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短篇小说(第二十六辑) >

第122部分

短篇小说(第二十六辑)-第122部分

小说: 短篇小说(第二十六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少。
    韩子歆虽然不痛快,但是表叔在人家的刀下,还不能不忍气吞声,只得回去找钱。
    可是问题又来了。自从有了姓林的那个混账电话,他和妻子都多少有点被胜利冲昏
头脑的感觉——事实上在经济生活里,他们的脑子本来就不怎么够用。一想到有一万六
千元垫底,花起钱来就少了许多算计,还没到月底,就已经捉襟见肘了。韩子歆后悔上
次不该不听舒晓雯的劝告,牛气哄哄地直接把那五百元钱交到表叔的手里,还是妻子相
对要深谋远虑一些。现在怎么办,跟表叔讲清楚,再把钱要出来交给医院?好像不太合
适,那钱说好了就是手术的钱,补血一说是节外生枝,你当侄儿的既然没本事当个大官,
没本事免掉这些苛捐杂税,那这钱就活该你出。
    想来想去,只好借了。
    韩子歆在单位虽然不爱求人,但同事相处还是可以的,再说,借钱的事情是经常发
生的,也谈不上丢脸。还有一点,韩子歆借钱实际上只定向找出纳小于一个人借。找出
纳借钱的好处在于,双方都放心,韩子歆不会忘记还钱,就算忘记了,出纳小于也不会
忘记按时扣他的工资。这是一种最科学和安全的借贷结构。
    第二天到单位上班,韩子歆先翻翻自己的抽屉,里面积累了近一个月的稿酬收入,
都是百八十的数目,六张加起来,才四百多一点。看来,借是在所难免了。正要到三楼
财务办公室去找小于,只见送报纸的老黄师傅拎着一只大筐,进门就嚷嚷,要小韩请客,
“发财了发财了,小韩发大财了。”
    韩子歆心中一惊,一瞬间竟把“那件事情”完全忘记了,脑子里一片空白,稀里糊
涂地问:“老黄你嚷嚷什么?想让处长收拾我啊。”
    老黄说:“收拾你一顿也合算。乖乖,一万七啊,你小子不吭不哈的,一下子就挣
这么多。今天中午你就得请客。”
    韩子歆这才清醒过来,顿如醍醐灌顶——“那件事情”是真的。那当口,他差点儿
就要骂出来了,他娘的,该来的时候不来,老子都忘记了,你又来了,你害得老子好苦。
    接过来一看,果然是那个从未谋面的“万物和谐俱乐部”寄来的,只不过不是一万
六,而是一万七。半个名片大的寄款人留言条上写的是:“由于某某后来参与,又赞助
一笔资金,所以增奖一千元。”
    韩子歆明白了,这东西之所以姗姗来迟,恰好是因为多加了一千元。直到此时,韩
子歆才对“万物和谐俱乐部”肃然起敬——当然不仅是因为增加的一千元奖金,令他感
动的是,这个世界上毕竟还是有那么多有责任感的人,有为人类的长远利益“杞人忧天”
的人。这个奖太光荣了,太有意义了。要不是还有那么多实际问题在等着他解决,要不
是因为老表叔还躺在病床上等着他去“补血”,他甚至都想把这笔钱重新捐献回去,为
“万物和谐”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
    中午的客是请了,动的不是这笔奖金,韩子歆只是请经常性向他提供临时贷款的小
于和几个同事以及老黄吃了一顿烤鸭,花了不到二百块钱,心里就开始疼了。他有点奇
怪,这是怎么啦?现在是真有钱了,怎么反倒格外吝啬起来了?不知道,当真是不知道
自己的心态是怎样变化的。
    下班之后,韩子歆顺便到邮局把钱取了出来,背着沉甸甸的挎包,一路春风得意地
回到家。进门之前,先在外面停了一会儿,把情绪稳定了才进门。正在厨房忙活的舒晓
雯一如既往地跟他打了个招呼,他也一如既往地笑笑,然后就进去帮忙。
    舒晓雯说:“我想了一下,韩得翰的美术班还是要上,不行就先从活期里取一点。”
    韩子歆不动声色地说:“你说过,存的那点钱雷打不动,怎么又灵活起来啦?”
    舒晓雯叹了一口气,说:“我是当教师的,明白这个道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
不能穷教育。就灵活一下吧。”
    韩子歆就绷不住了,从后面搂住了妻子的腰,说:“啊啊我的好老婆,看看,看看
这是什么?”
    一转身扯过来挎包,打开,顿时,一捆厚厚的钞票出现在舒晓雯的眼前。舒晓雯这
回没有惊讶,只是定定地看着天上掉下来的财富,霎时,眼泪就流出来了,不知道是委
屈的还是高兴的。

