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隐世医女 >

第184部分

隐世医女-第184部分

小说: 隐世医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靠不住。”

    “奴婢当时就觉得,那位陈将军这心思,只怕要竹篮打水了。大概又过了十来日,竟有位打扮得极其干净齐整的婆婆找了来,一看就是不简单的。她说她是那位陈将军的阿娘。”

    “那一回她和紫藤说了什么,奴婢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明显能看出来,紫藤姑娘哭过。后来姑娘和婷姑娘在西边儿出了事,奴婢这些人得了消息,又不知道细情,只急得抱头痛哭又不知该如何是好。”

    “那位陈将军又找了来,那一回紫藤姑娘是第一回单独见了陈将军,她说见过陈将军阿娘,觉得无论如何,陈将军该是可靠之人。

    “后来有一日,她瞧着我们都急得六神无主,突然安慰我们,说是那位陈将军往王爷跟前请了差使,到西边儿去护卫姑娘回来。”

    “那一日,奴婢们才算是稍定了心神。”

    秦念西听得孟嬷嬷说得虽快,但是极其清楚,便扬了扬眉头,面上也跟着露出些喜色,对沉香道:“你去寻了紫藤姐姐,让她从角门进来,躲在屏风后头听一听。”

    说着又对孟嬷嬷道:“嬷嬷去请那位陈将军进来,嬷嬷是过来人,便替我问问话吧。”

    陈冀和被请进来,用了一杯茶,秦念西才领着孟嬷嬷,进了晓月轩的正厅。

    陈冀和见得秦念西进来,连忙长揖到底,行了礼。

    秦念西这回倒是不躲不闪,自在受了陈冀和这一礼。

    陈冀和见得秦念西虽然不动声色,却没有避过他这一礼,面上当即露出一抹喜色。

    秦念西和孟嬷嬷见得陈冀和脸上那抹喜色,倒是忍不住心里都暗赞了一声,这样心思机敏的武将,可是极为难得,难怪得能得了安北王的重用。

    秦念西笑着请了陈冀和坐下,又道:“这一路从西边回来,将军相护之情还未谢过,失礼了。”

    陈冀和忙拱手道:“姑娘说的哪里话,一则,这是王爷给末将派的差使,二来,姑娘对末将,可说有再造之恩。更何况,这一路上,末将也没能出什么力,无非是为了一份安心而已,紫藤姑娘日日以泪洗面,末将这心里,不好受……”

    秦念西笑而不语,只看向孟嬷嬷,孟嬷嬷这才上前一步道:“不知将军今日请见我家姑娘,是有何事?”

    陈冀和忙起身郑重道:“末将此来,是为求娶紫藤姑娘而来。末将慕紫藤姑娘之人品性情,自问倾慕已久,想聘其为妻,此生必定一心一意待她,绝无二致。”

    孟嬷嬷面色平和,言语却极锋利:“这样的话,将军已经不止说过一回了,可这世上之事,都是话好说,信守承诺极难,更何况,还是这样一辈子的大事。”

    陈冀和语声沉着道:“末将愿以我陈家满门忠烈为誓,此生决不负紫藤姑娘。”

    孟嬷嬷倒也不含糊,并未被这样的重誓唬住,而是再又问道:“我们医家经过见过的多些,倒不是不信将军,但有一种情形,我们见过许多,或无子女,或无子时,夫家休妻之事比比皆是,不知这样的事,将军如何看?”

    这一回,陈冀和倒是没有立即作答,躲在屏风后头的紫藤,眼眸跟着冷了几分。

    半晌之后,陈冀和才道:“世人愚昧,多从因果报应来解此事,若论因果,我陈家世代武将之家,杀伐恶业深重,如今独活我一人,大约也是报应不爽。”

    “然末将自从和万寿观众位医家颇多交谈之后,深觉子嗣之事,从医家角度,由来都是夫妻双方之事,紫藤姐姐这样出身药行医馆的女子,大约比末将这样风餐露宿,常年征战在外之人,要康健得多。”

    孟嬷嬷听到这处,忍不住略略露出了一丝笑容,又继续道:“将军乃武将世家出身,又是安北王帐下参军,我们紫藤姑娘虽说不是奴仆之身,却也一直侍奉我们姑娘左右,这身份上,可是天差地别。”

    陈冀和连忙道:“我们武将之家,不讲究这些门当户对,再者说,末将这个世家,如今仅只余末将一人,家已不是家。末将自幼孤苦,期盼得一知心人,共同重振我陈家门楣,末将阿娘也深觉紫藤姑娘为人方正,心有担当,又知礼节,更是聪慧机敏,望姑娘怜末将一片拳拳之心,将紫藤姑娘许配与我。”

    这一下,孟嬷嬷倒不再言语,秦念西却微微叹了口气道:“将军人品,我等也是颇为敬重,只紫藤姐姐伴我多年,来日我要南回,怎舍得将紫藤姐姐一人,孤零零留在这北地。”

