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希特勒的间谍 >

第5部分

希特勒的间谍-第5部分

小说: 希特勒的间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找房地产中间商,根据报纸上的分类广告,去看出租的公寓房。为了建立信誉,科尔波在麦迪逊马路和第四十二街拐角处的一家银行开了一个户头,存入三百美元。他们看了几处公寓,都是钢筋建筑物,只好全部放弃。十二月八日,星期五那一天,他们终于在曼哈顿东区比克曼街三十九号一栋楼房的顶层找到了一套小型公寓房间。这是一套转租房子。他们租了下来,每月租金一百五十美元。第二天上午十点钟,他们在肯莫尔霍尔饭店雇了一辆出租汽车。吉姆佩尔在一马路下了车,把一双黑皮鞋忘在车上。他先下车,等在那里,是想不让人注意是两个男人在租公寓住房。科尔波拎着两个小提箱来到房间的时候,二房东的妹妹朱丽塔·德尔·巴斯托夫人正在打扫屋子。科尔波作了自我介绍,说他名叫考德威尔,新从英格兰来。过了一会儿,二房东来了。他左叮咛,右嘱咐,要“考德威尔”爱惜留在房子里的盆景花草。 “考德威尔”说,他在康涅狄格州他妈妈的家里学会了栽花种草,要是叫他代为照看房里的花草,他打心眼里高兴。他预交了两个月的房租。不一会儿,吉姆佩尔也到了。
  这当儿,五千吨的《康沃利斯》号英国货船,在从英属西印度群岛到加拿大新不伦瑞克的圣约翰的途中,于十二月八日凌晨六点钟,在离荒山岛西北八英里的地方被鱼雷击沉。
  船头右舷发生了爆炸,使这艘船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就葬身海底。这是几个月来第一艘船只在美国海岸附近被击沉。海军告诉联邦调查局,八月在美国海洋附近被击沉的一艘潜艇上有一名间谍,这名间谍还活着。这是在暗示联邦调查局:击沉“康沃利斯”号货船的那艘潜艇——它实际上是1230号潜艇——可能也在美国海岸这一带理想的登陆地方把间谍送上了岸。联邦调查局立即展开了追捕。联邦调查局波土顿分局派遣一批特工人员到缅因州,他们组成一支沿海巡逻队,开始在海军暗示的可能的登陆地点的居民中进行调查。小霍奇金斯和福尼向他们提供的情况最有价值。看来,两名间谍的确已经潜入美国。可是没有任何其他人发现另外的情况。
  没有任何人乘搭那天晚上沿着美国一号公路从马蔡亚斯经缅因州到达班戈的唯一的一趟公共汽车。从克雷布特里尼克半岛电话局打出的长途电话也没有可疑的问题。缅因州中心火车站的检票员和货车司机也都没有发现什么意外的情况。联邦调查局没有想到询问出租汽车司机。对各个司法机构和所有其他可以捉供消息的来源都普遍进行了调查,但是没有进一步的结果。尽管如此,调查仍然在进行。
  在纽约,联邦调查局所要找的那两个人,每天一大早就离开他们那栋四层的砖楼,晚上很晚才回,俨然是两个勤奋的商人。他们为间谍活动作了一些准备。搬到这所公寓的那天,他们到商业区去买了一部收音机。在列克星敦马路靠东不远的第四十四条街东头一百二十四号的一家商店里,吉姆佩尔看到了他想要买的东西,他等候在外面,科尔波进去买了一台旧的无线电广播接收机。吉姆佩尔打算把它改装成一台八十瓦的无线电收发报机。这样他就可以不需要稳定发射频率时经常需要的石英晶体。第二周的星期二,也就是十二月十二日,两人在下曼哈顿格林威治街上一连串的无线电电器商店逛了一趟。他们按照以前的做法,科尔波进去买东西,吉姆佩尔在外面等侯着。科尔波花三十美元买了一个万能表,还买了两个小毫安表,一个616 真空管,以及一本一九四四年版的《无线电手册》,供他安装电台时参考使用。
  他们还买了一个放大镜,以便阅读怎样安装电台的缩成微粒的说明书。 (后来证明放大镜的倍数太小,毫无用处)。他们把所有这些东西带回比克曼街。一两个月后,吉姆佩尔就可以从这里与柏林的德国保安局六处的电台取得联系。第二天,他们取回了存放在宾夕弗尼亚车站锁柜里的装着大捆大捆钞票的皮包。
