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隐世医女 >

第13部分

隐世医女-第13部分

小说: 隐世医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青川苦笑道:“小人家中老父年迈,需膝前尽孝;阿姐早逝,外甥女儿还未成人,需尽长辈之职。”

    六皇子还欲再劝,道衍却插话道:“午膳摆了来,不如先行用膳吧。”

    六皇子笑道:“与大郎相谈甚欢,竟没顾上旁的,如此,便叨扰道长了。”

    几人用过午膳,六皇子和广南王世子告辞离去,道衍和张青川送了出去,六皇子道:“他日若去得江南西道,必得再去拜会大郎。”

    “不敢当,他日殿下与世子若去得江南西道,必尽地主之谊。”张青川抱拳道。

    广南王世子想了想,压低了声音说了一句:“你阿姐的事,不妨多注意广灵翁家。”

    张青川愣了一愣,弯腰行礼道:“多谢世子提点。”

    六皇子却道:“不必多礼,若需援手,只管找了世子就是。”

    张青川连连点头道谢,几人才分手作别。

    道衍却又拉了张青川进去道:“大郎今日只怕入了六殿下的眼,日后还得多加小心。”

    张青川只低头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我张家已被人欺得至此,又有何可惧?”

    道衍只低低叹了口气。

    张青川又眯眼说道:“只看人心吧,民生疾苦,太平年景越长,百姓才能多得益,若遇明君,倒是我等百姓之福。”

    道衍又低声道:“如今宫里大爷和二爷相争,且俱都心性自私狠辣,唯我独尊,只这六哥儿我看倒还好。不过当今春秋正盛,还早着呢。”

    张青川道:“多谢道长提点!”

    那边六皇子和广南王世子边走边聊着张青川,六皇子道:“你观此人如何?”

    “胸有韬略却城府颇深,我尚且看不透。”广南王世子道。

    “倒是心地颇正。只说的那些法子,倒像是在考教你我。”六皇子摇头道。

    “可不是,必是知道你我二人不事稼穑,不通实务。”广南王世子自嘲道。

    六皇子若有所思道:“咱们可不就是不通吗?但不通这事,若能实地历练一二,总能通些。”

    “你不会是想去湘楚办这差吧,这事只怕不简单。”广南王世子有些迟疑。

    “此事牵涉甚广,朝中必不会那么快有定论,即便湘楚确定遭灾,朝中也不会有人提出这样涉及国策的法子来赈灾,我是想,咱们是不是能先去看看。”六皇子道。

    广南王世子点点头:“若此事真着落在咱们手上,少不得要先找个入手,我瞧着,不如往深里查查那翁家,说不得会有些收获。”

    六皇子若有所思道:“嗯,涉及赈济,总要在这上面走上一遭,若真是养肥了翁氏这硕鼠,爷少不得要拿他们开刀,替父皇清一清这承平年间的吏治。”

    二人议定,又叫了心腹小厮进来,分派了下去。

    那边有人传信来,说是王相公已经入了山门。张青川忙忙迎到观门处,正好接上王相公。寒暄契阔一番之后,张青川跟着王相公一行,进了明夫人住的院落里。

    张青川又领着秦念西行了大礼。

    王相公柔声道:“西姐儿是个好孩子,聪明天成,就该这样不拘小节。”

    众人自是都明白,王相公赞的是何事,明夫人揽着秦念西点头笑道:“可不就是这个话儿,我就喜欢这孩子,真真是一幅七窍玲珑心,往后可得多往我们府上走动走动才是!”

    秦念西却只点着头笑,一幅小女儿姿态。

 第二十九章 临别赠药

    众人落了座,明夫人招呼几个丫鬟婆子奉了茶。

    张青川才又拜谢了王相公援手之恩:“相爷大恩,我张家铭感五内,阿念年少不懂事,不知深浅,给相爷添了许多烦难,来前家父嘱我,一定要跟相爷告罪。”

    王相公摆手道:“此话不必再多说,我知道张老太爷施恩从不图报。我倒觉得,阿念是个好孩子,这一回,几件事都安排得极为妥当。而今你也来了,那秦幼衡,老太爷有什么想法?”

