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莱博维兹的赞歌 作者:[美] 小沃尔特·m·米勒 >

第23部分

莱博维兹的赞歌 作者:[美] 小沃尔特·m·米勒-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沮丧地钻研档案。
  在道德神学隔间里亮着一盏灯,一个穿着长袍的人蜷缩着,阅读古老的手稿。一般晨祷刚过的时候,修士们在修道院各处各司其职,厨房、教室、花园、马厩和办公室,图书馆几乎空无一人,直到傍晚圣读①的时候才有人过来。然而,今天早上,地下室比较拥挤。
  【① lectiodevina,是指修士们的“精神阅读”活动,就是用圣经文本来沉思。这里的devina是误拼,正确拼写应该是divina。】
  三个修士站在新机器后面的阴暗处,百无聊赖地消磨着时间。他们双手插在袖子里,注视着站在楼梯脚下的第四个修士。这个修士正耐心地仰望站在楼梯平台上、注视着楼梯入口的第五个修士。
  科恩霍尔修士像个焦急的父亲,对着装置冥思苦想,但等到再也找不到线头可摆弄,再也不能进一步调整的时候,他退入自然神学隔间,继续查阅、等待。他本来可以最后简要地对工作人员嘱咐一番,但是他选择了沉默。等待的时候,即使脑子里闪过觉得个人的顶峰时刻即将到来的念头,修士发明者的脸上也没有丝毫流露。由于院长本人都不屑于观看机器演示,科恩霍尔修士没有流露出对掌声的渴望,他甚至没有以责备的目光瞥保罗师一眼。
  楼梯口传来嘘声,尽管声音很轻,早些时候也有过几次假警报,却再次使地下室里警觉起来。可敬的阁下事先并不知道在地下室里有奇特的发明正等着他去视察。要是事先跟他提起过,也就没有多大意义了。院长神父显然要让他们都白等一场。这些都是没有说出口的秘密,他们只能一边等待,一边互相交换眼色示意。 
  这次警告的嘘声产生了结果。站在楼梯口的修士庄严地转过身,朝下面楼梯平台上的第五个修士点头示意。
  “起初,神……①”他低声道。 
  【① 以下均引自《圣经.创世纪》。】
  第五个修士转过身,朝楼梯脚下的第四个修士点头示意。“创造天地。”他低声道。
  第四个修士转向机器后面的三个人。“但是,地是空虚混沌。”他宣布。
  “渊面黑暗。”修士们齐声道。
  “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科恩霍尔修士喊道,一边把书放回书架,搞得链子叮当作响。
  “感谢造物者神灵。”所有人都回应道。
  “于是神说:‘要有光。’”发明者以命令的口吻道。
  楼梯上的守夜人下来各就各位。四个修士转动踏车。第五个修士守侯在发电机旁。第六个修士爬上书架梯子,在梯子顶上坐定,头撞到了拱门的顶部。他拿过被烟熏得油腻腻的黑色羊皮纸面罩,戴在脸上保护双眼,然后寻找灯架和翼形螺钉,科恩霍尔修士从下面不安地注视着他。
  “于是就有了光,”他找到螺钉的时候说道。“神看光是好的,”发明者对第五个修士喊道。
  第五个修士手持蜡烛,俯身查看发电机,最后看一眼接触器。
  “他把光暗分开了,”他最后说道,继续选读。
  “神称光为‘昼’,”踏车小组齐声道,“暗为‘夜’。”接着,他们用肩膀扛动旋转栅门的梁。
  轴承吱吱嘎嘎作响,车轮发电机开始转动。修士们拉紧发动机,口中还念念有词,此时机器低沉的嗡嗡声变成了呜呜声,接着又发出嘎嘎声。车轮的制动棒随着速度加快,渐渐变得模糊起来。
  看守发电机的修士焦急地注视着。“夜幕降临,”说完,他舔舔两根手指,然后拿它们去碰接头。噼啪爆出一点火花。
  “有晚上!”他尖叫道,往后一跳,弄得一瘸一拐。“有早晨,这是第一天。”
  “开始!”科恩霍尔修士喊道,这时保罗师、塔代奥阁下和助手走下楼梯。
  书架梯子上的修士撞上了拱门。尖叫一声“哎哟!”
  ……明亮的灯光照亮了地下室,使人感到头晕目眩。十二个世纪里,地下室里从未这样明亮过。