  德国派他们前来搜集技术情报,可是他们没有花多大气力干这件事。大部分的时间,他们用来下饭馆,看演出,两人平均每天花一百美元。无线电城④音乐厅里,正在上映伊丽莎白·泰勒主演的《玉女神驹》。在大舞台上,圣诞节演出节目《耶稣诞生记》光彩夺目。阿斯托尔电影院放映的音乐片《合家欢》从头到尾响彻着朱迪·加兰荡气回肠的歌声。纽约几家最高级的夜总会科帕卡巴纳,埃尔莫罗科和斯托克挤满了顾客。虽然正在发行第六次战时公债,政府机关要求人们把废纸、罐头盒和油节省下来,虽然肉和汽油仍然定量供应,但战争几乎十之八九已经打赢了。每个人手头都有很多钱,金贝尔斯⑤登出广告,说它“每天晚上营业到九点钟”。男子成衣店里出售四十美元至五十美元一套的西服,二十五美元五角至五十美元一件的带有设计师名字商标的雨衣,两个间谍看见这样的雨衣,不觉动心了。吉姆佩尔需要买几件美国衣服来代替那件使他差点暴露身份的欧洲轻便大衣。于是,他在鲍厄里街买了一双棕色皮鞋和一件军官雨衣。在洛克菲勒中心,他定做了一件西服上衣,在罗伯特·里德店里定做了一件大衣。 (科尔波也在附近的罗杰·肯特店里定做了一套衣服)。
  科尔波仍然吵着要到街上玩。对于间谍活动,他远远没有吉姆佩尔那么用心,在他看来,好不容易到纽约一趟,应该先玩个痛快,工作暂且不去管它。吉姆佩尔觉察到了这一点,不过他还能左右得住这个比他年轻的小伙子,多数时候管得住他,有时拗不过他,只好作些让步,让他出去过过夜生活,科尔波于是在外面胡混,既喝酒,又找姑娘。
  这个瘦小的美国人,还花了不少时间思考他现在所做的事情,从事间谍活动是危险的,这是毫无疑问的。弄不好就会掉脑袋。再说,这项活动也不显得特别重要和紧急,他的搭挡似乎不忙着去安装无线电发报机,也不急于搜集情报发回德国。他的疑虑越来越重了。
  这的候,一桩出人意料的事件破坏了这座城市圣诞节的欢乐气氛,瓦解了人们的胜利信心。希特勒的西线军团在比利时向美国军队发动了猛烈进攻,打得他们晕头转向。美国许多公民心神不定。人们从收音机里听到希特勒还有可能打赢这场战争的消息时,心头宛如刀绞。科尔波也听到了阿登地区攻势的消息。他真感到左右为难,他既希望德国赢得这场战争,又不想让美国输掉它。现在,凸出地带战役⑥迫使他必须正视这个矛盾。最后,他决心解决这个矛盾。
  十二月二十一日,星期四,两人去取定做的衣服。当天上午的《纽约时报》以头号标题刊登前线记者德鲁·米德尔顿发回的一条消息:纳粹加强进攻力量,投入十三个师;大雾阻碍盟军飞机轰炸敌人横冲直撞的各路纵队;美军收缩被敌人打开四十五英里突破口的翼侧。
  下午五点钟左右,两个间谍来到洛克菲勒中心。人行道上逛商店的人摩肩接踵,身着草绿色和海军蓝军装的军人比比皆是。市民们戴着浅顶软呢帽,穿的大衣盖过膝盖。五马路上,顶部雕着护路神小型塑像的漂亮、雅致的古铜色交通灯,闪烁着红绿光芒——实行半灯火管制的街道上,几乎只有这么一点灯光。在无线电城前面,滑冰的人在凹陷的溜冰场上旋风似的兜着圈圈,溜冰场的两边,是法国风味和英国风味的餐馆,周围是直上云霄的摩天大楼。人们俯视着滑冰的人,欣赏着高大圣涎树,聆听着扩音器里播送的《电车歌》、 《白色圣诞夜》、《圣诞夜歌》等歌曲。
  科尔波和吉姆佩尔先到罗杰·肯特店取出了科尔波的一套衣服,然后去罗伯特·里德店。但是科尔波并没有进去。
  他对吉姆佩尔说,他手里抱着从这家商店的竞争者那儿买来的一盒子衣服,要是进去让店里人看见了,一定感到难堪。
  他说他在外面等着,看看滑冰,听听圣诞颂歌。
  吉姆佩尔走进店里去了。这时大约是五点一刻到五点半钟光景。气温停留在摄氏零度左右。整个纽约城里,主妇们在收听电台为妇女播送的专题节目,儿童们津津有味地听着有关侦探迪克·特雷西的故事。在洛克菲勒中心,科尔波这个替德国当间谍的美国青年,正在作着重大的决定。他没有去看溜冰场,而是混进人群,叫了一辆出租汽车,回到比克曼街。他让出租汽车在外面等着,自己上楼把他的小提箱和他与吉姆佩尔最近买来装皮包的那只新的小提箱拿了下来。他在下楼的时候,碰上了德尔·巴斯托夫人。她正上楼回她的房里去,科尔波(她只知道他叫考德威尔)亲热地同她说了几句话,他放下小提箱同她握手,祝她圣诞节愉快,他说他自己准备到康涅狄格同他家里人一块过节。说完就走了。
  出租汽车把他送到中央火车站。他把两个小提箱存放在车站的行李寄存室。这两个箱子的匙钥在吉姆佩尔身上。他不想拎着这两个手提箱走路,所以把它们存放在这个安全的地方。他存好了小提箱,拿着新衣服,来到列克星敦马路下面的地铁站,向着住宅区的方向坐了两站,到了第五十九条街。他先买了几卷手纸,然后以威廉·C·考德威尔的名义,在中央公园南头豪华的圣莫里茨饭店预订了房间,并预付了房租。
