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冈村宁次 >

第5部分

冈村宁次-第5部分

小说: 冈村宁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本军方是对较贫苦的人进行较高等的教育,所以他们的军事学校毕业生许多人
都能胜任军官的工作。他们的军官团表现出坚决勇敢,深谋远虑,有知识,发挥了
巨大的权威作用。就连他们的最高级将领,也在前方过着简朴而严格的生活,军官
身先士卒,得到了普遍的尊敬。”
    这是一个俄国败军之将对日军的评价,从后来的冈村日记中看似乎出入不大:
“我任少尉后不久,即作为小队长参加日俄战争桦太作战,曾两次出入于枪林弹雨
之中。第一次是初上战场,在森林中遭遇敌军,我比较沉着地指挥小队进行战斗。
在树林中为了便于观察情况,我站在一棵树墩上指挥作战。当晚,部下某分队长给
我提意见说:‘您作为年轻的小队长(当时我21岁)应当勇敢。但今天站在高处指
挥,并不是真正的勇士。今后应把姿势放低,要充分利用地形。’对他的好意,我
深表感谢。”日俄战争过去了30多年以后,1938年6月,当冈村宁次就任日本华中派
遣军第11军司令官临出发前,他的参谋长宫崎周一来找他请示军务,刚进门便见到
几位老者举着在乡军人公会旗帜来访,宫崎不知他们是些什么人,冈村解释说:
“日俄战争末期,我任少尉小队长,他们是我出征桦太时的部下士兵,凯旋归来后,
他们合议组织‘冈村会’,每逢有什么事,就举着这面旗子前来看我。至今已30多
年了,真有意思。”         冈村宁次的一席话,使这位宫崎参谋长大发感慨,从此后,更加崇拜自己的顶
头上司,觉得跟对了人。
    其实,作为一个在基层分队带兵打仗的指挥官,冈村宁次并不够格。军旅之人
都知道,军官分三六九等,有的人似乎天生就有点儿战略头脑和歪才,做高层指挥
官或参谋,让他组织计划一次战役性行动可能会得心应手,而若把他放在第一线指
挥一次小规模的战术行动却显得很笨拙。冈村宁次就属于这类军官。桦太作战中,
这位少尉小队长一次率领部下去侦察敌情,当潜入谷地密林俄军阵地时,因位置不
当突遭来自三面的射击,不得不草率应战即行撤退,不但没有弄清楚敌情,还使同
伴一死二伤。冈村每每回顾起来,就“对当时自己的惊慌失措感到羞愧”。对于他
这方面的短处,一直想栽培他的上司们倒也知人善任。所以在他整个中青年时期,
总是被安排做参谋、武官、顾问、课长、部长之类的职务,尽管他求战心切总想
“下基层”,但往往不久就又被调回上层机关。直到1936年3月,他年已52岁,且军
衔已升至中将,这才外放当了日军第2师团长,真正做了带兵打仗的官儿,而从此以
后也就一发不可收拾,什么军司令官、方面军司令官、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等独当
一面的官职接踵而至,使他充分发挥了其在侵华战场上进行战略战役性指挥的“才
干”。
    桦太战役结束后,冈村宁次随第13师团的一支部队转到北朝鲜驻扎,但为时不
过两载,他便被调回陆军士官学校担任中国留学生队的中尉区队长。
    中国清王朝在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后,感到了国家近代化的必要性。
特别是庚子之役再次大败并签订了《辛丑条约》,民族危机空前加剧,清政府统治
摇摇欲坠之时,慈禧太后在内忧外患下被迫宣布实行“新政”。当时,“新政”的
内容之一就是改革军制,建立一支近代化的军队。由于清政府在战争中领教了日本
军队的厉害,派人来这里学习花费的银两又少,所以决计选派一些立志军事的青年
插人日本军校留学;而日本在日俄战争前后,主要对头是俄国,接受中国留学生既
可拉拢清政府,又可培植自己的“亲善”势力,故也乐意张开怀抱以示欢迎。这样,
大批中国青年各怀不同的目的拥进了日本的各类军校。
    冈村宁次在1907年至1910年的3年时间里,从第4期开始接手总共在“陆士”带
过3期中国留学生。其中,第4期55人,第5期54人,第6期47人。这些当初被日本同
学瞧不起的“支那人”,后来回到积贫积弱的中国可就了不得了,像这里面的阎锡
山、孙传芳等,恐怕当他们的日本同窗乃至教官还在日军里领尉、佐级薪水时,阎
老西和孙佛爷就已经是腰缠万贯、割据一方的土霸王了。当然,这些留日学生中也
不净出军阀头子,像反袁英雄李烈钧、抗战时正经卖过力气的国军参谋总长何应钦
等,也曾与冈村有过“师生之谊”。
