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悍臣 >

第184部分

悍臣-第184部分

小说: 悍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一会,徐梁头上已经冒出了冷汗,张儒这才道:“本侯可以放过你,也不需要你肝脑涂地,更不需要你粉身碎骨。过两天联系一下江浙福建一带的海商,让他们来南京一趟。不愿意来的记录在册,本侯自会找锦衣卫跟他们算账。至于你,这金吾前卫指挥使的帽子就先摘掉,只要本侯跟那些人谈妥了,你将是江南海商的首领。”

这算是张儒做出的一个承诺,一个徐梁无论如何都无法拒绝的承诺。

当一个卫指挥使,受节制的时候很多,可是的那个海商首领,可以说除了京城朝廷和这位侯爷,他不用听任何人的吩咐。

再加上当海上首领能够名正言顺的拿钱,比起他这个卫指挥使不知道要风光多少。

徐梁忙不迭答应:“末将多谢侯爷,末将多谢侯爷。”

张儒道:“你不需要谢我,你要谢谢你自己和你那个跟本侯没有见过面却让本侯尊敬的兄长。本侯是军人出身,在大同边镇跟数万边军并肩作战过,对本侯来说,每一个参加过战争的大明子民,都是本侯的袍泽兄弟。你很好,在这种性命攸关的时候还记得自称末将。”

徐梁这才明白,原来让这位侯爷放过自己的,并不是自己认错的态度,而是自己在认错的时候一口一个末将。

他不懂的是,在张儒心中,这份袍泽之间的感情到底有多厚重。懂得这一点的徐俌,则深深看了张儒一眼。

这个年轻人再一次给了自己惊喜,也给了自己一个不小的面子,这份情,他得还,而且得用实际行动来还。

心中不由慨叹,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看来这贼船,我是不上不行了。

徐梁千恩万谢的离开之后,张儒对徐俌道:“老哥还请跟贵公子好好谈一谈,这些年他拿了多少不该拿的银子,都吐出来吧!如果不甘心,三年之内,这笔钱,我张文轩连本带利给他。”

徐俌忙道:“老弟不追究已经是犬子不幸之中的万幸了,说什么连本带利的,就太见外了。文轩放心,老哥一定会让他好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张儒点头笑道:“文轩信得过老哥,对了,许文远那个南镇抚司指挥佥事的位置,怕是得让出来。”

徐俌一愣,马上释然。

既然张儒说要给那些不给面子的海商一个教训,留下徐怀远这么一个对他有意见的人在南镇抚司,那肯定是不行的。

反正只要大局已定,到时候依然可以让儿子担任指挥佥事,徐俌不以为意道:“文轩且放心,老哥知道该怎么做。”

第295章 :倨傲的海商1

徐梁根本就没听从张儒的建议,他第二天就直接离开了南京,带着十几个心腹直奔海商最多的福建。

一路快马加鞭,风尘仆仆到达福建的之后,他第一时间找到了自己的铁杆兄弟陈大福。

得知徐梁来到,陈大福颇感意外,要知道这位兄弟是官面上的人,平时很少会主动来找自己。

将徐梁领进宅子之后,马上让人做了些吃食,又让下人领着徐梁沐浴之后,陈大福才将憋着的话问了出来:“徐哥,可是南京出了什么变故,怎么都不跟老弟打声招呼就过来了?”

徐梁手里拿着一个油腻的鸡腿,张嘴咬下一大块,一边嚼一边含混不清道:“大事。”

“什么大事?”陈大福问道。

徐梁咽下口中食物,端起酒杯滋溜一口道:“公爷说想要见见你们这帮海商,这次我来,就是想让你联系联系商号中说得上话的人,一同去一趟南京。”

“今年的孝敬已经给了啊,公爷那边是不是有什么别的事?”陈大福有些不解,每年除了给孝敬的时候会有几个掌柜去南京,一般情况下,他们都是不会离开沿海的一亩三分地的。

徐梁道:“上面来了人,而且来头还不小,朝廷貌似是有意开海禁。别怪哥哥没跟你说,上面那位可说了,能够请来的人自然是用请的方式,请不来的不要着急,自然会有锦衣卫****。”

陈大福大惊失色:“难道朝廷要彻查海商?”

他并不认为徐梁所说的开海禁会成为现实,大明闭关锁国不知道多少年了,每次有人提出开海禁,基本上都会被那帮文官给按下去。就连有些武将,也是不愿意开海禁的,因为那样就意味着他们会面对更多未知的敌人。

徐梁点点头:“说是彻查海商也不为过,不过这次上面那位好像是铁了心要开海禁,所以他想见见你们这些掌柜。哪些人可以为朝廷所用,哪些人不能,他总要见过之后才知道。哥哥我这次先来找你,就是要告诉你,这次你无论如何要最先到达南京,至少能给那位京中贵人一个好印象。”

陈大福苦笑道:“哥哥的好意,小弟岂能不知,只是海禁一旦被开,只怕我们的收益就会一落千丈,那些掌柜可都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想让他们出血,难呐!”

