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柏杨全集 >

第562部分

柏杨全集-第562部分

小说: 柏杨全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吧?
   
     柏杨:这样做就是打击领导中心,至少十二年有期徒刑。我觉得,丑化假如不可以的话,还说得通,可以理解;问题是,并不是丑化,只是照实述说,同样也不行。
   
     岑逸飞:你那本《丑陋的中国人》的书,我听到你接受香港电台的访问,你对这本书好像不太满意?
   
     柏杨:不满意的地方,就是我没有很精密的把我所要表达的内涵写出来。我一直想写这个题材,希望能很有条理,很有深度写出来,但如今没有做到,因为时间不够。不过我的确有很多的感想,一有机会,我就讲出来。
   
     岑逸飞:批评你的人说,你说中国人丑陋,使年轻人失去自尊心。你如何答覆这样的批评?
   
     柏杨:我认为不是青年人的自尊心问题,而是中国人的心态问题,有时骄傲得不得了,有时又自卑得不得了。香港青年人起码在态度上不会这样,香港青年人是有自尊的,这是我初步的印象。但你看看许多中国人,一旦有钱或有权之后,简直狂妄得不得了;一旦他们处于低位,又卑微得不得了。我举个例子。我有一个朋友,是个女孩子,在美国念书,她妈妈加强她的华文教育,要她读李密的〈陈情表〉。她妈妈说古人读〈陈情表〉很少不流泪的,问她读〈陈情表〉有什么感想。她就说,她觉得中国人很卑屈,什么「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为什么把自己当作「犬马」呢?古书不能读,这又是原因之一,我是什么,就是什么!「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这皇帝究竟有多大恩典,值得一个人如此牺牲。所以有几次我跟孙观汉见面,我跟他讲,我愿意为你牺牲,但他马上就阻止我,他说你这个观念就是酱缸文化,人不可以随便轻言牺牲。他的话给我很大的感触。
   
     岑逸飞:那么你是否同意,把中国人形容为丑陋,会有某种作用,可以刺激他们奋斗?
   
     柏杨:对,这正是我的本意,请将不如激将。就好像我给他一张成绩单,我告诉他有五科不及格,他会有两种反应。一种反应是,五科不及格,那怎么办?怎么办?另一种反应则是,你说我不及格,不及格又怎么样?从前有人八科不及格呢!我不及格谁知道?你为什么到处讲我?你到处讲我,我怎样见人呢?你是我什么?爸爸?哥哥?我马上和你脱离关系,去你妈的。他就是这样破口大骂。假定是这种反应的话,就是不肯承认错误,纠正过失。我的对象是前一种人。
   
     岑逸飞:最后,柏杨先生,你是否可以谈一谈你的爱情生活呢?你对第一任妻子的离去,有什么感想?与第二任妻子张香华女士,又是怎样产生爱情呢?
   
     柏杨:过去的事像一场恶梦,我坐牢之后,前妻倪明华就离开了我,我对她充满了同情。在台湾,过去的政治牢,跟现今的政治牢,意义完全不一样,现今坐政治牢也蛮光荣的,而且台湾已很久不抓政治犯了,坐政治牢也不容易(笑)。现在坐政治牢,可以得到那么多的同情和慰问,但六○年代坐政治牢,连孩子读书也被人骂,孩子没有脸上学。香华是一个理想的妻子,我想是上帝特别把她赏赐给我!
   
     岑逸飞:倪明华弃你而去,你还是同情她?
   
     柏杨:她是不得已,身不由主。假如外间的压力不是那么强,可能不会这样。再说,假如没有无聊的男人去追她(笑),情形也许不同。
   
     飞:你跟张香华女士以前没有见过面?是坐牢出来之后大家才认识的?
   
     柏杨:以前没有见过面。不过我很欣赏她,她很聪明,很有智慧,对人生的很多看法,都给我很大的帮助。她学中国文学,比较平稳。我的性情比较极端一点,常常要靠她来平衡,加以提醒。
   
     岑逸飞:你们认识后感情发展很快?
   
