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世界又热又平又挤 >

第17部分

世界又热又平又挤-第17部分

小说: 世界又热又平又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印象是:声称人类行为改变了气候的言论只不过是政治观点,而非科学事实。由于开明的政治家戈尔已成为气候变化威胁论最杰出的代言人,这就很容易让那些否定者、怀疑者钻空子,他们会认为气候变化的争论不是政治与科学的辩论,而是政治间的博弈。    政治家戈尔是怎么变成全球公众人物的?其实气候变化威胁这一话题本身就很引人注意。物理学家罗姆(Joseph Romm)曾在克林顿政府的能源部门担任助理秘书,他写过一些气候变化方面的著作,其中包括《任何困难》(Hell and High Water)。他认为戈尔的声望是由几个因素造就的。首先,美国的科学家很难得到大众欢迎,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人民在提名美国偶像(American Idol)时更乐意选三名法官而不选一位顶尖的科学家。“在科学领域,”罗姆说,“如果你是公众人物,那么就不是一位严肃的科学家;如果你是位严肃的科学家,就不会受公众欢迎。”此外,一些平常较为敏感的环境学家迟迟不碰气候变化这一话题,尤其是气候变化对地球和人类的潜在影响。最后,身为全球变暖博客(Climate Progressorg)写手的罗姆还认为绝大多数美国媒体都采纳了否定气候变化者的主张“气候变化是政治而非科学问题,因此它有弊也有利。”    然而这并不是政治问题,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气候变化需要科学来解决。现在几乎每个人都接受这样的事实:气候正在以不同于长期自然演变的方式变化着。一批学识渊博的科学家最终在此问题上达成了一致:人类行为应对当今非同寻常的气候变化负责。但许多媒体似乎对这一观点仍然模棱两可,认为专家们对待此问题是有不同意见的。“媒体总是习惯于把自己看做是最真实的媒介,倾向于认为中间立场通常才是正确的。”罗姆说。    6因此戈尔身陷这场旋涡,用自己的声望和权威来唤起世界对气候变化潜在巨大危险的关注。由于他不是一个有名望的科学家而是一个信息传播者,而且他有意识地用警醒的方式来展示事实,因此人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讨论他本人身上而不是关注气候变化。这场公众参与的争论与目前的现实渐行渐远现在已不仅仅是人类行为导致了气候变化,越来越多的证据已经表明气候变化的速度比三四年前最悲观的气象学家预测的还要快得多,有的甚至比预想的更具破坏性、更难以控制。    这才是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讨论的。因此我对戈尔那开玩笑似的建议是有意义的。对他来说,唤醒世界对这方面的认识,最好的办法就是向公众道歉,承认自己低估了气候变化。     否定气候的变化者们试图让我们相信我们正在玩一场骰子游戏,只会出现2到12几个面,2代表没有气候变化,12则代表戈尔所说的最强烈、最危险的变化可能成为现实。很抱歉,现在玩的可是大自然母亲的骰子,他们就像“龙与地下城”(Dungeons & Dragons)游戏中的多面体骰子那样,也许是20个、30个面,甚至是60个面。不要认为最多只会出现12。出现60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我们正迈向60。正如罗姆所说,在气候变化的科学中还没有解决的唯一重要问题是:它是否是“严重的或灾难性的”以及我们是否会更快地触到那一点。    “有关全球变暖的文章我写得越多,就越意识到需要与那些博客圈里的怀疑者们和否定者们以及倡导保守运动的人们分享一些东西。”罗姆在他的气候博客中写道,“我同他们一样怀疑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小组(UN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是如何得出气候报告的;怀疑报告中对在气候变化上所谓的一致意见;不同意有些人所持的‘科学能解决这一切’的说法。”但一致性意见就到此为止。科学无法解决这一切而且越来越无能为力,随着人类大肆排放温室气体,科学界每年都会听到许多灾难性的消息。    正如刘易斯有一天对我说的:“如果你还是个孩子,妈妈问你长大了想干什么,你说‘我想改变这个世界’,猜猜妈妈会怎么回答,‘我们已经做到了’。”    7我们已经知道的触目惊心的消息    我们究竟做了什么改变了气候?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小组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发表在2007年的评估报告上。    一般来说,工业革命以前,即18世纪中期以前的约1万年间,地球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约为280×10…6。也就是说,在1750年如果我们能够划分出含有100万个大气分子的区域,那么这个区域才含有280个二氧化碳分子,但今天,这块区域已含有384个二氧化碳分子。为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二氧化碳分子就增加得这么快呢?