有完全寄托赵炅,却知道自己胜算很大,朱琏绝对会有所动静,最重要的是他不能撺掇自家天下,那也太不像话了。

他稍加沉吟,笑眯眯地道:“好了,先不争论了,也不差一两天,还得和张紫马说理去,每个罚铜二十斤,不知行不行,呵呵。”

“大人,孰轻孰重,还请自断。”钟离睿有些急了,为了卫士的性命,竟然放着大事不谋划,他岂能不忧心。

“放心,我自有谋划,你先歇息。”王秀起身挥了挥袖子,笑眯眯地道:“对了,你也该谋划下,潞王也该就国了。”

钟离睿眼前一亮,旋即黯淡下来,沉声道:“潞王就国是应该,却并非好时机,只能那些君子偃旗息鼓才行。”

王秀知道钟离睿会意错了,他是按照正常路子,让王家温和地取代赵家,给予赵家子弟分封藩国,有了赵训的例子,赵构两个儿子也能顺水推舟,能否守住国就看个人造化了。

钟离睿也是好心,当此群臣疑虑之际,让近支藩王远赴海外就国,哪怕是曾经得到朝野支持,也会被人拿来说事。

“不用担心,快要见分晓了。”

钟离睿见王秀肯定的态度,却也不好再说别的,只能黯然退下,却是一副心有不甘的模样。

王秀看着钟离睿离去的背影,目光尤其的复杂。

行在依旧是气氛诡异,封元秘密来到周文家中,相约还有李长昇、张过、李子昂三人。

他没有任何磨叽,开门见山地道:“朝野对先生大为不利,那些所谓君子行径可恨,大哥和五哥、九哥他们来了密信,同意危难时拨乱反正,就等先生一声令下。”

李子昂心下颇为忐忑,他和张过是同年进士,在同门星光璀璨映射下,他显得有些黯淡无光,履历也平淡无奇。

不是在殿前司就是在枢密都参军司,只是参加过前期几场防御战,几乎没有可以炫耀的地方。

不过,他刚刚担任的职事非同小可,可以说是行在举足轻重,去年正任皇城使,掌握新编五营皇城司军,等于控制皇城五门关防。

周文懒散地笑了,淡淡地道:“四哥,你说该怎么办?”

封元摇了摇头没有回答,目光转向李长昇。

“似乎不到时候?”李长昇也是牙疼不已,态度相当玩味,封元作为实际的领袖人物,他又何尝不是,自从正任侍卫水军副都指挥,坐镇行在衙门以来,就形成他和封元的双领袖,自己不表态实在不行。

周文翻个白眼,切牙笑道:“三哥,什么是到时候?你可是掌握城外侍卫水军,万一那群人闹腾,内外隔绝全靠你,可不能兄弟们没底气。”

“就算山长做了江山,那又能怎样?”张过语不惊人死不休,让众人皆是大惊。

第一六六八章 王门子弟的心思

虽然,封元倾向于武力,那也是建立在王秀危机基础上,实在是到了无可奈何时,起兵对抗政敌的**打压,本意并没有打算谋朝篡位,张过这厮大逆不道地说出黄袍加身,简直要吓死人,听到他的耳中甚是无奈。

不要说他了,就是李长昇和周文、李子昂也吓的脸色遽变,他们想法不一,却并没有想直接谋逆,哪怕是心里想也不能说,这会直接撞击,真让人受不了。

张过轻蔑地瞥了眼众人,心下暗自讥笑,别看这些同门风光无两,个个大权在握,可以说是坐镇一方的大员,甚是是说一不二的人物。

可是,安逸的生活消磨了他们的意志,绝了勇往直前甚至逆流而上,还真心不如他果断。

如今的形势非常明了,矛盾几乎不可调和,按照他的理解必然发生碰撞,王秀除了清君侧绝无退路。退几步,或许永无退路,只能引颈受戮。

既然是清君侧博取富贵,还不如来个黄袍加身实在,至少不用担心天子反噬,他们也能获取最大利益,成为开国功臣,三代内绝无忧虑,为了子孙打算也要一搏。

野心一旦萌发,势必成为汹涌波涛,那就是想挡也阻拦不住,势必是滔滔江海。

封元干咳了声,极力压下胸中的激荡,尴尬地道:“改之,不可胡言乱语。”