    军校里的学员区队长,类似于今天各大学里的专职班主任。冈村宁次跟“陆士”
这群中国留学生厮磨的3年时光里,与那些张牙舞爪的日本同僚有所不同,是个有心
计、有眼光之辈,知道将来会用得着这批人。虽然他骨子里同样视中国人为低能,
但表面上佯作谦和平等,给留学生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1925年,已割据江浙一带
的大军阀孙传芳屡屡邀他做自己的私人军事顾问,据称就是仰拜他做中国学生区队
长时的学识人品。不过,这位孙佛爷对他的“老师”太抠门儿,支给的薪水仅相当
于日军的少性级,比冈村本来的级别还低了一等,弄得冈村时常借口“薪水不够侍
养老母妻儿”而闹辞职。倒是何应钦一直念念不忘“师生之谊”,日本战败投降后,
对先是监视居住后陷于囹圄中的老冈村,在衣、食、住、行、医等方面唯恐照顾不
周,并联合汤恩伯等国军大员千方百计为他开脱罪责,最后竟使这位侵华日军总司
令“无罪”获释。可见当初冈村宁次投桃报李,最终得了极大的便宜。
    带了几期中国留学生“圆满”地完成任务后,明治43年(1910年)12月,冈村
宁次被推荐上了日本陆军大学。陆军大学是战前日本军事教育体系中层次最高的一
级,是为经过“陆士”学习并有一定实际锻炼被认为有发展前途的军官而设立的。
正巧在冈村的“陆大”学习期间,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
    长期以来,中国遭列强侵略,清朝政治腐败,中国民众的生活陷入极端贫困之
中。以反对清政府的所谓“铁路国有化”为契机,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在武
昌发动起义。武昌起义爆发后,在革命党人的推动下各省纷纷响应,中国的局势刹
时大乱。
    对邻国局势的突变,日本的反应是很复杂的。日本政府方面根据清政府的请求,
进行了武器援助,同时乘机向中国提出了在满洲的权益要求;而日本军方则出于某
种不可告人的目的表示“支持”革命军。民间的资本家们更是首鼠两端,纷纷向清
政府和革命军双方出售武器,借机发军火财。
    辛亥革命爆发后,日本军方立即动员几乎所有与清政府有关系的现役情报军官
赴中国各地,一方面收集情报,一方面实地判断战场形势。其中,日军参谋本部的
情报干才井户川辰三中佐,是这伙间谍的负责人之一。井户川于甲午战争以后被派
赴中国,日俄战争时率日特潜入远至北满的俄军阵地,负责扰乱并切断俄军与后方
的联络线,并因爆破长春以南的铁路和指挥“挺进队”袭击俄军弹药库而立功。特
别是马匪张作霖因被日军怀疑为俄军做事而行将就戮时,多亏井户川见张是个“人
才”,向负责处置他的田中义一中佐求情说项,这样才刀下留人,保住了这位日后
“东北王”的脑袋。
    当时在陆军大学读一年级的冈村,自然也特别“关心”中国发生的辛亥革命。
这年10月末的一天,他得知井户川临时回国向参谋本部汇报工作,便同也有着到中
国“干一番事业”之强烈欲望的山中峰太郎结伴,一起拜访了井户川,想让井户川
返回中国时带上他俩做助手。
    后来,山中峰太郎在其自传《落日》中,回忆那一天的经历时写到:
    当我俩走进井户川的房间时,他正在一幅中国地图前研究革命军与清政府军之
间的作战形势,琢磨今后的发展趋向。
    “哟,你们来的正好!我井户川没有在陆军大学学习过,打仗的事全不懂,你
俩帮我参谋参谋两军谁会打赢?”
    “我和冈村才上陆军大学一年级师团级战役课程刚开始学,岂敢在前辈面前瞎
参谋。”接着,山中峰憋不住又请求说,“面对支那如此形势,我俩不甘心只停留
在纸上谈兵,我们要退学跟您去干实际工作。”
    井户川听罢勃然大怒,瞪着眼睛训斥我们道:“混账话!我早就说过,你们现
在的任务就是在陆军大学学习。我过去没有机遇能上‘陆大’,后来自费到英国留
学,虽然这样也没有担任理想职务。所以我很遗憾,在目前的制度下,如果没有毕
业于陆军大学,就安排不到好的职务,发挥不了自己最大的才能。我认为‘陆大’
中的优秀毕业生,当然应当去对帝国利益攸关的中国去工作,但要想在那里干得好,
你们现在就要在校加倍努力学习,有机会还要先去欧美国家考察一下‘了解它们的
情况,这样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才能涉足复杂的支那事务。”
    说完,井户川又大声喝道:“冈村!你不要再把这样不知深浅的冒失鬼带到我
这儿来,快快带他回去!”