唯一的解释就是:工业上大量使用的化石燃料释放了许多二氧化碳,除此之外,自工业革命起就开始采伐森林也与此不无关系。     然而,否定气候变化的人们认为除了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外,还有其他因素也影响着地球的冷暖。气候系统有自己的心跳,而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实际上就是起搏器它带动着心跳,大体上决定了地球上有多少热量。在整个历史中,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形状就是造成平均气温变化的一个原因。地球轨道是椭圆形而不是圆形的,所以当轨道形状变化时,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就会有非常小的变化,进而影响了地球从太阳获得的辐射能量,这个变化周期大约是10万年。另一个原因是地轴倾斜度的变化。如果地球不是倾斜的,那就不会有四季变化,纽约会一直处于同一个季节中,因为其所处的纬度获取的太阳能始终一样。由于地轴发生倾斜,在所有纬度夏天得到的太阳能都比冬天多,所以就有了四季更替。地轴的倾斜度每4万年会改变1度到2度,这就会增加或减少地球上不同纬度获得的太阳能。最后一个原因是相对于轨道的地轴倾斜方向的变化,这个周期约为21 000年,这也会多少影响地球所获得的太阳能。这3个周期性的变化被称作米兰科维奇周期(Milankovitch cycles),这些变化时刻存在,它们共同决定着地球在任意时点上的太阳能分布。    8“我们知道这些周期的存在,当地球离太阳近一点或远一点、季节长一点或短一点时,我们能及时推算出地球上不同位置所得到的太阳能的变化。”奈特?刘易斯说,“我们可以从67万年前形成的冰核上推算出那时的地球平均温度以及二氧化碳的浓度。现在地球平均温度比那时约变化了6摄氏度。当地球处于像现在的这样的间冰期时就比较暖和;而处于冰河期时平均气温就会下降6摄氏度,从北极至印第安纳州都是冰川。”    否定者依然声称地球轨道的变化以及洒向地表的太阳光的差异导致了地球气温的显著变化,而人类行为对此无实质性的影响。刘易斯说这种理论有一个缺陷:仅凭光照的变化并不足以造成全球平均气温从冰河期到间冰期的6摄氏度的波动。由地球轨道的微调造成的太阳辐射热能的微弱变化不能解释当前全球温度的大幅变动。    “当我们离太阳近一点时,海洋水温就会升高,会释放出二氧化碳;当离太阳远一点时,海洋水温就会降低,会吸收二氧化碳,”刘易斯解释道,“海洋释放二氧化碳,就像加热一瓶打开的雪碧一样,二氧化碳大量涌出,这样大气层就会变热,从而让海洋变得更暖。在这种恶性循环下更多的二氧化碳被释放出来,而且引起冰雪融化,导致冰层对太阳光的反射减少、吸收增加,地球就变得更热。”     我们测出二氧化碳的浓度在冰河期到间冰期的变化不会超过120×10…6,刘易斯说,而6摄氏度的温差相对于浓度变化来说实在太大了。二氧化碳浓度在过去1万年间稳定在280×10…6,地球的气候也因此相当稳定。但大约自1750年开始,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业革命后,尤其最近50年,大气层的二氧化碳含量从280×10…6激增到384×10…6,在接下来的50年里,我们又将释放100×10…6或更多的二氧化碳,这些额外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于海洋,而是人类使用化石燃料、采伐森林而造成的。我们之所以能分辨出这些二氧化碳的来源是因为碳是有放射周期的,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中的碳年龄与海洋中的二氧化碳不同。检测结果表明,过去50年中大气增加的二氧化碳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    近100年来,地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并没有很大的变化,但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却显著上升,“的确是太阳最先引起了二氧化碳的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别的因素就不能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而这‘别的因素’正是人类。”刘易斯说,“如果说太阳是扣动猎枪来排放二氧化碳的,那么人类就是点燃大炮来释放二氧化碳的。日益增加的二氧化碳将会形成一种我们从未经历过的气候,因为在过去67万年内,只要二氧化碳增加气温就上升;而二氧化碳减少气温就下降。”    0IPCC最近的一份报告(2007年1月)指出:全球变暖“非常可能”是自1950年来的气温上升所致。这份报告90%地相信工农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是最主要原因。    IPCC认为,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如果人类使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达到550×10…6,那么到21世纪中期全球平均气温就会升高3摄氏度左右;假若采取限制性减排措施把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450×10…6之内,那么温度将升高约2摄氏度。    