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冈村宁次 >

第1部分

冈村宁次-第1部分

小说: 冈村宁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德福 著 

作者前言 
第01章 四谷坂町的孩子 第02章 “荣耀的16期” 第03章 军旅初步 
第04章 “巴登巴登盟约” 第05章 仕途几折 第06章 谍报武官 
第07章 转调新任 第08章 战锣敲响 第09章 淞沪周旋 
第10章 赴任关东军 第11章 进攻热河 第12章 塘沽协定 
第13章 内乱升官 第14章 开拔之前 第15章 “剿匪与警备” 
第16章 谋划大进攻 第17章 九江之战 第18章 南浔线受挫 
第19章 攻陷田家镇要塞 第20章 踏进武汉城 第21章 “改善形象” 
第22章 南昌攻坚 第23章 起衅随枣 第24章 受挫长沙城下 
第25章 重获要职 第26章 “肃正作战” 第27章 诱降纳叛 
第28章 河南之战 第29章 进攻桂柳 第30章 两件大事 
第31章 湘西最后一战 第32章 末日来临 第33章 “无罪释放” 
第34章 凄凉晚景 
冈村宁次年表 

   冈村宁次        
      作者前言
    冈村宁次是日本法西斯军队中最著名的战将之一。
    一提到他,老一辈中国人几乎无人不知晓。在二战期间日军诸高级将领中,冈
村宁次侵华的历史最久。自1907年他担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清国留学生队区队长,
直到1949年初被国民党军事法庭“无罪释放”回国的40多年间,池的职务岗位虽几
经变动,但其毕生“事业”的立脚点始终是在中国。1915年,他以搜集资料编纂战
史的名义,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不久,又被北洋政府的日籍军事总顾问青木宣
纯选中做助手,在北京呆了两年多。1923年底,他被派到日本驻上海领事馆当武官,
后又兼任军阀孙传芳的军事顾问。在侵华战场上,冈村先后担任过日本上海派遣军
副参谋长、关东军副参谋长、第2师团长和日本第11军、华北方面军、第6方面军司
令官等职,最后成为指挥百余万侵华日军的总司令官。
    冈村宁次对中国犯下了累累罪行:他早年培养和训导过的学生如孙传芳、阎锡
山等后来发迹为大小军阀;他参与破坏“五卅运动”并抵制北伐战争;他处理过淞
沪战事的“善后事宜”;他多次镇压东北人民抗日武装。日本挑起全面侵华战争后,
除了芦沟桥事变至台儿庄之战这段时间,他因在东北执行“剿匪”和“对苏警备”
任务而没有参与外,从进攻武汉开始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他实际指挥过日军发动
的大多数重大战役,并表现凶悍屡屡得手。称之为“侵华恶魔”,恰如其分,毫不
夸张。
    勿庸讳言,他从日本帝国长远的、根本的称霸利益出发,与一些死硬的法西斯
军人有所不同,懂得如何采用更高明的手段实现侵略目的。譬如。“七七事变”发
生后,他赞成所谓“不扩大主义”,认为日本当时真正能获得侵略实际利益的地方
集中在中国东北,应经营好这块地方再说,深怕日本陷入长期战争的泥沼而不能自
拔;对日本发动对英美战争,他也有不同的看法,认为中国问题尚未解决,不应急
于同英美开战;对近卫内阁发表的意在另立傀儡政权的“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
声明,更认为是“不了解中国情况的人做出的蠢事”,并疑虑以汪精卫的人品威望
和实力,不但帮不了日本的什么忙,反而会成为日本的累赘和诱降国民政府的一个
障碍。同时,鉴于国际舆论的谴责和出于巩固占领区的目的,他还十分注意改善侵
华军队的所谓“形象”。因此,他较之一般侵华日军将领就更富于欺骗性、危害性。
    作为日军的一员著名战将,冈村宁次的经历和经验是全面的。他在高层首脑机
关工作过,也屡次被派到基层部队任职;他的军事学基础十分扎实,又有过很长一
段时间的情报、宣传和涉外工作经历,加之平时乐于和善于读书学习,使其自身素
质比较全面。他曾戏言自己是日军里的“泥瓦匠”,“哪里作战出了麻烦,就被调
去涂抹一番”;部下和同僚承认他“每次抹得确实相当出色”。但是,他既然乘坐
在侵华战争中的法西斯战车上,并死心塌地为之效命,他的军事才能只会给中国人
民造成更深重的灾难,自己也成为臭名昭著的历史罪人,并且最终没能逃避失败的
命运。