     柏杨:发展很快。所以我一直认为有「一见钟情」这回事。人的感情,在乎来「电」不来「电」。不但是男女关系,就是同性朋友,也是如此。譬如说我觉得我们之间,以后可以做一个长期的朋友,但有些人就不行。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如果一开始就谈不来,以后变成很好的朋友就很难。如果谈得来的话,感情的发展就很快。
   
     岑逸飞:你们可说是天作之合了。
   
     柏杨:我是属于粗线条,她比较细心。我本来有孩子,她也有孩子,但怎样处理我与前妻孩子的关系,都由她来教导我。唉,人到老年,妻子实在太重要啦。我现在几乎离不开她。记得八四年在爱荷华(Iowa)的时候,聂华苓就打趣说,你这个人,张香华不在,你就疯啦,六神无主呀,急得要打电话报警(大笑)。他们都说,张香华是柏杨的镇静剂;她是比较静,我则比较动。
   
     岑逸飞:其实你已写过很多文章谈爱情的问题。
   
     柏杨:我写过很多,对爱情有很多感慨。爱情是需要培养的,友情也需要。友情是两个男人之间的感情,有时比夫妻之间的关系还要好,这是男性的特征。两个男性而成为生死之交,真正谈得来,而又有共同的事业,感情甚至超过妻子。当然,我们都很难找到一个很好的朋友,也很难找到一个很好的妻子。古语说,「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成为眷属不难,到处都是眷属。但夫妻之间,除了是夫妻之外,同时还是好朋友,就比较难。我庆幸我和香华之间,除了是好夫妻外,同时还是好朋友。
   
     民主的实践与挫败·《南方》
   
     ⊙台北《南方》杂志编辑部访问。
   
     ⊙文载一九八七年六月台北《南方》杂志。
   
     《光明日报》的批评
   
     南:您曾提到酱缸是民族文化长期累积的结果,而大陆《光明日报》的孙国栋认为,这只是明朝以降几百年来子孙不长进的结果,不必归罪于五千年前的祖先,您认为呢?
   
     柏:我想中国文化在明朝以前的确有相当高的贡献,好比南宋时期虽然国势很弱,可是人民生活程度很高,水利、造纸、印刷都达到不平凡的巅峰。但是我们必须了解,文化跟木头不一样,它不能拦腰截断,它有从太古时候的历史渊源。文化如果没有堕落的因子,它就绝对不会突然衰败。
   
     南:孙国栋认为中国文化里面曾有一股清流,但是这股清流却从没有涌上来过!
   
     柏:为什么清流涌不上来?假使「清流」代表的是一种健康,而被压制,几千年下来,黑流一直在流,这不是病态是什么?
   
     南:不同朝代的压制,是不是都那么一致?我记得罗家伦先生在《新人生观》里提到唐朝的气质是开朗活泼的,这个现象不知您有何解释?
   
     柏:每一个新王朝建立的初期,都会朝气蓬勃,甚至连禽兽王朝──北齐帝国,都是如此。经常是,一个新皇帝即位,第一道命令就是把过去人民不欢迎的法令或政治措施取消。但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我们的政治中,没有最高的民主哲学作为指导原则,中国的革命遂永远是一种恶性循环,一上台可能表现出色,以后就开始堕落腐化,当他认为非常安全的时候,就开始暴行,这时又必然激起新的革命。永远都是这样的循环而没有办法升级,这就是没有指导原则去引导它。例如当初袁世凯一再表示他不愿称帝,可是别人告诉他:「我们追随您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封廕妻子,这个轿子你不能下轿,我们可以跪着、趴着抬,甚至喊着万岁抬。但您要是非下轿不可,我们就翻脸!」为什么袁世凯称帝失败?那是因为西方思想已经传入,他的大将副总统冯国璋面对这种思想,认为在民主制度下,他也有机会当总统。而袁氏称帝,他大不了只是个王爵而已!虽然这种想法很浅薄,但说明了这种东西指出一条崭新的路。
   
     「台湾结」与「中国结」
   
     南: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台湾政治现状下有所谓「台湾结」与「中国结」的问题,可否请您谈一谈?
   
     柏:我认为历史和文化,是一种存在,后人没有办法依主观意识,认为它不存在,它就不存在,就像一个人没有办法选择他的父母一样。假使一个人对父母不满意,他也不能改变父母,因为父母是一个无法改变的存在。例如最近因女色而退出美国总统竞选的哈特,他为了发音方便,擅自改变来自父亲的姓,因之对他的政治声望,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不管是羞辱,抑或光荣,人都无法选择父母,同样的,一个民族无法选择历史。
   
     我们看当初台湾光复时,台湾居民那种回归祖国的狂热,如果他们不是中国人,就绝对不会产生那种心情。钱可以买到笑声、欢呼声,但绝买不到内心真正的愉悦。然而,像一个孩子欢天喜地扑到母亲的怀里,结果却招来一顿毒打,打得遍体鳞伤,这确实是一个伤心欲绝的经验。因此,台湾居民开始旁徨,一方面对国民党的统治不满;另一方面对共产党的作为恐惧,这种烦闷产生了一种想法,就是:「这么麻烦,我受不了,也解决不了,我只有走得越远越好!」这种心情是相当自然。加以,「中国结」与「台湾结」,如果没有政治意义,就跟我的「中国结」与「河南结」一样,并不冲突。如果有政治意义,这政治意识应是后天人为的产品。
   
     南:刚才您提到走得越远越好,是不是表示有些人希望把历史文化的脐带,跟中国大陆永远地割裂呢?
   
