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政治理论标准辅导全书 >

第38部分

政治理论标准辅导全书-第38部分

小说: 政治理论标准辅导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私营经济    
    私营经济是指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为基础,以雇佣劳动为特征,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经济。私营企业主占有和支配相当数量的生产资料和依靠雇佣劳动先进生产经营活动。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是在私营企业的意志支配下通过雇佣关系形成的。私营企业主凭借生产资料占有一定的雇佣工人的劳动成果,取得非劳动收入。    
    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既是我国现实生产力发展的必需,也是个体经济广泛存在和自发发展的必然。生产经营得好的个体经济,逐渐积累一定量的生产资金,形成一定的经营规模,从业人员大大增加,就发展演变成为以雇工经济为主的私营企业。    
    私营经济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对于促进生产,活跃市场,扩大就业,更好地满足人们多方面的生活需要,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3)外资经济    
    外资经济包括通常所说的“三资”企业,即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是指我国合营者同外商依照中国法律规定,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一般是由外商出资金、设备,我方出土地、劳力合作经营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是指外商经我国批准,在我国境内租赁土地,独自投资,独自经营管理、自负盈亏的企业。从所有制性质看,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外资部分及外商独资企业属于外资经济,而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    
    外资经济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外资经济,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资金、管理经验和培养人才,有利于增加国家税收,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归根到底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    
    2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绝不是权益之计。非公有制经济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经济活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支持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拓宽了就业渠道,促进了投融资体制由单一投资主体向多元投资主体转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一个多元竞争、充满活力的环境,还促进了一批新兴产业和新兴行业的发展,为提高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和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一是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二是要在政策上清楚各类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歧视性规定,在市场准入、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其与其他所有制形式平等的待遇;三是要在政治上给予应有的关心和帮助,在参与政治生活方面一视同仁;四是要进一步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    
    三、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一)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收入的基本分配原则    
    按劳分配的内容是: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收入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收入,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是由客观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1)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公有制的建立,实现了劳动者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排除了依靠占有生产资料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经济基础。    
    (2)旧的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者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在分配个人收入时,必须承认劳动的差别,并体现这种差别。    
    (3)社会主义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可见,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具有客观必然性。按劳分配是对剥削制度的否定,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    
    2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1)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分配结构中的主体地位。    
    (2)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存在多种经营方式,决定了必然存在多种分配方式。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决定了各经济主体获取收入的渠道必然是不同的,由此也决定了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    
    (4)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原则的分配方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按劳分配以外的其他各种分配方式主要有: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资产收益、经营收入、按资本取得收入、按劳动力价值取得的收入等。其中,绝大部分分配方式可以归纳为按生产要素分配。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是分配主体,有根据国家政策自主决定分配的权利。    
    2企业可用于分配的收入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挂钩,职工个人收入与其劳动贡献即效率挂钩。这决定了在不同公有制企业之间,等量劳动不一定取得等量报酬。    
    3按劳分配借助商品货币关系来实现,因而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要受到市场机制的制约。    
    4按劳分配不是全社会也不是公有制企业惟一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而是有其他分配方式与之共存。    
    (三)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在分配制度上的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应体现一般劳动的价值,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应体现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等复杂劳动的价值,激发广大科技人员和管理工作者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活力;还应体现包括土地、资本、知识产权等的价值,以集中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经济建设。也就是说,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机制,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    
    (四)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理顺分配关系,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促进社会公平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但是,共同富裕不等于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由于人们在劳动技能、素质禀赋等方面存在差别,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只有通过市场交换才能实现,因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会存在一定的差距,不可能实现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因此,应当允许和鼓励一部分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帮助和推动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富裕。这不但与共同富裕不矛盾,而且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它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经济上的重要体现。    
    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通过完善现行的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把握好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均衡。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效率优先,就是在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时,把劳动报酬同劳动效率挂钩,不仅要衡量投入的劳动的量,更应衡量劳动的质和劳动绩效;在其他分配方式中,则要把生产要素获得的收益同各种生产要素的经济效率相联系。效率优先的实质就是发展生产力优先,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与劳动贡献紧密结合起来,打破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奖勤罚懒,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奋斗精神。兼顾公平,就是在分配中拉开差距的同时,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做到合理分配,防止两极分化。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同时,要兼顾社会公平,对收入分配实行必要的调节,要提倡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效率优先,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兼顾公平,有利于防止收入过分悬殊,保持社会稳定。针对目前我国部分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的情形,我们要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要努力使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趋向合理,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本章需要掌握好的基本概念包括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的涵义、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等等。    
    本章需要掌握的基本原理包括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及其依据、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公有制的涵义和实现形式、非公有制的地位、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实现的特点、确立按要素分配的根据、收入分配领域的各种关系及其协调,等等。    
    2005年考题中出自本章的题目有两道:    
    1。【单项选择题】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原题第7题】    
    A. 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B. 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C.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答案】C    
    【解析】此题的各个选项中,A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B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D项与实行按劳分配没有必然联系,只有C项才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2。【多项选择题】我国现存的所有制结构中,私营经济【原题第19题】    
    A. 不受公有制经济的影响和制约    
    B. 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    
    C. 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其存在的    
    D.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BCD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私营经济性质的认识和理解。A项显然不对,因为公有制在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中占据主体地位;剩下的BCD三项都与私营经济的状况相吻合。    
    1994年至2005年试题分值分布表    
    分值年份内容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理文理文理文理文理文理文理文理文理文合合合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    
    分'6'2    
    分'14'1    
    分'16'2    
    分'18'2    
    分'19'3    
    分'22'2    
    分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5    
    分2    
    分'11'3    
    分'14'2    
    分'16'1    
    分'17'1    
    分'18'10    
    分'19'13    
    分'21'2    
    分'22'1    
    分    
    本章是在2004年大纲中从《邓小平理论概论》中调整过来的一章。从本章往年在《邓小平理论概论》和2004、2005年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部分出题的情况来看,其出题点比较多,出题形式也比较灵活多样。由于本章所阐述的内容的特点,本章历年所考题目皆为现实性很强的一些问题。由此一特点出发,参加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同学在复习本章内容时一定要关注一下那些根据改革开放的新发展和党的新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而调整、增加的内容。    
    本章复习的重点应该放在第二、三节中,要注意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以及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相关内容。在把握这些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将教材里阐述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与我国改革开放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具体来说要重点关注的知识点包括如下一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和建立的客观依据、公有制经济的涵义和多种实现形式、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效率与公平等。    
    


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六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

    本章内容的记忆网络图如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涵    
    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有机结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企业是重要的微观经济活动主体    
    企业的性质和企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构建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发展、完善生产要素市场    
    完善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制度    
    整顿、规范市场秩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健全宏观调控手段和政策    
    深化对财政、税收、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