    本书依据大量丰富真实的历史资料,详述冈村宁次一生走过的道路和多方面的
活动,着力反映他在侵华过程中的表现和特点,并注意捕捉那些足以反映出其内。
心世界和性格特征的生动细节,还他的真实面目,并揭露日本侵华战争的野蛮性和
凶残性,沤歌中国军民的抗战事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书中
难免有偏颇与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1994年10月   
   冈村宁次        
      第一章  四谷坂町的孩子
                    生于下层武士家,聪明好学乖巧娃;
                    祖上门庭累后代,双亲对他期望大。
    在明治时代的日本,久居东京的人一提到四谷区的坂町往往肃然敬畏,几乎无
人不知晓那一带街区自德川幕府统治以来,便一直是武士先遣队后裔们聚居的地方。
    冈村家在四谷坂町已经居住过几代人了,从冈村宁次的曾祖父算起差不多也有
200来年了。他家的宅院坐落在快要到这条街尽头的76号,十分偏僻而不惹人注意。
日本的城镇住宅原来是没有门牌号码的,这里的居民住屋在明治4年(1871年)根据
政府颁布的《户籍编制法》,才开始陆陆续续编汀门牌的。冈村家的院子并不大,
里面的八九间房子是普通的木结构日式建筑。日本住宅的大小一般用榻榻米的叠数
来表示,一叠约2平方米左右。冈村家的正房朝东,是3间每间约10叠的连体厅屋,
大斜面屋脊占了整个厅屋高度的近一半,与邻家相比有点儿别出心裁,据说屋脊高,
可以使室内空间增大,气流向上走,湿气可以随气流通过屋顶排出室外。跟所有住
和日房子的人家一样,到冈村家来的客人自然也要进屋前先脱掉鞋子,而首先进入
人眼帘的是这家厅屋那不涂刷任何油彩原木色的门、窗和板壁。其实,内行的建筑
师大多认为不上油漆雕绘的裸木最利于吸收室内湿气,但当空气干燥时,它又可以
把吸收的湿气放出来,起到自然调节室内湿度的作用。那些裸木就好像活着一样,
不断地吸进呼出,从而延长木料的寿命,住宅使用的时间当然也就延长了。可见,
冈村家的祖上是精明的,并且不尚奢华,讲求朴素实用。正房的两侧各有几间只有
五六叠大小的偏房,作为炊事、储藏和小辈人居住玩耍的地方。明治17年(188年)
5月中旬的一个傍晚,冈村宁次就出生在这个院落的一间小偏房里。
    冈村家的祖上是跟随德川家康南征北战过的武士“御家人”。1603年,德川家
康开幕府于江户(今东京),将天皇架空,垄断了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大权,日
本历史上的江户时代由此开始。当时,德川幕府的直辖亲军称“家臣团”和“武士
先遣队”,他们以俸禄不满1万石(石为江户时代计算俸禄的单位,同时也显示受领
者的地位)的旗本和御家人为核心。德川幕府的亲军号称8万骑,实际上一直只有2
万人左右,并被分别编成番和组。那时的番主要有大番、书院番、小姓组番和新番,
其中大番负责警备江户城,书院番负责门卫,小姓组番负责警卫幕府的各种会议、
仪式和将军出巡。各番统一称作“家臣团”,但他们的地位是不一样的,以大番的
地位最高。作为家臣团的各番,实际上担负的是幕府和江户城的守护侍卫任务,而
真正有战斗力并执行机动作战任务,战时去冲锋陷阵的是由弓箭组和铁炮组合成的
“武士先遣队”。
    冈村家系武士先遣队的世袭“旗本”。在江户时代,奉禄在1万石以下的御家人
中,能够直接面谒将军的称旗本。但那时有旗本称号的武士并不少,地位也并非个
个都那么尊贵。据1772年的幕府表册统计,幕府家臣团和先遣队的旗本总数约5200
人,其中俸禄在100石至500石者约占60%。冈村家在明治维新之前承袭的俸禄不到
200石,与那些动辄领有逾千石、甚至上万石和数十万石俸禄的上层幕臣们相比,简
直微不足道。可见,冈村家的祖上像绝大多数旗本一样,属于中、下级武士阶层。
他们战时要去东征西讨,为幕府将军火中取栗,平时还要应付些救灾抢险之类的杂
役,而与上层武士的奢侈生活是无缘的。
    非但如此,德川幕府为了牢固地控制广大中下级武士,曾于1615年(元和元年)
颁行了史称“元和令”的武士戒规,内中规定:(一)武士的基本职责是“专心致
志,修炼文武艺能”,“弓马之事乃武家之要项”,切不可停止和放松;(二)武
士必须守法,“法者礼节之本也,法以判理,理不能逾法”,违法之徒,必遭重刑;
(三)禁止武士结党、叛逆、凶杀,“野心之徒乃倾覆国家之祸首,危害人民之蠢