    陈冀和看了看秦念西,见她一脸不舍,只抿了抿嘴唇,其实这个问题,在他心里已经盘旋了千百遍:“姑娘若南回,家中定然还有许多姐姐侍奉,再者说,姑娘身为医女,身边也定然还有许多相伴左右的医女,紫藤姑娘若是随姑娘南回,定然也是要嫁人的,虽说离姑娘近些,方便照应,可姑娘并不是非紫藤姑娘不可。”

    陈冀和说到这里,躬身长揖道:“然对于末将来说,却是非紫藤姑娘不可,末将不知该如何形容,只在踟蹰之时也曾想过,就此放手,可一念及此,就觉心痛难忍,无法承受。”

    “还请姑娘玉成此事,如今北地也已经有了女医馆,若是紫藤姑娘留在此处,也有同乡之人可以交流,也可继续在女医馆行医济世,一切端看紫藤姑娘心意。”

    秦念西点了点头道:“如此,待我问过紫藤姐姐心意,必会尽快给将军答复。”

    陈冀和躬身行礼告了退,心情虽有些忐忑,但好歹是得了荣尚宫点破,稍微有些底。

    陈冀和满心期待出了晓月轩,却没见到秦念西和孟嬷嬷看着满脸绯红的紫藤姑娘,笑得有些和平常不同……

 第270章

    长公主府这场热闹,酒席还未开,便有了意外来客。

    最后一拨宾客高峰之后,安家几位爷都已经陪了进去,只余长春四人在门上待客。

    府门前稍空之后,长春远远便瞧见一行四五个藏青色长衫打扮的青年人,拱卫着一个穿着天青色长衫的男子,骑着马儿,缓缓在长街拐角处露了面,再仔细看,后头还跟了辆寻常商贾人家用的,极不起眼的大车。

    长春眯了眯眼,唤了长秋和长冬,又仔细分辨了一回,两人旋即转身,疾而不忙,进了长公主府,长秋寻了李参军,长冬去报了王爷。

    长春不错眼瞧着那辆大车,脑子转了又转,又唤了长夏,立即往二门里去寻三夫人和荣尚宫,请她们候在二门处,说不得,是有贵客到了。

    片刻之后,安家三爷当先,李参军、长秋和长冬跟在后头,到了府门口。

    那几人中,一位青年男子持了帖子,越众而出,当先下马疾步上了长阶,往府门口来了。

    李参军当先迎了上去,两厢作揖见礼,那位青年轻笑躬身双手递了帖子道:“李兄,我们主子得了安北王府后继有人的好消息,特来恭贺,不请自来,还望海涵。”

    李参军连忙笑道:“裴兄说的哪里话,贵主上亲至,是我安远之幸。”

    安家三爷从李参军手中接过拜帖,打开看了一眼,眼中惊诧一闪而逝,一边看着那辆大车徐徐停下,一边又遣了人,把拜帖送进了长公主处。

    长公主府虽在待客,但长公主身份尊贵,在这北地,需要亲自应酬的人并不多,外头虽然一片喧嚣,主院之中,除了藏不住的喜气,倒是没有外头那么吵闹。

    长公主得了外头送进来的这张极为特殊的帖子,略愣了愣,看着刚刚从晓月轩回来的秦念西,正和胡玉婷一起,逗弄着躺在婴床上的远哥儿,婴孩嫩藕一般的手臂和小腿,在欢快地虚蹬着,十分惬意。

    长公主往婴床那处挪了几步,眼睛落在那婴孩身上,泛着母亲特有的万暖,话却是对秦念西和胡玉婷说的:“旌南王府那位王妃来了,你们俩先避上一避吧,免得横生枝节。”

    秦念西和胡玉婷都有些讶异,两人温和地安抚了远哥儿,笑着站起身,避回了晓月轩中。

    不见了她俩,婴孩倒似一脸委屈,竟就要哭了出来,逗得长公主直笑着和王医女道:“瞧这小脸委屈的,我们远哥儿不生气,待会儿姐姐们就回来了,再和远哥儿玩。”

    安三夫人和荣尚宫在二门迎了那辆极其寻常的大车,直接领着走外侧把大车停到了住院正门上,长公主早得了信儿,迎到了门口。

    见得那大车上的帘子掀起,两位嬷嬷下了大车之后,一位打扮不甚起眼,却是英气逼人的贵妇,从车里露了头,长公主微微屈膝见礼道:“怀德见过旌南王妃,些许小事,竟惊动王妃大驾,王妃此来,实在令我安北王府蓬荜生辉。”

    旌南王妃满脸笑容,在两位随身嬷嬷的搀扶下,从大车上下了来。见得一身盛装的长公主,还了礼道:“早闻大云怀德长公主雍容尔雅,贤德高贵,令吾倾慕已久,今日得见,才知坊间传言不足形容王妃之万一。”

    长公主迎了旌南王妃,三夫人和荣尚宫紧随其后,一行人说说笑笑进了主院正厅之中。

    旌南王妃见得正自己玩耍的安北王府世子爷,一脸的稀罕,却也是极知分寸,只笑而并不伸手逗弄,又从随身侍奉的嬷嬷手上拿了那个一尺见方的紫檀木匣子,亲手递到长公主手上道:

    “这是我旌南王府备下的一份薄礼,王妃诞下麟儿,是安远之喜,更是安远和我旌南共同之幸。”

    长公主只笑着接过匣子,再递到荣尚宫手中才轻声道:“原是本宫一向身体欠佳,所幸皇兄替本宫寻得良医,才有今日之喜。”

    旌南王妃笑着点头道:“真正说来,我们旌南,也要感谢贵上和安北王爷相助之情。若非北地兴建万寿观,君山万寿观不出世之大医北来,我旌南如今,只怕正是一片愁云惨淡。”

    “王妃自小在深宫长大,后归于北地安北王府,想必对我旌南和安远两地之局势,十分清楚。今日此来,一为贺喜,二为道谢。”

    长公主笑道:“本宫惭愧得很,卧病在床多年,王爷只嘱本宫安心养病,外面这些事,倒是真的极少递到本宫面前。”

    旌南王妃见长公主避而不谈,却也不再过多论此话题,只看了看守在婴床旁的王医女和韦医女道:“这二位,想必就是从君山女医馆来的医女?”

    长公主点头笑道:“这二位,正是为本宫治病,保本宫顺利生产的君山医女。”

    早已站立在旁的两位医女连忙屈膝行了礼,旌南王妃见状,也不托大,微微屈膝还了礼,又笑道:“坊间传闻,君山医女治病救人,都是多人协作,有专司针灸的,有专司药石药膳的,还有专司什么按抚之法的,本宫还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治病法子,只觉稀罕得很,就想求证一下真伪。”

    王医女屈膝答道:“大体如此,坊间传闻并无大差。”

    旌南王妃又问道:“既然如此,不知这位医女可否为本宫再解一惑,为何医女和平日所见的大夫诊法不同?”

    这疑问倒是让长公主和三夫人几位,都提起了兴趣。

    王医女略想了想才答道:“王妃许也知晓,我辈君山医女,原先大多都是各地医婆药女出身,各家医术参差不齐,但又各有长项,为了弥补这些不齐整,利用这些长项,君山女医馆创立之时,除了让医女们再完整习学一遍医经药经以外,再以各自长处相搭配,这样,每个在君山女医馆就诊的病家,就都能得到更好的诊治。”

    旁边几人听得频频点头,旌南王妃笑着称赞道:“取百家之长,想出此法者,必然是位不同凡响的医女,多谢医女解惑,不知这位医女的长项为何?”

    王医女躬身答道:“民女不才,最擅长的,当是按抚之法吧。”

    旌南王妃又看向韦医女道:“那这一位呢?”

    “民女在妇人科孕产上,有些家学渊源。”韦医女屈膝答道。

    旌南王妃这才笑着对长公主道:“王妃好福气,这样的医家留在身边,定然能保哥儿康健平安。”

    外头一处极其富丽的客院之中,旌南王世子一行,见到了只带了几位随行之人,一脸喜气的安北王,六皇子一身普通将领打扮,跟随其中。

    几番寒暄之后,旌南王世子说出此行真正目的。

    旌南王已经南回,但有旧疾复发之象,希望安北王能再遣先前几位仙长,前往旌南相救。

    安北王看了看一脸诚恳的旌南王世子,有些话虽不好说出口,但是这两位旌南最尊贵的人,突然而至,其实是在用行动表示出示好之意,更是在用行动表示,旌南王此次北去,大约已是功成,否则旌南王妃和旌南王世子,不可能这样不期而至。

    这一步,直接决定了整个大云北地的防卫布局,也预示着,大战将至。

    因此,这位旌南王的性命,在此时,至少在这两年,变得至关重要。

    当日夜里,一行人马,一辆大车,从安远城往旌南,悄然出发。

    张家老祖、道齐法师和秦念西、胡玉婷,一如从前,一身道服,骑着马儿,跟在大车之后,再后头,依旧是李参军和侯将军带领的一队青年精锐。

    月色苍茫,照耀在北国大地之上,风吹稻田,谷子的香味儿在夜风中弥漫,这样成片的稻田,就算是在夜里,丰收的秋日盛景也依稀可见。

    再入旌南,几次三番,夜间行路,这条路,在秦念西眼里,已经变得十分熟悉,只十分随性,由着马儿跟着队伍,沉默往北,脑子里想的,却是这样的苍茫天地之间,若是能奏上一首埙曲,好像倒是一桩美事。

    又想到邹家大姐姐教过的那些让曲子听起来更婉转空灵的技巧,或许在这样的时候,更能显现出自己是否已经真的掌握了。看了看前面的大车,和大车前面的那些人,秦念西竟颇觉有些技痒却什么也做不了的不爽,暗自想着,等回来的时候,一定要试试……

    刚过子时,前头大车上似乎有些异动,秦念西敛了心神,隐约听见车内一位嬷嬷说是有些高热。

    是那位看上去极精明的王妃吗?夜间上马出发的时候,她不是还神采奕奕,用熟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