    “哎,咱们走吧,别再打扰前辈了。”冈村只得带着我慌慌张张地离开了井户
川的房间。
    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冈村宁次将井户川的训导铭记在心,从此更加专心致
志地在“陆大”学习,大正2年(1913年)11月,终以在“陆大”第25期的总共55名
同学中名列第8的优秀成绩毕业了。从此以后,这位经过东京陆军幼年学校、中央陆
军幼年学校、陆军士官学校、陆军大学这样一套完整军事教育的青年帝国军官,自
然会“前途”无量,伴随着本国侵略扩张的进程,为个人的步步升迁打下坚实的基
础,并最终跻身于日军高级将领之列。
    而那位被井户川斥为“不知深浅的冒失鬼”且不听训导的山中峰太郎,后来则
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他在士官学校学习期间因病疗养时就曾写过小说,私下投稿
于《每日新闻》,还获过奖。生性倜傥随便、又有文才的山中峰,注定不会成为
“出色”的帝国军人,后来他跑到中国跟孙中山干了一段时间,接着又当了《朝日
新闻》的记者。不过,他倒是旧情难忘,当冈村宁次率侵华日军四处“浴血奋战”
时,他也疯疯颠颠地奔波于各个战场去采访,沤歌吹捧冈村部队的“战绩”,用他
那枝秃笔堆积了不少颠倒黑白、混淆视听的文字。
    也是在陆军大学以现役中尉身分在职学习期间,1911年4月,27岁的冈村宁次结
婚了。
    新娘名叫星野理枝,出嫁这年芳龄刚满20岁。她家也住在东京,父亲是个教书
先生,虽不算富有,但也属于中产之家。理枝读过高中,在学校里以才女著称。那
时日本人婚配很少有自由恋爱,多是经人介绍相识,相亲时男方去女方家里,女子
以待客之身分捧上茶果,如果男子认为中意,离开女方家时便留下一把扇子,如不
满意则扬长而去。男女双方从相识到结婚,一般有半年左右时间的来往接触。冈村
和理枝可谓一见钟情,冈村喜她模样娟秀、举止谈吐文雅,理枝则爱他是个前途有
为的青年军官。要知道那时候帝国军官的“价码”不低,好多日本姑娘做梦都想与
此类人结为终生伴侣。
    谈到男人的理想生活,有这样一句俗话:温顺的日本妻子,宽敞的美国住宅,
可口的中国饭菜。如三者皆备,则似进入天堂。以那时冈村宁次下级军官的地位,
除了住兵营,就是回四谷坂町低暗狭窄的小偏房,“宽敞的美国住宅”自然还享受
不到,“可口的中国饭菜”他暂时也还吃不到嘴,但温柔的妻子他却是得到了。冈
村的眼力不错,婚后的理枝果然是个孝顺婆婆、体贴丈夫的好妻子,不幸的是这位
生来体弱的病美人,由于丈夫常年在外忙碌而独自操持家务。性情刚烈的寡妇婆婆
又难侍候,结果身心交瘁总是病病恹恹,35岁时便一命呜呼,与冈村夫妻一场不过
15年。这是后话。
    且说冈村燕尔新婚后,小日子过得甚是甜蜜,次年10月又添了个白胖小子,取
名冈村忠正。此时不到而立之年的冈村宁次,不可不谓少壮气盛,意气勃发。至于
他跨出“陆大”校门如何求得进一步发展,其上司们又如何去栽培他,且听下章分
说。   
   冈村宁次        
      第四章  “巴登巴登盟约”
                    立下侵华终身志,文武全才受赏识;
                    海外游历阔眼界,暗中结盟死相誓。
    话说冈村宁次从陆军大学毕业后,先是到步兵第及联队做了半年的中队长,大
正3年(1914年)8月,便被上司调到参谋本部工作。
    日军参谋本部坐落在东京市的三坂宅。这里环境优美、条件舒适,是许多常年
在基层摸爬滚打的下级军官做梦都想钻进来的地方。在这里上班可经常接触到日军
上层首脑人物,不但能耳儒目染学到些作恶的大本事,而且干得出色还易被上层发
现,便于栽培。冈村调来时,本来内定是在中国班工作,可上司为了进一步提高他
的“学术脑筋”,先将他分配到第4部的外国战史处。
    这一年的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日本人历来把这次大战称之为“大
正的天佑”,因为正是趁欧美列强厮杀于欧洲大陆而无暇东顾之机,日本才得以放
手地向中国展开侵略攻势。8月23日,日本对德宣战,声言要“消灭德国在远东的一
切力量”,实则意在攫得中国胶州半岛及德国在太平洋上霸占的一些岛屿。9月2日,
日军在龙口登陆;10月6日,占据济南车站,强夺了胶济铁路;10月底,开始围攻驻
守青岛的德军,并于11月7日将其一举攻陷。战事基本结束。
    转年2月,日军参谋本部为编纂日德战争作战史,派战史处的冈村宁次等人赴青
岛,现地搜集资料。这是冈村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