贼”,决不能姑息容忍;(四)禁止武家之间私结婚姻,“以姻成党者,是奸谋之
源”,禁止各藩之间私自交往,“以本藩秘事告之于他藩,或以他藩秘事告之于本
藩,奸诈之事由此发端”等等。像冈村家这一级别的广大武士群,不仅俸禄微薄,
而且是以其日常生活和行为规范全面受控于幕府将军为代价的。         当然,武士不是日本社会的底层,他们在政治上享有许多特权。日本人历来讲
究身份,特别是江户时代身份等级制度十分森严,除少数公卿贵族外,人们被区分
为武士、百姓(农民)、町人(工商业者)三种身份,俗称“士、农、工、商”。
日本民族自古尚武,他们的“士”是指武士,在“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顺
序中位列第一。武士们虽然整体上为社会的统治阶级和阶层,但在内部则又根据门
第的高低和政治权力的大小,分为20余个等级,上至将军、大名、家臣,下至足轻
(步兵)、小者(仆役),以至散居村野的乡士和失去俸禄的浪人。他们尽管地位
不同,但都可以“苗宇带刀”,即拥有一般百姓、工商业者所不允许的称姓和佩刀
的特权。就是最低等级的武士,假如在市井争执中斩杀了个把平民百姓,也毋庸多
虑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是日本武士在社会上最受尊崇的极盛时期。
    到了江户时代的后期,随着德川幕府和各藩财政的困难,一般武士的俸禄已难
以支付。包括冈村家这一级别的武士,日常主要靠幕府供给的俸禄米作为生活来源,
这时因幕藩财政拮据俸禄很难保证,他们只好靠典当、变卖家藏珍品,甚至把值钱
的衣服抵押出去勉强度日,以致有些极度贫困的武士旗本,为了参觐当值,必须向
当铺借衣服穿,回来后径奔当铺脱衣奉还,被人嘲笑说:“穿起脱上脱下的礼服,
上下大道参觐当值。”贵重东西典当和变卖完之后,穷武士们便只好垂酋依附于原
来被其鄙视的商人,再以自己的额度俸禄、官爵品级或领地宅基作为抵押借钱用。
江户时代的《经济录拾遗》中记载:“(武士)家臣惜俸禄者,少则十分之一,多
则十分之五、六、七也。尚感不足,借町民之金以救急。犹不足,借江户、京都、
大坂富商之金,此类事年年不已。”这些作为抵押品的武士财产和特权,由于无力
赎回,最后落入高利贷商人之手。许多贫困的武士,有的依附于豪农、富商,与商
人结为姻亲;有的转化为知识者,开始从事教师、医生等职业;有的收养希冀取得
武士门第的町民子女,定期收取些抚育金;个别无一长技的贫穷武士甚至靠出卖亲
生女儿做艺妓来维持生活……
    那时冈村家倒还没有落魄到这样的地步,但生活得也并不轻松、宽裕。到了冈
村宁次的父亲冈村宁永这一辈,祖上传下来的房子已经很破旧了,针叶木的梁柱被
虫蛀的尽是洞眼,本来的榫接的拉门、拉窗和室内隔扇,由于木质损朽得无法修理,
只好用铁钉来固定复位,然后再用彩纸贴糊使人看不出原先的痕迹。特别是院子里
的几间偏房,屋顶的青瓦许多已破碎、脱落。日本是个多地震的国家,而这几间房
稍有震感其内部梁架便会“嘎吱、嘎吱”地晃动作响,已经到了非下决心拆掉重建
不可的程度了。1880年春,冈村宁永决定用自己的些许积蓄和妻子阿定当初从娘家
带来的部分嫁妆费,将祖宅翻修整理一下。
    “冈村家要开工造房子了!咱们去看看呀。”邻里们听说后纷纷跑来,特别是
爱瞧热闹的小孩子。冈村宁永知书达理,平时不但仗义,而且性格随和,在坂町这
一带是蛮有人缘的。
    “哪里,哪里。我家不过是把这几间偏房翻修一下,顺便再整理整理院子。咱
皇国列岛多地震、多台风,瞧瞧这陈宅老院再不维修,以后孩子们住在里面可就遭
殃啦。”
    宁水边向邻里们说着,边瞥了瞥站在身旁的妻子。阿定生于富裕之家,注重武
士门第的娘家父母将她许配给冈村宁永。嫁过来后,虽感到夫家的经济状况并不如
原先自己想象的那么富有,但宁永的学问人品不错,对自己也温存体贴,所以夫妻
感情甚笃。此时,阿定已有孕在身,正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期待着孩子的出世。
    隔壁的山田老人虔信巫术,一本正经地提醒宁永:“你家建屋请没请人看过地
相?”
    “正房厅屋不动,原地原址上翻建一丁偏房不用看了吧。”冈村宁永历来对巫
术不以为然,再说请神道术士来做仪式着实要花费不少。
    “那可不行。我大和民族是个喜欢讲究吉祥的民族,在土木之事上当然也不能
例外。翻建新屋之前,要请人看风水,尔后择吉日动工。而巨动工之前,要举行地
镇祭;上梁之前,要举行上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