  队伍停在楼梯上。塔代奥阁下倒抽一口冷气,一边用母语咒骂了一声。他后退一步。院长从未目睹过发电机的测试,也从未相信过那些异想天开的狂言。他脸色煞白,话才说到一半便哑口无言。阁下的助手吓得全身僵硬了片刻,突然撒腿就跑,一边还尖叫着“火!”
  院长划了个十字架。“没想到是这样!”他低声道。
  虽然最初受到闪光的惊吓,但学者还是显得沉着冷静。他目光凝重地勘察地下室,注意到发动机,还有修士们正在拉紧的发电机的梁。他目光沿着包扎的电线游动,注意到梯子上的修士,思忖着车轮发电机的含义。一名修士两眼低垂,站在楼梯脚下等待。“不可思议!”他低声道。
  楼梯脚下的修士鞠躬表示欢迎,也带着几分瞧不起。蓝白色的强光在房间里留下摇曳不定的影子,烛光在光束中变成缕缕微光,显得模糊不清。
  “与一千个火把一样亮,”学者轻声道,“肯定是古代……不!不可思议!”
  学者走下楼梯,精神恍惚,在科恩霍尔修士身边停下脚步,好奇地打量着他。好一会儿,他才踏上地下室地板。他什么都不碰,什么都不问,只是仔细打量着一切。他在机器周围徘徊,审视着发电机、线路和电灯。
  “简直不可能,可……”
  院长回过神来,走下楼梯。“特许你说话!”他低声对科恩霍尔修士道。“跟他聊聊,我感觉有点头晕。”
  修士面露喜色。“您喜欢吗,院长大人?”
  “恐怖。”保罗师气喘吁吁地说。
  发明者神色憔悴。
  “这样对待客人,太不像话了!吓得阁下的助手魂飞魄散。我太没面子了!”
  “是啊,是太亮了些。”
  “可怕!去跟他聊聊,我得想个办法道歉。”
  学者疾步上前,显然,根据观察,他已经做出了判断。他紧绷着脸,举止轻快。
  “一盏用电的灯,”他说,“这几百年来,你们是怎么把它保存下来的?我们这么多年才形成一种理论……”他感觉有点窒息,似乎在努力控制自己,仿佛自己成了骇人听闻的恶作剧的受害者。
  “你们为什么要藏起来呢?有什么宗教意义吗?是什么……”他一头雾水,没有往下说,只是摇摇头,环视周围,似乎在寻找出口。  “你误解了,”院长无力地说,一边抓住科恩霍尔修士的手臂。“看在上帝份上,修士,快解释!”
  冒犯了行家的自尊,便无法慰藉……那时没有,也永远不会有。