Sigma Xi/UN基金会发布的全球变暖的报告称气温会在1750年的水平上升高2~25摄氏度。据此,气候专家预计:“根据我们的判断,这将会进一步推动气候到达‘突变点’。尽管人类采取一切方式去适应,但仍然难以忍受这种影响。”这就是为什么欧盟呼吁把气温变化限制在2摄氏度以内,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双重调节既尽力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减缓气候变暖,又要努力适应气候变化。但是,如果现在不减排二氧化碳,那么任何有用的方法都不足以应对这种巨大的变化。    “长期以来,”身为Sigma Xi荣誉学会会员的哈佛大学教授霍尔德伦(John Holdren)说,“人们把550×10…6和3摄氏度设定为必须达到的目标这并不是因为在这一限度内人类就可以高枕无忧,而是我们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得更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几乎所有的科学证据都令人们越发担心人类其实连3摄氏度都忍受不了。”     为什么呢?因为科学家们已意识到他们低估了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举例来说,天气越暖和,危害农作物的害虫在冬季被冻死的可能性就越小);意识到格陵兰岛与南极西部的冰层融化的速度超出了预期;意识到海洋酸化的速度远远超出了起初的预计,而且正威胁着珊瑚礁和贝壳生物而这两者是海底生物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酸化是指:二氧化碳溶于水中形成碳酸,虽然它的酸性较弱,但却可以影响海洋的pH值,造成碳酸钙的溶解,而碳酸钙正是珊瑚、贝壳生物坚硬外壳的必要成分)。    1低估全球变暖的原因还有很多。首先,科学家们天生就不愿危言耸听,因为这样会受到惩罚,但低估并无大碍,这就导致了他们很谨慎。霍尔德伦说:“骗子在一句话里就能撒个谎,而科学家却需要用三段文字来进行反驳。”另外,IPCC或其他模型中的原始数据有时滞。在设计气候模型时,科学家们根据过去已知道的信息与实际情况的吻合程度做出趋势线,然后试图根据趋势线推测未来的走向。但IPCC模型的许多数据都与中国经济相关,比尔?科林斯(Bill Collins)是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地球科学部(Earth Sciences Division of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的资深科学家,他说,中国在过去5年扩大重工业、水泥生产和建筑业的规模,增建了大量煤电厂。    “但没有人从能源经济模型中获得中国这5年的加速排放二氧化碳的数据,而IPCC绝大部分数学模型都是建立在20世纪90年代的基础上,而中国那时的排放量实际上处于下降状态而且前苏联那时也处于崩溃边缘。而眼下正在发生的一切却比IPCC模型最坏的预测更糟糕。”    IPCC用最小公分母法得出以下结论,罗姆总结说:    I2PCC的报告“决策者摘要”(Summary for Policymakers)是大多数人都熟悉的已达成科学一致性的报告,但摘要中的观点并不是主流的科学主张,因为政府代表们会逐行逐页地修改这些摘要。因此,中国、沙特阿拉伯以及向来都怀有否认情结的布什政府开始否决他们不喜欢的一切,这些否定者们称这种修改行为是“政治科学”,暗示这个过程把IPCC的摘要变成了某种非科学的夸大之词。而事实上恰恰相反。最终的结果是利益各方在保守的或打了折扣的文本上产生了分歧。你不能认为这是多数法则,这只是“少数法则”……一篇名为“保守的气候”(“Conservative Climate”)(《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2007年3月18日)的文章指出,在一些国家的反对下,IPCC报告删除了这个句子: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对地球近来变暖的影响是太阳活动的5倍多。该文章的第一撰稿人、英国利兹大学(University of Leeds)的佛斯特(Piers Forster)说:“两者差别实际上是10倍……”     IPCC是怎样虚报了未来的影响呢?2007年的报告预测21世纪海平面将上升7~23英寸,然而IPCC却声称,“这个模型既没考虑碳循环反馈作用的不确定性,也没考虑冰原变化的全面影响。”也就是说,由于目前不存在一个能够全面解释我们正在目睹的格陵兰岛与南极各种反馈效应比如,不断加速崩溃的冰川,融化的冻土带释放出的温室气体的气候模型,所以IPCC不得不忽略这些现实。因此,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气候变化专家理埃利(Penn State climatologist Richard Alley)在2006年3月指出,冰川消退时间实际将比I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