“四哥,既然最终不得不武力解决,何不做得彻底些。”张过很不赞同封元,这位四哥是为杰出的统帅,更是天下读书人认可的武人,可以掌握禁军的存在。

他也承认是未来枢密都参军合格人选,却不认为士林论断正确,至少封元不适合海外。

封元不免苦笑,他也是睿智之人,岂能看不到双方斗争的后果,却非常忌惮谋逆的,甚至可以说能不大动干戈,还是别折腾了的好。

李长昇瞪了眼张过,不高兴地道:“改之,你是马上奔赴海外的人了,怎可口出狂言,还要专心南海征战才是,朝廷需要开疆扩土。”

“南海不过是囊中之物,李家败亡就在旦夕,还是朝廷事庙算重要。”张过不以为然地道。

徐徽言、高堪等人主导的打通南北路桥战役,已经是接近尾声,宋军克服疫病困扰,以汤药控制了疫病扩散,不断向前推进,各路大军进展极为顺利,完全超出对手的算计。

谁又能明白,对手竟然料敌先机,军中准备了大量的粮草草药,无论是是饮食还是治病,都做到了力所能及,把饥荒和瘟疫降低到最低状态。

当然,交趾李家在南北打击下,连续失利战败,灭亡是迟早的事情,实力决定一切,哪怕你再坚韧也无济于事。

那些南下的原班直和皇城司军,也是浴血奋战求生存,他们往往被投入到最危险的战场,执行几乎九死一生任务,正是有了他们的介入,减轻了禁军的压力。

现在,大宋行朝即将打通陆桥,目光开始向东转移道东部的群岛,用现在人来说就是菲律宾。

按照王秀规划的南海战略,这个群岛是相当重要的战略支撑,能够拿下消化的话,南海将彻底成为大宋行朝内湖,作为分封王国和公国的土地。

虎翼北方行营撤销,他从跟战场上回归,被任命为南方海船队副都统制,兼差虎翼第二军都指挥,这支部队奉命向泉州、福州集结准备远赴海外,也就是说他即将远行。

周文眨了眨眼睛,低声道:“反对势力颇大,山长停留商水,恐怕并非想要激烈对抗。”

“只是你的理解,难道山长真愿意接受王爵?”张过很不客气地反驳,言语间充满了轻蔑,甚至有些许的煽动。

“朝廷封赐王爵,怎能轻易拒绝,”李子昂弱弱地道,作为声名不显的王门子弟,就算他掌握实权,成了皇城的实际掌控者,只是在显赫威望的兄长面前,说话也是相当没有底气的。

“先生正当壮年,岂能归隐?”封元却说了句实话,现在是大宋锐意进取,王秀离开有可能导致政策偏向。

“说了半天都没用,四哥,如果朝野那群人发难,侍卫水军自然站在先生那边,这点毋庸置疑。”张过相当强势地来了句,他不再纠结黄袍加身,而是自动退了步。

说实在的,在他的眼中黄袍加身,和王秀现在的的权势并无区别,一切取决于人的眼光界限,

李长昇脸色很不好看,他是侍卫水军都参军还没说话,张过竟然代表了全军。

封元不以为意地笑了,张过的主张固然惊世骇俗,他却欣赏刚才的话,一旦有事必然要力挺王秀。就算他无意东京,王秀真的振臂一呼,他也必须要相应,当下道:“改之说的是,有侍卫水军和拱圣军、捧日军,加上皇城司军、缉捕司的支持,那些人玩不出蛾子。”

周文点了点头,淡然道:“四哥说的是,我们的力量足以让人忌惮,山长在武力上已是不败之地。”

“钟离学士北上,相信会有圆满结局。”李长昇来了句。

封元知道李长昇不愿谋逆,却又寄希望和平解决,心下甚是不快,作为侍卫水军的实权人物,还是誉满天下的文武状元,竟然有畏难情绪,真的不如张过的胆识,让他颇为鄙夷。

周文见大家心思各异,不耐烦地道:“三哥,你就说句话,愿不愿意挺身而出,不要磨叽的像二哥。”

“我们自然毫不保留。”李长昇受到了刺激,竟然把他比作不受待见的刘仁凤,面子相当挂不住。

李子昂感觉到封元的目光,急忙道:“我以各位兄长马首是瞻,自然是受山长调遣。”

“很好,既然各位统一了意见,我们就不用多说,平时也不要频繁联系,以免惹人关注。”封元说着话,脸色倏然道:“但是,各位要明白,先生决不能有辱,实在到了那步,我们必然拥先生清君侧,切记。”

张过稍有些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