     柏:脐带如果是政治的,有割断的可能性,如果是文化的,就根本割不断。而且,割断脐带也并不代表什么,你也割掉了跟娘亲之间的脐带,但很难说你不是娘亲的儿女!但是我认为对这种想法下的独立运动,没有帮助。因为用了那么大的劲证明自己不是中华民族,结果只不过徒逞口舌之快。过份强调「台湾民族」,除了使原本狂热的人更狂热之外,也使更多不狂热的人远离而去。
   
     南:不过现在已改用「住民自决」了!
   
     柏:这在谋略上是一种进步。但是不管怎么说,不能说自己不是中华民族。
   
     南:反过来说,即使同一民族也不一定要统一啊?
   
     柏:完全对,英国人跟美国人不就是这样吗?英国人要拚命抽税,美国人就独立,这事情很简单,不必一定要先行建立「美国民族」不可。
   
     南:那您认为我们对统独这个问题该抱何种态度呢?
   
     柏:我打个比喻:台湾跟大陆传统上都有指腹为婚的习俗,若生下一男一女,照约定他们就非结婚不可,但我仍希望他们目前不要急着结婚,因为他们还都太小,才三、四岁,要等到他们长大,如果一方不同意,另一方想用抢的也不行,如果双方同意,他们就结婚。所以,现任的父母,不必为这种事动刀动枪。
   
     南:您讲的父母是否指国共两党?
   
     柏:没有如此具体,但不妨解释为海峡两岸。我的意思是,既然我们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就不必急切地去解决。
   
     南:可是对岸把统一列为二十世纪结束前要完成的大目标,这就变得相当紧张了。
   
     柏:是相当紧张,也正如此,我们才必须更加倍、加速地健全我们的民主结构、人权观念,以承担将来的风暴,只有加速推动民主政治,才能有效地抵挡任何外力侵扰。香港已来不及了,如果二十年前香港就有这种想法,现在情势就会完全不一样。
   
     南:您刚提到统独问题的解决是等孩子长大,这跟「住民自决」没有太大的歧异吧?
   
     柏:不!住民自决事实上是台湾独立,而我不赞成台湾独立。
   
     南:可是他们认为台湾在国际上已有独立的条件。
   
     柏:有什么条件?哪一个国家会承认?这是政治实质问题,不能意淫。
   
     南:那住民自决会不会比现状更好呢?
   
     柏:独立性的自决,一定引起混乱和血腥!国民党不容许如此,共产党不会坐视。因为共产党有个心态,像一个篮子等在苹果树下,不急!如果他发现树搬家了,他还会痴等吗?我觉得我们要自求多福,最紧要的工作是迅速的把民主政治建立起来,争取更大的民主深度,不要错失机会!
   
     并不是全盘西化
   
     南:如果中国人如此丑陋,那中国人搞出来的民主,一定会歪曲吧?
   
     柏:当然!这没有关系,生下来的孩子不可能漂亮!
   
     南:如果中国文化中没有民主这东西,而我们又迫切需要,那么对中国文化是不是一种反动!
   
     柏:传统文化中有太多的东西应该淘汰!
   
     南:这就是许多人对你不谅解的地方,他们由于民族情感的认同,无法接受您的说法!
   
     柏:这和民族感情有什么关系?难道不喝豆浆,改喝牛奶就没有了民族感情吗?不可能!牛奶下肚,就成为养分的一部份!
   
     南:那您的意思是不是指文化就是现在的生活?
   
     柏:是的,只要被消化、被接受的文化,我们都要它成为中华文化!像「胡琴」、「旗袍」都成了中华文化一样。
   
     南:那中国文化的界说不就模糊了吗?
   
     柏:我觉得学术上精密的定义并不重要。
   
     南:这岂不是「全盘西化」的立场?
   
     柏:「全盘西化」只是个能刺激得人们发疯的激情,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们认为:对强势文化,能吸收多少就吸收多少,不要执意拒抗。
   
     南:既然在中国文化寻不着民主的根,您又为何要翻译《资治通监》呢?
   
     柏:人有知的权利,有寻找归属的感情,历史可以提供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有根,如果不知道这个根,他就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