    张青川连忙拱手道:“如今这安排就极好,只往后阿念大了,自然要再做打算,总不能让他拿捏了去。”

    王相公略一沉吟便点头道:“这倒不是大事,听拙荆说阿念极得长公主和广南王太妃怜爱,总不会叫她那样的爹坏了前程。”

    张青川立即拱手道:“相爷说的是,如今先让他尝尝这颠沛流离之苦再说吧。此事内情只怕还有些首尾,待青川查明了,再从长计议。”

    秦念西被明夫人揽在怀里,只看着王相公,默默想着前世,只怕青舅舅也是这样苦心为自己筹谋的吧。

    待得张青川带着秦念西退了出去,王相公才去看了儿子,见他精神竟比往常强了不少,又听说还能爬半程山,眼里一时多了许多欣喜,只嘱咐他要听道衍法师的安排,好好养病。

    王相公又去拜谢了道衍法师,临到走时,王相公嘱咐明夫人,待得送走秦念西再回府,只让儿子在这观中养病便是。

    张青川一来,秦念西心里绷着的那根弦便松了,倒更觉得日子适意起来。

    因想着这一回南,也不知何时才会再回京城,秦念西便对杜嬷嬷道:“嬷嬷,我原也不知,母亲身边侍候的姐姐们可有在京中定了亲的,或者想留在京中的,若有,嬷嬷就赏了身契和嫁妆银子都安排了去吧。”

    杜嬷嬷点头应了,却又欲言又止,秦念西见她面露犹豫,便问道:“嬷嬷可是有什么想说的,直管说来便是。”

    杜嬷嬷攥了攥手里的帕子,才沉声道:“姑娘,嬷嬷是想问问,咱们这一走,这京城还回来吗?若不回来,这宅子……”

    秦念西直接摇头道:“家中诸事,嬷嬷自去安排,咱们这一走,只怕不会再回来,就是回来,那宅子,我也不想要了。

    杜嬷嬷见秦念西虽面色有些沉郁,但眼神却极坚决,便点头道:“姑娘放心,嬷嬷省得,那嬷嬷就照着不回来安排的,这么好的宅子,若没有太太和姑娘,他可住不上。”

    秦念西又写了方子给张青川,让他自去医馆,看着张家在京城管制药的供奉,按方子做出了一幅丸药,只待得太虚道长的信进了京,再假托他的名义,送给长公主。

    张青川问道:“如此,会不会露了首尾。”

    秦念西摇头道:“我算了下时日,若待得我回得江南西路,再制了药送去北疆,至少也得到了年底,那毒潜藏的时间越长,将来越难除。”

    “这来回送药也不方便,不若把这方子给了长公主,岂不是更便当?”

    秦念西摇头道:“这药还要改方子,其中有两味药毒性极强,只有君仙山下药行的几位先生才制得出,别人我不放心。”

    因秦念西定了行程,长公主只焦急等待太虚真人的回信。

    这一日,张青川得了商行带来的信,便去拿给秦念西看。

    秦念西只拆了信,果然如料想那般,真人对长公主的毒并无把握,一时也没想到什么好法子。而那王三郎的情况,也只能照如今的情况先治着再看。

    秦念西径直把那信烧了,又对张青川说了几句话。

    稍倾过后,张青川便自去了道衍那里。待见得道衍法师,张青川躬身拱手道:“道长,今日商行里带了真人口信,真人说先配些丸药过来给长公主吃,大约晚两三天会送过来。”

    道衍奇怪道:“家师没有写信来?”

    “没有,听伙计说真人忙着配药,没时间细说,只说了这两句。”张青川面不改色道。

    “那后续怎么办,家师可有交代?”

    “没有,真人只说先吃了这药,他会再想法子。”

    道衍虽心中觉得有些不解,但也只得点头道:“如此,贫道便先如此禀了长公主去。”

    长公主和老太妃正等得焦急,得了道衍带来的信儿,便问道:“真人有没有说要让我再去江南西路?”

    道衍直接摇头答道:“家师并无交代,料想应是有什么安排,许是会跟着药一起递送过来。”

    待得道衍退了出去,老太妃安慰长公主道:“真人既配了药,必是有了法子,你等那药到了,便先回北边吧。你若久不归北,怕是又要多生事端。”

    长公主叹气道:“哎,老祖宗,我这心里真苦得慌。虽说王爷总是安慰我,可我……我有时倒宁愿只是个普通人家的小女子,没有这些阴谋诡计,没有这些一个子嗣都能牵动朝中局势的烦恼……”

    老太妃却道:“都是各有各的烦难,辰儿是个好的,你们夫妻一心,比什么都强。你看彤姐儿,再想想你。”

    长公主点头道:“虽说不该这么比,但到底王爷待我,确是真心。如今我这心里,最放不下的就是阿念。”

    “那孩子是个有福运的,你且放心,如今各处都安排妥当了,我瞧着她那个舅舅也是个好的,再说张老太爷在江南西路好好儿的,这孩子就不会活得艰难。”老太妃道。

    长公主点头道:“待阿念走了,我就安排回北疆的事。”

    正是到了秦念西要启程的头两天,张青川把那药送到了道衍面前。秦念西估算了半年的量,满满两匣子。

    道衍拿着那药,苦笑道:“这怎么只有药没有方子?”