  吉姆佩尔从罗伯特·里德店里取出了他定作的西装上衣和大衣,走出商店一看,科尔波不见踪影。吉姆佩尔立即意识到发生了什么情况。他马上返回比克曼街三十九号,发现两个小提箱已被拿走。德尔·巴斯托夫人告诉他,科尔波一个小时前已离开这儿,回家探亲去了。吉姆佩尔谢了谢她,赶忙走了出去。
  他心里琢磨着,科尔波无非是想携钱逃走。他还猜得出,这个小伙子在去康涅狄格之前,说不定要在纽约吃喝玩乐一番,他不会找那个麻烦,随身携带着他无法打开的两个小提箱。吉姆佩尔急速赶到中央火车站,到新英格兰的火车就从这里出发。在车站的行李寄存室里,他看见了那两个小提箱。他在那儿悠悠逛逛地等了三个小时,盼着科尔波或许会回来取这两个提箱。一直到午夜,科尔波还不见人来。吉姆佩尔对行李寄存室区的一个管理人员说,他在这儿存放两个箱子,但是把存条丢了。那个管理人员让他进去;吉姆佩尔取出了他的箱子,拿出钥匙,当着管理人员的面打开了一只箱子,里面装的是些脏衣服和一个莱卡牌照相机。吉姆佩尔签了收条,领走了这两只提箱,回到比克曼街,在那里过了一夜。
  起初:他并不认为科尔波会背叛他。他摸透了科尔波的心思。科尔波头两天两晚果真是尽情地消遣。可是吉姆佩尔很快就紧张起来了。第二天,十二月二十二日,星期五,下午一点半钟左右,他退出了比克曼街的寓所,把电台留在那里。他挟着两个纸盒子,对德尔·巴斯托夫人说他要同“考德威尔”一块过节去。实际上,他回到了附近他认识的一位邻居家,然后他在第二十二街和列克星敦马路的拐角处,肯莫尔霍尔饭店以西只有半个街区远的乔治·华盛顿饭店,以爱德华·格林的名字办理了住店的登记手续。这时候,他心里越来越紧张了。他开始担心科尔波在讲话时会把他的假名泄露出来。他害怕回到邻居家里被人认出来,所以始终没有在乔治·华盛顿饭店里住下。他来到七马路第三十三街宾夕法尼亚火车站对面的宾夕法尼亚饭店,以乔治·科林斯的名字办了登记手续,他可以出示伪造的证件来证明他叫这个名字。
  这一次他又准确地猜出了科尔波的心思。科尔波在莫里茨饭店住了两个晚上以后,在十二月二十三日正午的时候,去看他的老朋友埃德蒙·F·马尔卡希,他是他在法拉格特海军上将军官学校的老同学。马尔卡希的家住在纽约市昆斯区里奇蒙希尔第一百一十一街十三号公寓九十一号。在他家里。马尔卡希的妈妈告诉科尔波,他的儿子在贾梅卡的一家鞋店工作。科尔波来到这家鞋店,两个老朋友一边吃午饭,一边聊着往事。那天晚上十一点钟,他们在马尔卡希的家里又约会了一次。当马尔卡希正在浴室刮胡子的时候,科尔波走了进去。
  “埃德蒙,”他说, “你还记得你说过我永远不会碰到任何真正麻烦的问题吗?不瞒你说,我现在就有许多麻烦问题。”
  “什么麻烦问题,比尔?”马尔卡希问。
  科尔波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讲了出来。
  “我是刚从德国来的。”
  “你是说你以前呆在德国?”马尔卡希不大相信。
  科尔波再次说他来之前是住在德国,然后解释他来美国是为了搜集情报。马尔卡希问他如何把情报弄回德国,科尔波把无线电台的情况,他的特务同伙的情况告诉了他,然后又把整个情况讲了出来:他乘《格里普霍姆》号轮船去里斯本,进入德国,在海牙间谍学校接受训练,领受了指示,乘潜艇又回到美国。但是,只有当他把他的微粒信件,写着美国战俘名字的微型胶卷,填着考德威尔名字的假身份证,他的德国制造的手表,以及他手头仅有的一千九百元之金钞票拿出来给马尔卡希看了之后,他的好朋友才相信他了。马尔卡希问吉姆佩尔现在什么地方。
  “我不知道,”科尔波说。“我甩开他了。”
  他们商量了一下,认为同当局接触的最好办法是马尔卡希用电话告诉他所认识的联邦调查局的一位特工人员。他们商量完之后,一同出去喝了几杯。科尔波就在马尔卡希家里过夜。第二天,他在纽约城里有一个约会,那天晚上就是圣诞前夜,他和马尔卡希在格林威治村几家酒吧间挨个喝酒、看跳舞,马尔卡希凌晨四点钟左右同一个朋友一块回家去了,科尔波仍然同几个新朋友泡在一起。他在圣诞节上午九点钟左右才回到昆斯区。他和马尔卡希白天睡觉,出去吃了饭,又商量了一下如何同联邦调查局接上头。二十六日,星期二,科尔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