徐梁满不在乎道:“这个你不用管,现在海禁还没开呢!天津那边现在在大规模造船,督练水军,那边的船没造好,就是你们想使绊子,只怕也没那个机会。到时候船造好了,你们这些人的优势,就只剩下海外那些你们熟识的商贾了。而且那位爷也不会任由海商坐大,这次不去南京的海商,只怕是要倒霉了。”

陈大福皱眉道:“你说的那位到底是谁?他真的有这么厉害?”

规矩的建立十分艰难,需要几代人乃至几十代人去经营,然而要打破一个规矩,则更为艰难,甚至是几代人都无法打破的。

祖制两个字就是压在那些有些革新的大明官员头上的高山,如果没有一定的能量,别说真正去做到开海禁,就是提出开海禁,只怕也会被文官们的口水淹死。

徐梁喝了口酒,直接道:“那位爷在京城算得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短短数年之内在京城留下一个张阎王的恶名,然后悄没声息的按下一股反对太子登基的暗流。论本事,不说京城,整个大明能够跟他相提并论的人也没几个,论心狠手辣,谁比得上锦衣卫?”

“你说的是张文轩?”陈大福发出一声惊呼。

张儒的大名,就是他们这些仗着山高皇帝远闷声发大财的海商都是如雷贯耳,要知道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能够做到这个地步,那是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

现在,陈大福有些相信徐梁说的话了,真是那位提出开海禁的话,莫说现在的陛下不会反对,只怕京城中很多文官都不敢太过反对。

“哥哥放心,明日小弟便启程出发。”陈大福郑重道。

徐梁摆手道:“明日不能出发,你得联系联系那些掌柜,能多去一个尽量多去一个。一旦天津的船造出来,水师练好了,咱江南的优势很快就会被天津那边取代。”

陈大福脸色沉重的点点头:“好,大哥放心!”

第二天,陈大福马上就发了七八个帖子出去,他通知的几个人都是在沿海一带跺跺脚能够震动四方的大海商。说来也奇怪,这七八个人里面,除了一个是本地人之外,其他的无一例外都是外地人。

四个安徽人,三个山西人。

几人倒是都挺给面子,拜帖发出去之后在晚上都到了陈大福的宅子,有认识徐梁的看到他之后都十分热情的跟他打招呼,不认识的也会朝他微笑着点头。

毕竟能够聚集万贯家财的海商们都不是笨蛋,能够让其他人点头哈腰的人物,自然是能不得罪就不得罪。

说到底他们是沿海一带的土皇帝,一般官员根本就不会放在他们眼里,但是他们也不会轻易去得罪朝廷官员。

一场不算大的酒宴早已准备妥当,入席之后,来的八人都挺能忍,没有一个问陈大福这次宴会的目的。

最后,在宴席吃到一半的时候,还是徐梁忍不住开了口:“公爷吩咐了,这个月要诸位去一趟南京,公爷有要事相商。”

如果是别人说这话,可能这些海商当场不会翻脸,暗地里却会不以为意,但是徐梁说这话,在场的所有人却深信不疑。只因这人是魏国公身边的心腹,同时还是掌控着一卫兵马的武将。

一个穿着花花绿绿,身材稍微有些肥胖,脑袋十分大的海商笑呵呵道:“徐大人,不知国公召唤小的们,到底是什么事?”

徐梁冷着脸道:“除了让你们去南京,其他的我一概不知,如果诸位有事情忙,也可以不去,不过后果自负。”

认识徐梁的人终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以前徐梁可是从来都不会跟他们这么说话的,毕竟谁都不会跟财神爷生气。

他们每年给徐梁的银子就不是一个小数目,而这些银子,就是为了买徐梁口中的消息的。

一个看上去十分精明的海商掌柜马上道:“徐大人,我这段时间实在是太忙,能不能缓一段时间再去?”

徐梁冷冷道:“郭汉生,该说的话我已经说得十分清楚了,你可以因为商号忙而不去,只不过后果自负。”

郭汉生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有些怨恨的看了徐梁一眼,随即语气变冷:“徐大人要是缺银子了,跟我们说一句便是,百八十两银子,我们还真不放在眼里。别什么事都拿公爷来压我们,就是小公子跟我们说话,都是客客气气的,别以为我叫你一声徐大人,你就真的是什么大人了。”

海商的脾气都不怎么好,虽然他们是生意人,知晓和气生财的道理,可是对他们这些财大气粗的土豪来说,徐怀远那个层面上的人他们可能得罪不起,可徐梁这个层面上的人,他们还是能够拿捏的。

不说别的,光是每年各个商号送给徐梁的几万两银子,就足以让徐梁投鼠忌器。

徐梁嘿嘿笑道:“郭掌柜还真是硬气,这次来徐某还有一个事要跟大家说,这些年从你们手上拿的好处也不少,诸位去了南京之后,这些银子徐某会如数奉还。”

郭汉生站起来道:“徐梁,你什么意思!”