第十九章

  在地下室不幸事件之后,院长想尽了一切办法,试图弥补那不快的一刻。塔代奥阁下毫无记仇的迹象。听了发明者对最近机器设计和生产的详细描述,学者甚至因为自己对事件唐突的评价而向主人们道歉。可道歉只让院长进一步相信,错误严重了。在这个事件中,学者成了一位登山者,登上“从未被人征服的”高度,却发现对手名字的首字母记在山顶的石头上……而且对手事先只字未提。保罗师心想,因为我们的做法,他肯定受到了沉重打击。
  学者认定(带有一种也许因尴尬产生的坚定)光线质量上乘,有些日久易碎的文件原先用烛光都无法辨认,现在光线明亮得足可以仔细审读。要不是他坚持,保罗师会立刻把灯从地下室拿走。但是,塔代奥阁下坚持说他喜欢灯光,后来却发现至少需要四个见习修士或候补见习修士轮班才能启动发电机,调整电弧间距;于是,他请求把灯拿走……接着,轮到保罗坚持灯应该留在那里。学者在修道院开始了他的研究。他时常注意到三个见习修士在辛苦地转动发动机,另有一个修士在梯子顶上保持电灯不灭,并不断调整,被强光照得头昏眼花……正是这种情形让诗人作了一首诗,无情地抨击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魔鬼,以及他假借忏悔和抚慰的名义犯下的各种暴行。
  整整几天,阁下和助手研究图书馆、文件和修道院的档案,还有《大事记》……仿佛通过确定牡蛎确实存在,他们可以证明珍珠可能存在。科恩霍尔修士发现学者的助手跪在餐厅门口,好一会儿,他都以为这家伙是在对着门上圣母玛利亚像进行某种特殊的祈祷。但工具的碰撞声打破了他的幻想。助手把木匠的水准仪放在入处,测量修士们几个世纪穿拖鞋在石头地板上磨出的凹面。
  “我们正在想办法确定日期。”科恩霍尔问他的时候,他答道,“自从石头放到这里,每人每天三餐,进出的人数很容易估计。因此这似乎是个好地方,可以确定一个磨损率标准。”
  科恩霍尔不禁对他们的仔细周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这样的做法同时让他困惑不解。“修道院的建筑档案完整。”他说,“它们能准确地告诉你每幢楼、每间厢房的建造时间。干吗不省点时间呢?”
  那人傻乎乎地抬头瞥了一眼。“我的主人有一句格言:‘纳约不说话,所以从不撒谎。’”
  “纳约?”
  “红河人的一位自然神。当然,他只是打个比方。客观证据是最终的权威。档案记录人可能撒谎,可自然不会。”他注意到修士的神色,急忙补充说,“我不是说有什么假的,只是阁下相信,一切都必须以客观事物为参照。”
  “有趣的看法。”科恩霍尔咕哝着,弯腰查看那人画的地板凹陷剖面草图,“咦,这跟马耶克修士说的正态分布曲线差不多。太怪了!”
  “并不怪。脚印偏离中心线的概率一般遵循正常误差函数。”科恩霍尔被深深吸引住了。“我去叫马耶克修士。”他说。
  对于客人审视房屋,院长显得有点外行。他问高尔特:“他们为什么要绘制我们工事的详图呢?”
  副院长显得很惊讶。“我从没听说过。您是指塔代奥阁下……”
  “不。是与他同行的军官。他们干得有条不紊。”
  “您怎么发现的?”
  “诗人告诉我的。”
  “诗人!哈!”
  “不幸的是,这次他说的是事实。他偷了他们的一张草图。”
  “还在您手上?”
  “不,我让他还回去了。可我不喜欢,不吉利。”
  “我猜,诗人向您开价才把这消息卖给你的吧?”
  “说也哿隆,他没有。他什么也没考虑,就说不喜欢学者。自从他们来了以后,他就四处徘徊,喃喃自语。”
  “诗人向来都爱嘀嘀咕咕。”
  “可从来都没有认真过。”
  “您为什么觉得他们在画图呢?”
  保罗表情严肃。“除非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否则我们只能认为他们的兴趣极具专业性。作为一个有城墙的城堡,修道院是成功的,从未遭受围困和攻击,也许是这一点引起了他们的专业兴趣。”
  高尔特神父若有所思地放眼向沙漠东边望去。“想想看,要是有支军队打算穿过大平原,向西进攻,他们也许要在这个地区的某个地方建立驻地,然后才能向丹佛进发。”他沉思片刻,开始警觉地朝四下张望,“这里有个现成的堡垒!”
  “恐怕,他们这样考虑过。”
  “你觉得他们是被派来当间谍的?”
  “不,不!汉尼根也许根本不熟悉我们的情况。可他们在这里了又是军官.他们忍不住要到处看看,熟悉情况。很有可能,识尼根不久就对我们了如指掌了。”
  “你打算怎么办?”
  “还不知道。”
  “为什么不跟塔代奥阁下谈谈呢?”
  “那些军官不是他的下人。他们只是派来的护卫队,保护他的。他能做什么?”
  “他是汉尼根的亲戚,他有一定权力。”
  院长点点头。“我会想个办法,跟他谈谈这事。但是,我们还是先等等,看事态怎么发展。”
  接下来的几天里,塔代奥阁下完成了对牡蛎的研究,发现不是假蛤蜊,对此他显然很满意,接着开始关注珍珠。但任务并不简单。
  大量摹本被仔细审阅。更珍贵的书本从书架上取下来的时候,链子当啷作响。至于部分损坏或磨损的原稿,光信任摹写人的理解和目光似乎并不明智。真正的手稿可以追溯到莱博维茨时代,存放于密封的桶里,在特殊的储藏室里保存了不知多久,此时也被取了出来。
  学者的助手整理出了几磅笔记。过了五天,塔代奥阁下加快节奏。他的行动举止反映出他内心的热望,仿佛饥饿的猎狗嗅到了美味猎物的气味。
  “太好了!”他时而欢欣鼓舞,时而心存疑虑,“十二世纪物理学家的论文片段!方程式甚至具有连续性。”
  科恩霍尔扭头向身后看。“这我见过,”他气喘吁吁地说,“我一点儿也看不明白。主题重要吗?”
  “我还不敢肯定。其中的数学原理真美妙,妙不可言!瞧这儿……这个表达式……注意它的形式非常简略。根号下面的这个东西……好像是两个导数的推算结果,可它代表的是一系列导数。”
  “怎么会呢?”
  “指数排列成一个展开的表达式,否则它不可能代表直线积分,而作者说它就是。妙极了!看这里……这个看似简单的表达式。看似简单,实则不然。显然,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等式,而是一个等式系统,形式非常简略。我花了几天时间才弄明白,作者考虑的是其中的关系……不仅仅是量跟量的关系……而是整个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我还不知道所有涉及的量,但数学的精妙真是……真是太好了,而且不张扬!哪怕只是个骗人的把戏,那也是受了神灵的启示!如果是真的,那我们可就走运了,简直难以相信。无论如何,都太好了。我一定要看看最早的摹本。”
  又一个铅封桶滚出储藏室,被打开,图书馆馆长修士见了不禁呻吟起来。许多谜团十二个世纪以来一直无从索解,这位世俗学者仅仅花了两天时间就揭开了疑团的一角。但这并没有让安布鲁斯特产生丝毫佩服之情。对《大事记》的保管人来说,每个桶的打开都代表着桶内东西生命的缩短。他并不掩饰反对整个做法。馆长修士终身的工作就是保存书籍。在他看来,书籍存在的主要原因就是它们可以永久保存。使用是次要的,如果使用会威胁书籍的寿命,那就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