                                     六

    问题又变得简单了。
    计划是现存的,不用再推敲了。
    星期六上午,夫妻二人就轻装上阵,到邮局给两家寄钱,到银行存款。到医院看望
已经做了手术的表叔时,隆重地买了刚刚上市的新鲜荔枝,韩子歆还别出心裁地给老头
子买了一束鲜花,以至于原先看不起农村老汉的那些护士捂着嘴偷笑。
    然后,就是买沙发和书柜了。
    由于奖金比事先知道的又多出一千,同节外生枝要给表叔“补血”的一千正好抵消
了,所以,当该花的花完之后,还剩下三千四百元,加上韩子歆又收到的十几笔小稿费,
六七百元,现在共有四千余元。按照韩子歆的想法,四千多元买两组书柜和一套沙发,
应该是比较有品位的。
    两口子便兴冲冲地骑着自行车,首先赶到离家最近的大昭寺家具广场。一进大厅,
果然气派,富丽堂皇的装饰看得二人眼花缭乱,心里先就有点虚了。但毕竟还有四千多
元撑腰,虚得不太厉害,仍然意气风发地往里进。首先进的是欧洲厅,一看沙发,多是
皮货,韩子歆拉着妻子就走。他是一个皮货抵制者,以前是理论上的,现在手里有了钱,
当然得付诸实际行动了,虽然说这些皮货都是牛皮羊皮猪皮等等普通之皮而非稀有珍禽
之皮,属于不受国家保护之皮,就是供人类享受之皮,但韩子歆还是不习惯把自己的愉
快舒适建立在其他动物的皮肤上。舒晓雯理解这一点,自然也不会买几张皮肤回家让丈
夫坐着难受,便转移到以木器为主的广东厅。
    到了广东厅,二人自然分工,韩子歆侧重于他的书柜,舒晓雯则侧重于考察沙发。
这里的东西过去都是舒晓雯没有见识过的,件件都很惹眼,舒晓雯尤其相中的是一套原
木色软垫沙发,做工精致,线条流畅,造型大方,便在这套沙发前流连忘返。旁边促销
的小姐一看舒晓雯的眼神,就知道她不是一般的动心,走过来微笑着说:“小姐好眼力,
这是我们某某家具厂最近推出的款式,名牌系列,品位高雅,很吃香的,从昨天下午到
现在,已经有七个订户了。”
    舒晓雯被人称了一声“小姐”,多少还有点不好意思,都三十多岁的人了,怎么说
也是“大姐”了。不过她也没打算纠正那个伶牙俐齿的真小姐,人家称呼她“小姐”,
至少也说明她从“小姐”的年纪上往前走得并不远,还可以鱼目混珠。再说,她苗条的
身材和青春的丰韵依存,再当一回“小姐”也不算弄虚作假。
    舒晓雯朝推销小姐笑了笑,又用手摸了摸家具的皮肤,手感果然光滑细腻,而且能
够感受到质地厚重,不像有些木材一摸就能摸出轻飘飘的感觉。看得有几分动心,就注
意地看了茶几上的标价牌,见标的是二千七百元,价格显然是贵了些,如果按照这个价
格买了沙发,就只能剩下三分之一的钱买书柜了。但东西的确是好东西。舒晓雯寻思,
还是可以讲价的嘛,现在的东西标价水分都很大,如果能把七百元抹去,那就比较合适
了。这样想着,嘴里就开始嘀咕,说:“东西是不错,可也太贵了,也就是几根木头,
能值两千七百元吗?能不能降一点?”
    促销小姐听了这话,把一双俊俏的眼睛瞪得老大,吃惊地看着舒晓雯,看了好大一
阵才说:“大姐,你是开玩笑吧?”——这回她找到年龄的感觉了,不叫舒晓雯“小姐”
了,“大姐,你再看看,这后面还有一个零呢?这是两万七千呢。”
    舒晓雯顿时僵住了,像是被谁施展了定身法,一动不动地盯着促销小姐举到眼前的
标价牌,震惊之后良久,才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滋味从心底沁出来,慢慢地洇红了两腮。
    这时候韩子歆走了过来,一边走一边说:“匪夷所思,匪夷所思,一组书柜居然要
七千五,他们也真敢要。”
    舒晓雯苦笑了一下,说:“人穷志短见识少,少见多怪啊,看来我们两口子都被吓
住了。看看这个。”
    韩子歆这才看清楚,妻子遇到的问题远远比他遇到的还要“匪夷所思”。韩子歆笑
了笑说:“这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们走吧。这里不是我们光顾的地方。对
不起了小姐。”
    促销小姐倒是保持了礼貌,仍然笑容可掬地说:“没关系,欢迎再来——欢迎有钱
了再来。”
    二人出了广东厅,一路上谁也没有说话。信心极其不足地又走到福建大厅门口,舒
晓雯却站住了,说:“算了,咱们回去吧。”
    韩子歆说:“好歹总得看看吧,就算买不起,也得了解一下行情,当土老帽儿,咱
也得当个明明白白的土老帽儿。”
    舒晓雯便不再言语,跟着丈夫又进了福建厅。
    仍然是高档,价格高得令人望而却步,连继续看下去的勇气都没有了。
    一个中午,夫妻二人转了六处,均因囊中羞涩而草草收兵,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出了大昭寺家具广场,韩子歆说:“太过分了,什么檀木、楠木、酸枣木、花梨木,这
里简直是名贵木材的集散地。这样下去怎么得了?人们是越来越知道伺候自己了,你砍