眼见两人已经拼出了火气,陈大福急忙道:“有话好说,有话好说,都是自己人,何必置气。”

那脑袋很大的海商也站起来道:“看来今日这酒宴,还真不是什么好宴。徐大人既然把话都挑明了,杨某人也不妨跟你说句实话。小公子不发话,我们谁都不会去南京。”

徐梁的目光在其他几人身上转了一圈:“几位都是这个想法?”

几人相互看了看,都闭着嘴没说话,意思已经十分明显。

徐梁站起来道:“好,既然是这样,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诸位请吧!”

陈大福这个主人还没说送客,他已经代替陈大福做出了决定,其他八人看向陈大福的目光都有些不善,只是没有当场说出来。

僵持了一会之后,郭汉生率先拂袖而去,紧接着是山西商人杨一宇和另外两个山西商人。

最后,偌大个大厅里就剩下徐梁和陈大福,还有一个福建本地商人了。

徐梁似笑非笑的看着那福建本地人:“秦掌柜,你怎么不走。”

大名秦洛的秦掌柜是八个掌柜里面最年轻的,看面相,应该还没到三十岁,他是继承了他老爹的事业才有机会出现在这种场合。今日,也是他第一次见到徐梁这个南京的大人物。

听到徐梁问话,秦洛有些不好意思道:“徐大人见谅,不才只是商人,商人逐利,从不争一时之气,这是家父的教导。徐大人放心,明日不才便带人赶赴南京,绝不让徐大人为难。”

第296章 :倨傲的海商2

徐梁眉头一挑,对这个秦洛不由高看了一眼:“哦,看来秦掌柜是个明白人呐!”

秦洛笑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咱们所在的天地终究是大明的天地,大人们发话了,小人们自然要跟从才行。,那些人张扬跋扈惯了,以至于朝廷命官都不放在眼里了,不才年轻,还是夹着尾巴做人的好。”

徐梁阴测测道:“这话倒是说到了点子上,好,你明日就可以出发前往南京了,到了南京自报家门之后,自然会有人招待你们。”

秦洛不着痕迹的将一叠大明宝钞放在桌上,用几个手指头的指尖轻轻敲了敲:“小小意思,不成敬意,在下告辞。”

说完,他站起来朝两人拱了拱手,转身就走。

徐梁突然大声道:“秦掌柜留步!”

秦洛转头,脸上满是讶异之色:“徐大人还有何吩咐?”

徐梁大步上前,抓起桌上的宝钞一股脑塞到秦洛手中:“秦掌柜盛情,本将心领了,这要是以前,本将收了也就收了,可今时不同往日,这钱本将是万万不敢要的。看在这些银子的份上,本将还可以提醒秦掌柜一句,到了南京,如果有人跟你提出条件,不管是什么条件,秦掌柜最好答应。”

秦洛点点头,将宝钞往怀里一塞,默不作声的离开了。

他是个聪明人,而且是个读过书的聪明人,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徐梁能够看在那三千两大明宝钞的份上说出那句话已经很不容易了。

跟这边的和谐气氛不同,那边几个大海商离开陈大福的宅邸之后就聚集到了郭汉生的宅子中。这次徐梁的到来让他们大感意外,同时徐梁的某些话和某些要求,也让他们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以郭汉生为首的海商每一次都是共同进退,可是这一次陈大福的退出和秦洛的反水,让几人都惴惴不安起来。特别是郭汉生,心中担忧的同时,还有队陈大福和秦洛的恼恨。

这些年之所以他们这些海商连朝廷有时候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是他们在拥有万贯家财的同时还掌控着沿海数地的百姓生计,最让朝廷为难的是,他们共同进退,彼此之间十分信任。

在这一点上,不管是历史上其他朝代的商人还是张儒所处的后世,基本上没人比得上这个时代的海商。

在夹缝中求生,已经让郭汉生等人的政治嗅觉变得十分敏锐,从陈大福府邸出来之后聚在一起,郭汉生不等所有人坐下便开始问对策:“大家都说说吧!今日徐梁那厮出乎意料的硬气,这背后是什么人在撑腰,他们要干什么。”

杨一宇道:“姓徐的来者不善,小公子也没有送出信来,估摸着很有可能是魏国公要对咱们动手了。”

郭汉生眼睛一眯:“如果真的是魏国公那还好办,这些年他儿子从咱们手中拿走的银子可不是小数目。就算朝廷既往不咎,没了咱们的供奉,他那么大个为国公府上千口人要养活,他喝西北风去。”

“你的意思是?”山西商人赵炳瑞问道。

郭汉生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