    张青川再一次面不改色心不跳,把想好的说辞拿了出来:“说是真人看着人做完了这药就进山找药去了,下回药方要换,只怕时节不对,晚了就找不着了。因又要赶上那船,就让这么送过来了。况且这是长公主的药,那方子怕是不带也好,越少人知道越好。”

    道衍自然知道自家师傅是个什么性子,只得苦笑摇头,端了那满满两匣子药,到了长公主面前,当着长公主的面拿水研开试了药,又躬身道:“虽不合规矩,但这事确如家师所说,越少人知道越好。”

    长公主摇头道:“不妨事,早年我这命都是真人救的,真人必不会害我。”

    知道这一关平安过了,秦念西只拍了拍胸口,对张青川撒娇道:“幸亏有舅舅帮忙,有舅舅真好。”

    张青川看着她那一幅小模样儿,顿时失笑:“对,有舅舅好,舅舅好帮你撒那善意的谎言是吧?”

 第三十章 辞行

    因隔天一大早就要做了法事起棺,头一日,秦念西便开始辞行。

    老太妃只满心不舍,对长公主说道:“你看这小小的一个,只叫人抱在怀里都怕一用力揉碎了。”又对着秦念西道:“若不是你要扶灵回南,老婆子真是想把你留在身边。”

    长公主安慰道:“老太妃莫要伤怀,赶明儿让阿念回来看您便是,您老人家若得了闲,去那江南西道再住上个一年半载的,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我这一走,倒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得相见。”

    “公主姨母,阿念说过了的,等替母亲守完孝,阿念必会去北疆看您。您这是不想让阿念去吗?”秦念西却歪着头道。

    长公主又是伤感,又有些失笑:“看这孩子,姨母巴不得你到了北疆就不要走,就在北疆给姨母做个伴儿。”

    两人打发了婆子送了一堆路上要用的东西到秦念西院子里,又细细嘱咐了秦念西多捎信,得了她诸多保证,才依依不舍地放了她去给明夫人辞行。

    明夫人揽着秦念西,满眼慈爱,让秦念西帮着给张老太爷带信,又嘱咐了秦念西多来信,若是回来,一定要早送信儿。

    秦念西只笑着点头答应。

    王三郎见得母亲怀里那一身白的小小一个女孩儿,仿若这初夏里的茉莉花苞儿,略略绽了,要开未开。心里只想着,也不知今生还能不能再得相见,若再见了,她又会是什么样子,只忍了又忍,才让乳娘把那匣子拿了过来,对秦念西道:“妹妹这一去山长水阔,竟不知何日才能再得相见,哥哥也没有什么好送你的,只这副棋,送予妹妹吧。”

    秦念西愣了半晌之后,突然潸然泪下,前世里,她也得了这副棋,最后只剩得她一个人自己与自己对弈时,那棋竟是陪了她到死的。

    王三郎见那晶莹的泪珠儿连成串儿,从那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里直往出掉,一时再也忍不住,只深深施了一礼,调头就回了自己房中。

    明夫人见得两个小小的人儿这般伤感,只忍不住也红了眼眶:“好孩子,你王家哥哥这一向,多亏了你开解,姨母谢谢你。日后要多写信回来,叫我们知道你过得好,我们才得放心。”

    秦念西只是点头,又哽咽着对明夫人道:“姨母莫要着急,三哥哥的病会有法子的。”

    明夫人拿帕子按了按眼角,直点头道:“好,姨母也总这样想。”

    “姨母,阿念说的是真的,只是要花时间。”秦念西满脸认真对明夫人道。

    不知为何,明夫人看了秦念西那眼神,竟突然心中安定了起来,便点头道:“好孩子,姨母相信。”

    给道衍法师辞行的时候,秦念西拿了两个册子。一个是她前世最后那段寂寞如水的日子里悟出的药膳食谱,一个是专门给王三郎设计的药膳。

    道衍看得那一笔簪花小楷,除了因年纪尚小缺失的力道,却是风骨已成。道衍醉心医道,看那药膳的册子分门别类,寒症、痹症、消渴、病弱、孕前、产后等等应有尽有,分得非常仔细,道衍得之兴奋异常,十分欢喜。

    再看王三郎那药膳方,按四时分类,做法吃法写得清楚明白,道衍知道,这怕是花了不少的心思,也知道这是想通过他的手,送到明夫人手中,好叫王家长辈能安心给王三郎用上,便道:“小丫头放心,这册子贫道必仔细参详参详,再交到王三郎手中。”

    秦念西笑道:“多谢道长援手,若有未尽之处,还请道长不吝添减。”

    道衍法师直点头道:“放心放心,若你见了家师,请他老人家参详之后,有什么改动,也及时递信过来。王三郎这病,贫道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若有好法子,一定要早早来信。”

    “道长莫烦恼,我去江南西路之后,想法子去找找前朝郑氏医女的那本玄黄针法,说不得会有法子。”

    道衍听了眼前一亮:“素闻郑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