我也砍,你能卖高价,我比你还会把价整上去,挖空心思打高级木材就是了。可是这样
大量地砍伐,会把高级树木砍绝种的。”
    舒晓雯笑笑说:“又当杞人了吧,老是弄些不着边际的大命题来折磨自己,好像忧
国忧民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像个党和国家领导人似的。我看你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买不起就买不起吧。别找不满掩盖心虚。”
    韩子歆一边大步流星地往前走,一边义愤填膺地说:“什么叫买不起?能买得起就
能容忍这么无休无止地砍伐了?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看起来是提高了,是富有了。说实
话,我对这种富有是持怀疑态度的!我们的富有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连原子弹都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我说这话你信不信?今天的富有有可能是以明天的贫
穷作为代价的。”
    舒晓雯无精打采地说:“别高谈阔论了,想想我们的书柜和沙发怎么办吧?”
    韩子歆说:“我说不到这里来,你偏要来,好像腰缠万贯了。这回长见识了吧!这
里是有钱人的天堂,不是我们穷人的世界。走,找个平民家具店,我就不信,现在的北
京人都是大款了,就没有咱无产阶级买得起的书柜和沙发了。”
    于是继续长征。一个中午,加上下午,终于在地安门附近一个小型家具店里相中了
一套沙发,书柜的样式也确定了,价格果然是平民价格——当然也不是下岗平民能够承
受得起的,两样加起来再砍下去,一共是四千八百元,价格有点超过了预算,但是样子
还比较符合这对夫妇的审美趣味,于是就交了二百元定金,签订了购销合同,单等半个
月后送货了。资金不足的部分,由小两口分别从各自掌握的日常开支中紧缩。
    如此,也就了了一桩心事。韩子歆一想到半个月之后就能像知识分子那样拥有两组
梦寐以求的书柜,舒晓雯一想到半个月后就能像有产阶级那样拥有一套新式沙发,心里
自然都很滋润,回家的路上也不怎么觉得累了。
    这天晚上,韩子歆夜不能寐,才情泉涌,又进入了“忧天”的境界,而且由原来的
以动物关怀为主要思想转移到植物关怀的思路上来,奋笔疾书,写下了一篇洋洋洒洒近
万字的《有限度地使用大自然赋予我们的财富——贪婪的砍伐者必须悬崖勒马》。为了
引起重视,韩子歆先引用了恩格斯的一段语录:“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
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
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这是物质运动的一个永恒的循环。”
    然后,笔锋一转,就开始站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指点江山了,“根据物质不
灭定律,我们当然也可以认为物质不是凭空增生的。一种财富的出现,就是另外一种财
富的转变,一批高级木制家具的出现,就是一批高级树木的消失……当今市场呈现的情
况表明,越是珍贵稀有的木种,越是有人虎视眈眈,越是面临灭顶之灾。这种竞争性的
砍伐带有毁灭的趋势……从一定程度上讲,人类的欲望是地球灾难的导火索,科技文明
在无形中被贪婪者利用为帮凶。发现了金矿人类就去开采,发现了珍贵动物就去捕获,
发现了稀有树种就去砍伐。大自然给我们每个阶段的人类的财富是有限的,容许我们阶
段性动用的家底子并不多,在有限的范围内使用,可以维持生态平衡;超过了一定的限
度,有些物种会因之而绝迹,就会造成严重失衡。我们得为后人想想,不要使他们只能
在考古的时候才知道地球上原来还曾经有过檀木、楠木和花梨木,还曾经有过那么多精
美高级的木种。那时候他们会痛恨我们的。我们把好东西拼命地挖掘出来,恨不得一次
性消费殆尽,实际上就是对后人财富的透支,也是一种掠夺,而且是更残忍的掠夺……
贪婪的欲望必须悬崖勒马……”
    这是韩子歆迄今为止写出的最长的一篇文章。写好之后的第二天,韩子歆不仅将其
寄给一家环境保护刊物,同时,为了表达对“万物和谐俱乐部”的感谢和支持,又将复
印稿寄给了林先生。

                                     七

    就在签订了购买沙发和书柜的合同之后的第三天,舒晓雯供职的学校下来一个通知,
说是为了照顾教师,教育部门同邮电部门联系,可以为教师优惠安装电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